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研究真实的年轻人,而不是想象中的“年轻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研究真实的年轻人,而不是想象中的“年轻人”

《灌篮高手》的票房是小问题,我们对待“年轻人”的态度是大问题。

图片来源:微博@电影灌篮高手

文|互联网怪盗团

截止今天(4月23日),《灌篮高手》大电影的中国内地票房已经超过3.5亿,并创下中国内地动画片单日场次冠军纪录。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总票房可达8亿左右。我的观点是,《灌篮高手》上映的时机不太凑巧,因为五一之前没有双休日;如果它能够顽强地扛过接下来的一星期,到五一长假期间还能维持一定的排片率,那就很可能挑战9亿乃至10亿的纪录。这也要看五一期间的国产新片质量如何——目前有12部国产片排队等待五一档期,其中很多是从去年一直熬到现在的,它们一定会尽最大力量争夺票房。

无论如何,《灌篮高手》的中国内地票房算得上很不错了,应该至少能与《铃芽之旅》持平,并创造日系漫画改编电影的票房纪录。可是,在它上映前夕,社交媒体的预期不是这样的。准确地说,直到上映四天之后的今天,中文社交媒体上还是充斥着各种不看好的言论。从知乎到豆瓣再到微博,你到处可以看到“《灌篮高手》票房不会好”“现在的高票房只是昙花一现”“别高兴得太早了”等奇怪言论。我曾经认真阅读过这些言论,发现它们的核心观点是统一的:

“喜欢《灌篮高手》的都是80后大叔,年轻人不喜欢,所以票房一定会仆街!”

某篇上了知乎“圆桌推荐”的文章,洋洋洒洒上万字,深入浅出地论证了为什么《灌篮高手》只有80后喜欢,跟《龙珠》《魔兽世界》一样,而《龙珠》大电影的票房肉眼可见已经仆街了,所以《灌篮高手》只会更差。那篇文章的结尾表示:“票房能到3亿已经要烧高香了,很大概率是票房止步1亿,甚至有可能止步几千万。”

像上面这种正儿八经的分析已经算好了。还有一篇被点赞数百次的知乎回答,仅仅援引了《灌篮高手》中的一张图片:“太天真!”作者的意思是,认为《灌篮高手》票房能超《铃芽之旅》的人太天真了,是“自以为能螳臂当车的中年社畜”。此人还算文明,在同一个问题之下另一位答主甚至宣称“如果《灌篮高手》票房能达到《铃芽之旅》的一半,我就吃篮球”(后来他把“篮球”二字删掉了)。

讲真,我对预测票房数据本身不感兴趣。我最大的疑问是:他们怎能如此笃定,《灌篮高手》的粉丝里面没有年轻人,只有80后大叔?我翻阅了上百个知乎回答和豆瓣影评,发现其中没有一篇进行过哪怕最基础的调研,也没有援引过任何统计数据。“因为《灌篮高手》漫画早在1996年就结束连载了,所以《灌篮高手》不可能有年轻粉丝”,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构成了数百篇文章的全部论据。讽刺的是,这些作者绝大部分自己也是“中年人”,甚至没有花时间去找真正的“年轻人”验证以下。

幸运的是,作为一个80后“中年人”,我认识不少90后乃至00后的朋友。我还加入过一些年轻人的互联网求职群、AIGC讨论群、校友互助群,跟他们打得火热,经常在微信上互相吐槽一些有用或没用的事情。我的微信好友总共只有1300多人,但是其中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人至少有300人。因此我在朋友圈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1990年以后出生的朋友,有多少是《灌篮高手》的粉丝?能否举个手或私下戳我一下?”我还把同样的问题发到了自己加入的几个年轻人占多数的微信群。

在短短半小时之内,我收到了如下回复:

“举手!粉丝一枚,小时候甚至会背《正义之战》那集的台词。”

“举手,我是漫画读者。”

“90后路人粉一枚。”

“92年生,没看过,不是粉丝,无感(狗头)。”(注:狗头是反话的意思)

“举双手报名!”

有几位离开大学校园不久的朋友私聊告诉我:“90-00年龄的人群对《灌篮高手》认知度很高,尤其是90-95年出生的男性,其中不乏狂热爱好者。至于95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我们的直观感受不深,但相信还是有的。”

差不多同一时间,当我在自己的微信好友中发起“周末组队去看《灌篮高手》活动”时,最早问询我具体时间地点的几位朋友都出生于1990年以后。很遗憾,由于感冒迟迟未愈,本次组队没有真正成行,但是上面几位90后朋友都分别去电影院为《灌篮高手》贡献了票房。

当然,上述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很小、很不完整,只能视为一种局部的案例分析。但是它至少能带给我们一点启发:《灌篮高手》是有年轻粉丝的,社交媒体的刻板印象很可能是不对的,《灌篮高手》大电影的票房至少不完全是“中年社畜”撑起来的。让我好奇的是:既然一个刻板印象这么容易被证伪,为何网上洋洋洒洒的数百篇文章(其作者不乏专业自媒体或行业研究人员)没有一个想到去证明或证伪呢?

