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生物医药园区走出独立行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生物医药园区走出独立行情

租赁面积占到北京总体商务园区的38%外,上市了24.89万平方米体量新增。

文 | 选址中国 宋溪

根据房地产咨询机构消息,2023年第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市场净吸纳量再度转负,录得约-5.9万平方米,空置率环比攀升至约19.2%。

但在这其中,生物医药类产业园区市场表现却极其亮眼,租赁面积占到北京总体商务园区的38%外,上市了24.89万平方米体量新增,走出了独属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独立行情。

01、为什么生物医药产业园能走出独立行情?

①由于最为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生物医药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加之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让全球各国愈发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令其已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竞争的焦点领域。

②在医药政策变革、海外人才回流、金融资本流入等多重利好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仿制跟随走向源头创新、从进口转向国产替代、从国内走向国际,以及全国庞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生物医药产业正酝酿着爆发式增长。

③中国多地政府把生物医药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纷纷确立“十四五”期间打造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生物医药集群的战略目标,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红利优势明显。

④不同于一般传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功能结构、多样化生产空间、物流动线等方面都有特殊化共性需求,所以专业性产业园区相对来讲可选择性比较稀少。

02、一季度北京新增的两个生物医药产业园

2023年一季度,北京商务园区市场迎来两个生命医药产业园区,分别是位于北清路的实创医谷,另一个则是位于经开区的亦昭生物医药中试研发生产基地。

其中,北京实创医谷交付的项目为北京实创医谷产业园东区项目,由中建一局承建,定位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试验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内。

项目总建筑面积10.64万平方米,包括6栋科研楼及配套设施,提供产品研发、第三方检测、认证、咨询、金融、CRO外包等服务。含产业联盟、行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科技服务功能及公共实验室、GMP厂房等产业配套设施。

亦昭生物医药中试研发生产基地总占地120余亩,总投资超30亿元,目前已经投产的是基地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4.25平方米,有17栋生产设施及辅助设施,首批10条2000升规模原液生产线已投入使用。

预计园区全部达产后具备10万升规模的生产能力,将成为国内单园生产能力最大的生物医药CDMO(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基地。

03、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北研发、南制造”格局

当前,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北研发、南制造”的产业布局,其中北部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与海淀区、昌平区的综合研发创新优势融合,形成国家级生命科学和新医药高科技产业创新基地;南部主要集中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研究、医疗服务等。

药智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2月,北京市生物医药共计8225家,其中生产类企业2864家,CRO、CDMO、CMO及研发类企业386家。

其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二期已经聚集了包括博奥生物、诺和诺德、万泰生物、百济神州、诺诚健华、泛生子等500余家医药健康创新型企业,同时入驻了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中心、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等一系列国家大器,基本形成了从基础研发到中试研发、生产流通和终端医疗全链条的产业生态要素聚集。

昌平生命谷产业基地位于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东区,园区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其中1期、2期约20.6万平方米空间已投入使用。目前园区企业汇聚了爱美客、阳光诺和、盈科瑞、海南卫康、凯普、品驰医疗、镁伽、济凡生物、达微生物等来自CRO、医疗器械、创新药等前沿领域的数十家行业领军企业。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位于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同时配备了49个可供企业独立使用的标准实验室,总面积共1.1万平方米。

亦庄生物医药园占地面积8.67公顷,建筑面积约16.3平米,由商务中心、孵化中心、中试中心、会议会展中心、报告厅及6栋中型企业楼等建筑组成。目前,园区已吸引172家企业入驻。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专属发展空间,初始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现已全面启动扩区工作,形成22.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发展空间。内含药谷一号、中关村医疗器械园、联动U谷-生物医药科技园、华润生命科学园、中国药谷科技创新中心、九州通大健康产业园区六个产业园,集聚了费森尤斯卡比、同仁堂制药、协和药厂、科兴中维、百奥赛图、华熙生物、民海生物、阿迈特、华脉泰科、热景生物等一批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入区企业已达4000余家,占到北京药企的半壁江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生物医药园区走出独立行情

租赁面积占到北京总体商务园区的38%外,上市了24.89万平方米体量新增。

文 | 选址中国 宋溪

根据房地产咨询机构消息,2023年第一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市场净吸纳量再度转负,录得约-5.9万平方米,空置率环比攀升至约19.2%。

但在这其中,生物医药类产业园区市场表现却极其亮眼,租赁面积占到北京总体商务园区的38%外,上市了24.89万平方米体量新增,走出了独属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独立行情。

01、为什么生物医药产业园能走出独立行情?

