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董明珠关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董明珠关机

手机业务孤悬格力主业之外,经历多番折腾,董明珠放弃手机业务是迟早的事儿。

文|唐辰同学

格力手机正式关机?

主流新闻报道,格力电器已经解散手机核心团队,并引用一位去年离职的格力前员工的说法,从去年开始,格力手机深圳团队逐渐解散,到2022年中期还剩40余人之后,“深圳团队全部解散,后面应该不会再做手机了。”

对此,最新消息称,格力相关人士回应,格力手机研发持续进行中,TOSOT G7是格力第六代手机,且与格力+智慧家居结合,欢迎进入“格力董明珠店”选购体验。

回应很官方,也很平淡。很多人可能有同样的想法,若没有董明珠的正面回应,格力手机的实际局面可能正如该离职员工所言。不客气地说,手机业务孤悬格力主业之外,经历多番折腾,董明珠放弃手机业务是迟早的事儿。相比OPPO快刀斩乱麻的终止ZEKU,格力手机正缓慢失血而亡。

格力造手机,很董明珠

目前,格力手机的官网仍然无法打开,官方公众号“格力手机”更新也停留在2020年4月。但格力电器官网上,大松G5、大松G7两款手机尚未下架,官方销售平台“格力董明珠店”也有上述两款产品在售。售价不低,分别标价2699、3099元起。其他电商平台,仅有部分经销商店铺有售,格力自营店已无格力手机在售。

格力手机正式面世是在2015年,但缺乏明显的战略和打法,出场方式更出人意料。2015年3月,董明珠在一个公开演讲上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造出来了,并且称“已经在使用”。

这个手法,很董明珠。

和后续其他迭代新品一样,格力手机上市,没有正经的新品发布会,没有热情的上市引导,更没有所谓的明星代言。当年6月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正式宣布格力手机开卖,数量有限,售价1600元。据当时媒体报道,其产品主要由卓翼科技代工,预估早期投放量在10万部以下。

一款面向消费者的电子产品,在股东大会推向市场,是不是很迷幻?一向擅长做商业企业端生意的华为,都要精心准备一场高规格的发布会,与媒体、消费者进行一场新品心智的沟通。如果要找出一家出生气质吻合的手机品牌,那可能就是“智商税”的8848手机,毕竟这款手机瞄准的就是股东这类人群。

此后格力手机相继推出几款新品,简单罗列一下:2016年发布格力手机2代,格力色界手机于2017年推出。在沉寂两年后,格力手机3代于2019年发布。2020年,格力启用新的手机品牌,格力手机将品牌名更换为大松,并推出大松G5和大松G7两款手机,也是目前格力电器在售的仅有的两款手机。

实际上,大松是格力旗下的子品牌,并非纯粹的手机品牌,除了手机以外,大松品牌下还有电饭煲、空气炸锅等厨房小家电产品。

格力手机的收入或者销量,至今一直是个迷,格力电器也从未进行披露。当被问及手机业务情况时,董明珠的表态大多是这样:“你怎么知道我没成功?我的业绩和利润都增长了。”“我相信格力手机一定会成功。” 业界和媒体有过猜测,比如微博大V@摩卡表示,格力色界手机总共生产了30万台,实际只卖出1万台,前面数款产品的实际销量也在1万左右。

格力色界手机官网仅售出5台的消息也曾引起媒体和行业的热议。2022年”618“大促,董明珠的直播间里有30万人观看,可格力手机却只卖出了39部,其中有20人是未付款。

某种程度上,格力手机最大的销售渠道是内部消化。格力手机1代亮相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格力手机仅限内部采购,通常用作为员工的年终奖,也用作为对经销商的奖励。现在还能看到新闻报道里,格力内部“强买强卖”引发的员工不满。

这也难怪,网友调侃“格力手机最多的用户是格力的员工和经销商。”“格力手机出没最多的地方是在闲鱼。”

再造一个格力

回过头来看,格力入局手机行业并不迟。2015年,国内手机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华为、小米先后起势,蓝绿厂也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360、乐视等互联网玩家也先后入场抢蛋糕。董明珠触动最大的恐怕是同在珠海的魅族,彼时凭借爆款魅蓝手机斩获2000万年销量,成为国产手机品牌里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时,智能家居的理念也开始兴起,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成为行业共识,格力电器作为一家纯白家电企业,需要一个像黑电遥控器一样信息入口,手机是最合适的载体。这在格力电器2014年财报中得到佐证,格力造手机的初衷是“作为承担链接和控制智能家电产品的载体,格力会抢先争夺智能家居入口”。

