正在阅读:

净利下滑16.4%,仍未走出东北“大本营”,桃李面包该如何突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净利下滑16.4%,仍未走出东北“大本营”,桃李面包该如何突围?

面对已经出现的增长瓶颈,桃李面包其实别无选择。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蔡星卓

文|侃见财经

29年前,60岁的退休教师吴志刚因为“闲不住”,做起了卖面包的生意。

想不到29年后,这个卖面包的生意已经做到了全国各地,年营收超过了66亿,而这家卖面包的公司正是如今的上市公司——桃李面包。不过,在即将“奔三”的时候,桃李面包也开始遭遇增长瓶颈了。

3月22日,桃李面包披露了2022年的财务报告,虽然披露的时间比较早,但这份财报却并不出彩。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实现营收为66.86亿,同比增长5.54%;实现净利润为6.401亿,同比下滑了16.14%,连续第二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而且5.54%的营收增速和前几年相比也明显放缓。

当然,除了增速放缓、业绩增收不增利之外,桃李面包的这份财报背后还透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据侃见财经梳理发现,目前桃李面包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化”问题,其主要的销售市场依旧还是在北方,虽然上市之后一直在积极开拓南方市场,但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西南、华南地区的营收占比还不到20%;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桃李面包的利润率数据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情况不容乐观。

作为全国有名的“面包大王”、东北的“面包王”,为何桃李面包迟迟攻不下南方市场?而面对已经出现的增长瓶颈,桃李面包又该如何突破困境?

将面包卖向全国

说到桃李面包,自然不得不提及桃李面包背后“桃李满天下”的故事。

1995年,已经60岁的吴志刚从学校退休,或许是过惯了忙碌的教书生活,“闲不住”的吴志刚决定创业卖面包,于是其拉着二儿子吴学群在当地开办了一个面包作坊,并为这个面包作坊取名“桃李”。

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当时面包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主食”之一。不过,商店卖的普遍都是长保鲜期面包,这些面包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吃起来并不健康,于是吴志刚决定要做更健康的短保鲜期面包。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退休教师“捣鼓”出来的面包生意,后面却越做越大;2015年,桃李面包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了A股市场中的“面包第一股”,而吴志刚也果真实现了当初“桃李满天下”的目标。

上面就是桃李面包的发展史,除了桃李面包的发展史之外,其背后的运作模式其实更值得我们研究。

从保鲜期来进行划分,面包主要分为三大类:长保鲜期、中长保鲜期以及短保鲜期。一般来说,大型的企业都会选择做长保鲜期和中长保鲜期的产品,因为可存放的时间较长,更方便运输,可以将产品铺向全国;而短保鲜期的面包一般保质期只有3—7天,可能还没有运到商场,面包就已经过期了。

那么,以短保鲜期面包为主营产品的桃李面包,又是怎么将面包卖到全国各地的呢?这背后其实离不开其核心的“中央工厂+批发”模式。所谓的“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各个城市都设立自己的生产加工工厂,再以工厂为圆心,通过集中物流配送,把产品批发给本地及周边城区的商场。

这种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包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可降低生产成本,也更容易复制和扩张。除了“中央工厂+批发”模式之外,桃李面包还实行“以销定产”的制度,在采用中央工厂统一生产的同时,中央工厂还会组织两班人员“全天不停”地进行生产,白天根据预估订单量进行生产,下午下班前统计客户提交次日需求的订单后,再在夜间进行补单。

在这种模式之下,桃李面包不但可以将短保鲜期面包规模化卖向全国,而且还能够规避面包做得太多、卖不掉的问题。从历年的财报来看,上市已经七年多的桃李面包还没有进行过存货减值的情况。

正是凭借着这一种颠覆式的生产模式,桃李面包将原本不易保存的短保鲜期面包推向了全国各地。

从财报来看,2022年桃李面包的营收额超过了66亿,对于短保鲜期面包这一种“小生意”来说,能达到这样的营收额已经实属不易。不过,在成立的第29年,桃李面包也开始遭遇“中年危机”了。

增速放缓,南方市场拓展不顺

3月22日,桃李面包对外披露了其2022年的财务报告。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实现营收为66.86亿,同比增长5.54%;实现净利润为6.401亿,同比下滑16.14%,而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二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了,经营状况显然并不乐观。