①由于最为贴近人类生命的长度与质量,生物医药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加之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让全球各国愈发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令其已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竞争的焦点领域。

②在医药政策变革、海外人才回流、金融资本流入等多重利好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仿制跟随走向源头创新、从进口转向国产替代、从国内走向国际,以及全国庞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生物医药产业正酝酿着爆发式增长。

③中国多地政府把生物医药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纷纷确立“十四五”期间打造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生物医药集群的战略目标,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红利优势明显。

④不同于一般传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功能结构、多样化生产空间、物流动线等方面都有特殊化共性需求,所以专业性产业园区相对来讲可选择性比较稀少。

02、一季度北京新增的两个生物医药产业园

2023年一季度,北京商务园区市场迎来两个生命医药产业园区,分别是位于北清路的实创医谷,另一个则是位于经开区的亦昭生物医药中试研发生产基地。

其中,北京实创医谷交付的项目为北京实创医谷产业园东区项目,由中建一局承建,定位为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试验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内。

项目总建筑面积10.64万平方米,包括6栋科研楼及配套设施,提供产品研发、第三方检测、认证、咨询、金融、CRO外包等服务。含产业联盟、行业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科技服务功能及公共实验室、GMP厂房等产业配套设施。

亦昭生物医药中试研发生产基地总占地120余亩,总投资超30亿元,目前已经投产的是基地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4.25平方米,有17栋生产设施及辅助设施,首批10条2000升规模原液生产线已投入使用。

预计园区全部达产后具备10万升规模的生产能力,将成为国内单园生产能力最大的生物医药CDMO(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基地。

03、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北研发、南制造”格局

当前,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北研发、南制造”的产业布局,其中北部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与海淀区、昌平区的综合研发创新优势融合,形成国家级生命科学和新医药高科技产业创新基地;南部主要集中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研究、医疗服务等。

药智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2月,北京市生物医药共计8225家,其中生产类企业2864家,CRO、CDMO、CMO及研发类企业386家。

其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二期已经聚集了包括博奥生物、诺和诺德、万泰生物、百济神州、诺诚健华、泛生子等500余家医药健康创新型企业,同时入驻了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市药品检验所、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中心、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等一系列国家大器,基本形成了从基础研发到中试研发、生产流通和终端医疗全链条的产业生态要素聚集。

昌平生命谷产业基地位于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东区,园区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其中1期、2期约20.6万平方米空间已投入使用。目前园区企业汇聚了爱美客、阳光诺和、盈科瑞、海南卫康、凯普、品驰医疗、镁伽、济凡生物、达微生物等来自CRO、医疗器械、创新药等前沿领域的数十家行业领军企业。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位于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同时配备了49个可供企业独立使用的标准实验室,总面积共1.1万平方米。

亦庄生物医药园占地面积8.67公顷,建筑面积约16.3平米,由商务中心、孵化中心、中试中心、会议会展中心、报告厅及6栋中型企业楼等建筑组成。目前,园区已吸引172家企业入驻。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专属发展空间,初始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现已全面启动扩区工作,形成22.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发展空间。内含药谷一号、中关村医疗器械园、联动U谷-生物医药科技园、华润生命科学园、中国药谷科技创新中心、九州通大健康产业园区六个产业园,集聚了费森尤斯卡比、同仁堂制药、协和药厂、科兴中维、百奥赛图、华熙生物、民海生物、阿迈特、华脉泰科、热景生物等一批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入区企业已达4000余家,占到北京药企的半壁江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