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返香港,你需要这份全新的艺术旅行地图|逃跑计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返香港,你需要这份全新的艺术旅行地图|逃跑计划

发掘香港最新的世界级艺术场地及博物馆,感受中西文化艺术的融汇。

界面新闻记者 | 冯霜晴

界面新闻编辑 | 汤威

时隔三年,刚刚过去的2023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再度成为全球艺术界聚焦的中心,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共计32个国家及地区的177间艺廊汇聚于此。五天时间里,共有86000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蜂拥而至。在画廊的成交清单上,高价位作品销售迅速,先锋艺术家Beeple的动态雕塑作品《S.2122》在厉蔚阁画廊展位售出,以900万美元的价格由来自南京的德基艺术博物馆收藏。

巴塞尔艺术展供图

热火朝天的展馆内日语韩语印度语交杂,进画廊的队伍蜿蜒曲折排到大街上,刘嘉玲、梁朝伟等明星藏家也迫不及待现身开展首日…这一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显示,香港的“人气”和“买气”都回来了。由巴塞尔艺术展领衔,Art Central、香港艺术节、法国五月艺术节等年度盛事挨个回归,各大拍卖行紧锣密鼓地筹备春季拍卖会,蓄势待发的香港艺术圈身体力行地证明:世界动荡,艺术永生。

巴塞尔艺术展供图

阔别三年的香港旅游业盛大回归,这一次,文化艺术站上了C位。作为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并列的国际化大都会,香港彰显着作为亚洲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庙街大排档灶头飘出的市井烟火气,中环500强摩天大楼下白领们揣着的热美式,重庆大厦多种肤色聚居生长而成的钢筋森林,在名为“香港”的器皿中强烈碰撞出独一无二的香气。在粤语歌吹入内地大街小巷的时代里,香港长期担当着内地观众了解世界的文化艺术窗口。多年后,如何再度引领文艺圈的潮流,香港已有一份自己的“蓝图”。

眼下,各种国际艺术盛事轮番上演,而睽违许久后一齐亮相的多个崭新文艺地标,和街头巷尾充满生命力的公共场域,正在成为热衷于年轻人全新的旅行目的地。

1998年回归之初,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将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文化设施。25年后,维多利亚港畔40公顷人工填海的黄金地段上,一个坐拥绿茵和滨海长廊的全新文化艺术区——西九文化区横空出世,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这里与泰晤士河边极富活力的伦敦南岸颇有几分相似,浸润着文艺气息的咸湿海风拂过身处紧张都市的当地人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幅“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画卷徐徐展开。

 

跨越一个世纪,在香港故宫与国宝重逢

筹备五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2022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大楼像摆放在海边的一尊巨型金鼎,铺满玻璃门钉的大朱红色正门、外墙如琉璃瓦般的带孔铝板与两千多公里外的紫禁城遥相呼应。在大都市纵向发展的紧密秩序中,建筑设计师将中轴线的DNA立体铺陈,串联起不同空间,展示出对传统美学和故宫文化的全新演绎。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供图

在香港故宫,有些展柜里陈列的是在库房中沉睡数十载、从未对外公开展出的故宫博物院藏品。这里的九百多件来自北京故宫的珍贵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文物“出宫”之旅。它们珍贵到什么程度呢?没有任何一间保险公司敢单独承保,只能集合多家公司共同担保。在上个世纪飘摇的历史烟云中,许多国宝都曾颠沛流转落脚香港,经政府回购或藏家捐赠辗转“回家”。百年时光流转,这批文物中的一部分重新回到这座祖国南端的海港城市,宿命般的轨迹恰好诠释了文物的价值:文以载道,物传精神,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的生命知所从来。

香港故宫“紫禁万象 — 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展览

4月14日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奢侈珠宝品牌卡地亚合作呈现首个聚焦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上独特地位与影响的大型珠宝配饰展。香港故宫尚未开幕便已在计划之中、与四川省文物局合作筹备了两年之久的三星堆珍藏展,将于今年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未来这里将持续与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紧密合作,搭起连接中外文化与历史的桥梁。

