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炸起一波热议的Vestoj主编来到上海 她这次批评了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炸起一波热议的Vestoj主编来到上海 她这次批评了谁?

种种行业弊病不分国界,几位听众现场提问时,还带有些许哽咽。

图片来源:hk01.com

上海似乎就是从这一天开始降温的,整个下午不厌烦地下着小雨。五点半天色渐暗时,一位面部线条硬朗的外国人走进Dr.White——衡山•和集里一栋由老洋房改建成的书店。

她身材纤细,穿着军绿色风衣,收伞的同时向店内望了一圈。外国顾客上门原本稀疏平常,因为二楼书架上满是外文书籍。可很快,她被坐在咖啡厅高脚凳上的女生认出是当晚讲座主角Anja Aronowsky-Cronberg——《Vestoj》主编。

Anja Aronowsky-Cronberg/图片来源:衡山•和集

Anja Aronowsky-Cronberg是瑞典人,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她曾经在Acne Studio的杂志《Acne Paper》做时装编辑。这本半年刊一度是文艺派时装人士的收藏读物。2009年,她决心创办《Vestoj》(世界语中的“衣服”)。这本杂志一反传统时尚媒体追逐流行趋势的惯常做法,不断质疑产业现状,并填补时尚学术界和从业者之间的缺口。

当然,支持它坚守立场的根本原因在于《Vestoj》不登广告。创立至今,它每年只出版一刊,每次只探讨一个主题,算上最新出版的“失败”总共不过六册。

此时距离讲桌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期间陆陆续续有人进门、上楼、坐进预约席位,算上前排盘腿席地而坐与后排站着的听众差不多有70人。待到Anja Aronowsky-Cronberg落座,蜷坐在主讲人椅子上的她穿着黑色西装上衣,“这是我十几年前做编辑时在Alexander McQueen特卖会上买的”。它被搁置了许久,直到近来Anja Aronowsky-Cronberg需要体现职业感时才被翻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微信朋友圈疯传的那篇抨击时尚行业现象的《时尚圈到底怎么了?》,Anja Aronowsky-Cronberg的名声恐怕还仅限于行业内一小撮人。

去年,她为了筹备“耻辱”(shame)主题年刊做了系列采访。13位交谈对象在时尚界大名鼎鼎,例如BoF特约编辑Tim Blanks、法国高级时装协会主席Ralph Toledano、Comme des Garçons首席执行官Adrian Joffe和自由撰稿人Glenn O’Brien。

讨论的话题在时尚行业内一直争议颇多,从“时尚媒体的体系崩塌了”、“编辑沦为时尚产业傀儡”,到“衡量设计是否成功得看销量”、“走秀变成了公众娱乐演出”等等,炸得时尚界现任和原从业者先后跳出来转发。

虽然近年来不少电影和文学作品以时尚为探讨主题,MoMA、V&A等博物馆也为设计师办过展览,可破坏环境、鼓吹幻象、 过度生产等等原罪令时尚至今未能被当做文化一员认真对待。在Anja Aronowsky-Cronberg看来,更大的错误在于忽视错误。

除了在中国引起比较多讨论的“耻辱”专题,一辑名为“失败”的专题也很有意思,收集了美国40位普通人的穿衣意外,好比走光,由文化表象探究人们对失败所共有的欲望和恐惧。

“失败或短处在时尚界极其丢脸,没有人会愿意承认。”Anja Aronowsky-Cronberg说,“就好比将John Galliano那段冷藏时期粉饰成凤凰涅槃。”此时,听众席里传来几道会心笑声。

2013年,因为“反犹言论”而被Dior开除的John Galliano宣布复出,并参加Charlie Rose的谈话类节目。Vestoj随后做了一出木偶戏,“设计师就像被操纵了一样,背后提线者是谁呢?”Anja Aronowsky-Cronberg自问,由此引出第四辑,主题为“时尚和权势”。

《Vestoj》第一辑:面料记忆
《Vestoj》第二辑:时尚与魔术
《Vestoj》第三辑:耻辱
《Vestoj》第四辑:时尚和权势
《Vestoj》第五辑:慢时尚
《Vestoj》第六辑:失败

当面对曾经的同行,她没有手软。Vestoj官网设有“观点”栏目,其中不少文章是对某篇时尚报道的回应。即便对象是权威时尚评论家Colin McDowell写的《Renzo Rosso:“John Galliano、Alber Elbaz与我”》,Anja Aronowsky-Cronberg也毫不客气地写道:“(溢美之词)足以让读者揣测作者与Renzo Rosso的私交,但鉴于该媒体引以为豪的客观与透明,这篇文章令人疑惑。”

在衡山和集,几位听众也发出了自己的疑问。“圈内圈外人都在抱怨时尚界的病态,但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做出改变?”面对这个问题,她想了想回答说:“大家都清楚问题出在哪儿,但不愿意放弃手中握有的东西。”

Anja Aronowsky-Cronberg认为这是人性使然。“试想一下这场游戏中的的大玩家——顶级设计师、大CEO、一线品牌,他们怎么会愿意做出令人质疑自己权势的事情?”Anja Aronowsky-Cronberg说道,少有人愿意走出这一步。

Maria Luisa品牌经理&采购总监Robin Schulié在接受《Vestoj》采访中讲:“自从Bernard Arnault(LVMH总裁)1987年收购Christian Lacroix开始,时尚进入新纪元。”不光资本开始向产业发起冲击,网络以及其最新呈现方式——社交媒体改变了时尚传播、营销,甚至品牌化模式。

解决方式?“更加坦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吧。”她带着些许安抚,“时尚在阳光下虽经不起细看,但它糟糕的产业多了去了,例如石油。相比起来,时尚可性感多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炸起一波热议的Vestoj主编来到上海 她这次批评了谁?

