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产业基金接连出台,空天信息赛道机会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产业基金接连出台,空天信息赛道机会来了

多地抢滩万亿“空天信息”赛道。

文丨猎云网 盛佳莹

“最强风投”安徽又出手了!

这次安徽瞄准了空天信息赛道,同一天发布两支基金,金额共达70亿元!

两支基金都重点关注空天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实际上,从2021年以来,安徽在空天信息赛道就频频出手,其中,合肥高新区空天信息产业仅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就招引和培育了近80家企业,包括中科星图、航天宏图、银河航天、恩斯迈、零重力、北航天宇等。

此次的两支基金中,其中一支便是由中科星图和方正和生共同发起设立。

作为“风投大省”,空天信息是安徽不可错过的机会,事实上,除了安徽之外,不少省市也都在纷纷“抢滩”空天信息,它既能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造点。

70亿两支基金投向空天信息

近日,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基金及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在同一天同时发布,总金额共达70亿元。

其中,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12亿元,由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出资设立,合肥产投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出资方还包括安徽省国金公司、合肥市高质量母基金、合肥高新建投集团。

据了解,该基金将以母子基金架构运作,重点关注空天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包括上游的光学遥感、SAR、通信、导航卫星整体制造和零件配套,地面终端产品配套,软件或系统配套,以及下游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港口应用等相关企业。

根据中科星图发布的公告,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则聚焦于数字地球、空天信息产业,包括数字地球上游的遥感、SAR、通信、导航卫星整体制造和零件配套,相关地面终端产品配套,相关软件或系统配套,以及数字地球下游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港口等应用相关企业。

除此之外,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还关注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础、核心技术结合重点应用场景,包括考虑空天信息对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支撑,对于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制造配套及组网应用等领域。

该基金由方正和生与中科星图共同发起设立,引入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总规模20亿元,首期8亿元,由方正和生担任基金管理人。

可以看到,两支基金核心都是关注空天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设立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的中科星图正是2021年合肥招商引入的企业。

作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投资的国有控股企业,中科星图从2006年成立之初便从事数字地球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融合。

几乎也是从中科星图入驻合肥后,其四家子公司星图智慧、星图测控、星图地球、北斗伏羲相继入驻,可以说为合肥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招商加码,奔向1000亿元空天信息产业群

近两年,安徽尤其是合肥在空天信息赛道投入的决心可见一斑。

事实上,合肥发力空天信息赛道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卫星工程上,安徽汇聚着中国电科38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专业的航天装备科研队伍。

尤其是中国电科38所曾在2020年自主研发并发射了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 “海丝一号”, 填补了中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它也标志着中国商业遥感SAR时代的到来。

两年后, 中国电科38 所的“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卫星升空,与“海丝一号”组网,再次率先实现国内商业SAR双星组网运行。

同年,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还在合肥共建了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研究,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在航天装备工程技术基础之上,2021年起,合肥也加大了空天信息产业链上下游的招商力度,引进中科星图、航天宏图、银河航天、恩斯迈、零重力、北航天宇等一批企业。

据统计,2021年以来,合肥市共签约空天信息类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超200亿元,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近70家。

如今,合肥已经初步形成航天产品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及信息服务的全线能力。

在近日两支基金的发布仪式上,合肥再次加码招商,一口气狂揽九个空天信息产业项目,包括国电高科天启合肥总部基地项目、银河航天合肥星座产业项目、太空星际InSAR卫星星座项目、空天微波载荷研发产业化总部基地项目、中科星图气象生态全国民用总部项目、“玑衡一号”商业气象卫星星座研产及运营基地项目等。

九个招商项目投资额达106亿元,涉及卫星载荷、卫星星座、数据通信、火箭发射等多个方面。

如今整个空天信息产业体系中,在卫星制造方面,合肥拥有中国电科38所、量子国家实验室的卫星载荷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新引进的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企业,也在不断填补卫星总体制造空白。

在卫星发射方面,合肥主导或参与发射了巢湖一号、墨子号、天链二号、高分十号等多颗卫星;在数据运营方面,合肥招引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企业与北方雷科、若森智能、四维图新等数据应用厂商集聚发展,共同为自然资源、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等行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合肥也明确表示,计划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达1000亿元。

