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酱酒仍热,前五月申请近400条,带“酱”商标总数已超5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酱酒仍热,前五月申请近400条,带“酱”商标总数已超5万

“酱”字商标的持续新增,凸显酱酒发展的确定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云酒网

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28日,共新增393条含“酱”的33类酒类商标申请记录,平均每天新增申请约3个。而从2012年至今,有超过1.5万条“酱”字商标申请记录。

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到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国内名称、经营范围或商标、专利中带“酱”的酒企(含销售公司)超1470家,共计拥有相关商标信息5万余个;仅去年至今,此类企业新注册数量已达80家。

商标作为识别品牌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以上数据仅代表酱酒品类中的一小部分商标,即便在其中除去保护性注册的商标,酱酒整体的商标注册数量仍然相当可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酱酒赛道上品牌竞争的火热。

50000+酱酒相关商标,酱酒热的分化与强化

经历过此前一轮高速成长期的酱酒市场,如今已经来到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随着消费市场对酱酒品类、品牌认知度的进一步提高,酱酒品牌的竞争无疑更加激烈。

从今年中国商标网新增的393个含“酱”字33类酒类商标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即便步入所谓“中场”,但仍不断有新品牌在孵化,持续为“酱酒热”加温。生产商、品牌商、经销商……在众多的酱酒商标运作者当中,并不乏跨行业者的身影,而贵州依旧是他们的主要聚集地。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1469家“酱字号”酒类企业(即处于存续状态,国内名称、经营范围或商标、专利中带“酱”的酒企)中,有603家都位于贵州,而其中441家都集中在遵义仁怀。

仁怀2022酱酒工业总产值超897亿元,同比增长50%,是酱酒的核心产区,在酱酒品类中占据绝对的引领位置。此外,四川泸州的“酱字号”酒类企业也多达161家,是除贵州遵义外,酱酒企业集中最为密集的地区。

可以看到,酱酒作为目前酒业具有增长确定性的品类,其高盈利能力始终吸引着新玩家入场。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酱酒营收为2100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5倍,占全国白酒销售收入的三成以上,而酱酒的产量仅占全国白酒的十分之一左右。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酱酒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利润将突破1500亿元。

目前酱酒在高端市场话语权逐渐加强的同时,也正在向大众消费端进行扩张。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优秀酱酒品牌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多,并呈现出产区多样、定位多样、定价多样的特点。从市场端展现出的热度来看,未来酱酒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商标之争,酱酒高热下的另一战场

伴随酱酒的发展,酱酒消费市场中同样存在争议,这当中有关商标的争议最为显著。

酱酒行业同质化的问题一直存在,从商标内容上便可见一斑。过去,商标命名中含“茅”“台”“酱”“庄”等字眼的酱酒产品在市场举目可见,很多在包装、广告词上也趋于向茅台“靠拢”,缺乏特色,更有甚者直接销售侵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酱酒产品。

此前,遵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披露了5个商标侵权的典型案例。几乎同时,国台酒业发布声明称,在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出现假冒“国台”注册商标的“国台佳酿”“国台珍酿”“国台十年陈酿”等产品,这些产品并非国台酒业生产,产品来源尚未查明。

其他知名品牌之间,也同样存在商标权的争议。例如,贵州贵酒与上海贵酒对“贵酒”商标的争夺,郎酒与蔺郎酒业对于“郎”商标的纠纷。

一边是产业上的高度同质化,一边是消费市场的高热,酱酒市场商标侵权频发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酱酒品类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吸引一众商家涌入;二是酱酒品牌的培育成本高,需要长期的资源累积;三是茅台寡头效应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大,消费市场对于整体酱酒品类的认知仍然不足。

近两年,在“酱酒热”中完成消费者教育、以小体量实现销售规模大幅增长的企业,均保留了自身的品牌特色,如珍酒、金沙、武陵、夜郎古、安酒等。

多样化带来繁荣的发展,过高的同质化则呈现繁荣的泡沫。接下来,随着酱酒调整期的持续深化,将有更多具有自身独特品牌生命力和魅力的企业出现,共同参与酱酒市场的建设。在日益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下,酱酒市场也将迈入更加规范化的竞争阶段。

酱酒走向更远处,市场规范化建设加速

在酱酒市场上,相关各级政府对于行业及市场的监管,始终保持高度敏感。

此前,在环保层面,仁怀自2021年便开启了长达3年的白酒综合治理工作,整合小、散、弱企业,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在生产层面,2022年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批准发布了《酱香型白酒小作坊生产规范》的地方标准。

今年4月,遵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全市白酒市场生产经营秩序的通告》,要求禁止未取得许可(备案)生产白酒,禁止伪造、变造、冒用酒类生产许可证或者超许可范围生产白酒,禁止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实施损害竞争对手行为等。同时,遵义市酒业协会还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该通告。

从生产端到销售端,酱酒市场正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未来,在经历新周期的调整与升级后,新一轮的酱酒“洗牌”也将带来新的产业发展结构以及市场竞争格局。

特别是在今年消费复苏的大环境下,规范化的市场发展空间将为经历弱复苏后的酒业,提供更加有保障的发展环境,护航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在此阶段中,仍能够保持品牌自主性完成强劲增长的众多中小品牌和企业,将迎来长期的发展窗口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酱酒仍热,前五月申请近400条,带“酱”商标总数已超5万

