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影产业促进法》亮点有哪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影产业促进法》亮点有哪些?

《电影产业促进法》将于2017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也会对整个文化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以146票赞成、1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来说,《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通过,是锦上添花,为正处黄金发展时期的电影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电影产业促进法》究竟会对电影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影响呢?

拍电影更简单了

《电影产业促进法》取消了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取消了《电影摄制许可证(单片)》,同时下放了电影摄制审批、特殊题材电影剧本审批、电影公映审批、电影放映审批和举办涉外电影节(展)审批。

这意味着,以后拍电影只需要一个故事大纲就可以备案了。减少审批项目、降低行政审批门槛,激活电影市场活力,鼓励更多题材的电影作品出现。此前,不少人对中国电影审批制度不满,认为过多的审批程序阻碍、限制了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尤其是一些根据热点时事改编的电影项目,审批时间过长,会让电影项目失去时效性。如今,只有一个故事梗概,符合电影摄制所需的资金、人员等企业、组织、个人都可以申请拍电影。未来,会出现更多的电影立项项目,电影类型也更加丰富。

虽然拍电影的审批过程简化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任何故事都可以拍成电影予以公映。《电影产业促进法》禁止含有违法法律、道德、国家安全等内容,未经审核的电影不得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传播。从11月5日起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发布部分网络大电影下线的消息。据统计一共有60部网络大电影下线,这与《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审议、通过不无关系。尽管从法律层面放开了对电影审批的监管,但是从内容上还是严格要求不得宣传色情、暴力、犯罪。《电影产业促进法》适用于传统电影和网络大电影,院线不能上映的影片,网络也不能传播。

票房造假危险了

《电影产业促进法》要求电影院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计算机售票系统,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统计销售收入。这一要求主要针对票房造假行为。偷票、瞒报票房、票房注水一直都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弊端。近些年,多部影片陷入票房造假的丑闻。《叶问》、《捉妖记》、《赵氏孤儿》等,都曾经传出票房造假丑闻。票房造假,让中国票房成绩失去公信力。因《捉妖记》票房造假,美国著名电影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不再提供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票房造假不仅影响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的公信力,还危害电影行业发展。院线排片以票房为准,观众的选择又以排片率为准。如果票房虚高,会误导观众选择,引起观众不满。而且票房虚高,也影响了同档期其他优质影片的排片和票房收入。这种恶性竞争形成一股风气,会严重扰乱电影市场,伤害部分电影从业者的信心。

《电影产业促进法》从法律层面规定,如果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况严重的会被吊销许可证。

电影炒作需谨慎

近几年电影圈不少明星、导演、演员不时爆出丑闻,柯震东吸毒、王全安嫖娼、文章出轨……这些行为有违社会公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这些公众人物的丑闻、绯闻也会被无限炒作,提高相关作品热度。因此,出现了利用丑闻、八卦炒作电影的怪象。

针对影视娱乐圈的乱象,《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要求电影行业组织依法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电影产业促进法》对演员、导演等从业人员的道德直接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设定了法律、道德底线。

以后利用离婚、出轨、小三、吸毒这类负面消息炒作电影的行为会变得危险了,可能会变成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会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一定期限从业禁止等。

电影演员、导演、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对大众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对大众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电影产业促进法》在道德上要求从业者既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也要有专业的技能。未来,德艺双馨的从业者会更受欢迎,而靠丑闻、靠炒作上位的明星会慢慢淡出视线。

保护国产电影

面对好莱坞大片的进攻,《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电影院应当合理安排由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所摄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并且放映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

这是《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一个重要规定。因为从保护中国文化和加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度来看,这一规定将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好莱坞电影发展由来已久,在宣传、资本、技术、制作等多个层面都优于国产电影。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进攻,国产电影难以抵挡。对国产电影放映比例进行规定之后,为其提供了一个相对健康、稳定的成长环境。

不过,好莱坞数部大片在中国的风靡,也可以看出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差别。国产电影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保护,还需在质量上不断提高。

除了这些,《电影产业促进法》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电影走出去、电影创作、放映、监管、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自2000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无论是从作品数量,还是电影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大国。近些年,我国每年生产故事影片超过600部,各类影片年产量达到近千部。但是电影质量不高、观看效果不佳、内容庸俗也是其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电影市场逐渐扩大,成为赶超美国的电影大国时,对电影市场秩序进行规范,解决电影发展中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电影产业促进法》将于2017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也会对整个文化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说,激活市场活力、规范从业者道德行为是《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最大亮点。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影产业促进法》亮点有哪些?

