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巴山蜀水,不好“卖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巴山蜀水,不好“卖菜”?

叮咚买菜从过去的全国扩张模式,变为重点区域经营模式,其业务模型并不适用于在全国“复制粘贴”。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张书乐

蜀道难,难到叮咚买菜不“卖菜”了。

于是,为了明天大踏步进军而进行的大踏步撤退,为了不做下一个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撤了。

5月22日一早,不少位于四川成都和重庆的用户打开手机上的“叮咚买菜”APP,便收到了附近站点即将关闭的通知。

APP上的“服务调整公告”显示,叮咚买菜站点将在2023年5月29日18:00停止配送服务。

叮咚买菜在公告中称,为更高效的服务广大用户,将对本区域前置仓的运营进行调整,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如需要退回充值账户余额或未到期的绿卡会员,可点击APP右下方“我的”,找到“客服与帮助”入口,联系客服协助退款、退卡,该站点社群服务也将同时调整。

当初进入西南市场,叮咚买菜可谓高举高打。2020年11月,叮咚买菜进入西南市场,首站为成都,开设基本覆盖成都各市辖区的17个前置仓。疫情对于叮咚买菜显然利好——在2021年4月获得3.3亿D+轮融资后,叮咚买菜又在同年5月入驻重庆,首批开设超20家前置仓。

对于当下的叮咚买菜来说,退出部分市场并不意外。

华东市场是叮咚买菜的大本营,也是叮咚买菜率先实现盈利的区域。2021年12月,叮咚买菜在上海地区实现整体盈利,长三角地区于该季度实现UE(单位经济模型)翻正。但在其他地区,盒马、朴朴等众多对手的参与,让叮咚买菜面临激烈的竞争。

在市场规模和盈利之间,叮咚买菜选择了后者。2022年,其陆续关闭安徽宣城、滁州、厦门等多个城市的站点,此举也让叮咚买菜获得了大幅度的减亏。

叮咚买菜撤出川渝地区,意味着什么?

从2022年开始,叮咚买菜一直在收缩市场,已撤出多个地区,还会进一步收缩吗?

对此,财经网胡磊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这就是战略性收缩,也意味着叮咚买菜从过去的全国扩张模式,变为重点区域经营模式,其业务模型并不适用于在全国“复制粘贴”。

生鲜电商经过疯狂扩张后,已经有多个平台出现了战略性收缩。

叮咚买菜选择今日“大踏步的撤退”,当不止是川渝地区,其目的也是为了模式调整并试错后,日后“大踏步的前进”。

川渝地区作为市场的必争之地,叮咚买菜撤出并非竞争激烈,而是模式不适配。

叮咚买菜与其勉力维持,不如通过撤出收缩力量,在重点区域去进行调试。

整体来说,生鲜电商对于营收状态不佳的地区,作出这种选择,更多的是内部原因,而非外部竞争白热化。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撤退,也意味着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故事,在破灭。

前置仓模式是生鲜电商的基础模式,此类模式在做少数爆款生鲜时,效果明显。

但前置仓在进行更普适于用户的大量生鲜产品的调配上,由于大数据掌握量的不足、友商竞争激烈而带来的预测不精准,就可能带来仓储上的“浪费”(生鲜产品浪费或仓储空间浪费)。

叮咚买菜目前将重点放到了预制菜,被看做是其战略转型的方向。

叮咚买菜2023年Q1财报显示,以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经占叮咚买菜整体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的用户渗透率已经提升至70%以上,主打家常菜系列的预制菜品牌 “蔡长青”目前月销量已经超过7000万。

愚以为,其实不然。

预制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较之传统生鲜,保质期更长,可以更好的在前置仓模式下做弹性存储。

但这一领域的可选菜品并不丰富,且整体市场并未打开,前期研发运营和推广成本都较高,用户接受层度有限,只是小风口,无法支持大平台生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巴山蜀水,不好“卖菜”?

