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58同城:成也PC,败也PC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58同城:成也PC,败也PC

行业老二的无奈。

文|BT商业科技  

熬过漫长的寒冬后,互联网行业终于看到一些起色,不少细分赛道都展现复苏迹象。

Boss直聘、猎聘等招聘APP月活大涨,广告铺面大街小巷;房地产市场缓慢回暖,贝壳一季度营收203亿元同比激增61.6%;汽车市场依旧火热,线上二手车销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偏偏有一家公司,业务遍布上述各个赛道,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熬——没错,说的正是58同城。

5月18日,界面新闻、九派新闻等多家媒体爆料58同城将开启大规模裁员,比例高达30%-50%。按照58同城约3万人的员工规模计算,未来几个月最多有1.5万人丢掉工作。

在2020年退市之后,58同城已经很久没有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和网友热议了。如今重返舆论中心,没想到是以一种并不光彩的形式。一夜之间,微博、脉脉等社交平台已经冒出了许多讨论裁员传闻的报道。在下方评论区,价值研究所发现一些令人唏嘘的高赞回复:

“被裁掉的朋友,再找工作记得不要上赶集网。”

这番调侃表明,用户对58同城旗下产品早已存在诸多不满。失去用户信任,也是58同城各项业务全面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度风光无限的58同城,怎么就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了?裁员止血后,还有翻身的可能吗?

(图片来自58同城官方微博)

被传裁员半数员工,58同城终于对自己人出手了

对于大裁员一事,截止发稿时58同城尚未做出正面回应。不过综合各个社交平台的动态、媒体的爆料来看,裁员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截止发稿时,经过一夜发酵的“58同城裁员30%”词条仍挂在脉脉热榜第六名。点进去可以发现,不少带着“58同城员工”认证的用户也在发文,印证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其中,一位ID名为“W等天晴”、身份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用户发文表示,30%是个别部门的待遇,大部分业务线都是“50%起步”。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用户则透露,这已经是58同城的第三波大裁员,很多优秀的老员工都已经离开公司。

上述用户并未透露裁员具体涉及的业务线,但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58同城旗下的四大业务板块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其中,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脉脉用户“库里S”爆料,自己所在TEG(技术工程平台事业群)部门裁员比例为40%,也有部分项目组的比例在30%左右。另一位用户“欧买嘎”则表示,自己所在的ABG部门裁员比例为50%,即传说中的最高比例。

(图片来自脉脉)

翻看这些用户留言,价值研究所发现58同城的裁员虽然来得突然,却也不是毫无预兆。

有前58同城员工在社交媒体爆料,过去三年公司一直有零星裁员,只不过力度没有其他大厂那么大才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翻看历史资料也可以发现,2020年和2021年58同城都爆出过“变相裁员”的消息,对部分员工实施轮岗、停薪留职和降薪40%等措施。尤其是在旗下王牌业务安居客冲击IPO失败后,相关业务就陷入收缩。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力扩张的58同城份额缩水、走向裁员,实在是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曾在全国两会上提议促进就业,此前也等多次承诺绝不裁员。如今58同城反倒成为互联网裁员潮中做法最激进的大厂,剧情走向可谓相当讽刺。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裁员对互联网巨头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像58同城这样一下子端掉半数员工的饭碗,力度之大实属罕见。由于58同城业务线庞杂、涉及的行业众多,这一番伤筋动骨的调整势必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阵痛——比如要消化掉突然1万多求职者,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58同城自己来说,裁员是结果,导致裁员的原因,更值得关注。

内外交困的58同城:内部组织混乱,外部竞争惨烈

公司要裁员,自然要从财务、业务上找原因。

自从2020年协议退市之后,58同城的业绩就成为一个谜,外界无从得知其最新营收、利润数据。不过在退市前,58同城的颓势已显露无疑:私有化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5.88美元,总市值约为84亿美元,较巅峰期蒸发近三分之一。

退市之后,58同城也没有如外界预期那样返港或回A上市,而是就此消失于二级市场。近期的财务数据不可考究,业务上的混乱和失速,倒是显而易见。

首先,业务太多太杂,是混乱的根源。

在退市之初,58同城分拆出七大业务线:快狗打车、转转、斗米兼职、58同镇、58同城大学会、车好多以及由58到家转型而来天鹅到家。后来快狗打车被分拆上市,58同城的内部组织架构也在2021、2022年进行多轮调整,共有上千名员工进行内部转岗。

