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数据分析师“入侵”NBA管理层 这年头玩篮球也得高智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数据分析师“入侵”NBA管理层 这年头玩篮球也得高智商

2008年到2012年,雇用了分析师的球队比没雇用的平均每赛季多赢了7场球。

不论查尔斯·巴克利等名宿如何不屑一顾,NBA的分析师时代已经到来了。不仅如此,分析师们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那些雇用了更多分析师的球队能够赢得更多的比赛。

各支球队的管理层中,哪些工作人员可以被称作是分析师呢?那些头衔里面带“分析”或者“分析师”字样的当然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诸如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达雷尔·莫雷之类身居高位的数据狂人。

以此为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联盟分析师数量的增长。2008年,整个联盟30支球队中,只有5支雇用了分析师,在此之前,“分析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头衔。分析师人数在2009-2011年稳定增长,到了2012年突然暴增,达到了22人。4年后的今天,共有65名分析师在NBA工作,每支球队至少雇用了一名。这一增长是指数级的。

分析师是否真的对球队有所帮助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得把“分析师时代”分为两个时段,2008年至2012年,和2013年至今。

在第一个时段中,20支球队球队雇用了分析师,而另外10支没有,如下图所示。

即便球队战绩由多种因素所致,显著的一点是,20支雇用了分析师的球队在2008年至2012年平均每个赛季比没有雇用分析师的球队多赢7场球。这一现象延续到了第二个时段,2013年至2016年,这20支较早雇用分析师的球队比另外10支球队平均每个赛季多赢8场球。

在具体的技战术上,分析师对比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分析师人数增加时,整个联盟的三分球出手数也相应地增加了。究其原因,在分析师眼里,三分球是更有效率的进攻手段。联盟进入“分析师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三分球时代”。不仅如此,20支较早雇用分析师的球队在2013年至2016年的三分球命中率也比其余10支球队高出0.7个百分点。

分析师的作用在篮板球方面也有显现。08年至12年,较早雇用分析师的球队每场平均比对手多抢0.06个篮板球,而没有雇佣分析师的球队平均每场球要输0.12个篮板。

也许那些没有启用分析师的球队发现了三分球和篮板上的劣势,于是纷纷效仿,才让联盟真正进入了“分析师时代”,如今,平均每支球队雇用了2名分析师。

在每支球队都拥有分析师之后,分析师带来的优势已经不如从前那么显著了。此外,不得不提的重要警告是,即便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球队成功最重要的保障仍然是球员的质量。数据分析的作用只是边际性的,研究哪些战术、哪些投篮更有成功率,从而在细节处改进球队。

即便如此,20支先锋球队在13年到16年每赛季多赢的8场球是无法忽略的,这几乎是分区头名和第八名之间的差距,决定了一支球队到底是打到6月还是早早回家钓鱼。分析师已经是联盟的大势所趋,如果不跟紧潮流,只有被打败的可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数据分析师“入侵”NBA管理层 这年头玩篮球也得高智商

2008年到2012年,雇用了分析师的球队比没雇用的平均每赛季多赢了7场球。

不论查尔斯·巴克利等名宿如何不屑一顾,NBA的分析师时代已经到来了。不仅如此,分析师们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那些雇用了更多分析师的球队能够赢得更多的比赛。

各支球队的管理层中,哪些工作人员可以被称作是分析师呢?那些头衔里面带“分析”或者“分析师”字样的当然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诸如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达雷尔·莫雷之类身居高位的数据狂人。

以此为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联盟分析师数量的增长。2008年,整个联盟30支球队中,只有5支雇用了分析师,在此之前,“分析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头衔。分析师人数在2009-2011年稳定增长,到了2012年突然暴增,达到了22人。4年后的今天,共有65名分析师在NBA工作,每支球队至少雇用了一名。这一增长是指数级的。

分析师是否真的对球队有所帮助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得把“分析师时代”分为两个时段,2008年至2012年,和2013年至今。

在第一个时段中,20支球队球队雇用了分析师,而另外10支没有,如下图所示。

即便球队战绩由多种因素所致,显著的一点是,20支雇用了分析师的球队在2008年至2012年平均每个赛季比没有雇用分析师的球队多赢7场球。这一现象延续到了第二个时段,2013年至2016年,这20支较早雇用分析师的球队比另外10支球队平均每个赛季多赢8场球。

在具体的技战术上,分析师对比赛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分析师人数增加时,整个联盟的三分球出手数也相应地增加了。究其原因,在分析师眼里,三分球是更有效率的进攻手段。联盟进入“分析师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三分球时代”。不仅如此,20支较早雇用分析师的球队在2013年至2016年的三分球命中率也比其余10支球队高出0.7个百分点。

分析师的作用在篮板球方面也有显现。08年至12年,较早雇用分析师的球队每场平均比对手多抢0.06个篮板球,而没有雇佣分析师的球队平均每场球要输0.12个篮板。

也许那些没有启用分析师的球队发现了三分球和篮板上的劣势,于是纷纷效仿,才让联盟真正进入了“分析师时代”,如今,平均每支球队雇用了2名分析师。

在每支球队都拥有分析师之后,分析师带来的优势已经不如从前那么显著了。此外,不得不提的重要警告是,即便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球队成功最重要的保障仍然是球员的质量。数据分析的作用只是边际性的,研究哪些战术、哪些投篮更有成功率,从而在细节处改进球队。

即便如此,20支先锋球队在13年到16年每赛季多赢的8场球是无法忽略的,这几乎是分区头名和第八名之间的差距,决定了一支球队到底是打到6月还是早早回家钓鱼。分析师已经是联盟的大势所趋,如果不跟紧潮流,只有被打败的可能。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