 

在M+博物馆,邂逅流动的艺术与城市

M+博物馆,即Museum Plus,名字便可窥见不被束缚的野心。

作为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馆藏涵括20和21世纪视觉艺术、设计和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横向的基座平台和外形修长的纵向大楼组成一个倒转的“T”字,在建筑师的描述下,M+大楼像一艘另类的“海盗船”,带着它的文化宣言驶入高楼林立的维多利亚港。夜幕之下,面朝海港的LED屏幕放映起艺术家的流动影像作品,矗立于香港天际线上的幕墙,为西九海滨长廊和对岸香港岛的游人奉上一场场live艺术盛宴。

维港夜色下的M+博物馆LED墙面,图自M+博物馆官网

“+”意味着这里比传统博物馆具备更多功能,区别于一般展览手法,M+致力于呈现在21世纪这个特定时代诞生的“视觉文化”。除了常见的绘画、雕塑、装置和数字媒体等艺术品,就连电子游戏、软件、工业制成品、唱片封套等小众品类都属于M+致力收藏和展示的广阔视觉文化概念之中。

图自M+博物馆官网

扎根于亚洲,M+博物馆从2012年起搜罗来自各地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的6700余件作品,放眼世界又尤其聚焦在香港和亚洲的设计。M+首个特别展是草间弥生在日本外的亚洲地区举行最全面、最大型的回顾展,展期至2023年5月14日,绝对是通关后机不可失的一站。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览,图自M+博物馆官网

 

在戏曲中心,寻找“戏梦”春秋

2019年,一部排片率不高的粤剧电影《青蛇传·情》,在一众爱情新片抢滩“520”的热潮中领跑口碑,豆瓣评分达到8.0高位。一位网友评价,“一句拉长音的许郎,娘子,把不舍之情尽显在强调中,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背靠岭南,香港老一辈人十分钟爱粤剧,去戏院看戏曾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在今天繁忙的九龙尖沙咀柯士甸道口,外形酷似传统中国彩灯的香港戏曲中心拔地而起,这是西九文化区首个落成启用的表演场馆,也是为粤剧及其他中国传统剧种量身打造的世界级戏台。

戏曲中心大楼,图自戏曲中心官网

大剧院上演着大型经典戏码、罕见地方剧种及当代创作,大江南北的戏曲演出让资深票友挪不动步子。茶馆剧场常设入门节目“粤.乐.茶韵”专为初次接触戏曲艺术的游客打造,上演精选粤曲、粤乐及折子戏,辅以深入浅出的解说,在台上变幻出戏曲的大千世界。在集戏剧、艺术、教育和公共空间于一体的戏曲中心,还有导赏团这一新颖现代的参观形式,从演员的唱唸做打、四大行当、化妆服饰,到舞台上的一桌两椅,发掘这项传统艺术的乐趣。

图自戏曲中心官网

欣赏演出之余,建筑物本身也是独到的风景。在夕阳的映照下,戏曲中心光影交错,大门的设计仿佛舞台帷幕缓缓拉开。

 

在一个富于活力的城市生态中,艺术不会仅仅生长于殿堂之上。精英阶层的艺术鉴赏和文化审美自有其载体,而在各色人种、文化符号和商业标志组成的香港街头,不经意地闲逛就能捕捉到平日里的艺术气息。也许是街角一座小众的设计中心,一片涂鸦装点的墙面,徜徉其中,就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肌理。

 

HKWALLS和艺聚香港 Café

开启街头寻宝体验

步履匆匆的中环十字街头,时间在这里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华丽喧闹的香港还有另一幅面孔,只需在前方路口左转再右转,城市支杈上的惊喜其实恭候已久。

