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活动回归正常,消费场景全面恢复,家庭团聚、外出旅游、企业团建、商务、婚礼宴请等需求终于得到释放,作为中国人餐饮聚会中的“刚需”,白酒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居民出行热情高涨,宴席等消费场景进一步回暖,叠加二季度白酒低基数,白酒复苏节奏稳步推进。
目前的上市白酒企业中,节前登陆港交所主板的的珍酒李渡(6979.HK)较为引人关注。在刚刚过去不久的IPO中,珍酒李渡打破了2023年港股IPO募资金额记录,成为港交所年内至今最大的IPO,以及港股市场上第一家白酒企业。
珍酒李渡是一家致力提供以次高端酱香型白酒产品为主的中国领先白酒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收入计,公司是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在所有拥有三种或以上香型的白酒公司中排名第三。作为近年来唯一一家成功上市的白酒企业,珍酒李渡顺利完成融资目标,巨额资金将为其实现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地位。
深厚品牌底蕴+优质基地产能 构建坚实竞争壁垒
如果说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品牌底蕴是深植于优质白酒的品牌基因,那么经得起反复推敲验证的高品质就是白酒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珍酒李渡以深厚的品牌底蕴以及位于稀缺及顶级白酒产区的庞大产能,为自身构筑了坚实的竞争壁垒。
在酿造工艺上,珍酒李渡忠于历史悠久的传统白酒酿造技术,并利用现代技术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开发标志性配方及口味。该公司的李渡白酒酿造工艺可追溯至元代,并于2006年被授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旗舰品牌珍酒荣获第五届国家品质奖优质白酒银奖章,成为贵州三大酱香型品牌之一。据悉,国家品质奖是行业中普遍认可最具权威性的白酒奖项之一。上述荣誉的获得,印证了珍酒李渡优秀的产品品质,体现了市场对公司品牌及产品的官方认可。
产品的高品质,也离不开优质产地的支持。特别是对于酱香型白酒来说,产地是酱酒的命脉,不同地区气候、湿度、水质不同,其酿造所需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了基酒的质量。珍酒李渡选择性地将所有的珍酒生产设施,设于中国被广泛认为是最优质酱香型白酒理想酿造地的贵州遵义地区,以确保珍酒产品的独特口感及口味。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珍酒李渡在遵义地区运营三个生产设施,设计年产能达35,000吨酱香型基酒。
值得一提的是,优质白酒生产地区极为稀缺,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珍酒李渡位于优质产地的庞大稀缺产能,使其能够稳定供应优质基酒,确保公司可以持续大量地生产优质白酒,从而在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场竞争中巩固竞争优势,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顺势优化产品结构 打开利润增长空间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下,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饮用高品质的白酒。考虑到目前我国白酒消费以大众消费为主,在消费升级趋势不改的背景下,中国白酒消费结构的升级仍将持续,白酒行业的产品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2年至2026年,中国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白酒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人民币(下同)2,341亿元增加至3,71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3%,在所有价格范围中以最快的速度增长;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白酒于中国白酒市场的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扩大,预期自2022年的37.7%增加至2026年的48.3%。其中,近年来“酱酒热”的盛行,使得酱香型白酒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资料统计,中国白酒市场的酱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预期将在2026年达到41.8%,成为所有香型中市场规模最大的香型。
针对白酒市场的发展趋势,在产品结构上,珍酒李渡专注于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白酒市场。2020年至2022年,珍酒李渡次高端及以上产品收入从12.4亿元增加至3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75.6%;2022年,珍酒李渡次高端及以上产品收入占比达到65.4%,较2020年的51.8%提高了13.6个百分点。按香型划分,珍酒李渡酱香型白酒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59.6%增加至2022年的71.4%。
受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所驱动,珍酒李渡的利润空间逐步打开,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至2022年间,珍酒李渡毛利率从52.2%增至55.3%。经营利润也从7.4亿元增至16.0亿元,同样保持稳步上升趋势。未来,在次高端及以上产品的持续发力下,公司高质量发展将循序渐进。
此外,为顺应白酒市场的发展趋势,珍酒李渡正进一步拓展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的产品种类,提升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的白酒产能。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珍酒李渡正开始扩充两个生产设施,预计于2024年前,该公司酱香型基酒的年产能逐步增加16,600吨。
可以预见,伴随着产能的扩张,在卓越产品力支持下,珍酒李渡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进而推动公司投资价值不断释放,其市值空间正在打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