种种行业弊病不分国界,几位听众现场提问时,还带有些许哽咽。

图片来源:hk01.com

上海似乎就是从这一天开始降温的,整个下午不厌烦地下着小雨。五点半天色渐暗时,一位面部线条硬朗的外国人走进Dr.White——衡山•和集里一栋由老洋房改建成的书店。

她身材纤细,穿着军绿色风衣,收伞的同时向店内望了一圈。外国顾客上门原本稀疏平常,因为二楼书架上满是外文书籍。可很快,她被坐在咖啡厅高脚凳上的女生认出是当晚讲座主角Anja Aronowsky-Cronberg——《Vestoj》主编。

Anja Aronowsky-Cronberg/图片来源:衡山•和集

Anja Aronowsky-Cronberg是瑞典人,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她曾经在Acne Studio的杂志《Acne Paper》做时装编辑。这本半年刊一度是文艺派时装人士的收藏读物。2009年,她决心创办《Vestoj》(世界语中的“衣服”)。这本杂志一反传统时尚媒体追逐流行趋势的惯常做法,不断质疑产业现状,并填补时尚学术界和从业者之间的缺口。

当然,支持它坚守立场的根本原因在于《Vestoj》不登广告。创立至今,它每年只出版一刊,每次只探讨一个主题,算上最新出版的“失败”总共不过六册。

此时距离讲桌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期间陆陆续续有人进门、上楼、坐进预约席位,算上前排盘腿席地而坐与后排站着的听众差不多有70人。待到Anja Aronowsky-Cronberg落座,蜷坐在主讲人椅子上的她穿着黑色西装上衣,“这是我十几年前做编辑时在Alexander McQueen特卖会上买的”。它被搁置了许久,直到近来Anja Aronowsky-Cronberg需要体现职业感时才被翻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微信朋友圈疯传的那篇抨击时尚行业现象的《时尚圈到底怎么了?》,Anja Aronowsky-Cronberg的名声恐怕还仅限于行业内一小撮人。

去年,她为了筹备“耻辱”(shame)主题年刊做了系列采访。13位交谈对象在时尚界大名鼎鼎,例如BoF特约编辑Tim Blanks、法国高级时装协会主席Ralph Toledano、Comme des Garçons首席执行官Adrian Joffe和自由撰稿人Glenn O’Brien。

讨论的话题在时尚行业内一直争议颇多,从“时尚媒体的体系崩塌了”、“编辑沦为时尚产业傀儡”,到“衡量设计是否成功得看销量”、“走秀变成了公众娱乐演出”等等,炸得时尚界现任和原从业者先后跳出来转发。

虽然近年来不少电影和文学作品以时尚为探讨主题,MoMA、V&A等博物馆也为设计师办过展览,可破坏环境、鼓吹幻象、 过度生产等等原罪令时尚至今未能被当做文化一员认真对待。在Anja Aronowsky-Cronberg看来,更大的错误在于忽视错误。

除了在中国引起比较多讨论的“耻辱”专题,一辑名为“失败”的专题也很有意思,收集了美国40位普通人的穿衣意外,好比走光,由文化表象探究人们对失败所共有的欲望和恐惧。

“失败或短处在时尚界极其丢脸,没有人会愿意承认。”Anja Aronowsky-Cronberg说,“就好比将John Galliano那段冷藏时期粉饰成凤凰涅槃。”此时,听众席里传来几道会心笑声。

2013年,因为“反犹言论”而被Dior开除的John Galliano宣布复出,并参加Charlie Rose的谈话类节目。Vestoj随后做了一出木偶戏,“设计师就像被操纵了一样,背后提线者是谁呢?”Anja Aronowsky-Cronberg自问,由此引出第四辑,主题为“时尚和权势”。

《Vestoj》第一辑:面料记忆
《Vestoj》第二辑:时尚与魔术
《Vestoj》第三辑:耻辱
《Vestoj》第四辑:时尚和权势
《Vestoj》第五辑:慢时尚
《Vestoj》第六辑:失败

当面对曾经的同行,她没有手软。Vestoj官网设有“观点”栏目,其中不少文章是对某篇时尚报道的回应。即便对象是权威时尚评论家Colin McDowell写的《Renzo Rosso:“John Galliano、Alber Elbaz与我”》,Anja Aronowsky-Cronberg也毫不客气地写道:“(溢美之词)足以让读者揣测作者与Renzo Rosso的私交,但鉴于该媒体引以为豪的客观与透明,这篇文章令人疑惑。”

在衡山和集,几位听众也发出了自己的疑问。“圈内圈外人都在抱怨时尚界的病态,但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做出改变?”面对这个问题,她想了想回答说:“大家都清楚问题出在哪儿,但不愿意放弃手中握有的东西。”

Anja Aronowsky-Cronberg认为这是人性使然。“试想一下这场游戏中的的大玩家——顶级设计师、大CEO、一线品牌,他们怎么会愿意做出令人质疑自己权势的事情?”Anja Aronowsky-Cronberg说道,少有人愿意走出这一步。

Maria Luisa品牌经理&采购总监Robin Schulié在接受《Vestoj》采访中讲:“自从Bernard Arnault(LVMH总裁)1987年收购Christian Lacroix开始,时尚进入新纪元。”不光资本开始向产业发起冲击,网络以及其最新呈现方式——社交媒体改变了时尚传播、营销,甚至品牌化模式。

解决方式?“更加坦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吧。”她带着些许安抚,“时尚在阳光下虽经不起细看,但它糟糕的产业多了去了,例如石油。相比起来,时尚可性感多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