因为这就是我们研究“年轻人”的方式——向壁虚构,观点先行,从不调查研究,只会卖弄概念。一言以蔽之:空对空。我们大部分人研究的不是真正的“年轻人”,而是自己想象中的“年轻人”。既然论据全是垃圾,那么结论当然也是垃圾。

出生在1990年之前的人,有多少认真尝试过跟年轻人“打成一片”,分享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少把年轻人当做平等交流的对象,而不是游乐园里的西洋景?在提起“年轻人”一词时,有多少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意识到,“年轻人”千差万别,有不同的人生背景和行为逻辑,而不是所谓铁板一块?

如果上面的每一条都做不到、或者不乐意做,那还研究什么“年轻人”?有一位伟人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位伟人自己出身湖南农村,为了研究自己的故乡还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实地调查。有些中年人口口声声以他为人生偶像,实际上从来不学习他真正的优点。

2019-2021年之间,“Z世代”是资本市场的一门显学。B站、小红书均被视为Z世代最喜爱的社区,手机QQ宣称自己的大本营是Z世代,网易云音乐骄傲地宣称自己的Z世代含量比B站还高,就连Soul都把自己打扮为“Z世代社交平台”。然而,就算在那个时期,我也没有看到过什么对国内Z世代人群的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大范围的统计分析固然是没有的,小范围的案例分析也极少。无论在企业家的PPT,还是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上,我们最多只能看到一些第三方咨询公司(其中很多以胡编乱造而著称)的可信度极低的数据,从来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

即便在两三年前的黄金时代,“Z世代”也只是一个幌子、一面旗帜、一个用提升资本市场估值的工具,仅此而已。如今资本市场已经大为降温,“Z世代”概念变成明日黄花,就更没人认真研究了。中国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会为什么付费?我相信,对这个严肃的问题,肯定还是有人研究的,只是研究的人太少了。

《灌篮高手》的票房是小问题。我们对待“年轻人”的态度是大问题。我们对待一切需要实地调研、沉下心去研究的事情的态度是更大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概念永远要跟在现实之后,就连ChatGPT都知道这一点。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就真要被AI淘汰了。

附带说一句:虽然《灌篮高手》在国内确实有大量90后粉丝,但我个人认为,它的票房超预期的根本原因既不是80后基本盘的支持,也不是90后的支持,而是它本身的内容水平极高。在研究内容产品的时候,我们要首先以内容本身为主要出发点。不过,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研究真实的年轻人,而不是想象中的“年轻人”

《灌篮高手》的票房是小问题,我们对待“年轻人”的态度是大问题。

图片来源:微博@电影灌篮高手

文|互联网怪盗团

截止今天(4月23日),《灌篮高手》大电影的中国内地票房已经超过3.5亿,并创下中国内地动画片单日场次冠军纪录。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总票房可达8亿左右。我的观点是,《灌篮高手》上映的时机不太凑巧,因为五一之前没有双休日;如果它能够顽强地扛过接下来的一星期,到五一长假期间还能维持一定的排片率,那就很可能挑战9亿乃至10亿的纪录。这也要看五一期间的国产新片质量如何——目前有12部国产片排队等待五一档期,其中很多是从去年一直熬到现在的,它们一定会尽最大力量争夺票房。

无论如何,《灌篮高手》的中国内地票房算得上很不错了,应该至少能与《铃芽之旅》持平,并创造日系漫画改编电影的票房纪录。可是,在它上映前夕,社交媒体的预期不是这样的。准确地说,直到上映四天之后的今天,中文社交媒体上还是充斥着各种不看好的言论。从知乎到豆瓣再到微博,你到处可以看到“《灌篮高手》票房不会好”“现在的高票房只是昙花一现”“别高兴得太早了”等奇怪言论。我曾经认真阅读过这些言论,发现它们的核心观点是统一的:

“喜欢《灌篮高手》的都是80后大叔,年轻人不喜欢,所以票房一定会仆街!”

某篇上了知乎“圆桌推荐”的文章,洋洋洒洒上万字,深入浅出地论证了为什么《灌篮高手》只有80后喜欢,跟《龙珠》《魔兽世界》一样,而《龙珠》大电影的票房肉眼可见已经仆街了,所以《灌篮高手》只会更差。那篇文章的结尾表示:“票房能到3亿已经要烧高香了,很大概率是票房止步1亿,甚至有可能止步几千万。”

像上面这种正儿八经的分析已经算好了。还有一篇被点赞数百次的知乎回答,仅仅援引了《灌篮高手》中的一张图片:“太天真!”作者的意思是,认为《灌篮高手》票房能超《铃芽之旅》的人太天真了,是“自以为能螳臂当车的中年社畜”。此人还算文明,在同一个问题之下另一位答主甚至宣称“如果《灌篮高手》票房能达到《铃芽之旅》的一半,我就吃篮球”(后来他把“篮球”二字删掉了)。