调整结束后,58同城将旗下的业务梳理成四大板块:HRG(人力资源及职业教育事业群)、LBG(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ABG(汽车事业群)和HBG(房产事业群)。此外,58同城还仿效阿里等大厂打造大中台模式,建立TEG、BIC(商业智能中心)和商业产品技术部,负责人均向联席总裁何明科汇报。

58同城确实很努力了,希望将各大业务分类归纳、形成合力,但终究力有不逮。比如转转、驾校一点通等业务仍独立发展,没有并入上述事业群,没有找准自己在集团中定位。花大力气打造的技术中台,如今更成为裁员重灾区。

其次,58同城业务虽多,但却没有一个能做到行业头部位置。

曾有网友戏称58同城花了半辈子心血孵化出一堆行业老二,用幽默又不失犀利的言辞一举戳中姚劲波最大心病。

其中,天鹅到家在2021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其市场渗透率约为8%,不及美团的零头;市场份额约为33%的转转情况稍好,占有率相当于老大哥闲鱼的一半左右;至于58同城最重要的房产经纪市场,58同城主站和安居客加起来,也打不过贝壳……

即便是被拆分出去的快狗打车,同样难逃老二命运。在同城货运行业,货拉拉才是行业老大,招股书显示其货运GTV为67.15亿美元,对应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3.5%,接近快狗打车的十倍。

在上述行业,规模、利润一直是紧密相关了。只有将规模做大,才能有效摊薄成本、实现盈利。市场份额上的劣势,变相切断了58同城的上升通道。想迈过贝壳、美团、闲鱼、货拉拉这些行业老大争取阳光与空气,难度实在不小。

对于公司内部的问题及外部挑战,高层肯定早有深刻认知。有消息称,姚劲波去年年底曾在管理层沟通会上表示,2023年要将各事业群的考核标准从规模调整为利润,并提出“所有城市、所有业务”都要盈利的苛刻要求。

以当前的行业环境,姚劲波应该很清楚全面盈利的目标有多难。提出这个目标,说明他真的着急了,真的没有时间再等下去。如今走到裁员这一步,则表明这场冲刺行动提前宣告失败。

从巅峰滑落谷底,58同城究竟输在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内部的混乱,外部的竞争失利,都不过是因果循环。认真回顾其成长历程可以发现,野蛮生长的企业文化,忽视用户诉求的业务模式早已为日后的溃败埋下伏笔。

58同城的第一个问题,是扩张太快、太急,手段也太单一。

58同城无疑是PC时代的受益者,曾经的流量大户。业务增长期加紧收购各类公司,58同城本想将自己打造成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吃掉更多流量红利。

据天眼查数据,在上市后的18个月内,58同城接连投资、并购了14家企业。其中,收购赶集网被姚劲波视为职业生涯最成功的交易之一。收购刚完成那会儿,两者合并市场份额超过80%,可以说是独孤求败。

然而,这种好日子没有延续太长时间。沉迷投资并购,似乎让58同城忽视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多次错失风口,也错过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机。

移动互联时代和PC时代最大的差别是垂直应用崛起,综合性信息网站不再受宠。前面提到的货拉拉、Boss直聘、贝壳等应用,都扎根垂直领域把业务做深、做大,而不是兼收并蓄搞扩张。被贝壳为例,触觉远比58同城灵敏:率先嗅到地产中介行业的线上化、平台化趋势,从直营转向平台模式,在短短数年内完成对后者的超越。

58同城其他各项业务,也存在跟不上潮流的现象。比如Boss直聘提出创新式的聊天招聘模式时,58同城还停留在传统投递模式中。机会就是这样一次次从58同城的手里溜走。

第二个问题,则是58同城最为用户诟病的一点:盲目追逐流量、忽略信息安全、没有做好内容生态。

在58同城的营收模式里,流量的作用无可取替。退市前的财报显示,会员、在线营销收入占比最高,前者主要靠企业充值,后者则和百度、淘宝等平台类似以广告为主。商家、招聘企业肯给58同城投钱,都是看中它的流量。

