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巨头亏损数亿后离场,这个万亿级餐饮市场的钱不好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巨头亏损数亿后离场,这个万亿级餐饮市场的钱不好赚

团餐市场规模呈现连年增长,但不少布局团餐的企业却赚钱不易。

文|红餐网 简煜昊

编辑|景雪

近日,顺丰同城宣布与一家名为深圳丰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订立买卖协议,将旗下上海丰赞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及债权全部售出,总金额1.24亿元。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红餐网注意到,该公司正是三年前顺丰布局的团餐业务——丰食背后的主体公司。犹记得,三年前丰食刚推出时,业内不少人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丰食或将影响到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业务,给整个团餐赛道带来新的气象。

但据顺丰公布的最新消息来看,截至出售时,丰食仍在持续亏损,目前已经累计亏损了2亿元。也因此,丰食最终还是沦为了“弃子”。

01.成立三年、亏损2亿,顺丰同城剥离团餐业务

时针拉回到2020年4月,顺丰同城宣布推出企业团餐平台“丰食”。彼时,顺丰同城正面临着5.73亿元的亏损,故其涉足团餐也被外界认为是为了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为了快速攻占市场,顺丰同城也豪掷500万进行推广,并就"丰食"APP推出了多项引流活动,比如用户可通过相关页面将“丰食”推荐给企业,在企业成功入驻后,推荐人将获取相应奖励;还有APP内设置了"推广赚钱"功能,用户可与商家合作分销,通过推广获取佣金。

红餐网曾做过统计,丰食小程序上线仅仅一月,入驻的餐企就超过了50家,其中不乏德克士、西贝、真功夫、云海肴、俏江南、吉野家、老娘舅、超意兴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顺丰同城上市首年的业绩报告则显示,2021年,涵盖团餐业务的其它业务总收入达到1405万元,同比涨幅超过875%;到了2022年,顺丰同城的营业收入已达到102.65亿元,同比增长25.6%。

但这期间,团餐业务并没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顺丰同城的年报,2021-2022年间,"丰食"团餐业务除税后亏损分别达到1.45亿元、4900万元。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由此也不难理解,顺丰同城为何要剥离团餐这块业务了。

正如顺丰同城在公告中所说的,此次出售丰食团餐主要有两层原因:

其一,战略调整。由于目标业务(即丰食团餐)不构成公司主营及核心业务,从长期战略发展角度,交易将使公司更为专注于加强同城即时配送服务领域的竞争优势;

其二,止损。目标业务(即丰食团餐)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此次交易将有助于可用作营运资本的资金的增加、资本支出减少,进而预期有助于公司亏损减少及令财务表现有所改善。

02.入局者众,团餐市场早已风起云涌

事实上,早在顺丰之前,就已有其它行业巨头、社会餐企以及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加入到了团餐的战局。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多地政府曾鼓励企业进行预约式网络订餐解决复工后员工“吃饭难”问题,一批原本只做堂食和外卖的品牌餐企纷纷抓住这个机会开辟了新的业务线——为企业提供工作餐。

还有洞察到发展机遇的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也陆续上线“放心工作餐直供”“企业团餐安心送”等团餐外卖配送业务,并邀请旗下上千家社会餐企加入,主动对接各企事业机构、工业园区等单位的用餐需求。

更有不少其它领域的企业跨界而来,纷纷布局起了团餐业务。比如保利物业、碧桂园、金科服务、新城悦服务等物业服务类企业。

2018年,保利物业和团餐公司广州中味合资成立了广州和创中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主要面向高校、写字楼、社区市场提供团餐服务;2020年8月,金科服务于与九龙高新集团达成团餐服务相关合作;2021年,碧桂园服务全资成立了广西自贸区碧鲜惠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踏入了团餐行业……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品牌的团餐业务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入局者众多,让整个团餐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集中度低,缺乏大品牌已经成为团餐赛道的真实发展现状。

《2022年度中国团餐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团餐百强的市占率仅有6.7%,除部分新三板挂牌的中小团餐企业之外,市场集中度低,尚无营收超过百亿的团餐上市公司。

03.迈入微利时代,团餐业务不好做

过去很多人认为,团餐客群庞大固定、供餐时段集中、采购量大能够压低价格、员工需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暴利”手到擒来。

但事实上,在菜品呈现在餐饮终端之前,团餐产业链上的利润在面对诉求迥异的不同利益相关方时,已经被压得很低很低。以上游供应端为例,原材料从厂家到食堂需要经过多层经销商和分销商。相关数据显示,在这一流转过程中,各环节会加价10%左右不等,使得原材料的餐饮终端采购价约为出厂价的1.3倍。

有业内媒体报道,称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团餐企业采购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45%,有的甚至会高达60%,远高于社餐采购成本占比。

另外,由于团餐面向的甲方单位是高校、政府机关、企业,往往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对甲方来说,食堂的目的是为了向员工提供良好的就餐服务而非盈利,因此通常会控制团餐企业毛利上限。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再加之竞争的激烈,多重压力下,团餐的利润被不断压缩。如今,团餐行业早已迈入微利时代。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团餐产品品牌化不足、门店运营系统落后、业务信息渠道狭窄仍是目前企业做团餐面临的三大难题。

“大众对团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全面,行业也缺乏影响深刻的产品,一日三餐,鸡鸭鱼肉,单价也低,可变量空间不大,所以很难做出爆品。”该行业人士进一步强调道。

由此也可见,团餐真不是那么好做的,其它领域的企业想要跨界抢夺团餐这块蛋糕,可能真不容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顺丰

