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神化的GPT,造不出你的梦中神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神化的GPT,造不出你的梦中神车

自动驾驶,可能被推倒重来。

文|深途  黎明

编辑|艾小佳

ChatGPT爆火之后,AI大模型成为众多科技公司追逐的热点。从聊天对话,到图像生成,再到桌面办公,仿佛AI在一夜之间具备了颠覆一切的神力。

热潮蔓延至汽车行业,从业者开始思考:让GPT造车,是否可行?

有车企宣布将应用大模型技术,也有车企称要接入第三方大模型,还有车企抢着发布了带有GPT字眼的自动驾驶系统。

有从业者对深途说,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或将是大模型最先应用的场景。这其中,尤以自动驾驶最让人期待。

自动驾驶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赛道。除了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一大批天才创业者投身其中,烧掉数十亿美金,至今也没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AI大模型杀入自动驾驶,这次会不一样吗?

GPT跟汽车,有几毛钱关系?

GPT跟汽车,表面看无直接关联,实则渊源很深。故事得从六年前说起。

2017年6月,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从OpenAI挖走了一个斯洛伐克籍的研究员。这个人叫Andrej Karpathy,他后来成为特斯拉的AI总监。

当时马斯克对人工智能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也是OpenAI的捐资创办人之一。把Andrej Karpathy招致麾下不久,马斯克离开OpenAI董事会,他认为特斯拉和OpenAI都在研究AI,未来可能发生利益冲突。

后来,Andrej Karpathy在特斯拉重写了自动驾驶算法,开发出BEV纯视觉感知技术,让特斯拉自动驾驶进入新阶段。而他的前东家OpenAI,则将全部筹码押注在通用人工智能,最终研发出GPT。

从产品角度看,OpenAI的GPT和特斯拉的BEV,是完全不同的物种。但从技术底层来看,它们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对谷歌Transformer模型进行了应用。

Transformer是一种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架构,由谷歌的8位AI科学家在2017年提出。这是人工智能行业极其重要的一项发明,今天大火的ChatGPT中的“T”,就是指Transformer大模型。

与传统神经网络RNN和CNN不同,Transformer通过自我注意力机制,去挖掘序列中不同元素的联系及相关性,具有很好的时序数据处理能力。这让它在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等任务上,展现出突出的性能。

因此Transformer一开始被人们用在NLP(高级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用于理解人类的文本和语言。

在Transformer模型上进行预训练,经过不断的微调、迭代,OpenAI相继推出了GPT-1、GPT-2、GPT-3、GPT-4等语言训练大模型。ChatGPT是OpenAI对GPT-3模型微调后开发出来的对话机器人。由于它能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互,普通人很好上手,且比过去的聊天机器人显得更“聪明”,因此大放异彩。

从根本上,ChatGPT的GPT模型、谷歌的LaMDA大模型,以及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同宗同源。

来源 / pexels

将Transformer模型用于自然语言,诞生了ChatGPT这样的聊天应用;将它用在计算机视觉,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这方面的先行者是特斯拉。

Andrej Karpathy在担任特斯拉AI总监期间,负责领导自动驾驶的计算机视觉团队,通过结合Transformer模型,特斯拉成功开发出BEV技术。

BEV全称是Bird's Eye View,即鸟瞰图。它可以将摄像头拍摄的2D图像拼接转化为3D图像,统一转换到俯视角度下进行处理,形成“上帝视角”。这么做的原因是:开车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人看到的是立体的世界,而不是2D的图像。

这项全新的感知方案,在2021年8月的特斯拉AI DAY上由Andrej Karpathy对外展示。为此特斯拉不惜重写了自动驾驶算法,对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重构。

这是大模型技术首次被应用到自动驾驶行业。

今天回过头来看,虽然GPT目前主要应用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我们并不能让GPT去驾驶一辆汽车,但它背后的AI大模型技术,尤其是Transformer架构,实际上早就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了。

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计算机视觉,两个领域基于Transformer架构在建模结构上实现了统一,使联合建模更加容易。