为了留住老客户、开拓新客源,平台要不断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信息分发量,却也放松了审核标准,牺牲了信息真实性。58同城式分类网站信息本来就多且杂乱,平台如果不把好关,用户只会更容易踩雷。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关键词58同城,能搜出14000多条投诉,虚假信息、售后服务糟糕是用户主要吐槽点。查看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机构的公开报告还能发现,自2019年以来58同城、赶集网因为发布虚假招聘消息收到近百起公开诉讼,涉及事主超过5000人。

对于做C端生意的58同城来说,一旦失去用户信任,流量再多也再没有意义了。以房产中介业务为例,贝壳光是打出“真房源”、全景VR看房这几个卖点,口碑就足以秒杀58同城了。

将目光放回当下。比例最高可达50%的大裁员,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事情,58同城也需要一段日子才能缓过劲来。放眼未来,58同城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姚劲波没有缴械投降的意思。只不过他的努力方式,似乎还是没有偏离投资并购、做大规模这几个老套路。

过去两年,58同城又相继投资了多家企业,最新消息是在今年2月入股奢侈品电商平台红布林,不久前还和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车、二手车流通领域展开合作。

积极求变当然是好事,但58同城需要吸取此前的教训。盲目扩张、过度追求流量,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写在最后

回顾58同城这些年的转型动态可以发现,姚劲波绝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而且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在PC被移动互联网取代的时候,他就说过传统信息分类网站已死,并一手推动58同城旗下各项业务向移动端转型,只可惜结果令人失望。

在去年互联网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姚劲波还曾承诺绝不裁员。今天的故事却表明,空洞的承诺在残酷的现实前面终究不堪一击。58同城的转型之路波折重重,现在还没看到靠岸的希望。裁员当然不是好消息,但为了活下去,也只能向现实低头。

不过裁员无法解决所有问题,58同城想扛过寒冬,终究要靠业务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58集团

3k
  • 涨价导致青岛房产经纪同业联盟停止采购?58同城回应
  • 上海11月二手房创下今年以来单月成交量破万最快纪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58同城:成也PC,败也PC

行业老二的无奈。

文|BT商业科技  

熬过漫长的寒冬后,互联网行业终于看到一些起色,不少细分赛道都展现复苏迹象。

Boss直聘、猎聘等招聘APP月活大涨,广告铺面大街小巷;房地产市场缓慢回暖,贝壳一季度营收203亿元同比激增61.6%;汽车市场依旧火热,线上二手车销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偏偏有一家公司,业务遍布上述各个赛道,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熬——没错,说的正是58同城。

5月18日,界面新闻、九派新闻等多家媒体爆料58同城将开启大规模裁员,比例高达30%-50%。按照58同城约3万人的员工规模计算,未来几个月最多有1.5万人丢掉工作。

在2020年退市之后,58同城已经很久没有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和网友热议了。如今重返舆论中心,没想到是以一种并不光彩的形式。一夜之间,微博、脉脉等社交平台已经冒出了许多讨论裁员传闻的报道。在下方评论区,价值研究所发现一些令人唏嘘的高赞回复:

“被裁掉的朋友,再找工作记得不要上赶集网。”

这番调侃表明,用户对58同城旗下产品早已存在诸多不满。失去用户信任,也是58同城各项业务全面下滑的重要原因。

一度风光无限的58同城,怎么就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了?裁员止血后,还有翻身的可能吗?

(图片来自58同城官方微博)

被传裁员半数员工,58同城终于对自己人出手了

对于大裁员一事,截止发稿时58同城尚未做出正面回应。不过综合各个社交平台的动态、媒体的爆料来看,裁员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截止发稿时,经过一夜发酵的“58同城裁员30%”词条仍挂在脉脉热榜第六名。点进去可以发现,不少带着“58同城员工”认证的用户也在发文,印证了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其中,一位ID名为“W等天晴”、身份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用户发文表示,30%是个别部门的待遇,大部分业务线都是“50%起步”。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用户则透露,这已经是58同城的第三波大裁员,很多优秀的老员工都已经离开公司。

