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出海就出局,国产游戏进军海外,不能只靠靠“原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出海就出局,国产游戏进军海外,不能只靠靠“原神”

不出海,就出局,成为了国产游戏接下来的使命必达。

图片来源:原神官方微博

文|张书乐

原神热之后的海外市场,已经万国觉醒。

国产游戏的海外之战,越来越难。

对中国游戏市场来说,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

《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同比下降10.33%。国内游戏用户规模也触及天花板,达到6.64亿,同比下降0.33%。

国内游戏市场逐渐饱和,产业发展已进入存量市场时代。

与此同时,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还在持续增长。

根据调研机构数据,2022年全球游戏玩家达到32亿,预计为游戏市场创造1968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2.1%。出海,成为被中国游戏人寄予无限遐想和期待的选择。

没有对版号的限制,是中国游戏出海的又一原因。

版号是游戏上线运营前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获得的版权号,被业内人士称为游戏的“生命线”。

拿不到版号,就意味着游戏无法面向市场,无法实现盈利。

近年来,国内游戏版号发放从2018年的2064个开始一路收缩;2022年共有512个游戏获得审批,是游戏版号最少的一年。

然而,海外市场,也并非坦途。

据SensorTower公布的数据,2020年发布的《原神》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取得41亿美元的收益,其中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高达三分之二。

然而,《原神》的成功,还没有复制性。

第三方研究机构伽马数据披露,2022年,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自主研发游戏都遭遇桎梏,收入分别下滑13.07%和3.70%,分别达到2223.77亿元和173.46亿美元。

不过,回暖已经成为必然,尤其是国产游戏在海外市场。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3年3月共41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19.3亿美元,占当期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37.1%。

不出海,就出局,成为了国产游戏接下来的使命必达。

经过多年布局,如今游戏出海成效显现。国内游戏产业已经走上了精品化和出海的快车道,红利天花板正在被打破。

但,出海进入深蓝,就不再是此前那般用一抹惊艳和曾经手游的领跑优势可以解决的。

垂直细分市场,成为了深海之战的关键。

出海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而游戏出海也在各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本土游戏厂商的共识。

其中,SLG(策略模拟)游戏在游戏出海大盘中成为亮点。

据游戏工委近三年的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策略类游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中国自研出海收入占比第一。

这一结果,本质上也是在于这一游戏种类的普适性。

为何不是MOBA、MMORPG、FPS等品类的游戏?愚以为:

策略类游戏的规则,上手容易,其游戏黏性也较强,往往容易快速收获海外玩家,相较于MOBA、FPS等哪怕是该类游戏的熟练玩家也需要重新练习,更容易打开市场。

这是内容的接近性原则在游戏这种创意内容上的体现。

同时,SLG的研运相对容易,可以同一内核快速换皮制作大量游戏冲击市场。

同时在营销层面上,SLG游戏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从国产SLG游戏的营销策略来看,通过“大V+大IP”的组合拳的打法,加之持续性精细化的买量策略,形成内容营销之“卷”成了主流路径。

买量作为一个基础游戏推广策略,事实上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同样适用,只是需要做本地化适应。

目前SLG游戏在海外市场,可以说是一个稳定吸金类型,没有大爆款但也不易亏本,适合在海外市场拓展期间,作为一种保底的游戏进击方案。

不过,在这种营销策略之下,大部分出海SLG游戏都会经历月活用户先增长再持平或下降的“洗用户”过程。

但这样的状态,并不奇怪。

SLG游戏往往玩法类似,靠换上不同的主题来吸引用户,其用户往往一开始是SLG类游戏喜好者,然后厌倦离去,一些休闲类游戏用户填补进来,形成循环,其整体而言,用户长线留存较难。

不过,这也暴露了国产SLG游戏的软肋,即缺乏创意,主要靠IP来召唤情怀,游戏难以持久,只能靠反复换皮来收割,很容易引发玩家审美疲劳。

同时,目前SLG的玩法并没有太多突破,其策略选择也大多是老三样,想要破局只能靠不断增加新玩法实现微创新,最终积累各种创新玩法达成颠覆式创新。

不过,国内游戏厂商在SLG上的研发投入力度不大,加上SLG难以成为3A大作,并非真正海外竞争的主力。

因此,SLG只是此轮深海之战的一个探路者,只是用来作为快速抢占海外市场的先锋,不是未来真正全球竞争的主力。

整体游戏类型是过河的卒子,不是用来将军的车马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出海就出局,国产游戏进军海外,不能只靠靠“原神”