而随着对AI的理解加深,汽车公司越来越像人工智能公司。除了特斯拉,理想汽车在今年初公布公司愿景,声称要在2030年成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它将在今年推出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技术支撑就是BEV感知和Transformer模型。

让AI跟人对话,与让AI驾驶一辆汽车,似乎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二者落地场景不同。在将底层技术应用到具体产品这件事上,人类永远充满想象力。

GPT教会自动驾驶的那些事

今年以来,GPT展现出来的强大能力,让外界大受震撼。通用人工智能不再是空中楼阁。自动驾驶行业的人开始思考,或许生成式AI在语言模型上的应用思路,可以迁移到自动驾驶上。

本质上,语言模型是对人类的语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机还是不懂自然语言,但它通过数学建模,把语言问题变成了数学问题。通过给定的文本的历史,预测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间接地理解了自然语言。

换到驾驶场景,如果给定当前的交通环境,给定一个导航地图,以及一个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历史,那么,大模型是不是可以预测下一个驾驶动作?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今年4月举办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说,ChatGPT给他很大启发,“我们要继续用大数据、更大的数据、更大的模型,并且无监督地去学习人类驾驶的尝试,就像你从大量的、无监督的、没有标注的自然文本里去学习一样”。他认为,每个驾驶员驾驶控制的序列,就像我们的自然语言文本一样。下一步,他想构建一个回归自动驾驶的大语言模型。

理论上,这个思路是可行的。人工智能已经具备学习能力。根据自适应的语言模型,机器会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迭代优化,学习用户的习惯,然后改进模型。现在的ChatGPT就运用了这项技术。那么,让机器学习司机的驾驶习惯,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来源 / pexels

特斯拉的影子模式,就是把真人司机的驾驶数据,投喂给机器学习。通过比对人类驾驶员行为,来达到训练算法的目的。

GPT掀起新一轮AI热潮后,对行业造成的一个认知冲击是,通过把模型的参数规模不断变大,数据量指数型增加,也就是所谓的大模型,在达到某个临界点后,模型会突然变得很聪明。

过去,模型在训练阶段需要的数据,是经过人工标注的。以自动驾驶为例,数据标注员通过大量的图片标注,告诉机器什么是猫,什么是狗,猫和狗各有多少种类。标注员就像是机器的老师,一遍一遍教会它认识这个世界。

问题是,老师没教过的东西,机器还是不会。典型的是特斯拉曾多次发生自动驾驶事故,车辆撞上侧翻的大卡车,因为机器识别不了。

和高资本创始合伙人何宇华对深途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广州的夏季雨天频繁,在一些灯光比较昏暗的场景下,空中会有大量的飞虫。当汽车驶过时,灯光打过去,可能会有数以千计的飞虫撞向车头。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可能会误认为是一堵墙。

自动驾驶系统不能穷尽所有的corner case(极端场景),是其发展路上的一大难关。

ChatGPT抓取的是全网未标记的数据。在自监督学习中,数据本身被用作监督信号,而不是依赖于人工标记的标签。有一天人们发现,大模型在消化这些数据的过程中,突然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大模型也能无监督地学习人类驾驶行为,不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是不是意味着,系统摇身一变,成了“老司机”?

GPT“开车”,还不靠谱

梦想很美好,实现梦想的路总是很骨感。

类似ChatGPT的AI大模型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发挥威力,目前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数据来源。

ChatGPT的数据来源非常丰富,包括维基百科、书籍、新闻文章、科学期刊等等,相当于全网公开数据都是它的养料。

自动驾驶不同。驾驶员的驾驶数据、车辆行驶数据不公开,很多还涉及隐私。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公司各自为政,数据封闭不流通,这让获取数据变得困难。没有数据,自动驾驶就是无源之水。

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对深途说,自动驾驶的核心是要有数据,数据对训练模型非常重要。比亚迪这样的主机厂有数据,但算法还需要打磨,“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擅长算法,但车的销量还不够。既有数据也有算法的公司,才能充分用好大模型。

