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止不休》:这世界上的事,有哪一件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止不休》:这世界上的事,有哪一件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男主角为什么叫做韩东?

文|张力卜 

这只是一部电影

“有些事,我想做完。”《不止不休》影片中,韩东做完了他想做完的事,也没有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毕竟,这只是一部电影,它改变不了什么——而且,电影诞生于一些改变之后,导演“不止不休”地试图再现那个改变的“开始”,只是想告诉观众一个浅显又深刻的常识:这世界上的事,有哪一件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只是一部电影,却和中国的一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一点关系,而我们每一个人,谁敢说自己和这一亿人毫无关系?

一些记忆中的小事

我记得我的一个表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年他在家是有“专属”的碗筷的。家人也会悄悄跟我说一些与他接触时的“注意事项”。有一段时间,他在家吃饭的时候,一开始就把要吃的菜都夹到自己的碗里,吃完后便不再添加,饭后,他自己洗自己的碗筷,洗完后放在固定的位置。

随着大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识的改变,他在家好像也慢慢地不再“享受”隔离的“待遇”。如今,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我们偶尔见面,聚餐什么的,我也早就忘记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事情了。

如果不是看了这部影片,我都想不起来他的这个事情。

我的小叔是医院检验科的医生,后来还当上了检验科的副主任,即将荣升主任之时,得到了一场大病,自此丧失了劳动能力。我上中学的时候,他当医生不久,还没成家,经常来找我吃饭。二十余年前,九零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我便听他说过一些为了上学或就业的乙肝代检或篡改检查报告的事情。

2002年,临近高考之时,班里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有两个跟我比较要好的同学就是携带者,但他们那年没有考好,都没有去上大学,选择了复读。第二年,他们都比较顺利地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2007年,他们毕业,一个“定向”去了某执法部门,一个考上了事业编。他们进入体制内,有没有因为携带者的身份遭遇一些困难或运用过一些“伎俩”,我不得而知。

以上记忆中的小事,或有偏差,或有错误,但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在我们身边,这个绝无异议。

《我不是药神》续篇?

《不止不休》两年半以前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后,便有独立影评人一边兴奋地声称这有可能成为下一部《我不是药神》,一边又忧心忡忡地表示,影片有可能会遭遇审查问题,公映遥遥无期。

如今,影片公映25天了,“蹭”着张颂文的热度,票房也将近5650万了,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不可与《我不是药神》同日而语。

《不止不休》为什么不能成为“爆款”?同样是社会议题电影,《不止不休》中的议题关乎一亿人,比《我不是药神》中的议题更具广泛性,为何没有“共情”更多的观众?

其中一个原因,是议题的时效性。《不止不休》中的议题在十几二十年前曾经是“热点”,我记得相关政策调整前后,刘德华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频频发声,其他艺人,也多有跟进,声量巨大。

十余年过去了,随着政策的改变,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已经不再那么“敏感”,他们在求学、就业等方面的境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诉求也早已不再尖锐或迫切。《我不是药神》中的患者群体在电影上映前,受到的关注并不多,而且他们的诉求非常紧迫,议题极具当下性。电影上映后,议题自然一点就“燃”。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来自电影的叙事形式与美学追求。《我不是药神》虽然是文牧野的长片处女作,但从建立在工整的剧作之上的叙事的纯熟与圆润来看,文牧野的驾驭能力远非其他新人导演可比,可谓一鸣惊人。

在“暖流”的冲刷之下,《不止不休》导演王晶试图在纪实手法与戏剧内核中寻找某种平衡,亦步亦趋地追随贾樟柯的同时,也尝试着在起承转合中渲染氛围与情绪,与观众“共情”。可惜的是,王晶未能在平衡中找到平衡。

可以说,《不止不休》在叙事上略显“夹生”的融合,很难带给普通观众“友好的”观影体验以及丰沛的情感共振。这样的“局限性”使得《不止不休》无法在口口相传中反复发酵,并引来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不止不休》在戏份分配上与《我不是药神》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不是药神》全片聚焦在一个议题上,而《不止不休》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调查记者”的工作方式及新人养成记,后半部分才对准一亿人的议题。《我不是药神》有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层层推进地调动观众的情绪,而《不止不休》只有半个多小时来跟观众“交流”这个议题,最后又仓促收尾,整个后半部分显得有点“急就章”了。相对而言,影片的前半部分做得比后半部分更扎实一些。