法国艺术家DEZIO的涂鸦作品,位于湾仔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

HKWALLS街头艺术节今年重返中环、上环、湾仔等地的街头巷尾,国内外街头艺术家将市民或商家捐出的墙面当作画布,挥洒创意,潮酷的巨幅涂鸦墙不仅成为旅客拍照打卡的圣地,也把艺术带入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令旧社区焕发新活力。

英国艺术家INSA的涂鸦作品,位于湾仔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

在汇聚亚洲新锐艺术界精英的Art Central上,“艺聚香港café”将咖啡厅化作当代艺术画廊,8位来自本地及国际社群的艺术家,两人一组创作出4组结合传统与现代、包含多元文化碰撞的艺术品,构建出别具一格的香港风景。

一位对这里了如指掌的本地人,和一位所知寥寥的游客共同以香港为主题进行创作,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意火花?麦东记Don Mak联乘澳洲插画家Ilya Milstein的插画《蛋挞》,在逾12米的画面上绘出了“迷你港版清明上河图”,怡和大厦、雷生春、重庆大厦等香港知名地标建筑,还有本地人每天赖以通勤的巴士与渡海小轮悉数出镜,就像“蛋挞”这种本土美食一样,中西合璧而又新鲜立体。

《蛋挞》

 

H Queen’s

一站式“垂直”逛顶级国际画廊

九十年代初期,香港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政治位置,成为中国与世界艺术圈的中间地带。对于艺术品交易来说,香港是既没有进出口关税,也没有增值税的“免税天堂”,吸引了一批世界顶级画廊将亚洲分部设立于此。

身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之一,在香港街头很容易就能钻进一间独到前卫的画廊。它们是艺术品停货的“码头”,也像一间开放式博物馆的不同展厅,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潮熙来攘往的皇后大道中及士丹利街交汇处,坐落着H Queen’s这栋闹市中为艺术而生的商厦。这里汇聚了白石画廊、佩斯画廊、豪瑟沃斯画廊等国际知名艺术画廊,展览囊括摄影、美术、多媒体展览等多种不同艺术形式,迅速变这方金贵的地段为瞭望国际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与不远处的毕打行一起成为近几年香港甚至亚洲艺术市场的“定海神针”。

图自H Queen's官网

随着香港艺术季的到来,各家画廊也同步推出新展以飨读者。在这座垂直美术馆登临高处,渐次看展,在中西艺术大师的世界里任意畅游,不失为“少年不知愁滋味,更上层楼”的另一番解读。

佩斯画廊

张晓刚:失重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1日至5月4日

开放时间:上午11时 - 下午7时(星期二至六)

佩斯画廊将为张晓刚举办个展《张晓刚:失重》,展出艺术家过去三年间的新作。《失重》将精选艺术家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十余幅绘画呈现给香港观众,包括首次向公众亮相的6幅布面油画新作,以及艺术家自2018年纽约个展以来广受评论界关注的的纸本油画拼贴作品。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画家,张晓刚的艺术始终根植于人的内在体验,从自身的生命意识中激发本真的创作源动力,去描绘内心空间的图腾。

豪瑟沃斯

拉希德·约翰逊:前日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0日至5月10日

开放时间:上午11时 - 下午7时(星期二至六)

拉希德·约翰逊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使用广泛媒材,探索了横跨艺术史、个人与集体的文化身份、个人叙事、文学、哲学、物质性与批评史等主题。约翰逊为其亚洲首场个展《前日》创作了一系列全新作品,包括“淤痕绘画”、“投降绘画”、“海景绘画”,以及其经典马赛克拼贴绘画。作品延续了复杂的构图,探索人们对思念、流离失所等情感的集体与历史叙述,并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呼应。

卓纳画廊

里克利·提拉瓦尼:店铺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0日-5月6日

开放时间:上午11时 - 下午7时(星期二至六)

卓纳画廊将呈献里克利提拉瓦尼的全新参与式展览。《店铺》(The Shop)重现了一个香港随处可见的修伞铺,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著作《地球往事》三部曲,它们是中国在国际上最为畅销的图书系列之一。这将是艺术家自宣布与卓纳画廊合作以来首次举办的画廊个展。

