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部很容易因为名字而被忽略的高分电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部很容易因为名字而被忽略的高分电影

《入殓师》虽然着力于表现死亡。但是实际上确实为了表达对往生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歌颂生的美好和永恒。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名字就会错过很多东西。

比如说好看的书籍、好玩的游戏、旅游的好地方。

电影也是这样。

今天腹黑君就带大家扒一扒这部很可能会因为名字渣而被错过的片纸——

《入殓师》

豆瓣评分高达8.8,豆瓣电影top250排名第63位,好于96%的剧情片。

故事是介样滴。

生活在东京的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来是一个半吊子的大提琴手。

为了信仰,他贷款买了一把高端大提琴。

刚买完演出了一次,然后······

然后乐团就解散了,随后他不得不把贷款买琴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无奈之下,小林只能卖掉了大提琴,带着妻子回到了乡下的老家。

小林在报纸上发现了一个叫做“NK代理的工作”失去生活来源的他决定前去应聘。

小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盒······

不是,是去了一趟,去看了看传说中的“协助旅行”。

原来“NK”是纳棺的缩写,小林面对的工作是与死人打交道的入殓师。

虽然为难,然而他还是被高额的工资打动了。(哼哼~是不是有人开始动心了?是不是有人开始百度入殓师的工资了?)

刚刚入职的第一次实际工作,小林就遇到了大麻烦。

他要面对的是一名去世很久才被发现老奶奶。

这次的工作也给了他巨大的精神打击。

他来到老家附近的老浴池洗了个干净。

遇到了他的旧时好友还有浴池老婆婆。

除去总是感觉洗不干净之外,那件事还给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就算是看见待涮的生肉,也会脑补出腐烂尸体的画面,恶心反胃。

本来已经放弃了入殓师工作的小林,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了社长。(谁说偶遇不能制造的?有想法的赶紧学着点)

社长带着他参与了第二次工作。

小林看着社长精致的为逝者净身,着衣,换装。

等到离开时,逝者的家人一改刚才仪式前恶劣的态度,感谢了他们。

小林也开始认识到了入殓师这个工作的神圣性质。

渐渐的,小林从认识开始热爱了这份工作。

他认真的对待这每一个逝去的人。

然而他的旧友知道了他的工作,完全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此时,他的妻子也终于发现了他的工作内容。

一向迁就的妻子这次坚决反对小林从事这份工作,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想要再次辞职但是被社长说服的小林继续着工作。

有一天,他回到家发现他的妻子已经回来了,而且告诉了自己她已经怀孕的好消息。

正当妻子想用孩子说服小林换掉工作的时候,小林得到了澡堂婆婆去世的消息。

净身、换装、补妆小林每一个精致熟练而又充满尊敬的动作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感染了身为澡堂婆婆儿子的他的旧友,还有自己的妻子美香。

也是在此时,小林的妻子和旧友完全理解了他。

一段时间后,美香接到了小林父亲去世的消息。

小林不情愿的前往目的地为当年抛弃母亲和自己的父亲入殓。

本来没有什么有关记忆的小林,看到了去世的父亲手中死死攥住的正是当年自己给他的石头信。

他一下子就完全回想起了有关父亲的一切——原来父亲一直是爱他的。

片纸到这里就结束了。

整部《入殓师》告诉我们死亡虽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其完成使命后的归宿必将是静谧而安详。

正如那鱼群逆流而上,纷纷筋疲力竭的死在了路上。

它们不是因为执着,不是因为痴狂。

而是渴望回到那个来的地方。

像我们正在盲目拼命奋斗的人们,最终也会丢掉沉重的包袱轻松上路。

回到那个“出生的地方”。

类似的温暖和希望充满着全片。

就像本片开头描述的是小林和老师为一名年轻的姑娘整理仪容。

盖着白布为其擦拭身体时,意外发现这位“姑娘”竟然是男性。

在很慎重的征求家属意见后,按照逝者生前的喜好完成了入殓。

这种尊重死者如生者的态度让死者父亲万分感动,

同时也让银幕外的观众们心生敬仰、心头一暖。

又如小林为一位老爷爷入殓完成后。

女眷们涂着口红,纷纷上前亲吻安详逝去的的老爷爷。

在他的脸上留下一个个鲜红的吻痕,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感激和思念。

也给观众们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感动。

再如小林为一位已逝的奶奶著履时。

她的几位孙女表示奶奶最后想要穿上白色长筒袜。

几人笑着帮奶奶穿袜,那个时刻的笑容和融洽的气氛相得益彰。

仿佛超越了生死的悲戚,也让观众们深深的体会到了片中所说的:

