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巴”开进校园,在“六一节”为静安师生送上爱国主题艺术“大礼包”

将画展与移动巴士相结合,将艺术与数媒技术相结合,将美育与红色精神相结合,在静安六校师生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种子。

六一儿童节当天,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组织师生参观奋斗移动美术馆

为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探索以艺术进社区的下沉式美育新形式,今年三五雷锋日, “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系列百站巡展项目正式启动,以“移动美术馆”创意形式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

6月1日,“奋斗之路,进取中国”——奋斗移动美术馆开赴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进行巡展,这是奋斗移动美术馆静安区六校巡展的最后一站。

“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系列巡展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界面新闻联合承办,并由上汽通用别克品牌作为品牌支持单位。

该系列巡展计划在5年内,每年结合时代大主题推出系列美育展览,并以红色大巴“奋斗移动美术馆”的创新形式,让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走进广大社区、学校、产业园区和文旅景点,让“红色文化”与“城市精神”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节日当天,红色大巴停驻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操场,来自各年级的师生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分时段有序参观了展览。

在钟南山画像前,有学生驻足观望。他向记者表示,在这幅画作中,观察到了钟南山爷爷眼角有泪水,仿佛感觉到了他当时面对疫情沉重的心情和战胜疫情的决心。

这名学生还说到,参观完整个画展,让他深深感受到了“红色就是信仰”这句话的含义,自己作为少先队员,虽然年纪小,但是很自豪。

将艺术展引进校园,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认为,这是六一儿童节里最有意义的“礼物”。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重点教育内容,此前曾组织师生走出校园,前往静安区著名的红色景点——中共二大会址进行参观教育。此次,师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艺术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刻,既节约了空间和时间,也让孩子能够近距离的去接触各种各样的美术展品,接触的同时,还体会到中国在这个时代的变迁,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红色文化传承。”

今年5月,奋斗移动美术馆已先后前往包括中山北路小学、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大宁国际小学、市西初级中学、一师附小在内的五所静安区中小学,为数千名名师生送上红色精神大餐。

静安区教育学院学生附属学校参观展览
市西中学学生附属学校参观展览

各校师生在欣赏红色名画之余,通过互动装置倾听画中人的“奋斗金句”,开启不同区域的沉浸式体验。各个展示区配置的老式电视机、打字机、电话机、收音机等装置,只需拍一拍、按一按、拧一拧对应的开关,就能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聆听历史的声音。

一师附小学生参观红色大巴
大宁国际小学学生参观红色大巴

有参观学生表示,  红色艺术大巴进校园,以艺术表达结合红色文化,深深触动了广大附校师生——这一抹红,是中华民族百年来,以奋斗为信仰的颜色。这座“移动美术馆”以移动的艺术空间,让同学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感受信仰力量。我们附校学子要继续传承伟大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红色大巴开进中山北路小学

学校教师也表示,将画展与移动巴士相结合,将艺术与数媒技术相结合,将美育与红色精神相结合,在师生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种子,使他们更加坚定弘扬红色精神,感悟初心与使命,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热血激昂新时代,青春奋斗进行时。

据艺术百代美术馆介绍,该站也是“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系列巡展”第一季“奋斗之路,进取中国”展的收官之站。在过去3个月时间内,巡展行程遍布上海社区、园区、校园、景点等公共场所,累计为约4万申城市民送上红色文化大餐。在艺术巴士内,通过展示颜文樑、丁筱芳等名人画家,生动诠释了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董存瑞精神、雷锋精神、好八连精神,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进一步传承弘扬了革命奋斗精神。

据悉,在结束了本季巡展之后,艺术百代美术馆的下一季主题美育巡展“城长之路,进取中国”即将启动,以移动美术馆的方式走进更多的社区和学校。用更新颖、更灵动的方式阐述人与城市共生共荣、一起成长的主题寓意,弘扬“人民城市,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红色大巴”开进校园,在“六一节”为静安师生送上爱国主题艺术“大礼包”