 

PMQ元创方

创意小店大本营,100%港味认证

相比西九文化区隆重的世界级文化基建,香港另一处文艺地标则显得小清新范儿十足,它就是被称为城中森林的PMQ元创方。PMQ元创方曾经是香港著名学校和警察宿舍,如今汇集了香港及各地设计人才,是充满潮流气息的创意天地。

PMQ元创方

在欣赏建筑本身的深厚历史之余,可以逛一逛这里等100多家设计师工作室和本地品牌精品店,有些店铺还标著100%香港制造。特色小店里贩卖时装、首饰、家具饰品等设计师产品和手工艺作品,它们往往别出心裁、创意新颖,是给亲朋好友送上一份“港味”伴手礼的好选择。

时尚眼镜店Absolute Vintage
潮流服装品牌秀丽SAU LEE,由本地设计师梁秀文创立

大馆

去“警署”和“监狱”看展

2018年才向公众开放的大馆对很多内地游客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不少人很可能已经在经典港片中跟它打过照面——《英雄本色》中张国荣饰演的警察阿杰隶属的中区警署就是了。

“大馆”是昔日警务人员和公众对前警察总部以至整个建筑群的简称,集中了“执法铁三角”的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从无人机视角来看,中环荷李活道上这片被围墙包裹的古迹保护建筑群,是位于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城市之一的市中心罕见的“庭院”,也是一个半世纪间香港巨变的见证者。

大馆一度是律法与残酷的具象实体,市民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艺文空间,当代美术馆里陈列着国际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和本地艺术家驻地项目,视觉艺术、音乐及戏剧表演、电影放映和工作坊等各种文化活动不拘一格,还有不少品质一流的餐饮玩乐好店。

当然,吸引力最大的莫过于亲身游走于监狱中,临街的报案接待室和楼内的警用物品均保持原貌,甚至探监用的电话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拿起电话就能体验一把“铁窗泪”。

除了16座经保育活化的历史建筑,馆内还新建有赛马会艺方和赛马会立方等工业感极强的当代建筑。轻松悠闲的前区,阴郁沉重的监狱区,现代跳脱的艺术馆,各个年代的建筑自带独特的情绪氛围,多元文化和厚重历史奇妙地融合交织,不论对于本地人还是游客来说,大馆都是一个了解、思索这座城市的窗口。

大馆当代美术馆

 

香港艺术馆

艺术馆前搭建“巨型泳池”

从尖沙咀海港城沿着海岸线前行,一座全新的艺术馆似乎在这里拔地而起。其实不然,伫立于此的香港艺术馆早在1962年就已经成立,是香港第一个公共艺术馆。经历4年的翻新和扩建,这里已经在2019年焕然一新,过去的茶色玻璃被替换成面向维港的落地窗,观赏馆内艺术品的同时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欣赏港口的忙碌与繁华。

翻新后的香港艺术馆设四大核心馆藏,分别是中国文物、中国书画、外销艺术和现代及香港艺术,藏品共逾18,000件。历经岁月的洗礼,香港艺术馆始终保有自己的特色,平易近人地以香港视角演绎多元的艺术世界。不论“艺商”高低,在这座“大家的艺术馆”,艺术是可以亲近的。

今年3月25日起,艺术广场上演最新展览“游·游”,邀请两位本地艺术家创作两组大型户外装置,让公众重新想象毗邻的海港。陈惠立邀请观众进入他的想像世界,以作品《路过蜻蜓》营造出一个奇幻玩味的公共游泳池场景。蔡伟权则利用维港两岸的地标建筑缩放成《人游于港》,将每一道风景映入游人的眼帘。

展览“游·游”,图自香港艺术馆官网

 

图片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提供,品牌官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返香港,你需要这份全新的艺术旅行地图|逃跑计划