“把失去的人重新换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重要的是充满爱”

以上不难看出,《入殓师》虽然着力于表现死亡。

但是实际上确实为了表达对往生者的尊重。

对生命的敬畏,歌颂生的美好和永恒。

比如小林去找社长辞职,去到屋里映入眼帘不是灰暗死寂、棱角分明的建筑。

而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一个和死亡和死人打交道的人。

屋子内充斥的不是阴暗与寒冷,而是相反的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甚至在澡堂婆婆去世后火化时,在炉子开启之后。

小视窗中燃烧着的棺木火焰画面,渐渐转变成水边天鹅翩然起飞的勃勃景象。

送别的火焰,配合象征着美丽纯洁的天鹅起飞的画面。

仿佛昭示着纯洁美丽的生命在随着不朽的灵魂奔向新的生命与希望。

更有如此意味的莫过于女主角怀孕后,跟随身为入殓师的丈夫为父亲送别。

腹中孕育的未及问世的新生命与已经逝去的祖父如此相见。

代表心意的“石头信”也必将传递到新生儿稚嫩的手中。

此中更有新生和生命永恒的意味。

经过全篇的铺垫,也使得银幕之外的观众深受感染,仿佛在告诉人们:

“死亡就是一扇门,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通过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如果说整部《入殓师》电影是一棵大树。

剧情是树木的主干,那么音乐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叶。

尤其是一曲贯穿全片的主题曲——Memory。

动情而空灵悠扬,深沉而又让人无比平静。

在每当感动或是祥和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响起。

温暖和治愈开始悠悠回荡。

他贯穿全剧,无数次的告诉我们这个电影的主旨,传达给我们希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部很容易因为名字而被忽略的高分电影

《入殓师》虽然着力于表现死亡。但是实际上确实为了表达对往生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歌颂生的美好和永恒。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名字就会错过很多东西。

比如说好看的书籍、好玩的游戏、旅游的好地方。

电影也是这样。

今天腹黑君就带大家扒一扒这部很可能会因为名字渣而被错过的片纸——

《入殓师》

豆瓣评分高达8.8,豆瓣电影top250排名第63位,好于96%的剧情片。

故事是介样滴。

生活在东京的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来是一个半吊子的大提琴手。

为了信仰,他贷款买了一把高端大提琴。

刚买完演出了一次,然后······

然后乐团就解散了,随后他不得不把贷款买琴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无奈之下,小林只能卖掉了大提琴,带着妻子回到了乡下的老家。

小林在报纸上发现了一个叫做“NK代理的工作”失去生活来源的他决定前去应聘。

小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盒······

不是,是去了一趟,去看了看传说中的“协助旅行”。

原来“NK”是纳棺的缩写,小林面对的工作是与死人打交道的入殓师。

虽然为难,然而他还是被高额的工资打动了。(哼哼~是不是有人开始动心了?是不是有人开始百度入殓师的工资了?)

刚刚入职的第一次实际工作,小林就遇到了大麻烦。

他要面对的是一名去世很久才被发现老奶奶。

这次的工作也给了他巨大的精神打击。

他来到老家附近的老浴池洗了个干净。

遇到了他的旧时好友还有浴池老婆婆。

除去总是感觉洗不干净之外,那件事还给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就算是看见待涮的生肉,也会脑补出腐烂尸体的画面,恶心反胃。

本来已经放弃了入殓师工作的小林,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了社长。(谁说偶遇不能制造的?有想法的赶紧学着点)

社长带着他参与了第二次工作。

小林看着社长精致的为逝者净身,着衣,换装。

等到离开时,逝者的家人一改刚才仪式前恶劣的态度,感谢了他们。

小林也开始认识到了入殓师这个工作的神圣性质。

渐渐的,小林从认识开始热爱了这份工作。

他认真的对待这每一个逝去的人。

然而他的旧友知道了他的工作,完全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此时,他的妻子也终于发现了他的工作内容。

