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法国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我就是一面镜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法国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我就是一面镜子

“默剧是我一辈子热爱的艺术,如同我的生命。在舞台上,你的眼睛往外看,看的其实不是观众,而是朝内看,看到自己的内心。”

作者:蓬蒿剧场

默剧,究竟是因为无声而吸引人,还是因为它的孤独而吸引人呢?

在默剧的表演中,一切肢体动作都变成修辞,一切表情的变换都变成语言,一切你所看到的都是过往与回忆。

在默剧的世界里,有一个用生命演绎默剧的布道者。

对,是他。

菲利普·比佐

菲利普·比佐(Philippe Bizot),是当今世界一流的默剧表演艺术家,蓬蒿剧场最受欢迎的驻场艺术家之一。

1962年,八岁的比佐因偶然观赏了默剧大师马赛尔·马尔索的表演而接触默剧。

1972年,18岁的比佐希望拜法国著名默剧演员让·路易·巴侯为师,然而在看完比佐的演出后,巴侯竟说:“你不需要老师,可以出师了。”

1974年,20岁的比佐获得巴黎国际默剧大赛的金奖。

1984年,30岁的比佐第一次来到中国。

2007年,53岁的比佐因《无声世界三十年》这部作品获智利国际哑剧节金奖。

2012年,58岁的他带着作品《无声世界四十年》全球巡演,场场爆满。

演出中的菲利普·比佐

自1972年以来,这位世界级的默剧表演艺术家,一个可爱的法国老头,已经从事他的无声艺术工作44年了!

他穿梭于世界各地,向成千上万的成人、孩童、残疾人、聋哑人和自闭症患者表演和传授默剧。他先后在法国波尔多和马赛、美国、黎巴嫩、玻利维亚和巴基斯坦开办了自己的默剧学院。

他是耐心的教师,是专业的导演,是沉默的表演艺术家,是孤独而细致的动作诗人。 他往往能在两个国家或两场戏的间隙抽出时间来画水彩画,笔触一如他的默剧才华:细腻,精致,温柔却又意境深远饱含讽刺和神秘。

比佐自画像

他注重从生活中萃取艺术灵感,不断吸收各国的艺术元素,表演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易懂又富含艺术蕴味,深受观众喜爱。

经过半个世纪的精粹雕琢,他的默剧表演也细腻幽远,摄人心魄。每一个动作都如诗一般,干净、精准。

比佐的高超表演艺术让他收获了“黑暗中的捕魂者”,“活跃的静修士”,“孤独的动作诗人”等至高美誉。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比佐先生曾说自己有三个梦想:成为杰出的默剧演员、拍电影、拥有一个剧院。

其中,成为一个杰出的默剧演员是比佐先生的第一个梦想,开始表演默剧的时候,他并没有预料到自己能演这么长, 现在的他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并为此而感到骄傲。

比尔先生说:

“默剧是我一辈子热爱的艺术,如同我的生命。在舞台上,你的眼睛往外看,看的其实不是观众,而是朝内看,看到自己的内心。”

“我是一块海绵,我是一个高超的小丑。化装后我可以是男人,女人,是小鸟,小狗,我就是一面镜子,人们从我身上看到自己的情感。不论是身处非洲还是法国,无论扮演中国老农还是玻利维亚工人,痛苦、欢乐,人心都是共通的。”

无论走在哪里,坐在哪里,比尔都会仔细地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看来,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他会将这些记录下来,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再呈献给观众,与观众分享共同的感情。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菲利普·比佐这个名字,对于蓬蒿剧场的观众而言,是最不陌生的了。

自2009年的《艾斯米拉达的心迹》,比佐便开启了与蓬蒿剧场的长期合作——7年,10部戏、120场演出、11次工作坊……

比佐和蓬蒿剧场早已成为默契的老朋友,他时常穿梭于南锣鼓巷的老胡同,端坐于蓬蒿咖啡馆的一角。

演出结束后在咖啡馆休憩,舞监小马哥镜头下的俏皮一幕

才华横溢的菲利普·比佐近年的艺术创作更是与蓬蒿剧场密不可分——

其中,溯源于《无声世界三十年》,被重新编排演绎,并加入了数个全新作品的《无声世界四十年》,是菲利普·比佐默剧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全剧由13个充满逗趣、悲伤与温情的小故事组成,勾勒出人生的悲欣交集。在蕴藏着巨大能量的沉默中,“时”与“空”、“表演”与“想象”/“联想”相互勾连,默剧《无声世界四十年》显现出“诗”的质感、张力与瞬间的永恒。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自2010年首演以来,《无声世界四十年》已经陆续公演7轮合计46场,创下蓬蒿剧场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往期演出火爆到刚一开票就迅速售罄,是名副其实的蓬蒿舞台上收获最多掌声的作品。

豆瓣网友热评

在经历过7轮的演绎后,比佐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此作封存起来。《无声世界四十年》第八轮,将是最后一次公演!

为何比佐要将这部得意之作封存?也许,告别,是为了新的开始!

自从艺以来就从不缺少创作力的菲利普·比佐,自然不会满足于已有成果,故步自封。我们拭目以待,比佐在《无声世界四十年》封箱后,重新出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

正如比佐所言,“它在蓬蒿开始,也会在蓬蒿结束。”,就像告别一个珍贵的老友,静默也许是最好的方式。这个深秋,让我们共同见证!菲利普·比佐,当代法国一流默剧大师最杰出代表作《无声世界四十年》的最后一次公演!