不出海,就出局,成为了国产游戏接下来的使命必达。

图片来源:原神官方微博

文|张书乐

原神热之后的海外市场,已经万国觉醒。

国产游戏的海外之战,越来越难。

对中国游戏市场来说,2022年是艰难的一年。

《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同比下降10.33%。国内游戏用户规模也触及天花板,达到6.64亿,同比下降0.33%。

国内游戏市场逐渐饱和,产业发展已进入存量市场时代。

与此同时,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还在持续增长。

根据调研机构数据,2022年全球游戏玩家达到32亿,预计为游戏市场创造1968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2.1%。出海,成为被中国游戏人寄予无限遐想和期待的选择。

没有对版号的限制,是中国游戏出海的又一原因。

版号是游戏上线运营前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获得的版权号,被业内人士称为游戏的“生命线”。

拿不到版号,就意味着游戏无法面向市场,无法实现盈利。

近年来,国内游戏版号发放从2018年的2064个开始一路收缩;2022年共有512个游戏获得审批,是游戏版号最少的一年。

然而,海外市场,也并非坦途。

据SensorTower公布的数据,2020年发布的《原神》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取得41亿美元的收益,其中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高达三分之二。

然而,《原神》的成功,还没有复制性。

第三方研究机构伽马数据披露,2022年,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自主研发游戏都遭遇桎梏,收入分别下滑13.07%和3.70%,分别达到2223.77亿元和173.46亿美元。

不过,回暖已经成为必然,尤其是国产游戏在海外市场。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3年3月共41个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计吸金19.3亿美元,占当期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37.1%。

不出海,就出局,成为了国产游戏接下来的使命必达。

经过多年布局,如今游戏出海成效显现。国内游戏产业已经走上了精品化和出海的快车道,红利天花板正在被打破。

但,出海进入深蓝,就不再是此前那般用一抹惊艳和曾经手游的领跑优势可以解决的。

垂直细分市场,成为了深海之战的关键。

出海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而游戏出海也在各方因素共同作用下,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本土游戏厂商的共识。

其中,SLG(策略模拟)游戏在游戏出海大盘中成为亮点。

据游戏工委近三年的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策略类游戏已经连续三年位列中国自研出海收入占比第一。

这一结果,本质上也是在于这一游戏种类的普适性。

为何不是MOBA、MMORPG、FPS等品类的游戏?愚以为:

策略类游戏的规则,上手容易,其游戏黏性也较强,往往容易快速收获海外玩家,相较于MOBA、FPS等哪怕是该类游戏的熟练玩家也需要重新练习,更容易打开市场。

这是内容的接近性原则在游戏这种创意内容上的体现。

同时,SLG的研运相对容易,可以同一内核快速换皮制作大量游戏冲击市场。

同时在营销层面上,SLG游戏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从国产SLG游戏的营销策略来看,通过“大V+大IP”的组合拳的打法,加之持续性精细化的买量策略,形成内容营销之“卷”成了主流路径。

买量作为一个基础游戏推广策略,事实上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同样适用,只是需要做本地化适应。

目前SLG游戏在海外市场,可以说是一个稳定吸金类型,没有大爆款但也不易亏本,适合在海外市场拓展期间,作为一种保底的游戏进击方案。

不过,在这种营销策略之下,大部分出海SLG游戏都会经历月活用户先增长再持平或下降的“洗用户”过程。

但这样的状态,并不奇怪。

SLG游戏往往玩法类似,靠换上不同的主题来吸引用户,其用户往往一开始是SLG类游戏喜好者,然后厌倦离去,一些休闲类游戏用户填补进来,形成循环,其整体而言,用户长线留存较难。

不过,这也暴露了国产SLG游戏的软肋,即缺乏创意,主要靠IP来召唤情怀,游戏难以持久,只能靠反复换皮来收割,很容易引发玩家审美疲劳。

同时,目前SLG的玩法并没有太多突破,其策略选择也大多是老三样,想要破局只能靠不断增加新玩法实现微创新,最终积累各种创新玩法达成颠覆式创新。

不过,国内游戏厂商在SLG上的研发投入力度不大,加上SLG难以成为3A大作,并非真正海外竞争的主力。

因此,SLG只是此轮深海之战的一个探路者,只是用来作为快速抢占海外市场的先锋,不是未来真正全球竞争的主力。

整体游戏类型是过河的卒子,不是用来将军的车马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