其次是系统的计算部署方式有限制。

余凯认为,OpenAI、ChatGPT是在云端的计算,在云端有充分的能量供给、电源供给,同时有非常好的系统,可是如果在车上依赖的是电池,依赖的是车端的散热,那么这个挑战是很大的,意味着自动驾驶不能用那么大的模型、那么大的计算。

大模型对算力的消耗,导致云计算厂商成为这波AI热潮中第一批吃到红利的玩家。大厂开卷云计算,也是为大模型开路。但是在车端,这会是一个矛盾。

更大的问题是,大模型的可靠性尚未验证。

使用过ChatGPT的人知道,ChatGPT有时候会胡说八道,时对时错。这在业内被称为幻觉(hallucination)倾向,即产生完全没有出处的非真实内容。大模型会编造内容,而不在意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来源 / pexels

聊天可以胡说八道,自动驾驶不可以。任何一次错误的输出,导致的结果都可能是致命的。

“ChatGPT取得巨大进展,但自动驾驶迟迟没有到来,因为自动驾驶特别是无人驾驶,可能容错率就是零,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余凯说。

曾在硅谷某AI创业公司担任COO的龙志勇认为,不可控、不可预测和不可靠,是大模型商业化最大的威胁。典型表现是大模型有幻觉倾向。

现在,要让自动驾驶系统学会选择和辨别,并稳定地输出最优解,还不太现实。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内部人士对深途说:“视觉感知在算法层面的确有不少突破。但车这种场景,要求太高了,我个人不觉得短期能有大的突破。可以关注一下特斯拉的动向。”

然而最近科技圈有一股风气,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要蹭一把GPT的热点。有一些汽车厂商,宣布即将应用类似GPT的技术,一堆炫酷的概念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某传统车企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就发布了一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要用这个模型来训练自动驾驶,号称“行业首例”。

一位长期关注智能汽车赛道的投资人,询问一位行业大佬怎么看该模型,对方就回了四个字:“TM扯淡。”

“完全就是一个PR行为。”这位投资人对深途评价。

自动驾驶,会被推倒重来吗?

在特斯拉的带动下,再叠加今年兴起的AI浪潮,自动驾驶行业逐渐向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方向不断靠近。

大模型对自动驾驶的影响,目前还不够剧烈,但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

就像当年特斯拉利用Transformer将多摄像机数据从图像空间转化为BEV空间,为此不惜将原有架构推翻,重写算法。现在大模型的应用,也可能意味着原有自动驾驶算法,会被推倒重来。

贺志强认为,大模型会对自动驾驶有巨大影响。以前自动驾驶用到很多小模型,现在变成大模型,可能需要重新来一遍。自动驾驶行业会重新洗牌。

一家AI芯片公司的自动驾驶总监赵东翔对深途说,整体端到端更改,等于重新做。

洗牌对新入局者是机会,对领先者是威胁。弯道超车的故事,往往发生在技术急速变革时期。在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在旧路线投入越多,沉没成本可能越大,转身越困难。对于整车厂或自动驾驶公司而言,要拥抱一项新技术,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考虑成本。

赵东翔表示,就当前阶段而言,自动驾驶变换技术路线没意义,“现在行业技术能力也不差,大家花那么多钱做了那么久,没有大幅度提高的话没有换的动力。”

在去年底的AI DAY上,特斯拉将BEV升级到占用网络(occupancy network),泛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占用网络,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可以不需要知道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就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躲避,由此解决了更多长尾问题。

不论何种技术路线,现在都处于快速变化迭代中。过去的小模型可能会被大模型替代,今天的大模型也可能在未来被某种新物种替代。

但不管怎样,蹭热点、制造噱头的做法,是无益于技术进步的。“蹭热度是陋习,踏踏实实做产品才有用。”赵东翔说。

自动驾驶真正的“王炸”,还远没有到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每一轮技术变革保持敬畏之心。被神话的GPT,造不出你的梦中神车,但至少,变化已经发生了。

*题图来源于《创:战纪》。

*应受访者要求,赵东翔为化名。

*深途(shentucar)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神化的GPT,造不出你的梦中神车

自动驾驶,可能被推倒重来。

文|深途  黎明

编辑|艾小佳

ChatGPT爆火之后,AI大模型成为众多科技公司追逐的热点。从聊天对话,到图像生成,再到桌面办公,仿佛AI在一夜之间具备了颠覆一切的神力。

热潮蔓延至汽车行业,从业者开始思考:让GPT造车,是否可行?