拉长周期看,近几年桃李面包增速放缓的迹象相当明显。营收方面,在2019年之前桃李面包的营收增速普遍都在15%以上;而净利润方面,近两年桃李面包净利润增速均为负数,分别为-13.54%和-16.14%。

至于为什么桃李面包会突然出现增长瓶颈,这或许和南方市场开拓不顺利有关。

作为一家东北企业,刚开始时桃李面包的市场基本都是集中在北方区域。而在2015年上市之后,桃李面包开始向全国扩张,其中华南、西南等地区是桃李面包最主要的发展目标。

根据2022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在华东地区的经销商数量增加了41个,是全国增加经销商数目最多的地区,华东地区的营业收入也比上一年增加了33.93%;而华南地区的经销商布局速度虽然没有华东地区快,但华南地区的营收也比上年增加了5.16%,很显然桃李面包对南方市场的重视程度颇高。

不过,虽然大力发展南方市场,但在北方顺风顺水的桃李面包如今却有点“水土不服”的迹象。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桃李面包全国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1.39%,但华东地区产能利用率仅为77.32%,华中地区仅为64.67%,西南地区为70.6%、华南地区为74.38%,南方市场整体的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

而从利润率数据来看,2022年桃李面包的毛利率为23.98%,和2021年26.28%的毛利率相比下滑了2.3%,而跟2019年高达39.57%相比更是大幅下滑了16.41%;2022年的净利率为9.57%,净利率首次跌破10%,和2021年12.05%的净利率相比也大幅下滑了2.48%,近几年桃李面包的利润率数据下滑十分明显。

对于桃李面包而言,想要成功开拓南方市场的难度极大,毕竟北方和南方的消费习惯非常不同,华东华南的消费者更喜欢去现制的烘焙店消费,但桃李面包却主要通过商超渠道出售,而且目前南方市场已经有非常多成熟的面包品牌,桃李面包想要从中抢食,难度可想而知。

综合而言,南方市场对于桃李面包更像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面对已经出现的增长瓶颈,桃李面包其实别无选择。而何时才能顺利拿下南方市场,也正是桃李面包破除瓶颈的关键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桃李面包

76
  • 麦当劳背后的烘焙巨头宾堡要抢零食市场
  • 桃李面包(603866.SH):2024年三季报净利润为4.3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28%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净利下滑16.4%,仍未走出东北“大本营”,桃李面包该如何突围?

面对已经出现的增长瓶颈,桃李面包其实别无选择。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蔡星卓

文|侃见财经

29年前,60岁的退休教师吴志刚因为“闲不住”,做起了卖面包的生意。

想不到29年后,这个卖面包的生意已经做到了全国各地,年营收超过了66亿,而这家卖面包的公司正是如今的上市公司——桃李面包。不过,在即将“奔三”的时候,桃李面包也开始遭遇增长瓶颈了。

3月22日,桃李面包披露了2022年的财务报告,虽然披露的时间比较早,但这份财报却并不出彩。

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实现营收为66.86亿,同比增长5.54%;实现净利润为6.401亿,同比下滑了16.14%,连续第二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而且5.54%的营收增速和前几年相比也明显放缓。

当然,除了增速放缓、业绩增收不增利之外,桃李面包的这份财报背后还透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据侃见财经梳理发现,目前桃李面包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化”问题,其主要的销售市场依旧还是在北方,虽然上市之后一直在积极开拓南方市场,但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西南、华南地区的营收占比还不到20%;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桃李面包的利润率数据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情况不容乐观。

作为全国有名的“面包大王”、东北的“面包王”,为何桃李面包迟迟攻不下南方市场?而面对已经出现的增长瓶颈,桃李面包又该如何突破困境?

将面包卖向全国

说到桃李面包,自然不得不提及桃李面包背后“桃李满天下”的故事。

1995年,已经60岁的吴志刚从学校退休,或许是过惯了忙碌的教书生活,“闲不住”的吴志刚决定创业卖面包,于是其拉着二儿子吴学群在当地开办了一个面包作坊,并为这个面包作坊取名“桃李”。

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当时面包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主食”之一。不过,商店卖的普遍都是长保鲜期面包,这些面包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吃起来并不健康,于是吴志刚决定要做更健康的短保鲜期面包。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退休教师“捣鼓”出来的面包生意,后面却越做越大;2015年,桃李面包成功登陆A股市场,成了A股市场中的“面包第一股”,而吴志刚也果真实现了当初“桃李满天下”的目标。

