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经济观察报】井上靖笔下的鉴真东渡与“灿烂的大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经济观察报】井上靖笔下的鉴真东渡与“灿烂的大唐”

人物的努力在历史之前如此渺小,其意志却又如此坚定,有着一件事做一辈子的志气。

唐乾陵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僧侣上朝觐见皇帝的情景。

“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有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

鉴真三度开口:“是为了法。即使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

“我不打算回日本了。”

“到死都不回去了么”普照问。

戒融颇为严肃地回答:

“大概是。我没有双亲,也没有兄妹,为什么要回日本?只因为生在日本的缘故,就得回日本么?”

普照不答,戒融又说:

“身上流着日本人的血,就非要回日本不可吗?”

普照仍然无言。

——《天平之甍》

只是为了置身中土的大场面,享受长安的春天,就耗尽一生韶华甚至一己性命,这是否值得?

这不是文人午后的千年一梦,而是当年日本对于唐的现实选择。一次远航上下人数就有五六百人,其中人等即使能够生还,一辈子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而因为开支浩大,政治企图变得微不足道,宗教与文化成为首要目的。

然而,对于多数被选中去的人,也就是遣唐使,去还是不去,生与死,对于他们似乎不是一个两难问题,能够“那么长久地生活在那灿烂的大唐”,乘上遣唐船就成为冒险赌命的意义。

在日本圣武天皇在位之际,也就是日本天平年间,四位僧人加入这一队伍。

他们的任务是去大唐延请一位精通戒律的大师,来整顿尚未实行戒律的日本。当时日本作为一个正规国家初具形貌,正在努力学习大唐政治文化,而佛教传入百余年,却仍旧混乱不明。不少百姓出家是为了躲避课役,僧人行为也并没有严格守戒,这种情况下官方法令并不起作用,而应该来自能够服众的大师的信仰号召力。

这四位僧人分别是荣睿、普照、戒融以及年轻的玄朗。这次出行的结果,最终延请到扬州的鉴真大师,但是关于这四位僧人的故事却相当简略,日本作家井上靖在《天平之甍》的工作是从只言片语中重建当时的历史场景。

鉴真东渡图。742年,荣睿、普照等日本僧人迎请鉴真东渡。多次渡海均告失败,753年,66岁的鉴真终于到达日本,在奈良新建了著名的唐招提寺,讲经说法十年,于763年圆寂于奈良。在日本,鉴真被称为“天平之甍”,意为天平文化时代的屋脊。

中国人都知道鉴真东渡的故事,往往被简化抽象为鉴真的高大塑像,这遮蔽了人物的命运以及历史的曲折。比如,对于鉴真是七次东渡还是六次东渡,中日两国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对于其中一次界定不同,而日本人又避讳说七,因此有了说法的不同。除了六与七次的差别,人人都知的鉴真事迹之外,细节却都过于简化,还有很多语焉不详处,鉴真为何东渡?为何如此曲折仍旧不改其志?鉴真影响为何如此特别?

井上靖的《天平之甍》,其实就是为了借助鉴真东渡的故事,讲一代日本遣唐僧人的故事,让原本在鉴真高大形象之外的模糊人物与往昔声音得以还原。当时航海凶险,百渡无一返,支撑人们东渡的信念,无非在长安走动与思考,即使洛阳的街衢之繁华也令日人惊艳,对比之下,多次感叹奈良的渺小与贫穷,“实在不能求之与日本”。

在如同“百花盛开”的大唐全盛时代,一代代遣唐使带着梦想,踏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经历百渡无一返的惊险。即使侥幸到达唐土,随后也将花上数十年的时光,将最好的青壮年时间置身异国,等到返回,已然老年姿态。遣唐使要么独立埋首经典,要么光耀大唐殿堂,要么游历四方中土,要么只是带着一己老弱身躯返回。期待踏上下一波遣唐使的大船,期待大海风向如愿,能够顺利回到日本。

这几乎是就是人生的隐喻,以时间为筹码的赌场,你怎么思考,你就如何下注,最后却不能保证收获你所梦想。《天平之甍》的人物,鉴真道睿之类从中国到日本大师,固然令人高山景仰,其行其言,难免有如金如石的感叹,却在意料之中,毕竟源自信仰的支撑,也是普世的情怀驱使。但是凡微人物的努力奋斗与抗争,中间充满了犹豫与无奈甚至软弱,这种充满起伏的情感却更为人性,虽然隐匿在宏大历史之中,却自有其价值,经过考验之后的坚定,更令人感怀。