发掘香港最新的世界级艺术场地及博物馆,感受中西文化艺术的融汇。

界面新闻记者 | 冯霜晴

界面新闻编辑 | 汤威

时隔三年,刚刚过去的2023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再度成为全球艺术界聚焦的中心,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共计32个国家及地区的177间艺廊汇聚于此。五天时间里,共有86000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蜂拥而至。在画廊的成交清单上,高价位作品销售迅速,先锋艺术家Beeple的动态雕塑作品《S.2122》在厉蔚阁画廊展位售出,以900万美元的价格由来自南京的德基艺术博物馆收藏。

巴塞尔艺术展供图

热火朝天的展馆内日语韩语印度语交杂,进画廊的队伍蜿蜒曲折排到大街上,刘嘉玲、梁朝伟等明星藏家也迫不及待现身开展首日…这一全球艺术市场的“晴雨表”显示,香港的“人气”和“买气”都回来了。由巴塞尔艺术展领衔,Art Central、香港艺术节、法国五月艺术节等年度盛事挨个回归,各大拍卖行紧锣密鼓地筹备春季拍卖会,蓄势待发的香港艺术圈身体力行地证明:世界动荡,艺术永生。

巴塞尔艺术展供图

阔别三年的香港旅游业盛大回归,这一次,文化艺术站上了C位。作为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并列的国际化大都会,香港彰显着作为亚洲文化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庙街大排档灶头飘出的市井烟火气,中环500强摩天大楼下白领们揣着的热美式,重庆大厦多种肤色聚居生长而成的钢筋森林,在名为“香港”的器皿中强烈碰撞出独一无二的香气。在粤语歌吹入内地大街小巷的时代里,香港长期担当着内地观众了解世界的文化艺术窗口。多年后,如何再度引领文艺圈的潮流,香港已有一份自己的“蓝图”。

眼下,各种国际艺术盛事轮番上演,而睽违许久后一齐亮相的多个崭新文艺地标,和街头巷尾充满生命力的公共场域,正在成为热衷于年轻人全新的旅行目的地。

1998年回归之初,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将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文化设施。25年后,维多利亚港畔40公顷人工填海的黄金地段上,一个坐拥绿茵和滨海长廊的全新文化艺术区——西九文化区横空出世,这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这里与泰晤士河边极富活力的伦敦南岸颇有几分相似,浸润着文艺气息的咸湿海风拂过身处紧张都市的当地人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幅“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画卷徐徐展开。

 

跨越一个世纪,在香港故宫与国宝重逢

筹备五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于2022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大楼像摆放在海边的一尊巨型金鼎,铺满玻璃门钉的大朱红色正门、外墙如琉璃瓦般的带孔铝板与两千多公里外的紫禁城遥相呼应。在大都市纵向发展的紧密秩序中,建筑设计师将中轴线的DNA立体铺陈,串联起不同空间,展示出对传统美学和故宫文化的全新演绎。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供图

在香港故宫,有些展柜里陈列的是在库房中沉睡数十载、从未对外公开展出的故宫博物院藏品。这里的九百多件来自北京故宫的珍贵文物,是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建院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文物“出宫”之旅。它们珍贵到什么程度呢?没有任何一间保险公司敢单独承保,只能集合多家公司共同担保。在上个世纪飘摇的历史烟云中,许多国宝都曾颠沛流转落脚香港,经政府回购或藏家捐赠辗转“回家”。百年时光流转,这批文物中的一部分重新回到这座祖国南端的海港城市,宿命般的轨迹恰好诠释了文物的价值:文以载道,物传精神,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的生命知所从来。

香港故宫“紫禁万象 — 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展览

4月14日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奢侈珠宝品牌卡地亚合作呈现首个聚焦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上独特地位与影响的大型珠宝配饰展。香港故宫尚未开幕便已在计划之中、与四川省文物局合作筹备了两年之久的三星堆珍藏展,将于今年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未来这里将持续与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紧密合作,搭起连接中外文化与历史的桥梁。