多地抢滩万亿“空天信息”赛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42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间复合增长率约15.5%。2022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4%,预计2025年后可能达万亿产业规模。

如今,伴随商业航天的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空天信息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航天相关企业3.5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2080余家,新增企业增速6.3%。

资本也闻风赶来,2020年前后,国内商业航天曾迎来一波投资热。航天驭星、千乘探索、微纳星空、九天微星、国星宇航、银河航天、零重空间等商业卫星公司先后完成超亿元的融资,经纬中国、高瓴创投、五源资本、顺为资本、君联资本、源码资本、深创投等一线投资机构纷纷入局。

去年,虽然商业航天投资放缓,但相关企业融资事件仍超过160起,融资金额超400亿元。

越来越多的城市也看到了空天信息的价值,毫无疑问,空天信息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随着技术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如今走到了突破商业价值的临界点,除了安徽合肥,不少城市都希望抢占新风口,纷纷“抢滩”。

今年初,广州南沙正式投产运营中国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计划带动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聚集,广州甚至喊出了“冲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口号。

而上个月,重庆明确表示计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区,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重庆两江新区先行启动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并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

同月,国华基金和大兴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50亿元的北京新华商业航天产业基金,专项用于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项目的落地投资,与此同时,大兴区还成立了“新国门”英才创新创业加速器商业航天基地服务站,并发布最新的商业航天专项政策“航天十条”,用于对口支持商业航天领域相关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资金扶持额度最高可以达到2000万元。

对于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浙江也是情有独钟。早在2021年便提出培育发展商业航天,包括商业运载火箭、微小卫星、北斗应用等领域,并开始在多地打造基地,包括湖州航天产业基地、嘉兴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宁波航空航天智慧城等平台等。

面向浩瀚星辰,机会无限大,城市冲刺空天信息第一极的第一幕正开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银河航天

  •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组织召开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国际规则学习小组第一次集体学习
  • 首次!中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走向海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产业基金接连出台,空天信息赛道机会来了

多地抢滩万亿“空天信息”赛道。

文丨猎云网 盛佳莹

“最强风投”安徽又出手了!

这次安徽瞄准了空天信息赛道,同一天发布两支基金,金额共达70亿元!

两支基金都重点关注空天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实际上,从2021年以来,安徽在空天信息赛道就频频出手,其中,合肥高新区空天信息产业仅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就招引和培育了近80家企业,包括中科星图、航天宏图、银河航天、恩斯迈、零重力、北航天宇等。

此次的两支基金中,其中一支便是由中科星图和方正和生共同发起设立。

作为“风投大省”,空天信息是安徽不可错过的机会,事实上,除了安徽之外,不少省市也都在纷纷“抢滩”空天信息,它既能打造新的发展增长极,也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造点。

70亿两支基金投向空天信息

近日,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基金及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在同一天同时发布,总金额共达70亿元。

其中,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12亿元,由安徽省、合肥市共同出资设立,合肥产投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基金出资方还包括安徽省国金公司、合肥市高质量母基金、合肥高新建投集团。

据了解,该基金将以母子基金架构运作,重点关注空天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包括上游的光学遥感、SAR、通信、导航卫星整体制造和零件配套,地面终端产品配套,软件或系统配套,以及下游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港口应用等相关企业。

根据中科星图发布的公告,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则聚焦于数字地球、空天信息产业,包括数字地球上游的遥感、SAR、通信、导航卫星整体制造和零件配套,相关地面终端产品配套,相关软件或系统配套,以及数字地球下游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港口等应用相关企业。

除此之外,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还关注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础、核心技术结合重点应用场景,包括考虑空天信息对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支撑,对于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制造配套及组网应用等领域。

该基金由方正和生与中科星图共同发起设立,引入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总规模20亿元,首期8亿元,由方正和生担任基金管理人。

可以看到,两支基金核心都是关注空天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与设立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的中科星图正是2021年合肥招商引入的企业。

作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投资的国有控股企业,中科星图从2006年成立之初便从事数字地球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融合。