因此,即使在“社会性”议题和“张颂文”流量双重加持下,《不止不休》也无法复制《我不是药神》的巨大成功。

没跟上时代节奏的西祠胡同

西祠胡同作为风靡一时的网络社区,是七零后、八零后的共同记忆。九零后来到网络世界的时候,它已经没落了,也就无法吸引新生代加入社区,而曾经的忠实拥趸也在时代洪流中慢慢离它而去。

就我而言,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到访西祠胡同社区了。西祠胡同的电影社区“后窗看电影”曾多年存放在我的网页收藏夹中,六年前我更换电脑后,却不再把它挂回来了。

2003年,正是我开始混迹西祠胡同的时候。那时候,除了电影社区,我也会去很多别的社区“逛”。在“深耕”豆瓣之前,西祠胡同是我网络生活的最重要的根据地。

与西祠胡同同时期的天涯论坛、新浪论坛等,我也会看,但与“精神家园”西祠胡同比起来,它们在我的网络生涯中留下的印记实在乏善可陈。

推荐、精华、置顶、斑竹

混过各大论坛的中老年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文章被斑竹“推荐”、“精华”、“置顶”的意义。文章被“置顶”,意味着得到了斑竹的垂青,更意味着文章得到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类似于微信时代的“十万加”。

我能成为“后窗看电影”后期的重要作者之一,与斑竹戈达尔“高达”对我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在“后窗看电影”上混了两三年后,我开始尝试在上面发表一些比较有“分量”的“影评”,没想到得到了斑竹戈达尔的“酷”赞乃至“置顶”。

受到鼓励后,我铆足干劲,在大学毕业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后窗看电影”发表了多篇“置顶”之作——如果某篇文章没有被“置顶”或“酷”赞,我就会觉得比较失落。

多年后,我和戈达尔线下奔现。

他告诉我一件让我颇感遗憾的事情。他曾向一位研究初代网络社区的博士候选人推荐我作为她的访谈对象,但我由于太久没有登录社区,错过了联络信息,未能参与到这位博士的论文当中。

卫西谛是“后窗看电影”的创始人和初代斑竹,也是“后窗看电影”的灵魂人物。我混迹“后窗看电影”的时候,他已经退居二线。

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影评集《后窗看电影》,卫西谛是第一主编。这部影评集收集、精选了“后窗看电影”讨论版上的重要影评或精彩影评,是对前期的“后窗看电影”的一次精心总结。

其时,卫西谛已经转战博客,其博客名为“卫西谛,照常生活”。这个博客也曾多年被我存放于网页收藏夹中,卫西谛在上面发表的电影随笔,我一篇也没有错过——他的观念、意见与文笔也对我的影评写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自媒体时代,卫西谛也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名字也叫“卫西谛照常生活”。2016年12月3日到2017年12月2日,卫西谛在公众号上搞了一个“365DAYS卫西谛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的“行为艺术”,每周一个主题,每天一部经典,看电影,然后写电影及电影带来的生命体验。

期间,他来了一次深圳,参加活动。那天,我还特意问他:“忙碌了一天,今天的文章晚上回去写?”他答:“文章已经提前写好了,到点就会推送。”

原来,他的“行为艺术”并没有那么严谨,一定得当天观影当天撰文。若干年前,已经写电影十余年的卫西谛便考虑转型,我记得他当时说想做“剧本医生”,以这样的方式参与电影创作。

但他“入行”的第一个身份却是演员。2010年,他主演了三个亚洲女导演的爱情集锦片《早餐、午餐、晚餐》中的“早餐”,演一个吃早餐的“男朋友”,本色出演,不过不失。

事后卫西谛说不会再演了。几年后,他还是食言了。大概架不住“早餐”导演王晶的忽悠,他又出演了她2019年导演的《长风镇》。影片曾在FIRST青年影展上映,之后便“雪藏”至今,迟迟没有公映。