讲真,我对预测票房数据本身不感兴趣。我最大的疑问是:他们怎能如此笃定,《灌篮高手》的粉丝里面没有年轻人,只有80后大叔?我翻阅了上百个知乎回答和豆瓣影评,发现其中没有一篇进行过哪怕最基础的调研,也没有援引过任何统计数据。“因为《灌篮高手》漫画早在1996年就结束连载了,所以《灌篮高手》不可能有年轻粉丝”,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构成了数百篇文章的全部论据。讽刺的是,这些作者绝大部分自己也是“中年人”,甚至没有花时间去找真正的“年轻人”验证以下。

幸运的是,作为一个80后“中年人”,我认识不少90后乃至00后的朋友。我还加入过一些年轻人的互联网求职群、AIGC讨论群、校友互助群,跟他们打得火热,经常在微信上互相吐槽一些有用或没用的事情。我的微信好友总共只有1300多人,但是其中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人至少有300人。因此我在朋友圈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1990年以后出生的朋友,有多少是《灌篮高手》的粉丝?能否举个手或私下戳我一下?”我还把同样的问题发到了自己加入的几个年轻人占多数的微信群。

在短短半小时之内,我收到了如下回复:

“举手!粉丝一枚,小时候甚至会背《正义之战》那集的台词。”

“举手,我是漫画读者。”

“90后路人粉一枚。”

“92年生,没看过,不是粉丝,无感(狗头)。”(注:狗头是反话的意思)

“举双手报名!”

有几位离开大学校园不久的朋友私聊告诉我:“90-00年龄的人群对《灌篮高手》认知度很高,尤其是90-95年出生的男性,其中不乏狂热爱好者。至于95年以后出生的人群,我们的直观感受不深,但相信还是有的。”

差不多同一时间,当我在自己的微信好友中发起“周末组队去看《灌篮高手》活动”时,最早问询我具体时间地点的几位朋友都出生于1990年以后。很遗憾,由于感冒迟迟未愈,本次组队没有真正成行,但是上面几位90后朋友都分别去电影院为《灌篮高手》贡献了票房。

当然,上述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很小、很不完整,只能视为一种局部的案例分析。但是它至少能带给我们一点启发:《灌篮高手》是有年轻粉丝的,社交媒体的刻板印象很可能是不对的,《灌篮高手》大电影的票房至少不完全是“中年社畜”撑起来的。让我好奇的是:既然一个刻板印象这么容易被证伪,为何网上洋洋洒洒的数百篇文章(其作者不乏专业自媒体或行业研究人员)没有一个想到去证明或证伪呢?

因为这就是我们研究“年轻人”的方式——向壁虚构,观点先行,从不调查研究,只会卖弄概念。一言以蔽之:空对空。我们大部分人研究的不是真正的“年轻人”,而是自己想象中的“年轻人”。既然论据全是垃圾,那么结论当然也是垃圾。

出生在1990年之前的人,有多少认真尝试过跟年轻人“打成一片”,分享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少把年轻人当做平等交流的对象,而不是游乐园里的西洋景?在提起“年轻人”一词时,有多少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意识到,“年轻人”千差万别,有不同的人生背景和行为逻辑,而不是所谓铁板一块?

如果上面的每一条都做不到、或者不乐意做,那还研究什么“年轻人”?有一位伟人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位伟人自己出身湖南农村,为了研究自己的故乡还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实地调查。有些中年人口口声声以他为人生偶像,实际上从来不学习他真正的优点。

2019-2021年之间,“Z世代”是资本市场的一门显学。B站、小红书均被视为Z世代最喜爱的社区,手机QQ宣称自己的大本营是Z世代,网易云音乐骄傲地宣称自己的Z世代含量比B站还高,就连Soul都把自己打扮为“Z世代社交平台”。然而,就算在那个时期,我也没有看到过什么对国内Z世代人群的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大范围的统计分析固然是没有的,小范围的案例分析也极少。无论在企业家的PPT,还是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上,我们最多只能看到一些第三方咨询公司(其中很多以胡编乱造而著称)的可信度极低的数据,从来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

即便在两三年前的黄金时代,“Z世代”也只是一个幌子、一面旗帜、一个用提升资本市场估值的工具,仅此而已。如今资本市场已经大为降温,“Z世代”概念变成明日黄花,就更没人认真研究了。中国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会为什么付费?我相信,对这个严肃的问题,肯定还是有人研究的,只是研究的人太少了。

《灌篮高手》的票房是小问题。我们对待“年轻人”的态度是大问题。我们对待一切需要实地调研、沉下心去研究的事情的态度是更大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概念永远要跟在现实之后,就连ChatGPT都知道这一点。如果我们不承认这一点,那就真要被AI淘汰了。

附带说一句:虽然《灌篮高手》在国内确实有大量90后粉丝,但我个人认为,它的票房超预期的根本原因既不是80后基本盘的支持,也不是90后的支持,而是它本身的内容水平极高。在研究内容产品的时候,我们要首先以内容本身为主要出发点。不过,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