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核能协会:中国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工程施工能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核能协会:中国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工程施工能力

中国示范快堆1、2号机组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中国的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及研发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月26日,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3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从核电运行、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中国核能行业发展状况,并对“十四五”及中长期国内核能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蓝皮书》披露,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商运核电机组共54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中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4总装机容量约2681万千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22年,中国的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发电量为4177.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5%,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核能发电量达到全球第二。

在核电发电能力、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等方面,中国也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2022年,中国有37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占世界满分机组的50%。

“中国核电机组的满分比例和综合指数平均值均高于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主要核电国家,同时优于全球机组的平均水平。”《蓝皮书》称。

此外,中国的核电技术也已实现全面跨越,一批重大工程取得新突破。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华龙一号技术共有五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九台机组在建。此外,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在推进,一批关键设备实现如期交付。

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

今年3月25日,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中国第三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正式投产

“海上小堆技术研发不断深化,供热堆型号设计和示范工程积极推进。”《蓝皮书》提及,中国示范快堆1、2号机组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

快堆即快中子反应堆,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主力堆型之一。快堆形成的核燃料闭合式循环,可使天然铀资源利用率从压水堆的约1%提高至60%以上,同时还能让核废料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蓝皮书》同时表示,中国核电关键装备自主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高,核能装备制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当前,国内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化和自主化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三代核电装备的制造技术工艺改进、完善和标准化工作。”《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54台套,交付数量创近五年新高。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主要核电堆型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国和一号、示范快堆1号机组、聚变堆等项目的进展,表明了中国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及研发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保持国际先进行列,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蓝皮书称。

此外,中国也进一步拓展了供暖、同位素应用等核能综合利用场景。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核能供暖总面积达到559万平米。

去年11月,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为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

据《蓝皮书》,中国同位素自主化生产也取得较大进展。首批碳-14辐照生产靶件入堆,商用堆辐照生产钇-90、镥-177、锶-89、碘-131技术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核医疗装备国产化加快推进,放射性药物研制取得新突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核能协会:中国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工程施工能力

中国示范快堆1、2号机组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中国的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及研发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4月26日,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3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下称《蓝皮书》)。

《蓝皮书》从核电运行、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中国核能行业发展状况,并对“十四五”及中长期国内核能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蓝皮书》披露,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商运核电机组共54总装机容量5682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中国在建核电机组共24总装机容量约2681万千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22年,中国的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2%;发电量为4177.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5%,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7%,核能发电量达到全球第二。

在核电发电能力、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等方面,中国也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2022年,中国有37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达到满分,占世界满分机组的50%。

“中国核电机组的满分比例和综合指数平均值均高于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主要核电国家,同时优于全球机组的平均水平。”《蓝皮书》称。

此外,中国的核电技术也已实现全面跨越,一批重大工程取得新突破。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华龙一号技术共有五台核电机组建成投产,九台机组在建。此外,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正在推进,一批关键设备实现如期交付。

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联合研发。

今年3月25日,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中国第三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正式投产

“海上小堆技术研发不断深化,供热堆型号设计和示范工程积极推进。”《蓝皮书》提及,中国示范快堆1、2号机组预计“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

快堆即快中子反应堆,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主力堆型之一。快堆形成的核燃料闭合式循环,可使天然铀资源利用率从压水堆的约1%提高至60%以上,同时还能让核废料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蓝皮书》同时表示,中国核电关键装备自主化、国产化水平稳步提高,核能装备制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当前,国内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化和自主化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三代核电装备的制造技术工艺改进、完善和标准化工作。”《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54台套,交付数量创近五年新高。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主要核电堆型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国和一号、示范快堆1号机组、聚变堆等项目的进展,表明了中国核电装备制造技术及研发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保持国际先进行列,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蓝皮书称。

此外,中国也进一步拓展了供暖、同位素应用等核能综合利用场景。

《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核能供暖总面积达到559万平米。

去年11月,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为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

据《蓝皮书》,中国同位素自主化生产也取得较大进展。首批碳-14辐照生产靶件入堆,商用堆辐照生产钇-90、镥-177、锶-89、碘-131技术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核医疗装备国产化加快推进,放射性药物研制取得新突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