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旷
前段时间,一则“叮咚智能音箱停止后续运营服务”的消息引发不少人对智能音箱市场的唏嘘之声,有关于行业“走到头”的议论甚嚣尘上。
仔细深究来看,外界看衰智能音箱行业或许并不单单是因为叮咚离场,更大原因是对智能音箱市场前景没有十足信心。
此前,头豹研究院与沙利文就预测,截至2026年智能音箱市场年销量维持在3800万台上下,销售额徘徊于8.5亿-8.8亿之间,呈现小众化趋势。若按此来看,智能音箱确实很难再带来新惊喜。
然而,近日阿里宣布将大模型与智能音箱融通,倒让智能音箱赛道有了老树发新芽的苗头。
智能音箱未老先衰
在六年前的“百箱大战”中,百度、小米、阿里三家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大放补贴、搞价格战迅速吞食智能音箱市场。彼时,智能音箱行业一片繁荣景象,各路玩家大放异彩,然而近一年来智能音箱的发展状态尽显疲软,虽然“三足鼎立”的格局稳了,但市场却在逐渐熄火。
IDC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为2851万台,销量缩减近四分之一。可见即便有巨头坐镇,智能音箱也很难逃“卖不动”的命运。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由于智能音箱在用户端的价值日渐降低。
一来,在生活场景中的存在感低。在大部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中,智能音箱似乎只是体积更加小巧的传统音箱,功能上并没有区别。根据Rakuten Insight调查结果,大约79%的拥有智能音箱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智能音箱主要是为了搜索音乐和播放歌曲。
关键是能做到“找歌”、“放歌”的智能电子产品比比皆是,智能音箱在大众日常生活中说是“可有可无”也不为过。因此,在前两年经济大环境不明朗、大众消费愈加克制谨慎的情况下,大众对于智能音箱的消费需求并不高。
二来,基础功能跟不上。智能音箱产品自身还面临着信息数据安全、语音交互存在障碍等核心问题,种种智能化体验不佳的情况下,用户对其的购买欲望和使用率也会有所降低。根据去年11月份新浪发起的电子产品“吃灰”排行数据,智能音箱亦是榜上有名。
要知道,智能音箱发展几年来,用户的新奇感早已消失,如今实际体验仍旧难当大任,用户对智能音箱产品的消费信心不足,行业从火爆逐渐回归平静自是情理之中。
三来,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角色逐渐被淡化。全屋智能成为新潮,智能音箱不再是家居场景的最理想方案。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3年2月,小米旗下智能家居APP月活跃用户规模中,“米家”为6685.7万,“小爱音箱”为965.1;百度这边则是“小度”为1159.2万,“小度音箱”为72万。搭载“小爱”、“小度”的智能家居设备不断增多,用户进入智能家居环境的选择也随之增多,很容易就会将智能音箱取而代之。
总之,历经激烈的份额之争后,智能音箱发展状态反向回落,已经与厂商们的期望相距愈远。眼下看阿里、小米、百度们并不打算放手智能音箱赛道,想必现在的它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急需要找到新的出路。
高端化解局
一般来说,好的产品才更有底气占据稳定的市场,阿里、小米、百度们当前应该要更加看重智能音箱产品自身功能、体验的完善升级,而推动其高端化发展或是未来拉升行业业绩水平的关键一步。
一方面,价格战之后,中低端市场趋于饱和,而高端市场还有更大的发掘空间。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无线音箱千元以下市场区间智能化比例超过六成,千元以上市场销量中智能音箱占比仅10.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用户消费的关注点正在从产品功能向使用体验发生转变,品质升级型需求或将大量涌现,高端的智能音箱需求或能迎来爆发机遇,未来阿里、小米、百度们的智能音箱产品在高端市场中迅速走量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一方面,目前的音箱智能化为用户带来的体验升级有限,市场发展受阻,要推动智能音箱行业往下一阶段发展,优化交互能力、拓展内容资源、改善智能化体验必不可少,走高端路线无疑是厂商们更快改变智能音箱疲软现状的一手好牌。
毕竟高端智能音箱在音质、内容、外观、技术等方面会有较大升级,或能进一步刺激用户产生更新换代的需求,从而促进智能音箱厂商们总体销量和利润的提升。
可以确定的是,当前智能音箱市场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市场教育,接下来的拼杀将会是关于品质的较量,所以相对来讲,更高端的市场或许可以为阿里、小米、百度等厂商们提供一个再度唤醒消费热情的机会。
“三强”争霸高端
不过按照以往案例来说,高端市场并不容易攻克。早在2018年,国外的三星、苹果、国内的华为以及同赛道的初创公司就已经进军开拓高端智能音箱市场,然而至今,这些玩家或是销量不佳、或是市场声量不大,尚未能走出一个高端霸主。
那么,眼下阿里、百度、小米三家煞费苦心重走高端路线,又有哪些底气呢?