书中鉴真的坚毅,称之类似武士,其实这些日本遣唐僧才是真正不像一般想象中的出家人。他们勇猛,他们坚守,他们有着各种无法排遣的执念,也有着对于大唐知识以及佛教戒律无尽的向往。

井上靖出生于1907年,记者出身,最终成为日本著名作家,早年遍读中国典籍,《天平之甍》于1958年获日本艺术选奖。在中国,井上靖最出名的工作或许是《敦煌》,但是我却更喜欢《天平之甍》,比起《敦煌》的博大激荡,我更偏好《天平之甍》的纯粹精进。前者写尽边陲的戎马倥偬与文明的冲突溶解,令人过目难忘,《天平之甍》虽然不乏波澜壮阔的航海描写,但是多数情况是在从容叙述,探索人心,犹如雨过天晴的宋瓷,线索场景看似简单,但却蕴含无尽变化。

在《天平之甍》中,普照等僧人只是做一件事,就是用一生请鉴真东渡,而这本小说也是只写了这么一件事,甚至几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玄郎的中国妻子一闪而过)。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单一的线索,却丝丝入扣地写入井上靖对于历史与人性的理解。

井上靖(右,1907-1991)与巴金,他曾多次访问中国。

这部小说,看似朴实,却极尽意蕴,类似火柴棍搭建起来的微型宫殿,简单,却不失精湛。或者更合适的比喻,就像书名中的“甍”,这是普照回到日本之后收到一个礼物,古老,甚至有裂纹,却渡过渤海从大乱中的唐朝来到京都。普照甚至不知道是何人所寄,是游历中的戒荣还是安家的玄郎,抑或另有其人?这是小说的秘密,也是无数历史中隐秘往昔之一。在普照看起来觉得似曾相识,但却无从记忆。

甍是屋脊之意,一说是屋脊上装饰品,书中解释为“甍是放在寺院大栋两端的鸱尾”、“异形的瓦制物品”。最终,甍放入唐朝提寺上的大栋两端。书名也被人们认为隐喻鉴真是天平时代的文化栋梁,或许甍也是隐喻日本遣唐僧的作用,虽然不是栋梁,但是却作为栋梁的两端起到其作用。

作为全书贯穿开始到结束的人物,僧人普照可谓全书副线。虽然最开始延请鉴真最为坚决的是荣睿,而在多次渡海失败中,荣睿最后的死亡导致普照不得不延续其使命,最终成功促成鉴真东渡也是他,甚至,收到具有象征意义的甍也是他。普照一出场就被视为青年才俊,他却不以为意地认为只是勤于读书,早年甚至不得不与欲望搏斗,这种写照多少有点令人想到井上靖的自我写照,他早年进入大学时候曾经加入柔道部进行禁欲式的练习——欲望与禁欲的搏斗。

日本评论家福田宏年说,井上靖的视角之一在于“视人生为一条涸竭的河床的看法”,其历史小说“底层中流动着的思想是对逝水流年中人物虚无飘渺的命运的一种想法”,具体到《天平之甍》,更是被认为”白色河床”发展深化后的叙事诗世界。

固然《天平之甍》的世界中,确实始终弥漫着无可奈何的感叹,比如一事无成以一身返日的景云,再比如满怀羞愧希望携带妻儿回到日本的玄郎却始终错过机会,比如誉满中国、思乡情切却遭遇海难安葬唐土的阿倍仲麻吕,更不用说书中一闪而过的李林甫、李凑、如海等人。无论贵胄还是凡俗抑或出家人,时间、自然、历史都不曾给予这些人太多胜算,随机性的搏斗中,有人幸运,有人背运,只有命运随机性的生杀予夺,连怜悯也无从谈起,天地的无情超越了个体意志的抗争与偏好。

然而,即使在这样无可奈何之中,个体虽然无法主宰结果,但是精神的进取却始终存在,不用说鉴真的坚定决绝以及普照等人的固守,即使看起来最类似悲剧的老僧业行,也透出此中真意:他来到大唐之后先研究了几年佛经,发现自己毫无慧根之后,决定做自己能够做的事,就是将唐土重要佛经一丝不苟抄写下来带回日本。于是,他几乎不问世事地在大唐抄写经典,数十年的中国生活未曾改变他日本人的气质,他时刻决定不惜以命保卫其经典,为了成功返回日本不惜多番麻烦。最终,他和他的几乎全部经典一起葬身大海,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多数人仍旧会为其要佛经不要性命的精神都打动,这种坚守,即使未能超越自然,却始终有一种意志的尊严。