从这个角度看,董明珠坚持造手机是时代的需要,是格力电器业务发展的必然。格力需要顺应行业发展,加快格力IoT布局速度,早日实现智能家居互联的目标。但从更深层面来说,这是格力业务多元化压力下的选择。

单一业务线在行业萧条时的承压能力十分有限。多年来,格力电器一直在进行多元化探索,试图淡化“空调”的标签。公开媒体报道里,格力电器多元化之路至少在三个方向已经很明确,并且走的很远,这包括消费品业务(全品类家电);智能装备板块(下游覆盖面包括家电、重工、汽车行业等)和新能源方面(格力钛等储能技术方向)。

这些尝试既有格力主营业务的延伸,比如商业用户业务的工业制品、智能楼宇,也是美的等“冤家对头”发力的方向。但也包括无边界的盲目拓展,比如去年预制菜概念火热,格力也横插一脚,不免被质疑是在“追风口”。对此,董明珠不以为然称:格力要做的是预制菜的装备。

大力出成绩,格力电器的多元化业务也有所斩获。如今打开格力电器官网,除了核心的空调产品外,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手机、冰箱、洗衣机、热水器、饮水机、生活电器等家电产品。在董明珠看来,“格力已经转型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空调到全品类家电的转型。”

董明珠许了很多愿:“每年增加200亿营收”、“2018年实现2000亿营收”、“再造一个格力”、“手机品质世界第一”、“2023年实现营收6000亿”。但兜兜转转,格力空调业务依然是格力电器最大的收入来源。

唐辰在《董明珠不需要第二个董宇辉》里写到:2022年格力空调产品营收占比为71.36%,该比重在2021年为70.11%。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为18.95%,消费电器、工业制品等产品为格力带来的收入占比仅个位数。这说明此前董明珠在手机、芯片、汽车等方向多元化尝试的失败,格力的跛脚问题更加严重,在与海尔、美的等老对手的竞争中,落后更远。

可以说,董明珠坚持造手机,也承载了“再造一个格力”的美好愿望,这也是董明珠的自信。

手机开屏再无董明珠

格力手机的多数关注度都来自董明珠。比如豪言“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希望华为手机成为世界第一,格力第二”等。踩着对手上位确实也让格力手机成为多元化业务中最受关注的一块。

格力前三款手机的最大卖点不是硬件配置,不是智能互联入口,而是董明珠把自己设置为开机画面。用户启动格力手机就能看到董明珠和气的微笑。这在国产手机品牌里算独一例,与小米绑定如此深的雷军都不曾想过有此尝试。客观上,董明珠有底气这么做:她带领格力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实现“技术、营销、制造”三位一体,战绩傲人。

但董明珠可能也已经想明白:好空调格力造不等于好手机格力造。类似格力手机用三年不坏的玩法,明显是用造空调的思维造手机,多少有点刻舟求剑。苹果面对钉子户也是各种心眼,明里暗里诱导用户换机;此外,格力手机性价比确实不高,配置一般卖的还挺贵,这在当下的手机市场,几乎毫无竞争力,自然也不是董明珠一句“格力做的手机不比苹果差”能说服消费者掏腰包。格力手机在定位、渠道、品牌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事必躬亲的董明珠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照顾到。

格力造手机也不是没有机会,中国制造、格力和董明珠都是不错的借力点,但格力已经玩砸:手机开屏再无董明珠。

如今,董明珠的注意力转移到她曾经看不上的互联网业务,格力的重心也放在数字渠道建设上:成立数字科技公司,打造“格力数字科技直播基地”,试图打通“产业带直播+短视频带货的新零售模式”。

再者手机行业已经是一片红的不能再红的红海。各种市调机构的数据报告都在显示,整个手机市场都在下行,恢复元气尚待时日,中国市场也已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两位数的下跌。

手机业务激不起水花,对于格力而言,果断放弃手机业务也不失为妥当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格力电器

4.5k
  • 格力电器今日现2亿元平价大宗交易
  • 格力电器申请注册“蒙面女王”商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董明珠关机

手机业务孤悬格力主业之外,经历多番折腾,董明珠放弃手机业务是迟早的事儿。

文|唐辰同学

格力手机正式关机?

