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个好配偶,所以在选择重要的事情上总要拿来与选对象去比较来证明这件事的重要性,比如一份工作。
随着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毕业生来说在选择创业公司似乎总是信心不足,那么创业公司的offer到底要不要接呢?
初创公司工作的感觉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体验有点像吞下电影《黑客帝国》中的红色药丸之后进入了现实世界。你在创业公司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创业公司工作你就失去了安全网的保护,你不再是一台巨型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在创业公司工作,你所做的一切都将对你所在的公司的成败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一间成功成长着的小公司,一般可能具备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制度灵活,人心较齐,积极的工作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鼓励创新……这样的公司里,只要能力足够,很容易成为顶梁柱,缺点是创业阶段待遇可能会比较一般,而且公司破产失业的可能性不小。当然,某些纯粹依靠老板个人能力和关系网络撑起来的公司可能不一定具备以上特征,这样的公司里,除了老板自己外,其他员工就是打杂角色少了谁都行,不过这样的例子算不算成功的创业公司还是两说。
作者:徐影
当公司扩张到最佳规模的时候,已经很难再有飞速成长的机会,摊子也大了的时候,稳定是第一要素,个人能力不再是主导因素,即使你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但是有可能导致管理成本以及各种隐性成本的增加还超过了创造的价值本身,因此不一定鼓励破坏规则的行为。制度严谨,山头林立,氛围严肃,内部竞争激烈,排资论辈提升等标签一般总有适用了。好处是能熟悉规范的管理,易于借助公司关系,履历好看,收入较好,失业风险相对较低等。
如果你一直在盘算着自己创业,加入一家初创公司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初创公司你能够学会如何设定目标,如何执行公司策略,如何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以及如何运营。在初创公司中,你或许还会被要求去做一些行政工作,这就能让你学会更多的创业所需的技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如果你进入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初创公司,你承担的风险也会很大,但你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果一切顺利,你可以和公司一起成长。
这听起来有点像赌博,就像Facebook的COO 斯登伯格说的 “要去找那家能变成独角兽的公司(Find a rocket ship)”,这个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是如果能够慧眼识珠,你就赚到了。
而你加入初创公司的时间越晚,你的影响力就会越小,但你的职位会有更强的专业分工。比如像BAT,你进去之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分工不同。
在创业公司待过的人都会知道因为人少,所以很多事情是没有分工的,一个工程师可能也要做运维,也要做客服,还要解决网络、修电脑等等工作,这应该也算锻炼人。而且小公司氛围好,很温馨,心也齐,工作效率高。
相对而言的大公司都知道制度好,基本上除了自己的工作,其他事情都可以找人负责,这种分工也是慢慢积累的经验。另外好处是有人带,工作上的事情你可能刚毕业连流程都不懂,这时候有人带的作用挺明显的,而且会养成很习惯,这方面创业公司就差一些,但是大公司有很多人混日子,需要沟通的时候,你很难推动他们。
太多的人喜欢说什么小公司高风险高回报,大公司收入稳定安逸但上升空间有限这些陈词滥调了。
我觉得这话都是说给那些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一技之长了以后的职场人士听的。对于刚毕业的人,一穷二白啥都不会,你凭啥要求人家小公司给你高回报大公司给你稳定安逸呢?
1. 选大小不如选团队
小公司有时候因为资源有限,人员有限,坐井观天,自以为厉害,但距离行业的最佳实践有时候很远,大公司也要看项目看团队,就好比你在google,却不幸加入了刚刚收购回来的摩托罗拉团队(就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然后该团队裁员了……
2.关于成长空间
大公司的通病是架构成熟,职位上升有限,但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从来不是问题,专业领域的猎头们正蠢蠢欲动呢,一个优秀的产品专员却无缘产品经理的title时,猎头往往会帮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下家。
小公司的毛病是资源稀缺,就算给你个副总裁的职位,没准还不如三五年后某个大公司的经理的收入。完了自己还因为“综合性能力强”,而始终缺少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三五年后到了职场转型期就开始头疼了。
3.学习的机会or展现的舞台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先暂时不要过多考虑待遇之类的因素。个人认为这个阶段你不是去找一个多大的舞台,一到那就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而是要找一次更好的培养你的平台。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它都不会指望一个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能为公司立下多少战功,所以这个时候你更应该从个人的角度去考虑,哪里的学习机会会比较多?
对于创业公司的offer,还是要看你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每家初创公司都有利有弊,但关键是哪家公司让你感觉最轻松自如,最能激发你的热情,最符合你的状况。你需要掌握平衡,找到最适合你的那家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