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冠“二阳”症状有何变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冠“二阳”症状有何变化?

尽管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出现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医疗干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近期,随着人群免疫抗体水平降低,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多。2023年5月18日,北京疾控中心公布的第19周疫情周报显示,自第17周(4月24日-30日)以来,新冠感染报告病例数连续3周超越流行性感冒,排名第一。

二次感染有何症状?跟第一次相比有何不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日前发表的论文对二次感染相关问题予以披露。

这篇发表于2023年5月5日的论文名称为《预先计划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新冠再次感染的相关因素——中国广东省,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简称《预先计划研究》)。该研究在2023年1月以广东省患者为对象进行电话调查。研究包括368名参与者,年龄在1-80岁之间,这些患者于2020年确诊,并已康复。

据《预先计划研究》估计,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28.3%。以首次感染的毒株分类,原始毒株再次感染的发生率为50%,阿尔法或德尔塔变异株再次感染的发生率为35.2%,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感染的发生率为18.4%。值得注意的是,初次感染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再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变异株,3-6个月内再感染发生率仅为4.0%。

《预先计划研究》指出,调查显示,在首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月后,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研究表示,随着免疫水平逐渐下降,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病毒变异是再次感染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变异可以使先前建立的获得性免疫无效化。分析表明,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感染的风险很低,但在首次感染6个月后,这种风险显著增加。

对于新冠再次感染的症状,《预先计划研究》指出,104例再感染病例中,96.2%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72.0%)、发热(57.0%)、喉咙痛(47.0%)和疲劳(39.0%)。但是,仅有8例(7.7%)寻求医疗帮助。

《预先计划研究》表示,尽管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出现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医疗干预,没有发现危重病例。

界面新闻注意到,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也表示,“二阳”患者由于体内还存在抗体,有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即使感染症状也相对较轻。嗓子没那么疼、咳嗽没那么剧烈,病程也相对较短,"一阳"一般5到7天恢复,“二阳”一般3到5天就恢复了。

不过,上述研究结果也表明,首次感染产生的抗体保护可能有助于减少重症发生率,但无法影响再次感染的时间间隔。尽管此研究没有确定疫苗接种和再感染之间的显著关联,但先前的研究表明,混合免疫(自然感染结合疫苗接种)可以形成对奥密克戎感染症状的有效防御。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首轮新冠疫情阳性人数在12月22日达到高峰,如今据高峰点已过去近5个月。对于近期新冠疫情情况,据新华社5月17日消息,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

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王丽萍表示,专家总体研判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局部地区不排除新冠病例继续增多的可能,但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对新华社表示,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检测下来,新冠阳性病例占比不大,其中大部分是轻症。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1至2周发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对于近期病毒变异监测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自2月份明显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目前,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经变成XBB系列变异株。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向新华社介绍,近期发热门诊就诊量有所增加,但和4月份流感高峰期相比,仍处于低位。当前,新冠疫情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流行曲线也比较扁平。根据监测结果综合研判,新冠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冠“二阳”症状有何变化?

尽管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出现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医疗干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近期,随着人群免疫抗体水平降低,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多。2023年5月18日,北京疾控中心公布的第19周疫情周报显示,自第17周(4月24日-30日)以来,新冠感染报告病例数连续3周超越流行性感冒,排名第一。

二次感染有何症状?跟第一次相比有何不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日前发表的论文对二次感染相关问题予以披露。

这篇发表于2023年5月5日的论文名称为《预先计划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新冠再次感染的相关因素——中国广东省,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简称《预先计划研究》)。该研究在2023年1月以广东省患者为对象进行电话调查。研究包括368名参与者,年龄在1-80岁之间,这些患者于2020年确诊,并已康复。

据《预先计划研究》估计,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28.3%。以首次感染的毒株分类,原始毒株再次感染的发生率为50%,阿尔法或德尔塔变异株再次感染的发生率为35.2%,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感染的发生率为18.4%。值得注意的是,初次感染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再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变异株,3-6个月内再感染发生率仅为4.0%。

《预先计划研究》指出,调查显示,在首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月后,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研究表示,随着免疫水平逐渐下降,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病毒变异是再次感染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变异可以使先前建立的获得性免疫无效化。分析表明,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感染的风险很低,但在首次感染6个月后,这种风险显著增加。

对于新冠再次感染的症状,《预先计划研究》指出,104例再感染病例中,96.2%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72.0%)、发热(57.0%)、喉咙痛(47.0%)和疲劳(39.0%)。但是,仅有8例(7.7%)寻求医疗帮助。

《预先计划研究》表示,尽管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出现症状,但只有少数人需要医疗干预,没有发现危重病例。

界面新闻注意到,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也表示,“二阳”患者由于体内还存在抗体,有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即使感染症状也相对较轻。嗓子没那么疼、咳嗽没那么剧烈,病程也相对较短,"一阳"一般5到7天恢复,“二阳”一般3到5天就恢复了。

不过,上述研究结果也表明,首次感染产生的抗体保护可能有助于减少重症发生率,但无法影响再次感染的时间间隔。尽管此研究没有确定疫苗接种和再感染之间的显著关联,但先前的研究表明,混合免疫(自然感染结合疫苗接种)可以形成对奥密克戎感染症状的有效防御。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首轮新冠疫情阳性人数在12月22日达到高峰,如今据高峰点已过去近5个月。对于近期新冠疫情情况,据新华社5月17日消息,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

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王丽萍表示,专家总体研判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局部地区不排除新冠病例继续增多的可能,但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对新华社表示,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检测下来,新冠阳性病例占比不大,其中大部分是轻症。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1至2周发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对于近期病毒变异监测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自2月份明显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目前,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经变成XBB系列变异株。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向新华社介绍,近期发热门诊就诊量有所增加,但和4月份流感高峰期相比,仍处于低位。当前,新冠疫情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流行曲线也比较扁平。根据监测结果综合研判,新冠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