 

在M+博物馆,邂逅流动的艺术与城市

M+博物馆,即Museum Plus,名字便可窥见不被束缚的野心。

作为亚洲首间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馆藏涵括20和21世纪视觉艺术、设计和建筑、流动影像以及香港视觉文化。横向的基座平台和外形修长的纵向大楼组成一个倒转的“T”字,在建筑师的描述下,M+大楼像一艘另类的“海盗船”,带着它的文化宣言驶入高楼林立的维多利亚港。夜幕之下,面朝海港的LED屏幕放映起艺术家的流动影像作品,矗立于香港天际线上的幕墙,为西九海滨长廊和对岸香港岛的游人奉上一场场live艺术盛宴。

维港夜色下的M+博物馆LED墙面,图自M+博物馆官网

“+”意味着这里比传统博物馆具备更多功能,区别于一般展览手法,M+致力于呈现在21世纪这个特定时代诞生的“视觉文化”。除了常见的绘画、雕塑、装置和数字媒体等艺术品,就连电子游戏、软件、工业制成品、唱片封套等小众品类都属于M+致力收藏和展示的广阔视觉文化概念之中。

图自M+博物馆官网

扎根于亚洲,M+博物馆从2012年起搜罗来自各地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的6700余件作品,放眼世界又尤其聚焦在香港和亚洲的设计。M+首个特别展是草间弥生在日本外的亚洲地区举行最全面、最大型的回顾展,展期至2023年5月14日,绝对是通关后机不可失的一站。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览,图自M+博物馆官网

 

在戏曲中心,寻找“戏梦”春秋

2019年,一部排片率不高的粤剧电影《青蛇传·情》,在一众爱情新片抢滩“520”的热潮中领跑口碑,豆瓣评分达到8.0高位。一位网友评价,“一句拉长音的许郎,娘子,把不舍之情尽显在强调中,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背靠岭南,香港老一辈人十分钟爱粤剧,去戏院看戏曾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在今天繁忙的九龙尖沙咀柯士甸道口,外形酷似传统中国彩灯的香港戏曲中心拔地而起,这是西九文化区首个落成启用的表演场馆,也是为粤剧及其他中国传统剧种量身打造的世界级戏台。

戏曲中心大楼,图自戏曲中心官网

大剧院上演着大型经典戏码、罕见地方剧种及当代创作,大江南北的戏曲演出让资深票友挪不动步子。茶馆剧场常设入门节目“粤.乐.茶韵”专为初次接触戏曲艺术的游客打造,上演精选粤曲、粤乐及折子戏,辅以深入浅出的解说,在台上变幻出戏曲的大千世界。在集戏剧、艺术、教育和公共空间于一体的戏曲中心,还有导赏团这一新颖现代的参观形式,从演员的唱唸做打、四大行当、化妆服饰,到舞台上的一桌两椅,发掘这项传统艺术的乐趣。

图自戏曲中心官网

欣赏演出之余,建筑物本身也是独到的风景。在夕阳的映照下,戏曲中心光影交错,大门的设计仿佛舞台帷幕缓缓拉开。

 

在一个富于活力的城市生态中,艺术不会仅仅生长于殿堂之上。精英阶层的艺术鉴赏和文化审美自有其载体,而在各色人种、文化符号和商业标志组成的香港街头,不经意地闲逛就能捕捉到平日里的艺术气息。也许是街角一座小众的设计中心,一片涂鸦装点的墙面,徜徉其中,就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肌理。

 

HKWALLS和艺聚香港 Café

开启街头寻宝体验

步履匆匆的中环十字街头,时间在这里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华丽喧闹的香港还有另一幅面孔,只需在前方路口左转再右转,城市支杈上的惊喜其实恭候已久。