珍惜这最后一次看到《无声世界四十年》的机会!11月1-17日,蓬蒿剧场,不见不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法国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我就是一面镜子

“默剧是我一辈子热爱的艺术,如同我的生命。在舞台上,你的眼睛往外看,看的其实不是观众,而是朝内看,看到自己的内心。”

作者:蓬蒿剧场

默剧,究竟是因为无声而吸引人,还是因为它的孤独而吸引人呢?

在默剧的表演中,一切肢体动作都变成修辞,一切表情的变换都变成语言,一切你所看到的都是过往与回忆。

在默剧的世界里,有一个用生命演绎默剧的布道者。

对,是他。

菲利普·比佐

菲利普·比佐(Philippe Bizot),是当今世界一流的默剧表演艺术家,蓬蒿剧场最受欢迎的驻场艺术家之一。

1962年,八岁的比佐因偶然观赏了默剧大师马赛尔·马尔索的表演而接触默剧。

1972年,18岁的比佐希望拜法国著名默剧演员让·路易·巴侯为师,然而在看完比佐的演出后,巴侯竟说:“你不需要老师,可以出师了。”

1974年,20岁的比佐获得巴黎国际默剧大赛的金奖。

1984年,30岁的比佐第一次来到中国。

2007年,53岁的比佐因《无声世界三十年》这部作品获智利国际哑剧节金奖。

2012年,58岁的他带着作品《无声世界四十年》全球巡演,场场爆满。

演出中的菲利普·比佐

自1972年以来,这位世界级的默剧表演艺术家,一个可爱的法国老头,已经从事他的无声艺术工作44年了!

他穿梭于世界各地,向成千上万的成人、孩童、残疾人、聋哑人和自闭症患者表演和传授默剧。他先后在法国波尔多和马赛、美国、黎巴嫩、玻利维亚和巴基斯坦开办了自己的默剧学院。

他是耐心的教师,是专业的导演,是沉默的表演艺术家,是孤独而细致的动作诗人。 他往往能在两个国家或两场戏的间隙抽出时间来画水彩画,笔触一如他的默剧才华:细腻,精致,温柔却又意境深远饱含讽刺和神秘。

比佐自画像

他注重从生活中萃取艺术灵感,不断吸收各国的艺术元素,表演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易懂又富含艺术蕴味,深受观众喜爱。

经过半个世纪的精粹雕琢,他的默剧表演也细腻幽远,摄人心魄。每一个动作都如诗一般,干净、精准。

比佐的高超表演艺术让他收获了“黑暗中的捕魂者”,“活跃的静修士”,“孤独的动作诗人”等至高美誉。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比佐先生曾说自己有三个梦想:成为杰出的默剧演员、拍电影、拥有一个剧院。

其中,成为一个杰出的默剧演员是比佐先生的第一个梦想,开始表演默剧的时候,他并没有预料到自己能演这么长, 现在的他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并为此而感到骄傲。

比尔先生说:

“默剧是我一辈子热爱的艺术,如同我的生命。在舞台上,你的眼睛往外看,看的其实不是观众,而是朝内看,看到自己的内心。”

“我是一块海绵,我是一个高超的小丑。化装后我可以是男人,女人,是小鸟,小狗,我就是一面镜子,人们从我身上看到自己的情感。不论是身处非洲还是法国,无论扮演中国老农还是玻利维亚工人,痛苦、欢乐,人心都是共通的。”

无论走在哪里,坐在哪里,比尔都会仔细地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看来,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他会将这些记录下来,经过自己的艺术加工再呈献给观众,与观众分享共同的感情。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菲利普·比佐这个名字,对于蓬蒿剧场的观众而言,是最不陌生的了。

自2009年的《艾斯米拉达的心迹》,比佐便开启了与蓬蒿剧场的长期合作——7年,10部戏、120场演出、11次工作坊……

比佐和蓬蒿剧场早已成为默契的老朋友,他时常穿梭于南锣鼓巷的老胡同,端坐于蓬蒿咖啡馆的一角。

演出结束后在咖啡馆休憩,舞监小马哥镜头下的俏皮一幕

才华横溢的菲利普·比佐近年的艺术创作更是与蓬蒿剧场密不可分——

其中,溯源于《无声世界三十年》,被重新编排演绎,并加入了数个全新作品的《无声世界四十年》,是菲利普·比佐默剧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全剧由13个充满逗趣、悲伤与温情的小故事组成,勾勒出人生的悲欣交集。在蕴藏着巨大能量的沉默中,“时”与“空”、“表演”与“想象”/“联想”相互勾连,默剧《无声世界四十年》显现出“诗”的质感、张力与瞬间的永恒。

《无声世界四十年》剧照

自2010年首演以来,《无声世界四十年》已经陆续公演7轮合计46场,创下蓬蒿剧场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往期演出火爆到刚一开票就迅速售罄,是名副其实的蓬蒿舞台上收获最多掌声的作品。

豆瓣网友热评

在经历过7轮的演绎后,比佐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此作封存起来。《无声世界四十年》第八轮,将是最后一次公演!

为何比佐要将这部得意之作封存?也许,告别,是为了新的开始!

自从艺以来就从不缺少创作力的菲利普·比佐,自然不会满足于已有成果,故步自封。我们拭目以待,比佐在《无声世界四十年》封箱后,重新出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作品!

正如比佐所言,“它在蓬蒿开始,也会在蓬蒿结束。”,就像告别一个珍贵的老友,静默也许是最好的方式。这个深秋,让我们共同见证!菲利普·比佐,当代法国一流默剧大师最杰出代表作《无声世界四十年》的最后一次公演!

珍惜这最后一次看到《无声世界四十年》的机会!11月1-17日,蓬蒿剧场,不见不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