“酱”字商标的持续新增,凸显酱酒发展的确定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云酒网

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28日,共新增393条含“酱”的33类酒类商标申请记录,平均每天新增申请约3个。而从2012年至今,有超过1.5万条“酱”字商标申请记录。

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到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国内名称、经营范围或商标、专利中带“酱”的酒企(含销售公司)超1470家,共计拥有相关商标信息5万余个;仅去年至今,此类企业新注册数量已达80家。

商标作为识别品牌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高度关注。以上数据仅代表酱酒品类中的一小部分商标,即便在其中除去保护性注册的商标,酱酒整体的商标注册数量仍然相当可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酱酒赛道上品牌竞争的火热。

50000+酱酒相关商标,酱酒热的分化与强化

经历过此前一轮高速成长期的酱酒市场,如今已经来到更加理性的发展阶段。随着消费市场对酱酒品类、品牌认知度的进一步提高,酱酒品牌的竞争无疑更加激烈。

从今年中国商标网新增的393个含“酱”字33类酒类商标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即便步入所谓“中场”,但仍不断有新品牌在孵化,持续为“酱酒热”加温。生产商、品牌商、经销商……在众多的酱酒商标运作者当中,并不乏跨行业者的身影,而贵州依旧是他们的主要聚集地。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1469家“酱字号”酒类企业(即处于存续状态,国内名称、经营范围或商标、专利中带“酱”的酒企)中,有603家都位于贵州,而其中441家都集中在遵义仁怀。

仁怀2022酱酒工业总产值超897亿元,同比增长50%,是酱酒的核心产区,在酱酒品类中占据绝对的引领位置。此外,四川泸州的“酱字号”酒类企业也多达161家,是除贵州遵义外,酱酒企业集中最为密集的地区。

可以看到,酱酒作为目前酒业具有增长确定性的品类,其高盈利能力始终吸引着新玩家入场。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酱酒营收为2100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5倍,占全国白酒销售收入的三成以上,而酱酒的产量仅占全国白酒的十分之一左右。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酱酒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利润将突破1500亿元。

目前酱酒在高端市场话语权逐渐加强的同时,也正在向大众消费端进行扩张。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优秀酱酒品牌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多,并呈现出产区多样、定位多样、定价多样的特点。从市场端展现出的热度来看,未来酱酒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商标之争,酱酒高热下的另一战场

伴随酱酒的发展,酱酒消费市场中同样存在争议,这当中有关商标的争议最为显著。

酱酒行业同质化的问题一直存在,从商标内容上便可见一斑。过去,商标命名中含“茅”“台”“酱”“庄”等字眼的酱酒产品在市场举目可见,很多在包装、广告词上也趋于向茅台“靠拢”,缺乏特色,更有甚者直接销售侵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酱酒产品。

此前,遵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披露了5个商标侵权的典型案例。几乎同时,国台酒业发布声明称,在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出现假冒“国台”注册商标的“国台佳酿”“国台珍酿”“国台十年陈酿”等产品,这些产品并非国台酒业生产,产品来源尚未查明。

其他知名品牌之间,也同样存在商标权的争议。例如,贵州贵酒与上海贵酒对“贵酒”商标的争夺,郎酒与蔺郎酒业对于“郎”商标的纠纷。

一边是产业上的高度同质化,一边是消费市场的高热,酱酒市场商标侵权频发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酱酒品类所带来的高额利润,吸引一众商家涌入;二是酱酒品牌的培育成本高,需要长期的资源累积;三是茅台寡头效应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大,消费市场对于整体酱酒品类的认知仍然不足。

近两年,在“酱酒热”中完成消费者教育、以小体量实现销售规模大幅增长的企业,均保留了自身的品牌特色,如珍酒、金沙、武陵、夜郎古、安酒等。

多样化带来繁荣的发展,过高的同质化则呈现繁荣的泡沫。接下来,随着酱酒调整期的持续深化,将有更多具有自身独特品牌生命力和魅力的企业出现,共同参与酱酒市场的建设。在日益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下,酱酒市场也将迈入更加规范化的竞争阶段。

酱酒走向更远处,市场规范化建设加速

在酱酒市场上,相关各级政府对于行业及市场的监管,始终保持高度敏感。

此前,在环保层面,仁怀自2021年便开启了长达3年的白酒综合治理工作,整合小、散、弱企业,保护赤水河生态环境;在生产层面,2022年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批准发布了《酱香型白酒小作坊生产规范》的地方标准。

今年4月,遵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全市白酒市场生产经营秩序的通告》,要求禁止未取得许可(备案)生产白酒,禁止伪造、变造、冒用酒类生产许可证或者超许可范围生产白酒,禁止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从事市场交易、实施损害竞争对手行为等。同时,遵义市酒业协会还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该通告。

从生产端到销售端,酱酒市场正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未来,在经历新周期的调整与升级后,新一轮的酱酒“洗牌”也将带来新的产业发展结构以及市场竞争格局。

特别是在今年消费复苏的大环境下,规范化的市场发展空间将为经历弱复苏后的酒业,提供更加有保障的发展环境,护航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在此阶段中,仍能够保持品牌自主性完成强劲增长的众多中小品牌和企业,将迎来长期的发展窗口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