将画展与移动巴士相结合,将艺术与数媒技术相结合,将美育与红色精神相结合,在静安六校师生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种子。

六一儿童节当天,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组织师生参观奋斗移动美术馆

为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探索以艺术进社区的下沉式美育新形式,今年三五雷锋日, “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系列百站巡展项目正式启动,以“移动美术馆”创意形式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

6月1日,“奋斗之路,进取中国”——奋斗移动美术馆开赴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进行巡展,这是奋斗移动美术馆静安区六校巡展的最后一站。

“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系列巡展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艺术百代美术馆、界面新闻联合承办,并由上汽通用别克品牌作为品牌支持单位。

该系列巡展计划在5年内,每年结合时代大主题推出系列美育展览,并以红色大巴“奋斗移动美术馆”的创新形式,让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走进广大社区、学校、产业园区和文旅景点,让“红色文化”与“城市精神”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节日当天,红色大巴停驻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操场,来自各年级的师生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分时段有序参观了展览。

在钟南山画像前,有学生驻足观望。他向记者表示,在这幅画作中,观察到了钟南山爷爷眼角有泪水,仿佛感觉到了他当时面对疫情沉重的心情和战胜疫情的决心。

这名学生还说到,参观完整个画展,让他深深感受到了“红色就是信仰”这句话的含义,自己作为少先队员,虽然年纪小,但是很自豪。

将艺术展引进校园,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认为,这是六一儿童节里最有意义的“礼物”。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重点教育内容,此前曾组织师生走出校园,前往静安区著名的红色景点——中共二大会址进行参观教育。此次,师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艺术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刻,既节约了空间和时间,也让孩子能够近距离的去接触各种各样的美术展品,接触的同时,还体会到中国在这个时代的变迁,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红色文化传承。”

今年5月,奋斗移动美术馆已先后前往包括中山北路小学、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大宁国际小学、市西初级中学、一师附小在内的五所静安区中小学,为数千名名师生送上红色精神大餐。

静安区教育学院学生附属学校参观展览
市西中学学生附属学校参观展览

各校师生在欣赏红色名画之余,通过互动装置倾听画中人的“奋斗金句”,开启不同区域的沉浸式体验。各个展示区配置的老式电视机、打字机、电话机、收音机等装置,只需拍一拍、按一按、拧一拧对应的开关,就能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聆听历史的声音。

一师附小学生参观红色大巴
大宁国际小学学生参观红色大巴

有参观学生表示,  红色艺术大巴进校园,以艺术表达结合红色文化,深深触动了广大附校师生——这一抹红,是中华民族百年来,以奋斗为信仰的颜色。这座“移动美术馆”以移动的艺术空间,让同学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感受信仰力量。我们附校学子要继续传承伟大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红色大巴开进中山北路小学

学校教师也表示,将画展与移动巴士相结合,将艺术与数媒技术相结合,将美育与红色精神相结合,在师生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种子,使他们更加坚定弘扬红色精神,感悟初心与使命,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热血激昂新时代,青春奋斗进行时。

据艺术百代美术馆介绍,该站也是“奋斗移动美术馆美育系列巡展”第一季“奋斗之路,进取中国”展的收官之站。在过去3个月时间内,巡展行程遍布上海社区、园区、校园、景点等公共场所,累计为约4万申城市民送上红色文化大餐。在艺术巴士内,通过展示颜文樑、丁筱芳等名人画家,生动诠释了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董存瑞精神、雷锋精神、好八连精神,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进一步传承弘扬了革命奋斗精神。

据悉,在结束了本季巡展之后,艺术百代美术馆的下一季主题美育巡展“城长之路,进取中国”即将启动,以移动美术馆的方式走进更多的社区和学校。用更新颖、更灵动的方式阐述人与城市共生共荣、一起成长的主题寓意,弘扬“人民城市,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