上面就是桃李面包的发展史,除了桃李面包的发展史之外,其背后的运作模式其实更值得我们研究。

从保鲜期来进行划分,面包主要分为三大类:长保鲜期、中长保鲜期以及短保鲜期。一般来说,大型的企业都会选择做长保鲜期和中长保鲜期的产品,因为可存放的时间较长,更方便运输,可以将产品铺向全国;而短保鲜期的面包一般保质期只有3—7天,可能还没有运到商场,面包就已经过期了。

那么,以短保鲜期面包为主营产品的桃李面包,又是怎么将面包卖到全国各地的呢?这背后其实离不开其核心的“中央工厂+批发”模式。所谓的“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各个城市都设立自己的生产加工工厂,再以工厂为圆心,通过集中物流配送,把产品批发给本地及周边城区的商场。

这种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产品和包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可降低生产成本,也更容易复制和扩张。除了“中央工厂+批发”模式之外,桃李面包还实行“以销定产”的制度,在采用中央工厂统一生产的同时,中央工厂还会组织两班人员“全天不停”地进行生产,白天根据预估订单量进行生产,下午下班前统计客户提交次日需求的订单后,再在夜间进行补单。

在这种模式之下,桃李面包不但可以将短保鲜期面包规模化卖向全国,而且还能够规避面包做得太多、卖不掉的问题。从历年的财报来看,上市已经七年多的桃李面包还没有进行过存货减值的情况。

正是凭借着这一种颠覆式的生产模式,桃李面包将原本不易保存的短保鲜期面包推向了全国各地。

从财报来看,2022年桃李面包的营收额超过了66亿,对于短保鲜期面包这一种“小生意”来说,能达到这样的营收额已经实属不易。不过,在成立的第29年,桃李面包也开始遭遇“中年危机”了。

增速放缓,南方市场拓展不顺

3月22日,桃李面包对外披露了其2022年的财务报告。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实现营收为66.86亿,同比增长5.54%;实现净利润为6.401亿,同比下滑16.14%,而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二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了,经营状况显然并不乐观。

拉长周期看,近几年桃李面包增速放缓的迹象相当明显。营收方面,在2019年之前桃李面包的营收增速普遍都在15%以上;而净利润方面,近两年桃李面包净利润增速均为负数,分别为-13.54%和-16.14%。

至于为什么桃李面包会突然出现增长瓶颈,这或许和南方市场开拓不顺利有关。

作为一家东北企业,刚开始时桃李面包的市场基本都是集中在北方区域。而在2015年上市之后,桃李面包开始向全国扩张,其中华南、西南等地区是桃李面包最主要的发展目标。

根据2022年的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桃李面包在华东地区的经销商数量增加了41个,是全国增加经销商数目最多的地区,华东地区的营业收入也比上一年增加了33.93%;而华南地区的经销商布局速度虽然没有华东地区快,但华南地区的营收也比上年增加了5.16%,很显然桃李面包对南方市场的重视程度颇高。

不过,虽然大力发展南方市场,但在北方顺风顺水的桃李面包如今却有点“水土不服”的迹象。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桃李面包全国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1.39%,但华东地区产能利用率仅为77.32%,华中地区仅为64.67%,西南地区为70.6%、华南地区为74.38%,南方市场整体的产能利用率明显偏低。

而从利润率数据来看,2022年桃李面包的毛利率为23.98%,和2021年26.28%的毛利率相比下滑了2.3%,而跟2019年高达39.57%相比更是大幅下滑了16.41%;2022年的净利率为9.57%,净利率首次跌破10%,和2021年12.05%的净利率相比也大幅下滑了2.48%,近几年桃李面包的利润率数据下滑十分明显。

对于桃李面包而言,想要成功开拓南方市场的难度极大,毕竟北方和南方的消费习惯非常不同,华东华南的消费者更喜欢去现制的烘焙店消费,但桃李面包却主要通过商超渠道出售,而且目前南方市场已经有非常多成熟的面包品牌,桃李面包想要从中抢食,难度可想而知。

综合而言,南方市场对于桃李面包更像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面对已经出现的增长瓶颈,桃李面包其实别无选择。而何时才能顺利拿下南方市场,也正是桃李面包破除瓶颈的关键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