大疫期间,一次偶然的群聊中,我得知卫西谛已经从南京移居北京,并出任陌陌影视公司的总策划。相对于此前玩票性质的演出或配音,2019年《被光抓走的人》,卫西谛出任陌陌影视公司的总策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行”。

而他“入行”担任策划的第一部影片便是《不止不休》——这也是陌陌影视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影片。3月24日,《不止不休》公映。由卫西谛担任总策划、王源和文淇主演、严浩之子严艺之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也于3月14日宣布杀青。

有了两部影片傍身,卫西谛完成了由影评人到电影人的“华丽转身”。

影评人转型为电影人,在华语影坛并不少见,远的有一代武侠宗师张彻,中国香港导演舒琪、叶念琛、翁子光等人,年轻时都写过不少影评。近年,内地影坛也出现了不少由影评人转型而来的导演,如李霄峰、徐展雄、李云波等。而由影评人转型为编剧、策划、制片人的就更多了,如魏君子、竹聿明、顿河、柳莺等,如今,卫西谛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喜欢“瞎逼逼”的影评人们,经常被键盘侠喝斥:“你行你上啊。”现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真的“上”了,至于行不行,因人而异了。2014年《少女哪吒》上映后,曾与导演李霄峰宵夜。记得他当时有说,当了导演后,深知拍电影的不易,对同行的作品有了更大的包容心,也不便尖锐批评同行的作品了。

影评人来到电影江湖,也得讲点江湖规矩。卫西谛近年已经甚少评论新片,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其影评人身份的悄然“退场”。

三个王晶

你知道华语影坛叫什么名字的电影人最多吗?以我多年看片尾字幕的经验来看,“王磊”绝对是候选者之一。

诗人、制片人、放映员、豆瓣酱推销员、发改委“南书房行走”王磊肯定是诸多电影人“王磊”中最帅、发量最茂盛的一位。也正因为他是我的朋友,我才注意到华语影坛有那么多的“王磊”。

这几年,我在影院看电影,几乎都能在片尾字幕中找到“王磊”的身影。有时候,“王磊”是我认识的那个王磊,有时候“王磊”虽然不是我认识的那个王磊,但同样是非常优秀的王磊,有时候“王磊”只是群众演员或司机,但他们都是为华语电影添砖加瓦的人。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叫张伟或刘涛的电影界的朋友,你也会发现,几乎每部电影都有他们的参与。跟王磊、张伟、刘涛比起来,“王晶”算不上特别常见的名字,但现今的华语影坛,居然有三个叫“王晶”的导演!

第一个“王晶”当然是所谓“烂片之王”王晶。在此,我要特别声明,我从不认为这个王晶是“烂片之王”,在他将近半世纪的电影生涯中,他导演、参与过不少经典之作,近年,他的创作能力明显下降,但2017年,仍然拿出了《追龙》这样不错的作品来。这个王晶不仅有家学渊源,还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高材生,拍电影之外,他的文笔也是相当了得的,他的那本《少年王晶闯江湖》就写得非常好。

第二、第三个“王晶”虽然不如第一个“王晶”那么有名,但也有不错的履历。《不止不休》的导演王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是贾樟柯团队的重要一员,担任过2013年的《天注定》、2015年的《山河故人》和2018年的《江湖儿女》的副导演,可谓贾樟柯的“亲传弟子”,如今,在贾樟柯的支持下,他凭借《不止不休》独当一面——处女作就能够拍出这样的水准,他绝对是华语影坛最值得期待的青年导演之一。

第三个“王晶”是女导演,擅长青春、成长题材,两部剧情长片2007年的《街口》和2019年的《长风镇》都是“青春片”。《街口》曾获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最高奖。记得在南京看《早餐、午餐、晚餐》的时候,在映后交流中见过这位王晶。其时她已经是中传南广的老师,在教学之余执导电影。

第二、第三个“王晶”身上有着诸多的共同点,都是八零后,都是山西人,最奇妙的是,他们都和卫西谛有过深度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成就了卫西谛从影评人到电影人的“华丽转身”。

那么,三个王晶怎么区别?假如有一天,他们坐在一起,主持人应该怎么介绍他们?最简单的介绍当然是:这位是胖王晶,这位是男王晶,这位是女王晶。

男主角为什么叫做韩东?