有车企宣布将应用大模型技术,也有车企称要接入第三方大模型,还有车企抢着发布了带有GPT字眼的自动驾驶系统。

有从业者对深途说,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或将是大模型最先应用的场景。这其中,尤以自动驾驶最让人期待。

自动驾驶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赛道。除了谷歌、百度等科技巨头,一大批天才创业者投身其中,烧掉数十亿美金,至今也没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AI大模型杀入自动驾驶,这次会不一样吗?

GPT跟汽车,有几毛钱关系?

GPT跟汽车,表面看无直接关联,实则渊源很深。故事得从六年前说起。

2017年6月,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从OpenAI挖走了一个斯洛伐克籍的研究员。这个人叫Andrej Karpathy,他后来成为特斯拉的AI总监。

当时马斯克对人工智能表现出极大兴趣,他也是OpenAI的捐资创办人之一。把Andrej Karpathy招致麾下不久,马斯克离开OpenAI董事会,他认为特斯拉和OpenAI都在研究AI,未来可能发生利益冲突。

后来,Andrej Karpathy在特斯拉重写了自动驾驶算法,开发出BEV纯视觉感知技术,让特斯拉自动驾驶进入新阶段。而他的前东家OpenAI,则将全部筹码押注在通用人工智能,最终研发出GPT。

从产品角度看,OpenAI的GPT和特斯拉的BEV,是完全不同的物种。但从技术底层来看,它们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对谷歌Transformer模型进行了应用。

Transformer是一种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架构,由谷歌的8位AI科学家在2017年提出。这是人工智能行业极其重要的一项发明,今天大火的ChatGPT中的“T”,就是指Transformer大模型。

与传统神经网络RNN和CNN不同,Transformer通过自我注意力机制,去挖掘序列中不同元素的联系及相关性,具有很好的时序数据处理能力。这让它在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等任务上,展现出突出的性能。

因此Transformer一开始被人们用在NLP(高级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用于理解人类的文本和语言。

在Transformer模型上进行预训练,经过不断的微调、迭代,OpenAI相继推出了GPT-1、GPT-2、GPT-3、GPT-4等语言训练大模型。ChatGPT是OpenAI对GPT-3模型微调后开发出来的对话机器人。由于它能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互,普通人很好上手,且比过去的聊天机器人显得更“聪明”,因此大放异彩。

从根本上,ChatGPT的GPT模型、谷歌的LaMDA大模型,以及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同宗同源。

来源 / pexels

将Transformer模型用于自然语言,诞生了ChatGPT这样的聊天应用;将它用在计算机视觉,同样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这方面的先行者是特斯拉。

Andrej Karpathy在担任特斯拉AI总监期间,负责领导自动驾驶的计算机视觉团队,通过结合Transformer模型,特斯拉成功开发出BEV技术。

BEV全称是Bird's Eye View,即鸟瞰图。它可以将摄像头拍摄的2D图像拼接转化为3D图像,统一转换到俯视角度下进行处理,形成“上帝视角”。这么做的原因是:开车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人看到的是立体的世界,而不是2D的图像。

这项全新的感知方案,在2021年8月的特斯拉AI DAY上由Andrej Karpathy对外展示。为此特斯拉不惜重写了自动驾驶算法,对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重构。

这是大模型技术首次被应用到自动驾驶行业。

今天回过头来看,虽然GPT目前主要应用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我们并不能让GPT去驾驶一辆汽车,但它背后的AI大模型技术,尤其是Transformer架构,实际上早就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了。

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计算机视觉,两个领域基于Transformer架构在建模结构上实现了统一,使联合建模更加容易。

