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去年居家生活让卖预制菜的公司大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去年居家生活让卖预制菜的公司大赚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以及餐饮复苏,这些公司也开始调整方向。

2023年2月,一家预制菜工厂,工人正在制作锅包肉预制菜。(图片来源:CFP)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4月24日,安井食品(SH603345)发布2022年财报,其营收为121.83亿元,同比增长31.39%;净利润为11.01亿元,同比增长61.37%。

这有赖于预制菜的功劳。安井食品称,重点布局的预制菜肴板块业务快速上量,营业收入增长带来利润增长等。安井食品主要有四大业务,面米制品、肉制品、鱼糜制品、菜肴制品四大业务,营收分别为24.14亿元、23.84亿元、39.45亿元、30.24亿元。

其中,菜肴制品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三大业务的20%左右,达到111.61%,该业务体量从此前的第四名上升至第二位。这一品类中,增量较高的有“安井”虾滑、“冻品先生”酸菜鱼、藕盒,“安井小厨”小酥肉、荷香糯米鸡,以及新宏业和新柳伍公司生产的小龙虾系列等。

图片来源:安井食品官方微博

另一家冷冻食品公司也坐享了预制菜带来的红利。

4月24日晚间,三全食品(002216.SZ)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8.01亿元,同比增长24.98%。

三全食品在财报中重点提到,借助预制食材行业发展势头,公司推出的烤肠、小酥肉、蛋饺、肉卷等系列产品,在零售端和餐饮端获得不俗表现。

三全食品产品总监谢清华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全食品推出了专门针对空气炸锅、微波炉等应用场景的空气炸锅系列、微波系列预制菜,例如烤肠、小酥肉、焦炸丸子等空气炸锅系列产品,主要针对家庭需求,补充特色小食、精致点心,满足新一代的就餐场景需求。

财报称,新产品(如鲜食生系列和空气炸锅系列等产品)销售势头始终保持良好,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同时公司采取持续优化存量产品、扩大次新品(如发面小笼包、饼类、烧麦、蒸饺等产品)规模等策略,提升业绩水平。其中零售及创新市场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 ,同比增长7.8%。

这些企业在2022年因预制菜业绩大增的背后,一部分原因是疫情带来的居家生活培养了预制菜的消费习惯。

界面新闻获得的一份安井食品研报显示,预制菜在疫情居家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例如冻品先生的酸菜鱼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元,而小酥肉的销售额也提前完成了此前定下的销售目标。

从销售渠道上看,预制菜的购买模式也主要是新零售模式。在安井食品的渠道中,2022年新零售渠道增幅最猛,达146.69%;而传统商超渠道营收增幅最弱,只有6.0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前五名客户中新增了盒马鲜生,一年销售额达到1.66亿元,直接跃升客户排名第三位。

可见居家生活场景和到家服务,直接推动了预制菜在2022年的销量增长。

这样的消费习惯也延续到了2023年一季度延续了下来。今年一季度,安井食品营收31.91亿元,同比增长36.43%;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增长76.94%。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传统速冻火锅料制品、面米制品销量稳步增长及预制菜肴板块增量所致。

据中信证券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3500亿元。预计2026 年,中国预制菜规模将有望增长至6341 亿元,2031年,将有望增长至10212亿元。根据《2022预制菜企业50强》榜单,位列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大成集团。

而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以及餐饮复苏,这些公司也开始调整方向。

餐饮行业回暖,对它们的出菜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预制菜可以节省餐饮企业的出菜时间,并提高整体效率。这意味着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在研报中,安井食品称随着餐饮复苏,它也会加大针对B端预制菜的投入。

在消费习惯形成以及餐饮行业需求释放之后,这一赛道竞争更加激烈。

尽管有舌尖英雄、趣店预制菜在高开高举后已经“凉凉”,不过整个预制菜市场仍然火爆。

据公开数据统计,2022年,预制菜领域共发生了31起融资项目,而2021年该领域有32起融资项目,获融资的预制菜相关企业中既有恩喜村、联舌工坊等面向B端餐饮市场的预制菜企业,也有珍味小梅园、速冻预制菜营养丸子食品品牌“禧丸”、包装蔬果及预制菜品牌“优野蔬菜”等面向C端消费市场的企业。

一同参与竞争的还有永辉、沃尔玛等传统的零售企业,他们借助自身的渠道和线上会员系统,试图在预制菜市场分得一杯羹。例如永辉2021年财报显示,其正式推出了自有品牌预制菜“辉妈到家”,让其自有品牌的营收达到26.5亿元,沃尔玛也在2022年向外宣布,联合餐饮企业推出预制菜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预制菜产业的蛋糕正在被切分得更细,而安井食品们的市场挑战也更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去年居家生活让卖预制菜的公司大赚