虽然张颂文最近被捧成了“演技之神”,但在《不止不休》中,我认为白客的表演不输张颂文。他那张素颜的不够帅气的脸,加上坚定得执拗的神情,以及那股不服气的劲,演活了一个初生牛犊“调查记者”的精气神。

曾几何时,“调查记者”是记者中最令人敬佩的一个群体。在时代的红潮中,这个群体逐渐消散,如今新闻界已经没有几个记者能够称得上是“调查记者”了。在我看来,相对于一亿人的议题,《不止不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调查记者”立此存照。

那么,白客饰演的记者新人为什么叫韩东?

南京有个作家叫韩东,诗、小说俱佳,当年也常去“后窗看电影”的“根据地”——半坡村咖啡馆。卫西谛跟他应该是相识的。他2005年曾主演过一部电影,叫《好多大米》,李红旗导演。《好多大米》在南京半坡村“首映”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他。

十余年后,在贾樟柯的支持下,韩东也当了导演,2017年导演了一部名为《在码头》的影片。影片在零散放映过几场后,消失至今。贾樟柯传说中的项目《在清朝》,韩东是编剧之一。贾樟柯曾说,一定会拍出来。好吧,这将是我有生之年最期待看到的影片之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卫西谛和贾樟柯让他们共同的朋友韩东走进了《不止不休》?2015年,最早看白客主演的《万万没想到》便觉得他特别像我的一位朋友龙淼渊。看了《不止不休》,我觉得他们更像了,不仅长得像,连表情、肢体动作都像,我都怀疑白客是不是龙淼渊的分身了。

龙淼渊也是一位导演,作品有2009年央视纪录片《发现少校》和2014年央视纪录片《潜行深渊》,此外,他还以制片人及摄影指导的身份参与了2018年杨平道导演的剧情片《好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止不休》:这世界上的事,有哪一件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男主角为什么叫做韩东?

文|张力卜 

这只是一部电影

“有些事,我想做完。”《不止不休》影片中,韩东做完了他想做完的事,也没有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毕竟,这只是一部电影,它改变不了什么——而且,电影诞生于一些改变之后,导演“不止不休”地试图再现那个改变的“开始”,只是想告诉观众一个浅显又深刻的常识:这世界上的事,有哪一件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只是一部电影,却和中国的一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一点关系,而我们每一个人,谁敢说自己和这一亿人毫无关系?

一些记忆中的小事

我记得我的一个表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年他在家是有“专属”的碗筷的。家人也会悄悄跟我说一些与他接触时的“注意事项”。有一段时间,他在家吃饭的时候,一开始就把要吃的菜都夹到自己的碗里,吃完后便不再添加,饭后,他自己洗自己的碗筷,洗完后放在固定的位置。

随着大家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识的改变,他在家好像也慢慢地不再“享受”隔离的“待遇”。如今,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我们偶尔见面,聚餐什么的,我也早就忘记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事情了。

如果不是看了这部影片,我都想不起来他的这个事情。

我的小叔是医院检验科的医生,后来还当上了检验科的副主任,即将荣升主任之时,得到了一场大病,自此丧失了劳动能力。我上中学的时候,他当医生不久,还没成家,经常来找我吃饭。二十余年前,九零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我便听他说过一些为了上学或就业的乙肝代检或篡改检查报告的事情。

2002年,临近高考之时,班里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有两个跟我比较要好的同学就是携带者,但他们那年没有考好,都没有去上大学,选择了复读。第二年,他们都比较顺利地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2007年,他们毕业,一个“定向”去了某执法部门,一个考上了事业编。他们进入体制内,有没有因为携带者的身份遭遇一些困难或运用过一些“伎俩”,我不得而知。

以上记忆中的小事,或有偏差,或有错误,但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在我们身边,这个绝无异议。

《我不是药神》续篇?