主流新闻报道,格力电器已经解散手机核心团队,并引用一位去年离职的格力前员工的说法,从去年开始,格力手机深圳团队逐渐解散,到2022年中期还剩40余人之后,“深圳团队全部解散,后面应该不会再做手机了。”

对此,最新消息称,格力相关人士回应,格力手机研发持续进行中,TOSOT G7是格力第六代手机,且与格力+智慧家居结合,欢迎进入“格力董明珠店”选购体验。

回应很官方,也很平淡。很多人可能有同样的想法,若没有董明珠的正面回应,格力手机的实际局面可能正如该离职员工所言。不客气地说,手机业务孤悬格力主业之外,经历多番折腾,董明珠放弃手机业务是迟早的事儿。相比OPPO快刀斩乱麻的终止ZEKU,格力手机正缓慢失血而亡。

格力造手机,很董明珠

目前,格力手机的官网仍然无法打开,官方公众号“格力手机”更新也停留在2020年4月。但格力电器官网上,大松G5、大松G7两款手机尚未下架,官方销售平台“格力董明珠店”也有上述两款产品在售。售价不低,分别标价2699、3099元起。其他电商平台,仅有部分经销商店铺有售,格力自营店已无格力手机在售。

格力手机正式面世是在2015年,但缺乏明显的战略和打法,出场方式更出人意料。2015年3月,董明珠在一个公开演讲上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造出来了,并且称“已经在使用”。

这个手法,很董明珠。

和后续其他迭代新品一样,格力手机上市,没有正经的新品发布会,没有热情的上市引导,更没有所谓的明星代言。当年6月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正式宣布格力手机开卖,数量有限,售价1600元。据当时媒体报道,其产品主要由卓翼科技代工,预估早期投放量在10万部以下。

一款面向消费者的电子产品,在股东大会推向市场,是不是很迷幻?一向擅长做商业企业端生意的华为,都要精心准备一场高规格的发布会,与媒体、消费者进行一场新品心智的沟通。如果要找出一家出生气质吻合的手机品牌,那可能就是“智商税”的8848手机,毕竟这款手机瞄准的就是股东这类人群。

此后格力手机相继推出几款新品,简单罗列一下:2016年发布格力手机2代,格力色界手机于2017年推出。在沉寂两年后,格力手机3代于2019年发布。2020年,格力启用新的手机品牌,格力手机将品牌名更换为大松,并推出大松G5和大松G7两款手机,也是目前格力电器在售的仅有的两款手机。

实际上,大松是格力旗下的子品牌,并非纯粹的手机品牌,除了手机以外,大松品牌下还有电饭煲、空气炸锅等厨房小家电产品。

格力手机的收入或者销量,至今一直是个迷,格力电器也从未进行披露。当被问及手机业务情况时,董明珠的表态大多是这样:“你怎么知道我没成功?我的业绩和利润都增长了。”“我相信格力手机一定会成功。” 业界和媒体有过猜测,比如微博大V@摩卡表示,格力色界手机总共生产了30万台,实际只卖出1万台,前面数款产品的实际销量也在1万左右。

格力色界手机官网仅售出5台的消息也曾引起媒体和行业的热议。2022年”618“大促,董明珠的直播间里有30万人观看,可格力手机却只卖出了39部,其中有20人是未付款。

某种程度上,格力手机最大的销售渠道是内部消化。格力手机1代亮相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格力手机仅限内部采购,通常用作为员工的年终奖,也用作为对经销商的奖励。现在还能看到新闻报道里,格力内部“强买强卖”引发的员工不满。

这也难怪,网友调侃“格力手机最多的用户是格力的员工和经销商。”“格力手机出没最多的地方是在闲鱼。”

