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既“缺钱”又要“卷”,涨价的保时捷为什么不敢动中国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既“缺钱”又要“卷”,涨价的保时捷为什么不敢动中国市场?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传统豪华车企转型仿佛“大象转身”。

文|上海汽车报

4月27日落幕的上海车展已给外企高管带来“中国震撼”,造车新势力不断破局,给国外(包括豪华品牌)车企一个“下马威”。尽管保时捷董事施德纳在上海车展上说:“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品牌可以和我们在完全相同的细分市场中直接竞争。”但“口嫌体正直”,不久后,保时捷宣布了一项调整计划。

5月3日,保时捷表示,受整体经济形势、零部件和原材料成本攀升,以及研发费用增长的影响,保时捷计划在下半年将美国和欧洲市场销售的新车型价格提高4%至8%。不过,该计划暂不包含中国市场。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传统豪华车企转型仿佛“大象转身”。尽管保时捷坚定推行电气化战略,但不得不因为资金和技术问题放慢步伐。钱不够,市场却在不停地“卷”。如此窘境之下,保时捷为什么不敢动中国市场?

涨价,是逆流而上?

价格战轰轰烈烈,而保时捷却在除中国以外的市场官宣涨价。看似逆着潮流走的行为,背后却另有门道。

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等高端汽车制造商受全球需求疲软和消费者通胀影响较小。像保时捷这样的豪华车企,反而会通过涨价覆盖更高的成本。

就在不久前,全新一代保时捷纯电Macan因软件开发等问题被迫延后到2024年才能发布。除了电气化之路的全新探索需要资金支撑外,由于通货膨胀、零部件和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研发费用增加,保时捷第一季度18.2%的销售回报率没有达到预期。因此,保时捷选择将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新车平均售价提高4%-8%,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来应对成本增加。

提价之余,保时捷首席财务官还表示,预计其电动汽车的基本售价将比相应的燃油车型高出10%至15%,以辅助企业向电动车型过渡。

中国,动不得的市场?

保时捷官网发布公告称,保时捷第一季度销售收入达到101亿欧元,同比增长25.5%,经营利润从14.7亿欧元增长25.4%至18.4亿欧元。

在中国市场, 2022年保时捷交付量达9.33万辆,占全球销量的30%,中国市场连续八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据2023年第一季度销量数据显示,保时捷的交付量同比增长了18%,达到8.08万辆。中国市场今年第一季度交付量达2.14万辆,同比增长21%,依旧是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

价格根据利润、需求和竞争环境来定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保时捷必然要重视,这极有可能是本次保时捷没有选择在中国市场上调价格的原因。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保时捷公开表示,希望进军超豪华车市场,进一步提升高端超豪华车市场占有率,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品牌抗衡。据业内人士透露,保时捷一旦在中国市场涨价将失去竞争优势,相当于将市场“拱手让人”。

在上海车展后一锤定音的决策并不是巧合。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不仅在中端车市场百花齐放,甚至着手布局高端电动车领域。比如,上海车展上出尽风头的比亚迪旗下仰望品牌,以此抢占传统豪华车品牌的市场份额,这可能也是保时捷此次选择不在中国市场涨价的原因。

保时捷的“涨”与“不涨”,正是全球车市策略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保时捷的选择是在中国市场保持价格不变,继续提升销量,而欧美市场涨价将担负起提升利润的重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保时捷

5.2k
  • 保时捷回应合作方与货运平台工作人员纠纷:双方已和解,对其中不当处理表示歉意
  • 保时捷中国召回15906辆Taycan系列电动汽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既“缺钱”又要“卷”,涨价的保时捷为什么不敢动中国市场?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传统豪华车企转型仿佛“大象转身”。

文|上海汽车报

4月27日落幕的上海车展已给外企高管带来“中国震撼”,造车新势力不断破局,给国外(包括豪华品牌)车企一个“下马威”。尽管保时捷董事施德纳在上海车展上说:“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品牌可以和我们在完全相同的细分市场中直接竞争。”但“口嫌体正直”,不久后,保时捷宣布了一项调整计划。

5月3日,保时捷表示,受整体经济形势、零部件和原材料成本攀升,以及研发费用增长的影响,保时捷计划在下半年将美国和欧洲市场销售的新车型价格提高4%至8%。不过,该计划暂不包含中国市场。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浪潮中,传统豪华车企转型仿佛“大象转身”。尽管保时捷坚定推行电气化战略,但不得不因为资金和技术问题放慢步伐。钱不够,市场却在不停地“卷”。如此窘境之下,保时捷为什么不敢动中国市场?

涨价,是逆流而上?

价格战轰轰烈烈,而保时捷却在除中国以外的市场官宣涨价。看似逆着潮流走的行为,背后却另有门道。

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等高端汽车制造商受全球需求疲软和消费者通胀影响较小。像保时捷这样的豪华车企,反而会通过涨价覆盖更高的成本。

就在不久前,全新一代保时捷纯电Macan因软件开发等问题被迫延后到2024年才能发布。除了电气化之路的全新探索需要资金支撑外,由于通货膨胀、零部件和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研发费用增加,保时捷第一季度18.2%的销售回报率没有达到预期。因此,保时捷选择将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新车平均售价提高4%-8%,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来应对成本增加。

提价之余,保时捷首席财务官还表示,预计其电动汽车的基本售价将比相应的燃油车型高出10%至15%,以辅助企业向电动车型过渡。

中国,动不得的市场?

保时捷官网发布公告称,保时捷第一季度销售收入达到101亿欧元,同比增长25.5%,经营利润从14.7亿欧元增长25.4%至18.4亿欧元。

在中国市场, 2022年保时捷交付量达9.33万辆,占全球销量的30%,中国市场连续八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据2023年第一季度销量数据显示,保时捷的交付量同比增长了18%,达到8.08万辆。中国市场今年第一季度交付量达2.14万辆,同比增长21%,依旧是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

价格根据利润、需求和竞争环境来定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保时捷必然要重视,这极有可能是本次保时捷没有选择在中国市场上调价格的原因。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保时捷公开表示,希望进军超豪华车市场,进一步提升高端超豪华车市场占有率,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品牌抗衡。据业内人士透露,保时捷一旦在中国市场涨价将失去竞争优势,相当于将市场“拱手让人”。

在上海车展后一锤定音的决策并不是巧合。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不仅在中端车市场百花齐放,甚至着手布局高端电动车领域。比如,上海车展上出尽风头的比亚迪旗下仰望品牌,以此抢占传统豪华车品牌的市场份额,这可能也是保时捷此次选择不在中国市场涨价的原因。

保时捷的“涨”与“不涨”,正是全球车市策略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保时捷的选择是在中国市场保持价格不变,继续提升销量,而欧美市场涨价将担负起提升利润的重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