《不止不休》两年半以前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后,便有独立影评人一边兴奋地声称这有可能成为下一部《我不是药神》,一边又忧心忡忡地表示,影片有可能会遭遇审查问题,公映遥遥无期。

如今,影片公映25天了,“蹭”着张颂文的热度,票房也将近5650万了,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不可与《我不是药神》同日而语。

《不止不休》为什么不能成为“爆款”?同样是社会议题电影,《不止不休》中的议题关乎一亿人,比《我不是药神》中的议题更具广泛性,为何没有“共情”更多的观众?

其中一个原因,是议题的时效性。《不止不休》中的议题在十几二十年前曾经是“热点”,我记得相关政策调整前后,刘德华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频频发声,其他艺人,也多有跟进,声量巨大。

十余年过去了,随着政策的改变,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已经不再那么“敏感”,他们在求学、就业等方面的境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的诉求也早已不再尖锐或迫切。《我不是药神》中的患者群体在电影上映前,受到的关注并不多,而且他们的诉求非常紧迫,议题极具当下性。电影上映后,议题自然一点就“燃”。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来自电影的叙事形式与美学追求。《我不是药神》虽然是文牧野的长片处女作,但从建立在工整的剧作之上的叙事的纯熟与圆润来看,文牧野的驾驭能力远非其他新人导演可比,可谓一鸣惊人。

在“暖流”的冲刷之下,《不止不休》导演王晶试图在纪实手法与戏剧内核中寻找某种平衡,亦步亦趋地追随贾樟柯的同时,也尝试着在起承转合中渲染氛围与情绪,与观众“共情”。可惜的是,王晶未能在平衡中找到平衡。

可以说,《不止不休》在叙事上略显“夹生”的融合,很难带给普通观众“友好的”观影体验以及丰沛的情感共振。这样的“局限性”使得《不止不休》无法在口口相传中反复发酵,并引来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不止不休》在戏份分配上与《我不是药神》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不是药神》全片聚焦在一个议题上,而《不止不休》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调查记者”的工作方式及新人养成记,后半部分才对准一亿人的议题。《我不是药神》有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层层推进地调动观众的情绪,而《不止不休》只有半个多小时来跟观众“交流”这个议题,最后又仓促收尾,整个后半部分显得有点“急就章”了。相对而言,影片的前半部分做得比后半部分更扎实一些。

因此,即使在“社会性”议题和“张颂文”流量双重加持下,《不止不休》也无法复制《我不是药神》的巨大成功。

没跟上时代节奏的西祠胡同

西祠胡同作为风靡一时的网络社区,是七零后、八零后的共同记忆。九零后来到网络世界的时候,它已经没落了,也就无法吸引新生代加入社区,而曾经的忠实拥趸也在时代洪流中慢慢离它而去。

就我而言,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到访西祠胡同社区了。西祠胡同的电影社区“后窗看电影”曾多年存放在我的网页收藏夹中,六年前我更换电脑后,却不再把它挂回来了。

2003年,正是我开始混迹西祠胡同的时候。那时候,除了电影社区,我也会去很多别的社区“逛”。在“深耕”豆瓣之前,西祠胡同是我网络生活的最重要的根据地。

与西祠胡同同时期的天涯论坛、新浪论坛等,我也会看,但与“精神家园”西祠胡同比起来,它们在我的网络生涯中留下的印记实在乏善可陈。

推荐、精华、置顶、斑竹

混过各大论坛的中老年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文章被斑竹“推荐”、“精华”、“置顶”的意义。文章被“置顶”,意味着得到了斑竹的垂青,更意味着文章得到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类似于微信时代的“十万加”。

我能成为“后窗看电影”后期的重要作者之一,与斑竹戈达尔“高达”对我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在“后窗看电影”上混了两三年后,我开始尝试在上面发表一些比较有“分量”的“影评”,没想到得到了斑竹戈达尔的“酷”赞乃至“置顶”。

受到鼓励后,我铆足干劲,在大学毕业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后窗看电影”发表了多篇“置顶”之作——如果某篇文章没有被“置顶”或“酷”赞,我就会觉得比较失落。