一向迁就的妻子这次坚决反对小林从事这份工作,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想要再次辞职但是被社长说服的小林继续着工作。

有一天,他回到家发现他的妻子已经回来了,而且告诉了自己她已经怀孕的好消息。

正当妻子想用孩子说服小林换掉工作的时候,小林得到了澡堂婆婆去世的消息。

净身、换装、补妆小林每一个精致熟练而又充满尊敬的动作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感染了身为澡堂婆婆儿子的他的旧友,还有自己的妻子美香。

也是在此时,小林的妻子和旧友完全理解了他。

一段时间后,美香接到了小林父亲去世的消息。

小林不情愿的前往目的地为当年抛弃母亲和自己的父亲入殓。

本来没有什么有关记忆的小林,看到了去世的父亲手中死死攥住的正是当年自己给他的石头信。

他一下子就完全回想起了有关父亲的一切——原来父亲一直是爱他的。

片纸到这里就结束了。

整部《入殓师》告诉我们死亡虽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其完成使命后的归宿必将是静谧而安详。

正如那鱼群逆流而上,纷纷筋疲力竭的死在了路上。

它们不是因为执着,不是因为痴狂。

而是渴望回到那个来的地方。

像我们正在盲目拼命奋斗的人们,最终也会丢掉沉重的包袱轻松上路。

回到那个“出生的地方”。

类似的温暖和希望充满着全片。

就像本片开头描述的是小林和老师为一名年轻的姑娘整理仪容。

盖着白布为其擦拭身体时,意外发现这位“姑娘”竟然是男性。

在很慎重的征求家属意见后,按照逝者生前的喜好完成了入殓。

这种尊重死者如生者的态度让死者父亲万分感动,

同时也让银幕外的观众们心生敬仰、心头一暖。

又如小林为一位老爷爷入殓完成后。

女眷们涂着口红,纷纷上前亲吻安详逝去的的老爷爷。

在他的脸上留下一个个鲜红的吻痕,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感激和思念。

也给观众们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感动。

再如小林为一位已逝的奶奶著履时。

她的几位孙女表示奶奶最后想要穿上白色长筒袜。

几人笑着帮奶奶穿袜,那个时刻的笑容和融洽的气氛相得益彰。

仿佛超越了生死的悲戚,也让观众们深深的体会到了片中所说的:

“把失去的人重新换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重要的是充满爱”

以上不难看出,《入殓师》虽然着力于表现死亡。

但是实际上确实为了表达对往生者的尊重。

对生命的敬畏,歌颂生的美好和永恒。

比如小林去找社长辞职,去到屋里映入眼帘不是灰暗死寂、棱角分明的建筑。

而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一个和死亡和死人打交道的人。

屋子内充斥的不是阴暗与寒冷,而是相反的勃勃的生机与希望。

甚至在澡堂婆婆去世后火化时,在炉子开启之后。

小视窗中燃烧着的棺木火焰画面,渐渐转变成水边天鹅翩然起飞的勃勃景象。

送别的火焰,配合象征着美丽纯洁的天鹅起飞的画面。

仿佛昭示着纯洁美丽的生命在随着不朽的灵魂奔向新的生命与希望。

更有如此意味的莫过于女主角怀孕后,跟随身为入殓师的丈夫为父亲送别。

腹中孕育的未及问世的新生命与已经逝去的祖父如此相见。

代表心意的“石头信”也必将传递到新生儿稚嫩的手中。

此中更有新生和生命永恒的意味。

经过全篇的铺垫,也使得银幕之外的观众深受感染,仿佛在告诉人们:

“死亡就是一扇门,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通过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如果说整部《入殓师》电影是一棵大树。

剧情是树木的主干,那么音乐就是这棵大树的枝叶。

尤其是一曲贯穿全片的主题曲——Memory。

动情而空灵悠扬,深沉而又让人无比平静。

在每当感动或是祥和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响起。

温暖和治愈开始悠悠回荡。

他贯穿全剧,无数次的告诉我们这个电影的主旨,传达给我们希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