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以及餐饮复苏,这些公司也开始调整方向。

2023年2月,一家预制菜工厂,工人正在制作锅包肉预制菜。(图片来源:CFP)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4月24日,安井食品(SH603345)发布2022年财报,其营收为121.83亿元,同比增长31.39%;净利润为11.01亿元,同比增长61.37%。

这有赖于预制菜的功劳。安井食品称,重点布局的预制菜肴板块业务快速上量,营业收入增长带来利润增长等。安井食品主要有四大业务,面米制品、肉制品、鱼糜制品、菜肴制品四大业务,营收分别为24.14亿元、23.84亿元、39.45亿元、30.24亿元。

其中,菜肴制品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三大业务的20%左右,达到111.61%,该业务体量从此前的第四名上升至第二位。这一品类中,增量较高的有“安井”虾滑、“冻品先生”酸菜鱼、藕盒,“安井小厨”小酥肉、荷香糯米鸡,以及新宏业和新柳伍公司生产的小龙虾系列等。

图片来源:安井食品官方微博

另一家冷冻食品公司也坐享了预制菜带来的红利。

4月24日晚间,三全食品(002216.SZ)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8.01亿元,同比增长24.98%。

三全食品在财报中重点提到,借助预制食材行业发展势头,公司推出的烤肠、小酥肉、蛋饺、肉卷等系列产品,在零售端和餐饮端获得不俗表现。

三全食品产品总监谢清华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全食品推出了专门针对空气炸锅、微波炉等应用场景的空气炸锅系列、微波系列预制菜,例如烤肠、小酥肉、焦炸丸子等空气炸锅系列产品,主要针对家庭需求,补充特色小食、精致点心,满足新一代的就餐场景需求。

财报称,新产品(如鲜食生系列和空气炸锅系列等产品)销售势头始终保持良好,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同时公司采取持续优化存量产品、扩大次新品(如发面小笼包、饼类、烧麦、蒸饺等产品)规模等策略,提升业绩水平。其中零售及创新市场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 ,同比增长7.8%。

这些企业在2022年因预制菜业绩大增的背后,一部分原因是疫情带来的居家生活培养了预制菜的消费习惯。

界面新闻获得的一份安井食品研报显示,预制菜在疫情居家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例如冻品先生的酸菜鱼销售额已经超过1亿元,而小酥肉的销售额也提前完成了此前定下的销售目标。

从销售渠道上看,预制菜的购买模式也主要是新零售模式。在安井食品的渠道中,2022年新零售渠道增幅最猛,达146.69%;而传统商超渠道营收增幅最弱,只有6.0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前五名客户中新增了盒马鲜生,一年销售额达到1.66亿元,直接跃升客户排名第三位。

可见居家生活场景和到家服务,直接推动了预制菜在2022年的销量增长。

这样的消费习惯也延续到了2023年一季度延续了下来。今年一季度,安井食品营收31.91亿元,同比增长36.43%;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增长76.94%。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传统速冻火锅料制品、面米制品销量稳步增长及预制菜肴板块增量所致。

据中信证券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3500亿元。预计2026 年,中国预制菜规模将有望增长至6341 亿元,2031年,将有望增长至10212亿元。根据《2022预制菜企业50强》榜单,位列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安井食品、三全食品、大成集团。

而随着防疫政策调整以及餐饮复苏,这些公司也开始调整方向。

餐饮行业回暖,对它们的出菜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预制菜可以节省餐饮企业的出菜时间,并提高整体效率。这意味着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在研报中,安井食品称随着餐饮复苏,它也会加大针对B端预制菜的投入。

在消费习惯形成以及餐饮行业需求释放之后,这一赛道竞争更加激烈。

尽管有舌尖英雄、趣店预制菜在高开高举后已经“凉凉”,不过整个预制菜市场仍然火爆。

据公开数据统计,2022年,预制菜领域共发生了31起融资项目,而2021年该领域有32起融资项目,获融资的预制菜相关企业中既有恩喜村、联舌工坊等面向B端餐饮市场的预制菜企业,也有珍味小梅园、速冻预制菜营养丸子食品品牌“禧丸”、包装蔬果及预制菜品牌“优野蔬菜”等面向C端消费市场的企业。

一同参与竞争的还有永辉、沃尔玛等传统的零售企业,他们借助自身的渠道和线上会员系统,试图在预制菜市场分得一杯羹。例如永辉2021年财报显示,其正式推出了自有品牌预制菜“辉妈到家”,让其自有品牌的营收达到26.5亿元,沃尔玛也在2022年向外宣布,联合餐饮企业推出预制菜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预制菜产业的蛋糕正在被切分得更细,而安井食品们的市场挑战也更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