上述用户并未透露裁员具体涉及的业务线,但从各种蛛丝马迹来看,58同城旗下的四大业务板块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其中,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脉脉用户“库里S”爆料,自己所在TEG(技术工程平台事业群)部门裁员比例为40%,也有部分项目组的比例在30%左右。另一位用户“欧买嘎”则表示,自己所在的ABG部门裁员比例为50%,即传说中的最高比例。

(图片来自脉脉)

翻看这些用户留言,价值研究所发现58同城的裁员虽然来得突然,却也不是毫无预兆。

有前58同城员工在社交媒体爆料,过去三年公司一直有零星裁员,只不过力度没有其他大厂那么大才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翻看历史资料也可以发现,2020年和2021年58同城都爆出过“变相裁员”的消息,对部分员工实施轮岗、停薪留职和降薪40%等措施。尤其是在旗下王牌业务安居客冲击IPO失败后,相关业务就陷入收缩。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力扩张的58同城份额缩水、走向裁员,实在是合情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曾在全国两会上提议促进就业,此前也等多次承诺绝不裁员。如今58同城反倒成为互联网裁员潮中做法最激进的大厂,剧情走向可谓相当讽刺。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裁员对互联网巨头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像58同城这样一下子端掉半数员工的饭碗,力度之大实属罕见。由于58同城业务线庞杂、涉及的行业众多,这一番伤筋动骨的调整势必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阵痛——比如要消化掉突然1万多求职者,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58同城自己来说,裁员是结果,导致裁员的原因,更值得关注。

内外交困的58同城:内部组织混乱,外部竞争惨烈

公司要裁员,自然要从财务、业务上找原因。

自从2020年协议退市之后,58同城的业绩就成为一个谜,外界无从得知其最新营收、利润数据。不过在退市前,58同城的颓势已显露无疑:私有化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5.88美元,总市值约为84亿美元,较巅峰期蒸发近三分之一。

退市之后,58同城也没有如外界预期那样返港或回A上市,而是就此消失于二级市场。近期的财务数据不可考究,业务上的混乱和失速,倒是显而易见。

首先,业务太多太杂,是混乱的根源。

在退市之初,58同城分拆出七大业务线:快狗打车、转转、斗米兼职、58同镇、58同城大学会、车好多以及由58到家转型而来天鹅到家。后来快狗打车被分拆上市,58同城的内部组织架构也在2021、2022年进行多轮调整,共有上千名员工进行内部转岗。

调整结束后,58同城将旗下的业务梳理成四大板块:HRG(人力资源及职业教育事业群)、LBG(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ABG(汽车事业群)和HBG(房产事业群)。此外,58同城还仿效阿里等大厂打造大中台模式,建立TEG、BIC(商业智能中心)和商业产品技术部,负责人均向联席总裁何明科汇报。

58同城确实很努力了,希望将各大业务分类归纳、形成合力,但终究力有不逮。比如转转、驾校一点通等业务仍独立发展,没有并入上述事业群,没有找准自己在集团中定位。花大力气打造的技术中台,如今更成为裁员重灾区。

其次,58同城业务虽多,但却没有一个能做到行业头部位置。

曾有网友戏称58同城花了半辈子心血孵化出一堆行业老二,用幽默又不失犀利的言辞一举戳中姚劲波最大心病。

其中,天鹅到家在2021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其市场渗透率约为8%,不及美团的零头;市场份额约为33%的转转情况稍好,占有率相当于老大哥闲鱼的一半左右;至于58同城最重要的房产经纪市场,58同城主站和安居客加起来,也打不过贝壳……

即便是被拆分出去的快狗打车,同样难逃老二命运。在同城货运行业,货拉拉才是行业老大,招股书显示其货运GTV为67.15亿美元,对应的市场占有率约为43.5%,接近快狗打车的十倍。

在上述行业,规模、利润一直是紧密相关了。只有将规模做大,才能有效摊薄成本、实现盈利。市场份额上的劣势,变相切断了58同城的上升通道。想迈过贝壳、美团、闲鱼、货拉拉这些行业老大争取阳光与空气,难度实在不小。