几乎也是从中科星图入驻合肥后,其四家子公司星图智慧、星图测控、星图地球、北斗伏羲相继入驻,可以说为合肥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招商加码,奔向1000亿元空天信息产业群

近两年,安徽尤其是合肥在空天信息赛道投入的决心可见一斑。

事实上,合肥发力空天信息赛道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卫星工程上,安徽汇聚着中国电科38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专业的航天装备科研队伍。

尤其是中国电科38所曾在2020年自主研发并发射了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 “海丝一号”, 填补了中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它也标志着中国商业遥感SAR时代的到来。

两年后, 中国电科38 所的“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卫星升空,与“海丝一号”组网,再次率先实现国内商业SAR双星组网运行。

同年,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还在合肥共建了中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研究,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在航天装备工程技术基础之上,2021年起,合肥也加大了空天信息产业链上下游的招商力度,引进中科星图、航天宏图、银河航天、恩斯迈、零重力、北航天宇等一批企业。

据统计,2021年以来,合肥市共签约空天信息类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超200亿元,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近70家。

如今,合肥已经初步形成航天产品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及信息服务的全线能力。

在近日两支基金的发布仪式上,合肥再次加码招商,一口气狂揽九个空天信息产业项目,包括国电高科天启合肥总部基地项目、银河航天合肥星座产业项目、太空星际InSAR卫星星座项目、空天微波载荷研发产业化总部基地项目、中科星图气象生态全国民用总部项目、“玑衡一号”商业气象卫星星座研产及运营基地项目等。

九个招商项目投资额达106亿元,涉及卫星载荷、卫星星座、数据通信、火箭发射等多个方面。

如今整个空天信息产业体系中,在卫星制造方面,合肥拥有中国电科38所、量子国家实验室的卫星载荷设计、制造能力,以及新引进的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企业,也在不断填补卫星总体制造空白。

在卫星发射方面,合肥主导或参与发射了巢湖一号、墨子号、天链二号、高分十号等多颗卫星;在数据运营方面,合肥招引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企业与北方雷科、若森智能、四维图新等数据应用厂商集聚发展,共同为自然资源、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等行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合肥也明确表示,计划形成1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制造产业、300亿元左右规模的卫星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产业、500亿元左右规模的“通导遥”数据综合应用及配套产业,全产业链总规模达1000亿元。

多地抢滩万亿“空天信息”赛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42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间复合增长率约15.5%。2022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4%,预计2025年后可能达万亿产业规模。

如今,伴随商业航天的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空天信息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航天相关企业3.5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2080余家,新增企业增速6.3%。

资本也闻风赶来,2020年前后,国内商业航天曾迎来一波投资热。航天驭星、千乘探索、微纳星空、九天微星、国星宇航、银河航天、零重空间等商业卫星公司先后完成超亿元的融资,经纬中国、高瓴创投、五源资本、顺为资本、君联资本、源码资本、深创投等一线投资机构纷纷入局。

去年,虽然商业航天投资放缓,但相关企业融资事件仍超过160起,融资金额超400亿元。

越来越多的城市也看到了空天信息的价值,毫无疑问,空天信息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随着技术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如今走到了突破商业价值的临界点,除了安徽合肥,不少城市都希望抢占新风口,纷纷“抢滩”。

今年初,广州南沙正式投产运营中国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计划带动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聚集,广州甚至喊出了“冲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口号。

而上个月,重庆明确表示计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区,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重庆两江新区先行启动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并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

同月,国华基金和大兴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50亿元的北京新华商业航天产业基金,专项用于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项目的落地投资,与此同时,大兴区还成立了“新国门”英才创新创业加速器商业航天基地服务站,并发布最新的商业航天专项政策“航天十条”,用于对口支持商业航天领域相关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资金扶持额度最高可以达到2000万元。

对于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浙江也是情有独钟。早在2021年便提出培育发展商业航天,包括商业运载火箭、微小卫星、北斗应用等领域,并开始在多地打造基地,包括湖州航天产业基地、嘉兴港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宁波航空航天智慧城等平台等。

面向浩瀚星辰,机会无限大,城市冲刺空天信息第一极的第一幕正开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