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工业化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工业化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

只有让影响力转换为价值,才能让电影和其他的媒介和行业充分融合,完成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设。

文|毒眸

早在20世纪80年代,电影学者邵牧君就曾提出“电影工业论”,强调中国电影亟需从观念转型与机制变革两个方面着手改变。时至今日,“电影工业化”的命题非但仍不过时,甚至还需要进一步被强调。

在2023青岛影视周中国电影工业化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界头部项目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围绕“电影工业化”这一命题展开讨论。这样的讨论过去并不鲜见,但在电影市场迎来新起点的2023年,年初被视作电影工业化尝试的标杆之作《流浪地球2》的上映,都给这一议题的讨论带来了新的时代背景和关注切面。

对工业化的几种误解

乍听上去,“电影工业化”是一个宏观且抽象的词汇,很多从业者都听说过,但很难讲清楚它具体意味着什么。于是,对这一概念的误解也纷至沓来。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集中提到了对“电影工业化”的几种主流的误解:比如,电影工业化并不代表着高成本大投入,也不仅仅体现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只是它的一部分;单个头部项目在工业体系的建构上做出的努力,还远远没法成为整个行业的电影工业体系建设;工业化和标准化并不必然意味着对个性化和艺术价值的损失。

在尹鸿看来,电影工业体系,应该是一个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而且能够在全国和全球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电影生产和传播系统。

要形成这样的工业体系,为的无非是三个核心好处。一是利用其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电影的总供给。二是利用其提高电影的制作质量,他提到,目前全国每年生产的几百部电影当中,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量,能进到电影院进行放映,但却达不到基本的工业水准。三是利用其提高电影的生产效率,比如利用虚拟拍摄等手段降低项目拍摄难度。

而要实现这三大好处,需要从分工化、专业化、集约性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随着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工种的划分在变得愈发详尽,以视效为例,光这一个工种,各种不同名称的岗位有好几十个,随着人工智能的加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交叉性分工。

但光做好分工还不够,《流浪地球》系列制片人龚格尔提到,在筹备《流浪地球》的时候,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分工细化的问题,因为科幻片有一些传统剧组不具备的需求,所以剧组架构需要进一步细分。但到了《流浪地球2》,主要的挑战变成了协同,因为分工越细致之后,各部门各工种之间的同步运行就会变得越困难。

比如郭帆屡次在采访中举例的剧组吃饭问题,一个常驻人口2000人的剧组,前面的人吃上饭了,后面的人未必能排上,他表示,“能不能吃口热饭有时候就会影响到士气。”

其次,细致的分工要求从业人员专业化,而行业中普遍面临着学校教育滞后适应不了行业要求,依靠企业自身从生产环节开始培养人才的窘境。而如果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产量支撑,其收益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辛苦培养的人才向其他行业流失。

如倍视传媒副总裁谢宁所述,“我们新鲜的血液大部分都不来自于院校,这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来一直从培训机构来人。我们跑到最前面的时候,回头一看,培训机构在原地踏步,一直没有办法快速地跟上我们的步伐。”

因此,保障专业性的一大基础便是集约性,指通过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来摊平工业化体系的建设的成本,从而使得专业度得以持续升级。

龚格尔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世界市场没有得到拓展,或者说从票房营收之外的其他渠道回收投资成本的话,可能我们的制作水准也就卡在这了。因为再往上,就需要进一步增加成本,这个是有困难的。而且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每年都有几部这么高投资的大体量电影,那么一些中等体量或者是小体量的影片,融资就会更困难一些。因为给电影投资的企业没有那么多,大家都是有经验的投资者。”

《三体》的总制片人白一骢也有相同的感受,“我们在做《三体》的时候,也有机会了解奈飞《三体》的情况,他们的预算是我没有想到的,差距不是一点。这不是我们有钱没钱的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在做不到全球发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成本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在很低的成本下,怎么建立自己的标准化?我们把自己的流程管理好,就很困难了。”

尹鸿一直把电影形容成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行业,“直接经济价值是雨点,但是影响力价值是雷声。”只有让“雷声”转换为价值,才能让电影和其他的媒介和行业充分融合,完成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设。

到工业化的距离

事实上,目前的电影行业即便有了《流浪地球》这样的标杆性项目,但全行业距离工业化仍有长足的距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距离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互联网在国内高歌猛进的二十年,基于其技术与思维,改造了许多传统行业。但电影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当互联网遇上电影,改造之路上有着重重阻力。

比如,各剧组之间习惯的操作方式大不相同,难有共通的行业模板。阿里影业云尚制片总经理衡晓静提到,光是一项财务管理功能,就整整做了三年时间,“最开始做了一版,技术员特别开心,觉得是个完美的作品,结果拿过去根本用不了。因为剧组有各种各样的灵活处理方式,是他们完全无法适应的。比如剧组的财务,一个大合同下面能挂几十个小合同,正常公司不会有这种情况。而且每个公司给我们提的需求不一样,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表,管理的颗粒度也会差很多。”