法国艺术家DEZIO的涂鸦作品,位于湾仔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

HKWALLS街头艺术节今年重返中环、上环、湾仔等地的街头巷尾,国内外街头艺术家将市民或商家捐出的墙面当作画布,挥洒创意,潮酷的巨幅涂鸦墙不仅成为旅客拍照打卡的圣地,也把艺术带入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令旧社区焕发新活力。

英国艺术家INSA的涂鸦作品,位于湾仔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

在汇聚亚洲新锐艺术界精英的Art Central上,“艺聚香港café”将咖啡厅化作当代艺术画廊,8位来自本地及国际社群的艺术家,两人一组创作出4组结合传统与现代、包含多元文化碰撞的艺术品,构建出别具一格的香港风景。

一位对这里了如指掌的本地人,和一位所知寥寥的游客共同以香港为主题进行创作,会碰撞出怎样的创意火花?麦东记Don Mak联乘澳洲插画家Ilya Milstein的插画《蛋挞》,在逾12米的画面上绘出了“迷你港版清明上河图”,怡和大厦、雷生春、重庆大厦等香港知名地标建筑,还有本地人每天赖以通勤的巴士与渡海小轮悉数出镜,就像“蛋挞”这种本土美食一样,中西合璧而又新鲜立体。

《蛋挞》

 

H Queen’s

一站式“垂直”逛顶级国际画廊

九十年代初期,香港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政治位置,成为中国与世界艺术圈的中间地带。对于艺术品交易来说,香港是既没有进出口关税,也没有增值税的“免税天堂”,吸引了一批世界顶级画廊将亚洲分部设立于此。

身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市场之一,在香港街头很容易就能钻进一间独到前卫的画廊。它们是艺术品停货的“码头”,也像一间开放式博物馆的不同展厅,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人潮熙来攘往的皇后大道中及士丹利街交汇处,坐落着H Queen’s这栋闹市中为艺术而生的商厦。这里汇聚了白石画廊、佩斯画廊、豪瑟沃斯画廊等国际知名艺术画廊,展览囊括摄影、美术、多媒体展览等多种不同艺术形式,迅速变这方金贵的地段为瞭望国际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与不远处的毕打行一起成为近几年香港甚至亚洲艺术市场的“定海神针”。

图自H Queen's官网

随着香港艺术季的到来,各家画廊也同步推出新展以飨读者。在这座垂直美术馆登临高处,渐次看展,在中西艺术大师的世界里任意畅游,不失为“少年不知愁滋味,更上层楼”的另一番解读。

佩斯画廊

张晓刚:失重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1日至5月4日

开放时间:上午11时 - 下午7时(星期二至六)

佩斯画廊将为张晓刚举办个展《张晓刚:失重》,展出艺术家过去三年间的新作。《失重》将精选艺术家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十余幅绘画呈现给香港观众,包括首次向公众亮相的6幅布面油画新作,以及艺术家自2018年纽约个展以来广受评论界关注的的纸本油画拼贴作品。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画家,张晓刚的艺术始终根植于人的内在体验,从自身的生命意识中激发本真的创作源动力,去描绘内心空间的图腾。

豪瑟沃斯

拉希德·约翰逊:前日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0日至5月10日

开放时间:上午11时 - 下午7时(星期二至六)

拉希德·约翰逊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使用广泛媒材,探索了横跨艺术史、个人与集体的文化身份、个人叙事、文学、哲学、物质性与批评史等主题。约翰逊为其亚洲首场个展《前日》创作了一系列全新作品,包括“淤痕绘画”、“投降绘画”、“海景绘画”,以及其经典马赛克拼贴绘画。作品延续了复杂的构图,探索人们对思念、流离失所等情感的集体与历史叙述,并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呼应。

卓纳画廊

里克利·提拉瓦尼:店铺

展览时间:2023年3月20日-5月6日

开放时间:上午11时 - 下午7时(星期二至六)

卓纳画廊将呈献里克利提拉瓦尼的全新参与式展览。《店铺》(The Shop)重现了一个香港随处可见的修伞铺,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著作《地球往事》三部曲,它们是中国在国际上最为畅销的图书系列之一。这将是艺术家自宣布与卓纳画廊合作以来首次举办的画廊个展。