我敬佩井上靖的穿越,在于他很好地展示了诸多当时人物的情景,即使不是无比接近,也足以让人向往,这也是他与当下诸多小说截然不同之处。让唐代人说现代话做现代事只是现代人的意淫,而让唐代人说唐代话做唐代事,则是一种历史的还原。《天平之甍》的古,不仅在于语言以及背景,更在行为的古。令人想到中国古代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寥寥几句话,其实隐匿了尾生的事迹以及心思,背后可能省略了一个很哀怨的故事。尾生是春秋时候年轻人,与孔子均为鲁国曲阜人,他与一个女子相恋,一说两人不为女子家人所容。所以两人约定相会桥外,与尾生一起返乡。结果当天突然天降大雨,水漫上桥,尾生为了等候女生不愿意离去,因此而死,据说女子也随之而死。此后两千年,尾生由一个守信形象变为迂腐形象,这背后的转变耐人寻味。

而《天平之甍》之中,人物的努力在历史之前如此渺小,其意志却又如此坚定,这就是古人的迂与直。井上靖也写《孔子》,在日本评价很高,在中国则评价两级,对于一些国人,充满了对孔子意理的解析而不是对孔子个人的理解,这大概源自两国对于孔子理念的实践不同,儒家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更多彰显在国家层面,在日本更多流于日常与人生。

读完《天平之甍》,我想到孔子的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井上靖这样的人来说,也许古就是指期待的时代,犹如尾生抱柱,是一种固执,今天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愚蠢,其实是一种坚守,这是古意。

井上靖在日本地位颇尊,也曾经是热门诺奖的候选。《太平之甍》饱满大气,是过去的时代应该有的节奏,绝不仅仅是文艺的很慢,而是一件事做一辈子的志气,犹如井上在今天的苦心整理工作,其实也呼应昔日遣唐僧人的艰险,这是人心不古的当下难以见到的气节。

读完《太平之甍》遇到一位日本青年,他的工作是中日文化交流,其实有点类似当时遣唐僧的作用,只是时代不同,难有往昔情怀。谈起井上靖。他淡淡地说他知道,不过他不会去读,因为井上靖是他父亲那辈人才会读的书。

本文原标题为《井上靖的古中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经济观察报】井上靖笔下的鉴真东渡与“灿烂的大唐”

人物的努力在历史之前如此渺小,其意志却又如此坚定,有着一件事做一辈子的志气。

唐乾陵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僧侣上朝觐见皇帝的情景。

“既然日本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有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

鉴真三度开口:“是为了法。即使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

“我不打算回日本了。”

“到死都不回去了么”普照问。

戒融颇为严肃地回答:

“大概是。我没有双亲,也没有兄妹,为什么要回日本?只因为生在日本的缘故,就得回日本么?”

普照不答,戒融又说:

“身上流着日本人的血,就非要回日本不可吗?”

普照仍然无言。

——《天平之甍》

只是为了置身中土的大场面,享受长安的春天,就耗尽一生韶华甚至一己性命,这是否值得?

这不是文人午后的千年一梦,而是当年日本对于唐的现实选择。一次远航上下人数就有五六百人,其中人等即使能够生还,一辈子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而因为开支浩大,政治企图变得微不足道,宗教与文化成为首要目的。

然而,对于多数被选中去的人,也就是遣唐使,去还是不去,生与死,对于他们似乎不是一个两难问题,能够“那么长久地生活在那灿烂的大唐”,乘上遣唐船就成为冒险赌命的意义。

在日本圣武天皇在位之际,也就是日本天平年间,四位僧人加入这一队伍。

他们的任务是去大唐延请一位精通戒律的大师,来整顿尚未实行戒律的日本。当时日本作为一个正规国家初具形貌,正在努力学习大唐政治文化,而佛教传入百余年,却仍旧混乱不明。不少百姓出家是为了躲避课役,僧人行为也并没有严格守戒,这种情况下官方法令并不起作用,而应该来自能够服众的大师的信仰号召力。

这四位僧人分别是荣睿、普照、戒融以及年轻的玄朗。这次出行的结果,最终延请到扬州的鉴真大师,但是关于这四位僧人的故事却相当简略,日本作家井上靖在《天平之甍》的工作是从只言片语中重建当时的历史场景。