白一骢也提到,所有剧组管理流程化的经验,是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是在一套体系身上,“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假如哪天制片人身体不适,情绪不好,这一天一定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除此之外,电影创作中需要临场性的部分,也决定了它很难完全遵循标准化的设定而展开,需要体系的建立者既做好工业化的筹备,又保留灵活的空间。

《独行月球》制片人张莉提到,“一开始我们以为,因为做喜剧已经有一些经验了,做科幻应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于是,《独行月球》在筹备时做了一些制作流程上的拆解,拆解到每一天要拍摄的镜头,各个部门也做了精细化的分工和协同。但做完了非常详细的准备工作之后,到拍摄现场却发现,因为喜剧表演特别依赖喜剧演员现场的灵光乍现,以及置身于场景内与其他演员和导演碰撞出来的火花,所以很多时候事先做好的安排也需要随机应变。

除了客观属性上的困难之外,电影行业长期以来的惯性也让改造变得难以推进。

白一骢提到,最早萌生出想要做SaaS系统管理剧组的想法,就是因为在全国各种基础行业都被互联网改造之后,剧组还会有一些让人无法忍受的低级失误经常出现,“一个投资一个动辄三五亿的戏,所有的通知都是靠吼和发单子。还有吃饭,每天浪费的饭非常多,因为你不知道哪些人会吃,哪些人不会吃。如果叫了大量的群演到现场,群头可能会虚报人头,饭也同样浪费掉。”

直到今时今日,剧组中仍有不少与工业化背道而驰的现象存在。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表示,“在好莱坞,哪月哪天拍哪个戏,三年前就定好了,今天拍到哪一行,任何人没有权利改。而在国内拍戏时的情况却是,一点半拍戏,很多人一点一刻还在剔牙。”

提到剧组乱象的成因,白一骢表示,很大的原因在于一个剧组里面的绝大部分人员组成,不是高学历的人,而都是非常基础的工作人员,他们很难理解你要做一项改变的目的,“我曾经希望剧组的工作人员坐下来吃饭,而不是端着蹲在路边吃饭,这件事大概花了7年时间才达成一个标准。”

可见,“标准”人才的培育与优化,是达至工业化目标的重中之重。

适应发展的人才体系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适应工业化要求的人才之匮乏,是全方位的。

在谢宁看来,最缺乏的产业入门级别的人才,“有工业思维的,又懂技术又懂艺术的人才十分空缺。中高端人才在不断流失,底层的人才又不进入,就没有人可以用了。”而衡晓静认为,综合素质特别高的管理人才非常缺乏。

而人才匮乏的核心原因,当然离不开院校培养体系相对于行业发展的滞后性。

谢宁以工业化的代表行业汽车制造业举例,院校教育为汽车制造业输送了方方面面的人才。这是因为院校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时,是以工业体系的思维来培养的,学生知道要专业化、流程化管理、规模化生产。而电影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观念上就没有形成工业化思维,“疫情前我参加过一个论坛,也是讲工业化的,大家居然还在争论电影是一个艺术还是一个技术。”

院校培养体系的滞后也有其结构性的难题,《刺杀小说家》执行制片人赵阳表示,学校要想改变一套培养方案和改变一套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非常繁琐的手续,要经过组织和论证。而电影行业本身也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共识,因此学校也很难自己单方面改变所有的教学体系,“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制定标准。”

如前所述,电影行业中不同企业、不同剧组的工作方式大不相同,要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道阻且长,因此在衡晓静看来,先把优秀的案例分享到学校和学生群体当中,或许是一种起步的方式。

比如,《流浪地球2》剧组在拍摄的过程中,请了20位北京电影学院的常驻片场实习,实习的内容就是记录团队在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在数次复盘与提炼之后,压缩成了名为“工业化管理流程”的两张纸,郭帆希望之后积累更多的项目经验,能把它最终编成教材。

这就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案例。衡晓静补充道,不同的剧组的案例,都可以拿到学校里和学生们分享,“既能看到两个亿的项目一般怎么管,也能看到几千万的项目、几百万的项目甚至几十万的项目怎么管。不同类型的项目,不同公司的风格下,都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来管理剧组。”

尽管彻底改变人才培养体系尚且困难,但倡导愈加频繁的产教结合,在言传身教中扭转学生的职业观念和产业思维,或许能成为撬动改变的一点点缝隙。

至少如同与会嘉宾所言,在2023青岛影视周中国电影工业化论坛上,要达至“电影工业化”的最终目标已成共识,“方向之争”不再成为问题,唯求更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工业化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

只有让影响力转换为价值,才能让电影和其他的媒介和行业充分融合,完成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设。