703
  • 顺丰控股:拟通过香港IPO全球发售1.7亿股H股
  • 顺丰控股:10月速运物流业务及供应链和国际业务合计收入240.96亿元,同比增长16.1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巨头亏损数亿后离场,这个万亿级餐饮市场的钱不好赚

团餐市场规模呈现连年增长,但不少布局团餐的企业却赚钱不易。

文|红餐网 简煜昊

编辑|景雪

近日,顺丰同城宣布与一家名为深圳丰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订立买卖协议,将旗下上海丰赞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及债权全部售出,总金额1.24亿元。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红餐网注意到,该公司正是三年前顺丰布局的团餐业务——丰食背后的主体公司。犹记得,三年前丰食刚推出时,业内不少人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丰食或将影响到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业务,给整个团餐赛道带来新的气象。

但据顺丰公布的最新消息来看,截至出售时,丰食仍在持续亏损,目前已经累计亏损了2亿元。也因此,丰食最终还是沦为了“弃子”。

01.成立三年、亏损2亿,顺丰同城剥离团餐业务

时针拉回到2020年4月,顺丰同城宣布推出企业团餐平台“丰食”。彼时,顺丰同城正面临着5.73亿元的亏损,故其涉足团餐也被外界认为是为了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为了快速攻占市场,顺丰同城也豪掷500万进行推广,并就"丰食"APP推出了多项引流活动,比如用户可通过相关页面将“丰食”推荐给企业,在企业成功入驻后,推荐人将获取相应奖励;还有APP内设置了"推广赚钱"功能,用户可与商家合作分销,通过推广获取佣金。

红餐网曾做过统计,丰食小程序上线仅仅一月,入驻的餐企就超过了50家,其中不乏德克士、西贝、真功夫、云海肴、俏江南、吉野家、老娘舅、超意兴等知名连锁餐饮品牌。

顺丰同城上市首年的业绩报告则显示,2021年,涵盖团餐业务的其它业务总收入达到1405万元,同比涨幅超过875%;到了2022年,顺丰同城的营业收入已达到102.65亿元,同比增长25.6%。

但这期间,团餐业务并没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据顺丰同城的年报,2021-2022年间,"丰食"团餐业务除税后亏损分别达到1.45亿元、4900万元。

 

△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由此也不难理解,顺丰同城为何要剥离团餐这块业务了。

正如顺丰同城在公告中所说的,此次出售丰食团餐主要有两层原因:

其一,战略调整。由于目标业务(即丰食团餐)不构成公司主营及核心业务,从长期战略发展角度,交易将使公司更为专注于加强同城即时配送服务领域的竞争优势;

其二,止损。目标业务(即丰食团餐)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此次交易将有助于可用作营运资本的资金的增加、资本支出减少,进而预期有助于公司亏损减少及令财务表现有所改善。

02.入局者众,团餐市场早已风起云涌

事实上,早在顺丰之前,就已有其它行业巨头、社会餐企以及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加入到了团餐的战局。

2020年,受疫情影响,多地政府曾鼓励企业进行预约式网络订餐解决复工后员工“吃饭难”问题,一批原本只做堂食和外卖的品牌餐企纷纷抓住这个机会开辟了新的业务线——为企业提供工作餐。

还有洞察到发展机遇的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也陆续上线“放心工作餐直供”“企业团餐安心送”等团餐外卖配送业务,并邀请旗下上千家社会餐企加入,主动对接各企事业机构、工业园区等单位的用餐需求。

更有不少其它领域的企业跨界而来,纷纷布局起了团餐业务。比如保利物业、碧桂园、金科服务、新城悦服务等物业服务类企业。

2018年,保利物业和团餐公司广州中味合资成立了广州和创中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主要面向高校、写字楼、社区市场提供团餐服务;2020年8月,金科服务于与九龙高新集团达成团餐服务相关合作;2021年,碧桂园服务全资成立了广西自贸区碧鲜惠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踏入了团餐行业……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品牌的团餐业务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入局者众多,让整个团餐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集中度低,缺乏大品牌已经成为团餐赛道的真实发展现状。

《2022年度中国团餐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团餐百强的市占率仅有6.7%,除部分新三板挂牌的中小团餐企业之外,市场集中度低,尚无营收超过百亿的团餐上市公司。

03.迈入微利时代,团餐业务不好做

过去很多人认为,团餐客群庞大固定、供餐时段集中、采购量大能够压低价格、员工需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暴利”手到擒来。

但事实上,在菜品呈现在餐饮终端之前,团餐产业链上的利润在面对诉求迥异的不同利益相关方时,已经被压得很低很低。以上游供应端为例,原材料从厂家到食堂需要经过多层经销商和分销商。相关数据显示,在这一流转过程中,各环节会加价10%左右不等,使得原材料的餐饮终端采购价约为出厂价的1.3倍。

有业内媒体报道,称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团餐企业采购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高达45%,有的甚至会高达60%,远高于社餐采购成本占比。

另外,由于团餐面向的甲方单位是高校、政府机关、企业,往往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对甲方来说,食堂的目的是为了向员工提供良好的就餐服务而非盈利,因此通常会控制团餐企业毛利上限。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再加之竞争的激烈,多重压力下,团餐的利润被不断压缩。如今,团餐行业早已迈入微利时代。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团餐产品品牌化不足、门店运营系统落后、业务信息渠道狭窄仍是目前企业做团餐面临的三大难题。

“大众对团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全面,行业也缺乏影响深刻的产品,一日三餐,鸡鸭鱼肉,单价也低,可变量空间不大,所以很难做出爆品。”该行业人士进一步强调道。

由此也可见,团餐真不是那么好做的,其它领域的企业想要跨界抢夺团餐这块蛋糕,可能真不容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