鉴真东渡图。742年,荣睿、普照等日本僧人迎请鉴真东渡。多次渡海均告失败,753年,66岁的鉴真终于到达日本,在奈良新建了著名的唐招提寺,讲经说法十年,于763年圆寂于奈良。在日本,鉴真被称为“天平之甍”,意为天平文化时代的屋脊。

中国人都知道鉴真东渡的故事,往往被简化抽象为鉴真的高大塑像,这遮蔽了人物的命运以及历史的曲折。比如,对于鉴真是七次东渡还是六次东渡,中日两国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对于其中一次界定不同,而日本人又避讳说七,因此有了说法的不同。除了六与七次的差别,人人都知的鉴真事迹之外,细节却都过于简化,还有很多语焉不详处,鉴真为何东渡?为何如此曲折仍旧不改其志?鉴真影响为何如此特别?

井上靖的《天平之甍》,其实就是为了借助鉴真东渡的故事,讲一代日本遣唐僧人的故事,让原本在鉴真高大形象之外的模糊人物与往昔声音得以还原。当时航海凶险,百渡无一返,支撑人们东渡的信念,无非在长安走动与思考,即使洛阳的街衢之繁华也令日人惊艳,对比之下,多次感叹奈良的渺小与贫穷,“实在不能求之与日本”。

在如同“百花盛开”的大唐全盛时代,一代代遣唐使带着梦想,踏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经历百渡无一返的惊险。即使侥幸到达唐土,随后也将花上数十年的时光,将最好的青壮年时间置身异国,等到返回,已然老年姿态。遣唐使要么独立埋首经典,要么光耀大唐殿堂,要么游历四方中土,要么只是带着一己老弱身躯返回。期待踏上下一波遣唐使的大船,期待大海风向如愿,能够顺利回到日本。

这几乎是就是人生的隐喻,以时间为筹码的赌场,你怎么思考,你就如何下注,最后却不能保证收获你所梦想。《天平之甍》的人物,鉴真道睿之类从中国到日本大师,固然令人高山景仰,其行其言,难免有如金如石的感叹,却在意料之中,毕竟源自信仰的支撑,也是普世的情怀驱使。但是凡微人物的努力奋斗与抗争,中间充满了犹豫与无奈甚至软弱,这种充满起伏的情感却更为人性,虽然隐匿在宏大历史之中,却自有其价值,经过考验之后的坚定,更令人感怀。

书中鉴真的坚毅,称之类似武士,其实这些日本遣唐僧才是真正不像一般想象中的出家人。他们勇猛,他们坚守,他们有着各种无法排遣的执念,也有着对于大唐知识以及佛教戒律无尽的向往。

井上靖出生于1907年,记者出身,最终成为日本著名作家,早年遍读中国典籍,《天平之甍》于1958年获日本艺术选奖。在中国,井上靖最出名的工作或许是《敦煌》,但是我却更喜欢《天平之甍》,比起《敦煌》的博大激荡,我更偏好《天平之甍》的纯粹精进。前者写尽边陲的戎马倥偬与文明的冲突溶解,令人过目难忘,《天平之甍》虽然不乏波澜壮阔的航海描写,但是多数情况是在从容叙述,探索人心,犹如雨过天晴的宋瓷,线索场景看似简单,但却蕴含无尽变化。

在《天平之甍》中,普照等僧人只是做一件事,就是用一生请鉴真东渡,而这本小说也是只写了这么一件事,甚至几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玄郎的中国妻子一闪而过)。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单一的线索,却丝丝入扣地写入井上靖对于历史与人性的理解。

井上靖(右,1907-1991)与巴金,他曾多次访问中国。

这部小说,看似朴实,却极尽意蕴,类似火柴棍搭建起来的微型宫殿,简单,却不失精湛。或者更合适的比喻,就像书名中的“甍”,这是普照回到日本之后收到一个礼物,古老,甚至有裂纹,却渡过渤海从大乱中的唐朝来到京都。普照甚至不知道是何人所寄,是游历中的戒荣还是安家的玄郎,抑或另有其人?这是小说的秘密,也是无数历史中隐秘往昔之一。在普照看起来觉得似曾相识,但却无从记忆。

甍是屋脊之意,一说是屋脊上装饰品,书中解释为“甍是放在寺院大栋两端的鸱尾”、“异形的瓦制物品”。最终,甍放入唐朝提寺上的大栋两端。书名也被人们认为隐喻鉴真是天平时代的文化栋梁,或许甍也是隐喻日本遣唐僧的作用,虽然不是栋梁,但是却作为栋梁的两端起到其作用。