多年后,我和戈达尔线下奔现。

他告诉我一件让我颇感遗憾的事情。他曾向一位研究初代网络社区的博士候选人推荐我作为她的访谈对象,但我由于太久没有登录社区,错过了联络信息,未能参与到这位博士的论文当中。

卫西谛是“后窗看电影”的创始人和初代斑竹,也是“后窗看电影”的灵魂人物。我混迹“后窗看电影”的时候,他已经退居二线。

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影评集《后窗看电影》,卫西谛是第一主编。这部影评集收集、精选了“后窗看电影”讨论版上的重要影评或精彩影评,是对前期的“后窗看电影”的一次精心总结。

其时,卫西谛已经转战博客,其博客名为“卫西谛,照常生活”。这个博客也曾多年被我存放于网页收藏夹中,卫西谛在上面发表的电影随笔,我一篇也没有错过——他的观念、意见与文笔也对我的影评写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自媒体时代,卫西谛也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名字也叫“卫西谛照常生活”。2016年12月3日到2017年12月2日,卫西谛在公众号上搞了一个“365DAYS卫西谛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的“行为艺术”,每周一个主题,每天一部经典,看电影,然后写电影及电影带来的生命体验。

期间,他来了一次深圳,参加活动。那天,我还特意问他:“忙碌了一天,今天的文章晚上回去写?”他答:“文章已经提前写好了,到点就会推送。”

原来,他的“行为艺术”并没有那么严谨,一定得当天观影当天撰文。若干年前,已经写电影十余年的卫西谛便考虑转型,我记得他当时说想做“剧本医生”,以这样的方式参与电影创作。

但他“入行”的第一个身份却是演员。2010年,他主演了三个亚洲女导演的爱情集锦片《早餐、午餐、晚餐》中的“早餐”,演一个吃早餐的“男朋友”,本色出演,不过不失。

事后卫西谛说不会再演了。几年后,他还是食言了。大概架不住“早餐”导演王晶的忽悠,他又出演了她2019年导演的《长风镇》。影片曾在FIRST青年影展上映,之后便“雪藏”至今,迟迟没有公映。

大疫期间,一次偶然的群聊中,我得知卫西谛已经从南京移居北京,并出任陌陌影视公司的总策划。相对于此前玩票性质的演出或配音,2019年《被光抓走的人》,卫西谛出任陌陌影视公司的总策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行”。

而他“入行”担任策划的第一部影片便是《不止不休》——这也是陌陌影视公司制作的第一部影片。3月24日,《不止不休》公映。由卫西谛担任总策划、王源和文淇主演、严浩之子严艺之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也于3月14日宣布杀青。

有了两部影片傍身,卫西谛完成了由影评人到电影人的“华丽转身”。

影评人转型为电影人,在华语影坛并不少见,远的有一代武侠宗师张彻,中国香港导演舒琪、叶念琛、翁子光等人,年轻时都写过不少影评。近年,内地影坛也出现了不少由影评人转型而来的导演,如李霄峰、徐展雄、李云波等。而由影评人转型为编剧、策划、制片人的就更多了,如魏君子、竹聿明、顿河、柳莺等,如今,卫西谛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喜欢“瞎逼逼”的影评人们,经常被键盘侠喝斥:“你行你上啊。”现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真的“上”了,至于行不行,因人而异了。2014年《少女哪吒》上映后,曾与导演李霄峰宵夜。记得他当时有说,当了导演后,深知拍电影的不易,对同行的作品有了更大的包容心,也不便尖锐批评同行的作品了。

影评人来到电影江湖,也得讲点江湖规矩。卫西谛近年已经甚少评论新片,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其影评人身份的悄然“退场”。

三个王晶

你知道华语影坛叫什么名字的电影人最多吗?以我多年看片尾字幕的经验来看,“王磊”绝对是候选者之一。

诗人、制片人、放映员、豆瓣酱推销员、发改委“南书房行走”王磊肯定是诸多电影人“王磊”中最帅、发量最茂盛的一位。也正因为他是我的朋友,我才注意到华语影坛有那么多的“王磊”。

这几年,我在影院看电影,几乎都能在片尾字幕中找到“王磊”的身影。有时候,“王磊”是我认识的那个王磊,有时候“王磊”虽然不是我认识的那个王磊,但同样是非常优秀的王磊,有时候“王磊”只是群众演员或司机,但他们都是为华语电影添砖加瓦的人。

当然,如果你有一个叫张伟或刘涛的电影界的朋友,你也会发现,几乎每部电影都有他们的参与。跟王磊、张伟、刘涛比起来,“王晶”算不上特别常见的名字,但现今的华语影坛,居然有三个叫“王晶”的导演!

