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省委党校第30期中青二班学员 维色木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这是恰逢其时、意义深远、安澜大局的谋划,这是强农之策、兴农之要、富农之举。结合四川省实际来看,践行“大食物观”,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保障粮食安全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践行大食物观不能离开粮食安全这个基础。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生产、解决好全省人民吃饭问题始终是首要任务。践行大食物观,必须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举措,坚决防止打着“大食物观”的旗号搞农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切实提高全省粮食保供能力,把全省人民的饭碗端稳、端牢。在此基础上,科学有序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
二、坚持生态优先是践行大食物观的基本前提。四川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全国五大林区之一、五大牧区之一、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践行大食物观,既要发挥好我省资源丰富的优势,更要牢记总书记提出的“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个前提,坚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搞“大开发”,要坚持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践行大食物观的主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践行大食物观,要继续坚定走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道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丰富群众“菜篮子”“肉盘子”“果盘子”“油瓶子”等食物供给,满足人们“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生活需要。
四、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是践行大食物观的根本出路。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发展“大食物观”,同样需要从科技找出路。践行大食物观,必须走一条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的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四川种质资源丰富优势,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培育满足大食物生产所需、符合四川实际的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的新品种;要持续提升食物制造技术创新,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力度,实现食物生产的提质增效;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大食物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快培育食品生物技术创新性人才,切实以人才引领食物生物科技创新,以科技赋能“大食物观”。
五、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保障。食物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科技、政策、体制等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大食物观的践行落实提供重要保障。践行大食物观,必须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要强化规划引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省不同类区的资源禀赋,制定我省大食物发展规划,分步骤、分阶段、分区域推动我省大食物发展。要完善大食物扶持政策体系,一方面要优化完善传统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制定支持保护新型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推动大食物产业发展。还要注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