《电影产业促进法》将于2017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也会对整个文化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以146票赞成、1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来说,《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通过,是锦上添花,为正处黄金发展时期的电影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电影产业促进法》究竟会对电影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影响呢?

拍电影更简单了

《电影产业促进法》取消了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取消了《电影摄制许可证(单片)》,同时下放了电影摄制审批、特殊题材电影剧本审批、电影公映审批、电影放映审批和举办涉外电影节(展)审批。

这意味着,以后拍电影只需要一个故事大纲就可以备案了。减少审批项目、降低行政审批门槛,激活电影市场活力,鼓励更多题材的电影作品出现。此前,不少人对中国电影审批制度不满,认为过多的审批程序阻碍、限制了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尤其是一些根据热点时事改编的电影项目,审批时间过长,会让电影项目失去时效性。如今,只有一个故事梗概,符合电影摄制所需的资金、人员等企业、组织、个人都可以申请拍电影。未来,会出现更多的电影立项项目,电影类型也更加丰富。

虽然拍电影的审批过程简化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任何故事都可以拍成电影予以公映。《电影产业促进法》禁止含有违法法律、道德、国家安全等内容,未经审核的电影不得通过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网络传播。从11月5日起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发布部分网络大电影下线的消息。据统计一共有60部网络大电影下线,这与《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审议、通过不无关系。尽管从法律层面放开了对电影审批的监管,但是从内容上还是严格要求不得宣传色情、暴力、犯罪。《电影产业促进法》适用于传统电影和网络大电影,院线不能上映的影片,网络也不能传播。

票房造假危险了

《电影产业促进法》要求电影院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计算机售票系统,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统计销售收入。这一要求主要针对票房造假行为。偷票、瞒报票房、票房注水一直都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弊端。近些年,多部影片陷入票房造假的丑闻。《叶问》、《捉妖记》、《赵氏孤儿》等,都曾经传出票房造假丑闻。票房造假,让中国票房成绩失去公信力。因《捉妖记》票房造假,美国著名电影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不再提供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票房造假不仅影响中国电影票房数据的公信力,还危害电影行业发展。院线排片以票房为准,观众的选择又以排片率为准。如果票房虚高,会误导观众选择,引起观众不满。而且票房虚高,也影响了同档期其他优质影片的排片和票房收入。这种恶性竞争形成一股风气,会严重扰乱电影市场,伤害部分电影从业者的信心。

《电影产业促进法》从法律层面规定,如果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况严重的会被吊销许可证。

电影炒作需谨慎

近几年电影圈不少明星、导演、演员不时爆出丑闻,柯震东吸毒、王全安嫖娼、文章出轨……这些行为有违社会公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这些公众人物的丑闻、绯闻也会被无限炒作,提高相关作品热度。因此,出现了利用丑闻、八卦炒作电影的怪象。

针对影视娱乐圈的乱象,《电影产业促进法》明确要求电影行业组织依法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等。《电影产业促进法》对演员、导演等从业人员的道德直接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设定了法律、道德底线。

以后利用离婚、出轨、小三、吸毒这类负面消息炒作电影的行为会变得危险了,可能会变成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会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一定期限从业禁止等。

电影演员、导演、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对大众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对大众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电影产业促进法》在道德上要求从业者既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也要有专业的技能。未来,德艺双馨的从业者会更受欢迎,而靠丑闻、靠炒作上位的明星会慢慢淡出视线。

保护国产电影

面对好莱坞大片的进攻,《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电影院应当合理安排由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所摄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并且放映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

这是《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一个重要规定。因为从保护中国文化和加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度来看,这一规定将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好莱坞电影发展由来已久,在宣传、资本、技术、制作等多个层面都优于国产电影。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势进攻,国产电影难以抵挡。对国产电影放映比例进行规定之后,为其提供了一个相对健康、稳定的成长环境。

不过,好莱坞数部大片在中国的风靡,也可以看出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差别。国产电影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保护,还需在质量上不断提高。

除了这些,《电影产业促进法》还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电影走出去、电影创作、放映、监管、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自2000年以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无论是从作品数量,还是电影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影大国。近些年,我国每年生产故事影片超过600部,各类影片年产量达到近千部。但是电影质量不高、观看效果不佳、内容庸俗也是其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电影市场逐渐扩大,成为赶超美国的电影大国时,对电影市场秩序进行规范,解决电影发展中的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电影产业促进法》将于2017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将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也会对整个文化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总的来说,激活市场活力、规范从业者道德行为是《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最大亮点。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