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民航业回暖,春秋航空(601021.SH)率先报喜。
4月27日晚,春秋航空发布2022年年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69亿元,同比下降22.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022年是民航业最艰难的一年。春秋航空2022年营业收入为2016年以来的新低,亏损额度则是上市以来新高。不过公司作为低成本航空的代表,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公司经营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相对弱于全服务航空公司。
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利润水平波动较大,主要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原油价格动荡、人民币汇率波动、重大突发性事件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之前,中国民航业曾连续11年保持盈利,而近三年全行业累计亏损预计达4000亿元,尤其2022年行业经营因外界客观不利因素最为艰难,全民航年度亏损额超过前两年总和。
从经营数据来看,春秋航空2022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11,969.5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265,979.9万人公里、运输旅客1360.5万人次、客座率为74.7%,分别较2021年下降33.5%、34.1%、36.1%和8.2个百分点,造成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航空出行市场受到外界客观不利因素影响较为严重。
航油成本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发改委对国内航油价格的调整,都会对航司的成本造成较大的影响。春秋航空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国际油价受国际政治局势影响进一步上涨,航油价格创历史新高,造成公司单位航油成本上升60.3%。
汇率方面,由于航空公司拥有大量外币金融负债和外币金融资产,在汇率波动情况下,折算产生的汇兑损益金额较大;同时汇率波动还将影响公司飞机、航材、航油等源于境外的采购成本及境外机场起降费等成本的变动。
2022年春秋航空产生净汇兑损失1.26亿元,显著低于行业水平。公司在年报中表示,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或贬值1%,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则将减少或增加亏损总额约人民币81,000元,实现汇率对利润表影响中性的管理目标。
尽管2022年经营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展望2023年,中国民航业迎来了复苏拐点,国内积压需求得到较好释放。今年第一季度整体恢复好于预期,春秋航空国内航线客公里收益相较19年同期实现近双位数增长。
而春秋航空国际及地区航线也得益于亚太市场尤其是中泰市场的快速回暖,恢复进程好于预期。2023年3月,公司国际及地区航线可用座位公里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近四成,客座率一度恢复至2019年同期同等水平,同时票价仍有较高涨幅。
同日春秋航空发布2023年一季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3亿元,同比增长63.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从十大股东来看,今年一季度多位股东选择减持春秋航空股份。其中,上海春秋包机旅行社有限公司减持520.87万股、上海春翔投资有限公司减持370.15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减持69.25万股、上海春翼投资有限公司减持132.25万股、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减持8.9万股。
展望未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指出,2023年仍将以恢复为主基调,预计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将达到2019年的水平。根据国际航协预测,2022年全球航空运输业预计亏损近70亿美元,而2023年将实现47亿美元的盈利。
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报告同样指出,2023年全行业将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