第一个“王晶”当然是所谓“烂片之王”王晶。在此,我要特别声明,我从不认为这个王晶是“烂片之王”,在他将近半世纪的电影生涯中,他导演、参与过不少经典之作,近年,他的创作能力明显下降,但2017年,仍然拿出了《追龙》这样不错的作品来。这个王晶不仅有家学渊源,还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高材生,拍电影之外,他的文笔也是相当了得的,他的那本《少年王晶闯江湖》就写得非常好。

第二、第三个“王晶”虽然不如第一个“王晶”那么有名,但也有不错的履历。《不止不休》的导演王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是贾樟柯团队的重要一员,担任过2013年的《天注定》、2015年的《山河故人》和2018年的《江湖儿女》的副导演,可谓贾樟柯的“亲传弟子”,如今,在贾樟柯的支持下,他凭借《不止不休》独当一面——处女作就能够拍出这样的水准,他绝对是华语影坛最值得期待的青年导演之一。

第三个“王晶”是女导演,擅长青春、成长题材,两部剧情长片2007年的《街口》和2019年的《长风镇》都是“青春片”。《街口》曾获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最高奖。记得在南京看《早餐、午餐、晚餐》的时候,在映后交流中见过这位王晶。其时她已经是中传南广的老师,在教学之余执导电影。

第二、第三个“王晶”身上有着诸多的共同点,都是八零后,都是山西人,最奇妙的是,他们都和卫西谛有过深度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成就了卫西谛从影评人到电影人的“华丽转身”。

那么,三个王晶怎么区别?假如有一天,他们坐在一起,主持人应该怎么介绍他们?最简单的介绍当然是:这位是胖王晶,这位是男王晶,这位是女王晶。

男主角为什么叫做韩东?

虽然张颂文最近被捧成了“演技之神”,但在《不止不休》中,我认为白客的表演不输张颂文。他那张素颜的不够帅气的脸,加上坚定得执拗的神情,以及那股不服气的劲,演活了一个初生牛犊“调查记者”的精气神。

曾几何时,“调查记者”是记者中最令人敬佩的一个群体。在时代的红潮中,这个群体逐渐消散,如今新闻界已经没有几个记者能够称得上是“调查记者”了。在我看来,相对于一亿人的议题,《不止不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调查记者”立此存照。

那么,白客饰演的记者新人为什么叫韩东?

南京有个作家叫韩东,诗、小说俱佳,当年也常去“后窗看电影”的“根据地”——半坡村咖啡馆。卫西谛跟他应该是相识的。他2005年曾主演过一部电影,叫《好多大米》,李红旗导演。《好多大米》在南京半坡村“首映”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他。

十余年后,在贾樟柯的支持下,韩东也当了导演,2017年导演了一部名为《在码头》的影片。影片在零散放映过几场后,消失至今。贾樟柯传说中的项目《在清朝》,韩东是编剧之一。贾樟柯曾说,一定会拍出来。好吧,这将是我有生之年最期待看到的影片之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卫西谛和贾樟柯让他们共同的朋友韩东走进了《不止不休》?2015年,最早看白客主演的《万万没想到》便觉得他特别像我的一位朋友龙淼渊。看了《不止不休》,我觉得他们更像了,不仅长得像,连表情、肢体动作都像,我都怀疑白客是不是龙淼渊的分身了。

龙淼渊也是一位导演,作品有2009年央视纪录片《发现少校》和2014年央视纪录片《潜行深渊》,此外,他还以制片人及摄影指导的身份参与了2018年杨平道导演的剧情片《好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