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因为电影节,上海一年分为6月和其他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因为电影节,上海一年分为6月和其他月

电影、影迷与城市彼此奔赴,成就了三十年的光影“奇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刘素楠

“就算梅雨让这座城市颠倒,也要为了下一场尽情奔跑。”新媒体从业者Laffaille曾在播客中如此形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节日氛围。

气象数据显示,上海常年平均入梅时间在6月中旬。每年6月,除了梅雨之外,电影也总是与上海一期一会。

有人说,上影节成了“梅雨季唯一的安慰”。还有人说,因为电影节,上海的一年“分为6月和其他月”。

1993年,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影片参赛参展。期间放映了574场电影,观众约20万人次。16家海内外制片单位和发行机构设立展台。

30年过去,上述数据早已翻了数番甚至数十倍。电影、影迷与城市彼此奔赴,成就了30年的光影“奇遇”。

“上影节这么厉害了吗?这么大咖的嘉宾说请就请!”

2009年,上影节接待部志愿者葛亮在银星皇冠酒店的电梯里遇到了英国电影导演丹尼·博伊尔。

就在前一年,丹尼·博伊尔执导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8项奥斯卡奖。2009年,丹尼·博伊尔出任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那是葛亮成为上影节志愿者的第五年,负责特邀VIP嘉宾和论坛嘉宾的接待工作。因此,她也服务过不少大牌明星。

“如果是在论坛、红毯这些官方活动见到,肯定没有那么稀奇,因为我知道他们就会在那里。”但正是因为在电梯这个非特定时间、非特定地点的偶遇,才让葛亮尤为激动。两人在电梯里甚至闲聊了两句,葛亮觉得这是唯有上影节才能带来的“Magic Moment”。

第12届上海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丹尼·博伊尔致辞。图片来源:上影节组委会

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举办之初就秉持高规格与权威性。

1993年,应邀担任首届电影节的7名国际评委都是国际影坛上声望颇高的电影艺术家或制片人,包括谢晋、奥利弗·斯通、大岛渚等。索菲亚·罗兰、桃井薰等600余名中外嘉宾应邀参加电影节活动。

1994年,经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定,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被FIAPF(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定达到国际A类电影节的标准,由此成为了中国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

2006年,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由外国电影大师——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担任评委会主席,大大提高了上影节的国际化程度。

吕克·贝松与上影节可以说渊源深厚。2010年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吕克·贝松携新作《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参加。2017年,其经典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4K修复国际版在上影节展映。

经过30年成长与积淀,上影节已成为全球成长最迅速的国际A类电影节,也愈发星光熠熠,休·格兰特、伊莎贝尔·于佩尔、苏菲·玛索、娜塔丽·波特曼、伊恩·麦克莱恩等诸多国际影星都曾出席。

每年上影节开幕式的金爵盛典红毯仪式也被称为“亚洲第一红毯”。今年第25届上影节金爵盛典红毯仪式于6月9日晚间举行,《志愿军:雄兵出击》《封神第一部》《超能一家人》《盗火者》《莫斯科行动》《别叫我“赌神”》等剧组,陈凯歌、周润发、袁咏仪、费翔、杰森·斯坦森、沈腾等影人亮相红毯仪式。

此外,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7个奖项的《瞬息全宇宙》将在本届上影节展映,通过该片获得奥斯卡影后的杨紫琼出席金爵盛典。

葛亮历年电影节工作证。受访者供图

葛亮回忆,最初参与志愿者工作时,上影节志愿者总共有100多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翻了好几番,机场组、注册中心、来宾接待、市场引导、字幕操作、字幕翻译校对、新闻发布会、观众见面会、开闭幕式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志愿者们默默无闻的付出。

2005年,从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毕业留校的葛亮成为电影节志愿者,负责嘉宾接待。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前期沟通、嘉宾航班、入住酒店等信息,都需要频繁通过邮件进行确认,这要求志愿者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作出反应。

从那以后,从外宾接待、明星接待到志愿者统筹,再到中宾接待和参赛短片嘉宾接待,葛亮一路坚守着上影节志愿者岗位,从未缺席。

2018年,第21届上影节首次设立“一带一路”电影周,共有154部“一带一路”影片被列入各展映单元,“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也在当年成立,旨在推动沿线国家间电影文化的深度合作。

发展至今,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不断壮大,从首批29个国家的31家电影机构发展至现今48个国家、55家机构。五年来,共115部影片参与交流巡展、国内国际展映近300场。

这给志愿者工作带来的明显变化就是,土耳其语、罗马尼亚语、俄语、波斯语等小语种影片剧组嘉宾越来越多,对志愿者的语言要求也越来越多元。

葛亮的工作出现了新的挑战。她提前在校友、学生之间发布小语种志愿者的招募信息,然而找到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并协调时间,绝非易事,她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

葛亮记得,有一位蒙古国的电影行业代表,前期邮件沟通全部是用英文,但在临行前突然要求会蒙古语的志愿者陪同,因之前的邮件都是其儿子代发,她本人并不会说英语。葛亮必须在最短时间找到懂蒙古语且能全程陪同的志愿者,否则嘉宾在沪期间的日常生活和出行会非常不便捷。