 

PMQ元创方

创意小店大本营,100%港味认证

相比西九文化区隆重的世界级文化基建,香港另一处文艺地标则显得小清新范儿十足,它就是被称为城中森林的PMQ元创方。PMQ元创方曾经是香港著名学校和警察宿舍,如今汇集了香港及各地设计人才,是充满潮流气息的创意天地。

PMQ元创方

在欣赏建筑本身的深厚历史之余,可以逛一逛这里等100多家设计师工作室和本地品牌精品店,有些店铺还标著100%香港制造。特色小店里贩卖时装、首饰、家具饰品等设计师产品和手工艺作品,它们往往别出心裁、创意新颖,是给亲朋好友送上一份“港味”伴手礼的好选择。

时尚眼镜店Absolute Vintage
潮流服装品牌秀丽SAU LEE,由本地设计师梁秀文创立

大馆

去“警署”和“监狱”看展

2018年才向公众开放的大馆对很多内地游客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不少人很可能已经在经典港片中跟它打过照面——《英雄本色》中张国荣饰演的警察阿杰隶属的中区警署就是了。

“大馆”是昔日警务人员和公众对前警察总部以至整个建筑群的简称,集中了“执法铁三角”的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从无人机视角来看,中环荷李活道上这片被围墙包裹的古迹保护建筑群,是位于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城市之一的市中心罕见的“庭院”,也是一个半世纪间香港巨变的见证者。

大馆一度是律法与残酷的具象实体,市民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它摇身一变成为香港首屈一指的艺文空间,当代美术馆里陈列着国际艺术家的大型个展和本地艺术家驻地项目,视觉艺术、音乐及戏剧表演、电影放映和工作坊等各种文化活动不拘一格,还有不少品质一流的餐饮玩乐好店。

当然,吸引力最大的莫过于亲身游走于监狱中,临街的报案接待室和楼内的警用物品均保持原貌,甚至探监用的电话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拿起电话就能体验一把“铁窗泪”。

除了16座经保育活化的历史建筑,馆内还新建有赛马会艺方和赛马会立方等工业感极强的当代建筑。轻松悠闲的前区,阴郁沉重的监狱区,现代跳脱的艺术馆,各个年代的建筑自带独特的情绪氛围,多元文化和厚重历史奇妙地融合交织,不论对于本地人还是游客来说,大馆都是一个了解、思索这座城市的窗口。

大馆当代美术馆

 

香港艺术馆

艺术馆前搭建“巨型泳池”

从尖沙咀海港城沿着海岸线前行,一座全新的艺术馆似乎在这里拔地而起。其实不然,伫立于此的香港艺术馆早在1962年就已经成立,是香港第一个公共艺术馆。经历4年的翻新和扩建,这里已经在2019年焕然一新,过去的茶色玻璃被替换成面向维港的落地窗,观赏馆内艺术品的同时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欣赏港口的忙碌与繁华。

翻新后的香港艺术馆设四大核心馆藏,分别是中国文物、中国书画、外销艺术和现代及香港艺术,藏品共逾18,000件。历经岁月的洗礼,香港艺术馆始终保有自己的特色,平易近人地以香港视角演绎多元的艺术世界。不论“艺商”高低,在这座“大家的艺术馆”,艺术是可以亲近的。

今年3月25日起,艺术广场上演最新展览“游·游”,邀请两位本地艺术家创作两组大型户外装置,让公众重新想象毗邻的海港。陈惠立邀请观众进入他的想像世界,以作品《路过蜻蜓》营造出一个奇幻玩味的公共游泳池场景。蔡伟权则利用维港两岸的地标建筑缩放成《人游于港》,将每一道风景映入游人的眼帘。

展览“游·游”,图自香港艺术馆官网

 

图片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提供,品牌官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