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月
面膜中的内衬是随着超薄膜材问世而衍生的产物。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内衬主要为蓝膜(PP)、珠光膜(BOPP)、PE膜。
但随着面膜膜布的更新迭代,面膜中的内衬尤其是蓝膜便成为面膜厂商更新换代口诛笔伐的对象。
日前,一家面膜厂商发布一篇图文消息称,“蓝膜中可能含有碳酸钙和丙烯酰胺”,已被他们弃用,并呼吁粉丝看到这种面膜要果断丢掉。
看过这篇文章之后,五月(微信号:青眼)将目前在用的4款面膜:一叶子植物酵素 多效光感透润水嫩面膜、屈臣氏库拉索芦荟补水天丝面膜、春纪表情包清澈透亮面膜、京润珍珠美白补水面膜,依次拆开,其中前两款为蓝膜内衬,后两款为珠光膜内衬。
▍某款有蓝膜的面膜“使用方法”截图
那么,这种广泛使用的蓝膜是否真有如此之大的潜在危害?那珠光膜和PE膜呢?
内衬的由来
在弄清楚内衬材料有没有危害之前,你可能需要知道为什么面膜要有内衬。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与皮肤贴合度高的薄款面膜,一般都有一种或两种内衬。这是由于这些面膜的膜布非常薄,一旦浸入精华液中,吸收精华之后的膜布就会粘连在一起,较难分离。而且即使分离,膜布也很容易在分离的过程中被拉扯变形,影响面膜的使用。这个时候,内衬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内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支撑承托,如果膜布本身够厚,是不需要内衬的”。
那么,在面膜的发展史上,为什么是蓝膜和珠光膜等被选中成了面膜内衬呢?
对此,海南合众弘华无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萧君圭表示,在2009年之前,市场上以无纺布为主要膜材的面膜由于本身足够厚,是不需要用到内衬的。有内衬的面膜是于2009年在中国内地出现并流行开来的,尤其是在384这种轻薄的膜材推出之后。
这种面膜共有蓝膜和珠光膜两层内衬,之所以选用这两种材料做内衬,他解释道,“主要是照搬台湾”。早在2003年,台湾有几个厂家研发推出384材质的“蚕丝”面膜,并配以一层蓝膜一层珠光膜的内衬。
▍两层内衬的面膜
2009年引入到内地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为了节约成本,现在市面上的面膜内衬逐渐从两层变为一层,大都只有一层珠光膜或者一层蓝膜。PE膜的出现则是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萧君圭介绍道,蓝膜的成本价在每吨万元左右,而PE膜的成本每吨只需几千元。
蓝膜应该被抛弃?
正如上文说提到的,某厂家提出“弃用蓝膜”,蓝膜真的有危害至此吗?珠光膜和PE膜就更安全好用吗?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市面上的有些蓝膜会有所危害,是因为不良商家用的废旧料制作,这种蓝膜使用后会影响面膜精华液的PH值,导致产品变质。”
此外,萧君圭也指出,蓝膜在医疗领域也有应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蓝膜是没有问题的,而产品正规与否可以通过查询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来进行判断。
除了蓝膜存在问题之外,珠光膜也频出“新闻”,珠光膜会产生重金属超标以及荧光剂渗出等问题。
但业内人士指出,珠光膜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包材,也有食品级的包装材料,可以用来包装冰激凌、糖果等食品,还有相应的食品级检测报告可供参考。
也就是说,蓝膜和珠光膜作为内衬一般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为节约成本,生产和使用这些劣质内衬材料的厂商身上。
也因此,作为消费者,是无法仅凭一种内衬材料就判定一款面膜死刑,“有蓝膜的面膜就该丢掉”更是耸人听闻。
内衬材料孰优孰劣?
作为面膜内衬,上文提到的三种运用广泛的内衬材料有何优缺点?
萧君圭给出了这样的分析。蓝膜的渗透性不够强,珠光膜的硬度较大,PE膜熔点低,在高温消毒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并且,PE膜较软,在支撑一些较薄的膜布材料时无法起到很好地承托作用。此外,三种内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目前广泛使用的三种内衬材料,依次为蓝膜、珠光膜、PE膜
针对这三种各有优劣的内衬,萧君圭认为弃用内衬也是可行的。目前一些新型膜材或较厚的膜材完全能够做到不需要内衬。
但尽管如此,萧君圭指出,目前轻薄的膜材在市场上还是较受推崇的,而这些轻薄的膜材有内衬是必须的。
而事实上,在上述三种内衬材料之外,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纱膜”的第四种内衬材料。相较前三种内衬材料,“纱膜”在性能等方面有较大提升,但这种用尼龙作为原材料的内衬,其成本较普通的内衬材料贵上好几倍。因此,这种材料目前也只有少部分品牌在使用,“只要这种材料的成本能降下来,还是可以广泛运用的”,萧君圭如此认为。
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慧良在接受五月(微信号:青眼)采访时,同样指出“(一款产品或材料的好坏)不能从某一个或某几个角度来判断,需要全方位系统地进行考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