文|毒眸

早在20世纪80年代,电影学者邵牧君就曾提出“电影工业论”,强调中国电影亟需从观念转型与机制变革两个方面着手改变。时至今日,“电影工业化”的命题非但仍不过时,甚至还需要进一步被强调。

在2023青岛影视周中国电影工业化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业界头部项目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围绕“电影工业化”这一命题展开讨论。这样的讨论过去并不鲜见,但在电影市场迎来新起点的2023年,年初被视作电影工业化尝试的标杆之作《流浪地球2》的上映,都给这一议题的讨论带来了新的时代背景和关注切面。

对工业化的几种误解

乍听上去,“电影工业化”是一个宏观且抽象的词汇,很多从业者都听说过,但很难讲清楚它具体意味着什么。于是,对这一概念的误解也纷至沓来。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集中提到了对“电影工业化”的几种主流的误解:比如,电影工业化并不代表着高成本大投入,也不仅仅体现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只是它的一部分;单个头部项目在工业体系的建构上做出的努力,还远远没法成为整个行业的电影工业体系建设;工业化和标准化并不必然意味着对个性化和艺术价值的损失。

在尹鸿看来,电影工业体系,应该是一个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而且能够在全国和全球有效地配置资源的电影生产和传播系统。

要形成这样的工业体系,为的无非是三个核心好处。一是利用其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电影的总供给。二是利用其提高电影的制作质量,他提到,目前全国每年生产的几百部电影当中,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量,能进到电影院进行放映,但却达不到基本的工业水准。三是利用其提高电影的生产效率,比如利用虚拟拍摄等手段降低项目拍摄难度。

而要实现这三大好处,需要从分工化、专业化、集约性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随着电影工业的不断发展,工种的划分在变得愈发详尽,以视效为例,光这一个工种,各种不同名称的岗位有好几十个,随着人工智能的加入,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交叉性分工。

但光做好分工还不够,《流浪地球》系列制片人龚格尔提到,在筹备《流浪地球》的时候,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分工细化的问题,因为科幻片有一些传统剧组不具备的需求,所以剧组架构需要进一步细分。但到了《流浪地球2》,主要的挑战变成了协同,因为分工越细致之后,各部门各工种之间的同步运行就会变得越困难。

比如郭帆屡次在采访中举例的剧组吃饭问题,一个常驻人口2000人的剧组,前面的人吃上饭了,后面的人未必能排上,他表示,“能不能吃口热饭有时候就会影响到士气。”

其次,细致的分工要求从业人员专业化,而行业中普遍面临着学校教育滞后适应不了行业要求,依靠企业自身从生产环节开始培养人才的窘境。而如果这些企业没有足够的产量支撑,其收益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辛苦培养的人才向其他行业流失。

如倍视传媒副总裁谢宁所述,“我们新鲜的血液大部分都不来自于院校,这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来一直从培训机构来人。我们跑到最前面的时候,回头一看,培训机构在原地踏步,一直没有办法快速地跟上我们的步伐。”

因此,保障专业性的一大基础便是集约性,指通过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来摊平工业化体系的建设的成本,从而使得专业度得以持续升级。

龚格尔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世界市场没有得到拓展,或者说从票房营收之外的其他渠道回收投资成本的话,可能我们的制作水准也就卡在这了。因为再往上,就需要进一步增加成本,这个是有困难的。而且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每年都有几部这么高投资的大体量电影,那么一些中等体量或者是小体量的影片,融资就会更困难一些。因为给电影投资的企业没有那么多,大家都是有经验的投资者。”

《三体》的总制片人白一骢也有相同的感受,“我们在做《三体》的时候,也有机会了解奈飞《三体》的情况,他们的预算是我没有想到的,差距不是一点。这不是我们有钱没钱的问题,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在做不到全球发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把成本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在很低的成本下,怎么建立自己的标准化?我们把自己的流程管理好,就很困难了。”

尹鸿一直把电影形容成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行业,“直接经济价值是雨点,但是影响力价值是雷声。”只有让“雷声”转换为价值,才能让电影和其他的媒介和行业充分融合,完成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设。

到工业化的距离

事实上,目前的电影行业即便有了《流浪地球》这样的标杆性项目,但全行业距离工业化仍有长足的距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距离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互联网在国内高歌猛进的二十年,基于其技术与思维,改造了许多传统行业。但电影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当互联网遇上电影,改造之路上有着重重阻力。

比如,各剧组之间习惯的操作方式大不相同,难有共通的行业模板。阿里影业云尚制片总经理衡晓静提到,光是一项财务管理功能,就整整做了三年时间,“最开始做了一版,技术员特别开心,觉得是个完美的作品,结果拿过去根本用不了。因为剧组有各种各样的灵活处理方式,是他们完全无法适应的。比如剧组的财务,一个大合同下面能挂几十个小合同,正常公司不会有这种情况。而且每个公司给我们提的需求不一样,每个公司有自己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表,管理的颗粒度也会差很多。”