不妨站在这三家的角度来看,第一,AI的大火在市场烧得正旺,与其紧密相关的智能音箱或能蹭一波资本红利提速;第二,当前AI技术迎来新的突破,智能音箱接入与应用或将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带来发展新机遇。有市场和技术方面双重利好,当前无疑是冲击高端市场的最佳时刻。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正面应战激烈的高端智能音箱市场,也为迎合消费者购买趋势,阿里、百度、小米三家智能音箱厂商各自正积极创新,企图寻找差异化一举登顶高端市场。
一、阿里:技术添新,交互增强
在AI炒作正火热的当下,利用大模型重新升级产品已成大势。据官方说法,阿里的“通义千问”、百度的“文心一言”未来也将会接入自家所有产品助力其进行全面改造。而在智能音箱领域,阿里的实际落地要比百度来得要快些。
4月初,阿里展示了大模型接入智能音箱的实际效果,通过“鸟鸟分鸟”模型音箱产品实现多轮流畅对答、符合人设的人格化表达、富有创意的随机创作等能力。在拥有更强生成和理解能力后,阿里智能音箱的“人机聊天”技能明显升级。
此次内测发出一个重要信号——未来有生成式AI模型的赋能,智能音箱或许能够给予用户端更加丰富、准确的交互反馈,很大程度上提升消费者的智能化体验,从而驱动智能音箱下半场发展跨入高增长阶段。
长期以来,智能音箱产品“听不懂人话”、“答非所问”等诸多人机交互问题悬而难决,技术方面难有颠覆性革新,产品吸引力不足。而此时,阿里将生成式AI技术的战线延伸到智能音箱板块,无疑是激活智能音箱产品,催动业务发生蝶变的大好时机。
虽然说,阿里大模型与智能音箱的融合进度仍在内测阶段,具体的商用盈利效果尚未显现,但得益于此,智能音箱板块乘上了生成式AI的风口实现估值上涨,市场对这波技术红利反应良好,未来阿里在智能音箱领域的发展大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二、百度:AI能力稳定输出,加码内容补给
百度总体AI实力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其在智能音箱的AI进化脉络越来越贴近人与人的自然交互,在对话智能度、感知等方面,小度的带屏智能音箱都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全语音操作、手势识别功能等等,百度赋予智能音箱的AI能力非常稳。
不过随着大众消费需求的升级,若单以领先的AI技术为卖点远远不够,百度亦然深知此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百度在智能音箱的发布会上尤其强调内容库的重要性。
看小度智能屏X10第二代、添添旋转智能屏T10等产品内容库,均集合影音、娱乐、儿童教育等于一体,内置了海量的娱乐资源、学前教育以及影视剧资源,重点强调“老少皆宜”。不出意料,百度做智能音箱最终还是想要回归“陪伴”的初衷,尽可能贴近用户的生活场景,占据用户更多的空闲时间。
原本在用户心智上,一声声“小度小度”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在内容上,小度又持续为用户提供家庭场景全覆盖的生活百科、出行服务、购物消费、影音娱乐、家庭看护、急救助手等多元、细分的内容资源,不断助推用户使用体验的增强,这些努力已经足以稳住百度在智能音箱市场中的话语权。
三、小米:产品优化,价格上探
小米一如既往按照此前“换造型添算法”的套路,在Sound系列产品的外观、造型、续航、音质上大做文章。不过,在消费者越来越严苛的当下,小米这套打法又能否引来更多消费者、实现业绩飞跃还得另说。
看小米最新发布的 Sound Move 便携智能音箱,其宣扬采用4单元设计、阳极氧化铝机身、支持 IP66 防水防尘、哈曼卡顿联合调校,内置重力传感器……配置确实还算华丽。
但对于这款新品699元的开售价,各路网友褒贬不一,有评“货次价高”,也有称其为性价比好物。客观来讲,Sound Move 便携智能音箱是小米鲜有的高端户外音箱,又值开售初期,许多用户尚未有实际体验效果,好坏与否还得后续实践出真知。
短期来看,阿里、百度、小米正探索更新潮的技术升级、更丰富的产品功能和应用场景,在持续深化智能音箱商业变现上不可谓不努力,只是在现阶段,它们的这些思路在业绩数据的具化上还未展现出足够的冲劲,未来它们要讲好下半场的故事,恐怕还需要继续寻找更加新奇或更加高频的市场需求,以实现业绩上的“大飞跃”。
ChatGPT盘活智能音箱?
可喜的是,高端智能音箱赛道的“撬棍”似乎已经现身,即ChatGPT正在赋予智能音箱新的想象力。
首先,ChatGPT延伸场景最快的是文本,第二是语音,与智能音箱语音交互场景高度契合,或能带动智能音箱完成新一轮体验升级。且看智能音箱中增加ChatGPT可能会添加的有趣有用的功能:智能对话、文本生成、智能购物、个性化定制等等,新的玩法或会带来新的一批消费者。
其次,ChatGPT带动人机交互技术的大幅提升,有望助力智能家居产品渗透率提升,而智能音箱作为进入家庭的重要智能入口之一,或能激发新一轮的消费需求。相关分析师表明,目前全球存量智能音箱超7亿台,如考虑产品本身3-5年左右的替换周期,本轮GPT带来的替换需求或在1.4-2亿台每年。
综上一看,ChatGPT撬动智能音箱似乎指日可待。值得一提的是,现下阿里、百度已经开启了ChatGPT与智能音箱的融合路径,大厂排前带头,智能音箱更是有望在ChatGPT大爆发时代扮演重要角色。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ChatGPT的病毒式流行趋势一直催动着智能音箱快步往前走,但这不是一场“失控竞赛”,阿里、百度、小米们需要给足时间让新技术贴合更加产品应用场景,让用户更加适应新技术,避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