叮咚买菜从过去的全国扩张模式,变为重点区域经营模式,其业务模型并不适用于在全国“复制粘贴”。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张书乐

蜀道难,难到叮咚买菜不“卖菜”了。

于是,为了明天大踏步进军而进行的大踏步撤退,为了不做下一个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撤了。

5月22日一早,不少位于四川成都和重庆的用户打开手机上的“叮咚买菜”APP,便收到了附近站点即将关闭的通知。

APP上的“服务调整公告”显示,叮咚买菜站点将在2023年5月29日18:00停止配送服务。

叮咚买菜在公告中称,为更高效的服务广大用户,将对本区域前置仓的运营进行调整,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如需要退回充值账户余额或未到期的绿卡会员,可点击APP右下方“我的”,找到“客服与帮助”入口,联系客服协助退款、退卡,该站点社群服务也将同时调整。

当初进入西南市场,叮咚买菜可谓高举高打。2020年11月,叮咚买菜进入西南市场,首站为成都,开设基本覆盖成都各市辖区的17个前置仓。疫情对于叮咚买菜显然利好——在2021年4月获得3.3亿D+轮融资后,叮咚买菜又在同年5月入驻重庆,首批开设超20家前置仓。

对于当下的叮咚买菜来说,退出部分市场并不意外。

华东市场是叮咚买菜的大本营,也是叮咚买菜率先实现盈利的区域。2021年12月,叮咚买菜在上海地区实现整体盈利,长三角地区于该季度实现UE(单位经济模型)翻正。但在其他地区,盒马、朴朴等众多对手的参与,让叮咚买菜面临激烈的竞争。

在市场规模和盈利之间,叮咚买菜选择了后者。2022年,其陆续关闭安徽宣城、滁州、厦门等多个城市的站点,此举也让叮咚买菜获得了大幅度的减亏。

叮咚买菜撤出川渝地区,意味着什么?

从2022年开始,叮咚买菜一直在收缩市场,已撤出多个地区,还会进一步收缩吗?

对此,财经网胡磊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这就是战略性收缩,也意味着叮咚买菜从过去的全国扩张模式,变为重点区域经营模式,其业务模型并不适用于在全国“复制粘贴”。

生鲜电商经过疯狂扩张后,已经有多个平台出现了战略性收缩。

叮咚买菜选择今日“大踏步的撤退”,当不止是川渝地区,其目的也是为了模式调整并试错后,日后“大踏步的前进”。

川渝地区作为市场的必争之地,叮咚买菜撤出并非竞争激烈,而是模式不适配。

叮咚买菜与其勉力维持,不如通过撤出收缩力量,在重点区域去进行调试。

整体来说,生鲜电商对于营收状态不佳的地区,作出这种选择,更多的是内部原因,而非外部竞争白热化。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撤退,也意味着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故事,在破灭。

前置仓模式是生鲜电商的基础模式,此类模式在做少数爆款生鲜时,效果明显。

但前置仓在进行更普适于用户的大量生鲜产品的调配上,由于大数据掌握量的不足、友商竞争激烈而带来的预测不精准,就可能带来仓储上的“浪费”(生鲜产品浪费或仓储空间浪费)。

叮咚买菜目前将重点放到了预制菜,被看做是其战略转型的方向。

叮咚买菜2023年Q1财报显示,以预制菜为主的自有品牌商品已经占叮咚买菜整体GMV的19%,其中自有品牌的用户渗透率已经提升至70%以上,主打家常菜系列的预制菜品牌 “蔡长青”目前月销量已经超过7000万。

愚以为,其实不然。

预制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较之传统生鲜,保质期更长,可以更好的在前置仓模式下做弹性存储。

但这一领域的可选菜品并不丰富,且整体市场并未打开,前期研发运营和推广成本都较高,用户接受层度有限,只是小风口,无法支持大平台生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