而随着对AI的理解加深,汽车公司越来越像人工智能公司。除了特斯拉,理想汽车在今年初公布公司愿景,声称要在2030年成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它将在今年推出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技术支撑就是BEV感知和Transformer模型。

让AI跟人对话,与让AI驾驶一辆汽车,似乎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二者落地场景不同。在将底层技术应用到具体产品这件事上,人类永远充满想象力。

GPT教会自动驾驶的那些事

今年以来,GPT展现出来的强大能力,让外界大受震撼。通用人工智能不再是空中楼阁。自动驾驶行业的人开始思考,或许生成式AI在语言模型上的应用思路,可以迁移到自动驾驶上。

本质上,语言模型是对人类的语言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机还是不懂自然语言,但它通过数学建模,把语言问题变成了数学问题。通过给定的文本的历史,预测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间接地理解了自然语言。

换到驾驶场景,如果给定当前的交通环境,给定一个导航地图,以及一个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历史,那么,大模型是不是可以预测下一个驾驶动作?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今年4月举办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说,ChatGPT给他很大启发,“我们要继续用大数据、更大的数据、更大的模型,并且无监督地去学习人类驾驶的尝试,就像你从大量的、无监督的、没有标注的自然文本里去学习一样”。他认为,每个驾驶员驾驶控制的序列,就像我们的自然语言文本一样。下一步,他想构建一个回归自动驾驶的大语言模型。

理论上,这个思路是可行的。人工智能已经具备学习能力。根据自适应的语言模型,机器会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迭代优化,学习用户的习惯,然后改进模型。现在的ChatGPT就运用了这项技术。那么,让机器学习司机的驾驶习惯,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来源 / pexels

特斯拉的影子模式,就是把真人司机的驾驶数据,投喂给机器学习。通过比对人类驾驶员行为,来达到训练算法的目的。

GPT掀起新一轮AI热潮后,对行业造成的一个认知冲击是,通过把模型的参数规模不断变大,数据量指数型增加,也就是所谓的大模型,在达到某个临界点后,模型会突然变得很聪明。

过去,模型在训练阶段需要的数据,是经过人工标注的。以自动驾驶为例,数据标注员通过大量的图片标注,告诉机器什么是猫,什么是狗,猫和狗各有多少种类。标注员就像是机器的老师,一遍一遍教会它认识这个世界。

问题是,老师没教过的东西,机器还是不会。典型的是特斯拉曾多次发生自动驾驶事故,车辆撞上侧翻的大卡车,因为机器识别不了。

和高资本创始合伙人何宇华对深途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广州的夏季雨天频繁,在一些灯光比较昏暗的场景下,空中会有大量的飞虫。当汽车驶过时,灯光打过去,可能会有数以千计的飞虫撞向车头。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可能会误认为是一堵墙。

自动驾驶系统不能穷尽所有的corner case(极端场景),是其发展路上的一大难关。

ChatGPT抓取的是全网未标记的数据。在自监督学习中,数据本身被用作监督信号,而不是依赖于人工标记的标签。有一天人们发现,大模型在消化这些数据的过程中,突然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大模型也能无监督地学习人类驾驶行为,不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是不是意味着,系统摇身一变,成了“老司机”?

GPT“开车”,还不靠谱

梦想很美好,实现梦想的路总是很骨感。

类似ChatGPT的AI大模型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发挥威力,目前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数据来源。

ChatGPT的数据来源非常丰富,包括维基百科、书籍、新闻文章、科学期刊等等,相当于全网公开数据都是它的养料。

自动驾驶不同。驾驶员的驾驶数据、车辆行驶数据不公开,很多还涉及隐私。汽车厂商、自动驾驶公司各自为政,数据封闭不流通,这让获取数据变得困难。没有数据,自动驾驶就是无源之水。

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对深途说,自动驾驶的核心是要有数据,数据对训练模型非常重要。比亚迪这样的主机厂有数据,但算法还需要打磨,“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擅长算法,但车的销量还不够。既有数据也有算法的公司,才能充分用好大模型。