对于公司内部的问题及外部挑战,高层肯定早有深刻认知。有消息称,姚劲波去年年底曾在管理层沟通会上表示,2023年要将各事业群的考核标准从规模调整为利润,并提出“所有城市、所有业务”都要盈利的苛刻要求。

以当前的行业环境,姚劲波应该很清楚全面盈利的目标有多难。提出这个目标,说明他真的着急了,真的没有时间再等下去。如今走到裁员这一步,则表明这场冲刺行动提前宣告失败。

从巅峰滑落谷底,58同城究竟输在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内部的混乱,外部的竞争失利,都不过是因果循环。认真回顾其成长历程可以发现,野蛮生长的企业文化,忽视用户诉求的业务模式早已为日后的溃败埋下伏笔。

58同城的第一个问题,是扩张太快、太急,手段也太单一。

58同城无疑是PC时代的受益者,曾经的流量大户。业务增长期加紧收购各类公司,58同城本想将自己打造成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吃掉更多流量红利。

据天眼查数据,在上市后的18个月内,58同城接连投资、并购了14家企业。其中,收购赶集网被姚劲波视为职业生涯最成功的交易之一。收购刚完成那会儿,两者合并市场份额超过80%,可以说是独孤求败。

然而,这种好日子没有延续太长时间。沉迷投资并购,似乎让58同城忽视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多次错失风口,也错过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时机。

移动互联时代和PC时代最大的差别是垂直应用崛起,综合性信息网站不再受宠。前面提到的货拉拉、Boss直聘、贝壳等应用,都扎根垂直领域把业务做深、做大,而不是兼收并蓄搞扩张。被贝壳为例,触觉远比58同城灵敏:率先嗅到地产中介行业的线上化、平台化趋势,从直营转向平台模式,在短短数年内完成对后者的超越。

58同城其他各项业务,也存在跟不上潮流的现象。比如Boss直聘提出创新式的聊天招聘模式时,58同城还停留在传统投递模式中。机会就是这样一次次从58同城的手里溜走。

第二个问题,则是58同城最为用户诟病的一点:盲目追逐流量、忽略信息安全、没有做好内容生态。

在58同城的营收模式里,流量的作用无可取替。退市前的财报显示,会员、在线营销收入占比最高,前者主要靠企业充值,后者则和百度、淘宝等平台类似以广告为主。商家、招聘企业肯给58同城投钱,都是看中它的流量。

为了留住老客户、开拓新客源,平台要不断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信息分发量,却也放松了审核标准,牺牲了信息真实性。58同城式分类网站信息本来就多且杂乱,平台如果不把好关,用户只会更容易踩雷。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输入关键词58同城,能搜出14000多条投诉,虚假信息、售后服务糟糕是用户主要吐槽点。查看中国裁判文书网等机构的公开报告还能发现,自2019年以来58同城、赶集网因为发布虚假招聘消息收到近百起公开诉讼,涉及事主超过5000人。

对于做C端生意的58同城来说,一旦失去用户信任,流量再多也再没有意义了。以房产中介业务为例,贝壳光是打出“真房源”、全景VR看房这几个卖点,口碑就足以秒杀58同城了。

将目光放回当下。比例最高可达50%的大裁员,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事情,58同城也需要一段日子才能缓过劲来。放眼未来,58同城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姚劲波没有缴械投降的意思。只不过他的努力方式,似乎还是没有偏离投资并购、做大规模这几个老套路。

过去两年,58同城又相继投资了多家企业,最新消息是在今年2月入股奢侈品电商平台红布林,不久前还和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新能源车、二手车流通领域展开合作。

积极求变当然是好事,但58同城需要吸取此前的教训。盲目扩张、过度追求流量,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写在最后

回顾58同城这些年的转型动态可以发现,姚劲波绝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而且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在PC被移动互联网取代的时候,他就说过传统信息分类网站已死,并一手推动58同城旗下各项业务向移动端转型,只可惜结果令人失望。

在去年互联网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姚劲波还曾承诺绝不裁员。今天的故事却表明,空洞的承诺在残酷的现实前面终究不堪一击。58同城的转型之路波折重重,现在还没看到靠岸的希望。裁员当然不是好消息,但为了活下去,也只能向现实低头。

不过裁员无法解决所有问题,58同城想扛过寒冬,终究要靠业务能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