白一骢也提到,所有剧组管理流程化的经验,是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是在一套体系身上,“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假如哪天制片人身体不适,情绪不好,这一天一定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除此之外,电影创作中需要临场性的部分,也决定了它很难完全遵循标准化的设定而展开,需要体系的建立者既做好工业化的筹备,又保留灵活的空间。

《独行月球》制片人张莉提到,“一开始我们以为,因为做喜剧已经有一些经验了,做科幻应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于是,《独行月球》在筹备时做了一些制作流程上的拆解,拆解到每一天要拍摄的镜头,各个部门也做了精细化的分工和协同。但做完了非常详细的准备工作之后,到拍摄现场却发现,因为喜剧表演特别依赖喜剧演员现场的灵光乍现,以及置身于场景内与其他演员和导演碰撞出来的火花,所以很多时候事先做好的安排也需要随机应变。

除了客观属性上的困难之外,电影行业长期以来的惯性也让改造变得难以推进。

白一骢提到,最早萌生出想要做SaaS系统管理剧组的想法,就是因为在全国各种基础行业都被互联网改造之后,剧组还会有一些让人无法忍受的低级失误经常出现,“一个投资一个动辄三五亿的戏,所有的通知都是靠吼和发单子。还有吃饭,每天浪费的饭非常多,因为你不知道哪些人会吃,哪些人不会吃。如果叫了大量的群演到现场,群头可能会虚报人头,饭也同样浪费掉。”

直到今时今日,剧组中仍有不少与工业化背道而驰的现象存在。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表示,“在好莱坞,哪月哪天拍哪个戏,三年前就定好了,今天拍到哪一行,任何人没有权利改。而在国内拍戏时的情况却是,一点半拍戏,很多人一点一刻还在剔牙。”

提到剧组乱象的成因,白一骢表示,很大的原因在于一个剧组里面的绝大部分人员组成,不是高学历的人,而都是非常基础的工作人员,他们很难理解你要做一项改变的目的,“我曾经希望剧组的工作人员坐下来吃饭,而不是端着蹲在路边吃饭,这件事大概花了7年时间才达成一个标准。”

可见,“标准”人才的培育与优化,是达至工业化目标的重中之重。

适应发展的人才体系

对于影视行业来说,适应工业化要求的人才之匮乏,是全方位的。

在谢宁看来,最缺乏的产业入门级别的人才,“有工业思维的,又懂技术又懂艺术的人才十分空缺。中高端人才在不断流失,底层的人才又不进入,就没有人可以用了。”而衡晓静认为,综合素质特别高的管理人才非常缺乏。

而人才匮乏的核心原因,当然离不开院校培养体系相对于行业发展的滞后性。

谢宁以工业化的代表行业汽车制造业举例,院校教育为汽车制造业输送了方方面面的人才。这是因为院校培养汽车制造业人才时,是以工业体系的思维来培养的,学生知道要专业化、流程化管理、规模化生产。而电影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观念上就没有形成工业化思维,“疫情前我参加过一个论坛,也是讲工业化的,大家居然还在争论电影是一个艺术还是一个技术。”

院校培养体系的滞后也有其结构性的难题,《刺杀小说家》执行制片人赵阳表示,学校要想改变一套培养方案和改变一套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非常繁琐的手续,要经过组织和论证。而电影行业本身也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共识,因此学校也很难自己单方面改变所有的教学体系,“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制定标准。”

如前所述,电影行业中不同企业、不同剧组的工作方式大不相同,要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道阻且长,因此在衡晓静看来,先把优秀的案例分享到学校和学生群体当中,或许是一种起步的方式。

比如,《流浪地球2》剧组在拍摄的过程中,请了20位北京电影学院的常驻片场实习,实习的内容就是记录团队在过程中所犯下的错误。在数次复盘与提炼之后,压缩成了名为“工业化管理流程”的两张纸,郭帆希望之后积累更多的项目经验,能把它最终编成教材。

这就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案例。衡晓静补充道,不同的剧组的案例,都可以拿到学校里和学生们分享,“既能看到两个亿的项目一般怎么管,也能看到几千万的项目、几百万的项目甚至几十万的项目怎么管。不同类型的项目,不同公司的风格下,都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来管理剧组。”

尽管彻底改变人才培养体系尚且困难,但倡导愈加频繁的产教结合,在言传身教中扭转学生的职业观念和产业思维,或许能成为撬动改变的一点点缝隙。

至少如同与会嘉宾所言,在2023青岛影视周中国电影工业化论坛上,要达至“电影工业化”的最终目标已成共识,“方向之争”不再成为问题,唯求更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