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玉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周二表示,4月以来,中国经济修复动能出现见顶回落的迹象,下半年经济增长或经历U型修复的磨底阶段,财政、货币政策都需要进一步加力。
他在中信证券资本市场论坛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是高债务、弱需求的组合。截至去年末,中国实体部门宏观杠杆率达到273.2%,超过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在当前的债务水平下,每年付息支出占新增社融的比例近50%,新增的流动性大部分都用来还债,而不是流入生产消费领域,这就导致了弱需求。
“今年一季度放了十万亿的贷款,但是经济增速并没有明显的回升,特别是我们看到整个核心通胀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主要是一高一低,高就是高债务,低就是弱需求。”他说。
面对高债务、弱需求的组合,明明表示,稳增长更需要从财政端入手,而政策性金融工具具有典型的逆周期特征,下半年不排除加码的可能,从2020年和2021年来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规模都是在2万亿元左右。
其次,中央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等方式加杠杆,弥补居民和企业部门加杠杆空间有限的情况。他指出,截至去年底,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仅为21.4%,远低于地方政府,与发达国家政府杠杆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层面的情况相反,我国中央政府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
货币政策方面,明明认为,年内存款准备金率仍有0.25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同时,央行或在三季度下调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利率10个基点。
“降准是一个周期性工具,大概每半年会有一次降准的窗口,考虑到3月份有一次降准,我们觉得下一次降准可能要等到三季度末或者是四季度初。”他称。
明明还表示,如果经济增速下降,那政策利率一定是下降的。“大家会发现每一次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趋势低于50%的时候,政策利率就会下调。”他说,“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三季度下调政策利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预计三季度MLF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至少有10个基点的下调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中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至49.2%,时隔三个月再次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其中,生产指数比上月回落4.4个百分点至50.2%,新订单指数比上月回落4.8个百分点至48.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