其次是系统的计算部署方式有限制。

余凯认为,OpenAI、ChatGPT是在云端的计算,在云端有充分的能量供给、电源供给,同时有非常好的系统,可是如果在车上依赖的是电池,依赖的是车端的散热,那么这个挑战是很大的,意味着自动驾驶不能用那么大的模型、那么大的计算。

大模型对算力的消耗,导致云计算厂商成为这波AI热潮中第一批吃到红利的玩家。大厂开卷云计算,也是为大模型开路。但是在车端,这会是一个矛盾。

更大的问题是,大模型的可靠性尚未验证。

使用过ChatGPT的人知道,ChatGPT有时候会胡说八道,时对时错。这在业内被称为幻觉(hallucination)倾向,即产生完全没有出处的非真实内容。大模型会编造内容,而不在意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来源 / pexels

聊天可以胡说八道,自动驾驶不可以。任何一次错误的输出,导致的结果都可能是致命的。

“ChatGPT取得巨大进展,但自动驾驶迟迟没有到来,因为自动驾驶特别是无人驾驶,可能容错率就是零,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余凯说。

曾在硅谷某AI创业公司担任COO的龙志勇认为,不可控、不可预测和不可靠,是大模型商业化最大的威胁。典型表现是大模型有幻觉倾向。

现在,要让自动驾驶系统学会选择和辨别,并稳定地输出最优解,还不太现实。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内部人士对深途说:“视觉感知在算法层面的确有不少突破。但车这种场景,要求太高了,我个人不觉得短期能有大的突破。可以关注一下特斯拉的动向。”

然而最近科技圈有一股风气,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要蹭一把GPT的热点。有一些汽车厂商,宣布即将应用类似GPT的技术,一堆炫酷的概念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某传统车企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就发布了一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要用这个模型来训练自动驾驶,号称“行业首例”。

一位长期关注智能汽车赛道的投资人,询问一位行业大佬怎么看该模型,对方就回了四个字:“TM扯淡。”

“完全就是一个PR行为。”这位投资人对深途评价。

自动驾驶,会被推倒重来吗?

在特斯拉的带动下,再叠加今年兴起的AI浪潮,自动驾驶行业逐渐向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方向不断靠近。

大模型对自动驾驶的影响,目前还不够剧烈,但嗅觉敏锐的人已经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

就像当年特斯拉利用Transformer将多摄像机数据从图像空间转化为BEV空间,为此不惜将原有架构推翻,重写算法。现在大模型的应用,也可能意味着原有自动驾驶算法,会被推倒重来。

贺志强认为,大模型会对自动驾驶有巨大影响。以前自动驾驶用到很多小模型,现在变成大模型,可能需要重新来一遍。自动驾驶行业会重新洗牌。

一家AI芯片公司的自动驾驶总监赵东翔对深途说,整体端到端更改,等于重新做。

洗牌对新入局者是机会,对领先者是威胁。弯道超车的故事,往往发生在技术急速变革时期。在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在旧路线投入越多,沉没成本可能越大,转身越困难。对于整车厂或自动驾驶公司而言,要拥抱一项新技术,不仅要考虑效果,还要考虑成本。

赵东翔表示,就当前阶段而言,自动驾驶变换技术路线没意义,“现在行业技术能力也不差,大家花那么多钱做了那么久,没有大幅度提高的话没有换的动力。”

在去年底的AI DAY上,特斯拉将BEV升级到占用网络(occupancy network),泛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占用网络,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可以不需要知道看到的物体是什么,就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躲避,由此解决了更多长尾问题。

不论何种技术路线,现在都处于快速变化迭代中。过去的小模型可能会被大模型替代,今天的大模型也可能在未来被某种新物种替代。

但不管怎样,蹭热点、制造噱头的做法,是无益于技术进步的。“蹭热度是陋习,踏踏实实做产品才有用。”赵东翔说。

自动驾驶真正的“王炸”,还远没有到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每一轮技术变革保持敬畏之心。被神话的GPT,造不出你的梦中神车,但至少,变化已经发生了。

*题图来源于《创:战纪》。

*应受访者要求,赵东翔为化名。

*深途(shentucar)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