作为全书贯穿开始到结束的人物,僧人普照可谓全书副线。虽然最开始延请鉴真最为坚决的是荣睿,而在多次渡海失败中,荣睿最后的死亡导致普照不得不延续其使命,最终成功促成鉴真东渡也是他,甚至,收到具有象征意义的甍也是他。普照一出场就被视为青年才俊,他却不以为意地认为只是勤于读书,早年甚至不得不与欲望搏斗,这种写照多少有点令人想到井上靖的自我写照,他早年进入大学时候曾经加入柔道部进行禁欲式的练习——欲望与禁欲的搏斗。

日本评论家福田宏年说,井上靖的视角之一在于“视人生为一条涸竭的河床的看法”,其历史小说“底层中流动着的思想是对逝水流年中人物虚无飘渺的命运的一种想法”,具体到《天平之甍》,更是被认为”白色河床”发展深化后的叙事诗世界。

固然《天平之甍》的世界中,确实始终弥漫着无可奈何的感叹,比如一事无成以一身返日的景云,再比如满怀羞愧希望携带妻儿回到日本的玄郎却始终错过机会,比如誉满中国、思乡情切却遭遇海难安葬唐土的阿倍仲麻吕,更不用说书中一闪而过的李林甫、李凑、如海等人。无论贵胄还是凡俗抑或出家人,时间、自然、历史都不曾给予这些人太多胜算,随机性的搏斗中,有人幸运,有人背运,只有命运随机性的生杀予夺,连怜悯也无从谈起,天地的无情超越了个体意志的抗争与偏好。

然而,即使在这样无可奈何之中,个体虽然无法主宰结果,但是精神的进取却始终存在,不用说鉴真的坚定决绝以及普照等人的固守,即使看起来最类似悲剧的老僧业行,也透出此中真意:他来到大唐之后先研究了几年佛经,发现自己毫无慧根之后,决定做自己能够做的事,就是将唐土重要佛经一丝不苟抄写下来带回日本。于是,他几乎不问世事地在大唐抄写经典,数十年的中国生活未曾改变他日本人的气质,他时刻决定不惜以命保卫其经典,为了成功返回日本不惜多番麻烦。最终,他和他的几乎全部经典一起葬身大海,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多数人仍旧会为其要佛经不要性命的精神都打动,这种坚守,即使未能超越自然,却始终有一种意志的尊严。

我敬佩井上靖的穿越,在于他很好地展示了诸多当时人物的情景,即使不是无比接近,也足以让人向往,这也是他与当下诸多小说截然不同之处。让唐代人说现代话做现代事只是现代人的意淫,而让唐代人说唐代话做唐代事,则是一种历史的还原。《天平之甍》的古,不仅在于语言以及背景,更在行为的古。令人想到中国古代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寥寥几句话,其实隐匿了尾生的事迹以及心思,背后可能省略了一个很哀怨的故事。尾生是春秋时候年轻人,与孔子均为鲁国曲阜人,他与一个女子相恋,一说两人不为女子家人所容。所以两人约定相会桥外,与尾生一起返乡。结果当天突然天降大雨,水漫上桥,尾生为了等候女生不愿意离去,因此而死,据说女子也随之而死。此后两千年,尾生由一个守信形象变为迂腐形象,这背后的转变耐人寻味。

而《天平之甍》之中,人物的努力在历史之前如此渺小,其意志却又如此坚定,这就是古人的迂与直。井上靖也写《孔子》,在日本评价很高,在中国则评价两级,对于一些国人,充满了对孔子意理的解析而不是对孔子个人的理解,这大概源自两国对于孔子理念的实践不同,儒家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更多彰显在国家层面,在日本更多流于日常与人生。

读完《天平之甍》,我想到孔子的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井上靖这样的人来说,也许古就是指期待的时代,犹如尾生抱柱,是一种固执,今天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愚蠢,其实是一种坚守,这是古意。

井上靖在日本地位颇尊,也曾经是热门诺奖的候选。《太平之甍》饱满大气,是过去的时代应该有的节奏,绝不仅仅是文艺的很慢,而是一件事做一辈子的志气,犹如井上在今天的苦心整理工作,其实也呼应昔日遣唐僧人的艰险,这是人心不古的当下难以见到的气节。

读完《太平之甍》遇到一位日本青年,他的工作是中日文化交流,其实有点类似当时遣唐僧的作用,只是时代不同,难有往昔情怀。谈起井上靖。他淡淡地说他知道,不过他不会去读,因为井上靖是他父亲那辈人才会读的书。

本文原标题为《井上靖的古中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