再造一个格力

回过头来看,格力入局手机行业并不迟。2015年,国内手机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华为、小米先后起势,蓝绿厂也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360、乐视等互联网玩家也先后入场抢蛋糕。董明珠触动最大的恐怕是同在珠海的魅族,彼时凭借爆款魅蓝手机斩获2000万年销量,成为国产手机品牌里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时,智能家居的理念也开始兴起,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成为行业共识,格力电器作为一家纯白家电企业,需要一个像黑电遥控器一样信息入口,手机是最合适的载体。这在格力电器2014年财报中得到佐证,格力造手机的初衷是“作为承担链接和控制智能家电产品的载体,格力会抢先争夺智能家居入口”。

从这个角度看,董明珠坚持造手机是时代的需要,是格力电器业务发展的必然。格力需要顺应行业发展,加快格力IoT布局速度,早日实现智能家居互联的目标。但从更深层面来说,这是格力业务多元化压力下的选择。

单一业务线在行业萧条时的承压能力十分有限。多年来,格力电器一直在进行多元化探索,试图淡化“空调”的标签。公开媒体报道里,格力电器多元化之路至少在三个方向已经很明确,并且走的很远,这包括消费品业务(全品类家电);智能装备板块(下游覆盖面包括家电、重工、汽车行业等)和新能源方面(格力钛等储能技术方向)。

这些尝试既有格力主营业务的延伸,比如商业用户业务的工业制品、智能楼宇,也是美的等“冤家对头”发力的方向。但也包括无边界的盲目拓展,比如去年预制菜概念火热,格力也横插一脚,不免被质疑是在“追风口”。对此,董明珠不以为然称:格力要做的是预制菜的装备。

大力出成绩,格力电器的多元化业务也有所斩获。如今打开格力电器官网,除了核心的空调产品外,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手机、冰箱、洗衣机、热水器、饮水机、生活电器等家电产品。在董明珠看来,“格力已经转型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空调到全品类家电的转型。”

董明珠许了很多愿:“每年增加200亿营收”、“2018年实现2000亿营收”、“再造一个格力”、“手机品质世界第一”、“2023年实现营收6000亿”。但兜兜转转,格力空调业务依然是格力电器最大的收入来源。

唐辰在《董明珠不需要第二个董宇辉》里写到:2022年格力空调产品营收占比为71.36%,该比重在2021年为70.11%。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为18.95%,消费电器、工业制品等产品为格力带来的收入占比仅个位数。这说明此前董明珠在手机、芯片、汽车等方向多元化尝试的失败,格力的跛脚问题更加严重,在与海尔、美的等老对手的竞争中,落后更远。

可以说,董明珠坚持造手机,也承载了“再造一个格力”的美好愿望,这也是董明珠的自信。

手机开屏再无董明珠

格力手机的多数关注度都来自董明珠。比如豪言“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希望华为手机成为世界第一,格力第二”等。踩着对手上位确实也让格力手机成为多元化业务中最受关注的一块。

格力前三款手机的最大卖点不是硬件配置,不是智能互联入口,而是董明珠把自己设置为开机画面。用户启动格力手机就能看到董明珠和气的微笑。这在国产手机品牌里算独一例,与小米绑定如此深的雷军都不曾想过有此尝试。客观上,董明珠有底气这么做:她带领格力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实现“技术、营销、制造”三位一体,战绩傲人。

但董明珠可能也已经想明白:好空调格力造不等于好手机格力造。类似格力手机用三年不坏的玩法,明显是用造空调的思维造手机,多少有点刻舟求剑。苹果面对钉子户也是各种心眼,明里暗里诱导用户换机;此外,格力手机性价比确实不高,配置一般卖的还挺贵,这在当下的手机市场,几乎毫无竞争力,自然也不是董明珠一句“格力做的手机不比苹果差”能说服消费者掏腰包。格力手机在定位、渠道、品牌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事必躬亲的董明珠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照顾到。

格力造手机也不是没有机会,中国制造、格力和董明珠都是不错的借力点,但格力已经玩砸:手机开屏再无董明珠。

如今,董明珠的注意力转移到她曾经看不上的互联网业务,格力的重心也放在数字渠道建设上:成立数字科技公司,打造“格力数字科技直播基地”,试图打通“产业带直播+短视频带货的新零售模式”。

再者手机行业已经是一片红的不能再红的红海。各种市调机构的数据报告都在显示,整个手机市场都在下行,恢复元气尚待时日,中国市场也已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两位数的下跌。

手机业务激不起水花,对于格力而言,果断放弃手机业务也不失为妥当的选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