“从志愿者的角度来看,上影节最大的变化是更系统更专业了。”在接待与统筹之外,葛亮还协助开发了电影节志愿者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让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后续工作更有序进行。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后排右一为葛亮。受访者供图

出书、做沪语自媒体……目前从事自由职业的葛亮不希望有确定的标签定义自己,但她却享受每年一度与电影节深度绑定的时刻。

“它就像开关一样,让一年12个月变成了6月和其他月。对我来说,6月,就是要留好时间给电影节的。”葛亮说,只要上影节有需要,她就会回到熟悉的志愿工作岗位,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一起协作,用努力换来一届又一届电影节的圆满闭幕。

上影节志愿者的工作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6月9日,在观影结束后,观众们对片尾的志愿者名单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直到影片完全结束,影院灯光亮起,观众才一一离席。

2019年,葛亮与丈夫在新西兰补办婚礼,她邀请了自己曾经接待过的上影节嘉宾参加婚礼。巧合的是,婚礼举办地正是那位嘉宾的老家,他热情地借来了一辆红色古董跑车作为葛亮的婚车。

这是葛亮的另一个“Magic Moment”,“来自上影节的缘分”。

大光明电影院排片表。图片来源:上影节组委会

对观众来说,上影节则意味着乐此不疲地抢票、精心计划赶场路线、与老友聚会,以及在一场又一场的放映中,反复沉浸在奇妙的光影世界中。

毫无疑问,上海的6月是属于影迷的狂欢时刻。

6月9日上午,上海16个区的41家影院正式开启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线下展映,包括金爵奖入围影片在内,今年共有世界首映53部、国际首映41部、亚洲首映80部、中国首映76部。这座城市由此进入“电影时间”。

根据官方数据,开票首日一小时内,共售出了33.8万张的电影票,425个电影场次观影票售罄。

影迷Temperence2011年在票务网站上看到了上影节专区,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年6月的展映都是雷打不动要参与的,上班就请公休,前些年每年会出国旅游一两趟,做出游计划时也都一定是绕开6月的——和SIFF来一场约会,是作为影迷的我,最期待的节日。”Temperence表示。

影迷宝珠对上影节的喜爱溢于言表:“我们家都很喜欢看电影,几乎每年电影节都来观影,夏天的SIFF也是我们的节日。好开心SIFF今年三十年了,文字有限,我只想说我永远都爱SIFF。”

购票数据显示,上影节的观众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上海观众占比76.2%,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等多地观众也在购买上影节展映影片门票。

2019年上影节期间,黄艺哲曾连续两个周末,坐4个小时高铁到上海看电影。最多的时候一天连看了五部电影,从下午一点半看到凌晨一点半,专场时往往是赶到下一个电影院正好开始检票。“特别喜欢拉脱维亚诗人维茨玛自传电影《比莱》,非常治愈,很享受在不同时空里漫游穿梭的感觉。”

焕然一新的上海影城。记者拍摄

30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电影圈的重要活动与平台,也与上海共同塑造、彼此成就。

在展映之外,本届上影节还将举办12场主题论坛,邀请电影行业代表从产业格局、电影创作、技术前沿、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角度展开对话讨论,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电影市场将新增C端影视分会场,融合电影节国内外XR短片板块、影视文化装备体验区、衍生品、电视节惠民放映等板块。

今年上影节首次推出“科幻电影周”, 以国际视野探讨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路径。“一带一路电影周”也在今年迎来5周年。

秉持着“亚洲、华语、新人”的办节理念,如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逐步形成短视频、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令有志于投身电影事业的年轻人成长有路径、梦想有回响。

走过三十载,上海国际电影节依然正当年、在路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因为电影节,上海一年分为6月和其他月

电影、影迷与城市彼此奔赴,成就了三十年的光影“奇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刘素楠

“就算梅雨让这座城市颠倒,也要为了下一场尽情奔跑。”新媒体从业者Laffaille曾在播客中如此形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节日氛围。

气象数据显示,上海常年平均入梅时间在6月中旬。每年6月,除了梅雨之外,电影也总是与上海一期一会。

有人说,上影节成了“梅雨季唯一的安慰”。还有人说,因为电影节,上海的一年“分为6月和其他月”。

1993年,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167部影片参赛参展。期间放映了574场电影,观众约20万人次。16家海内外制片单位和发行机构设立展台。

30年过去,上述数据早已翻了数番甚至数十倍。电影、影迷与城市彼此奔赴,成就了30年的光影“奇遇”。

“上影节这么厉害了吗?这么大咖的嘉宾说请就请!”

2009年,上影节接待部志愿者葛亮在银星皇冠酒店的电梯里遇到了英国电影导演丹尼·博伊尔。

就在前一年,丹尼·博伊尔执导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8项奥斯卡奖。2009年,丹尼·博伊尔出任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那是葛亮成为上影节志愿者的第五年,负责特邀VIP嘉宾和论坛嘉宾的接待工作。因此,她也服务过不少大牌明星。

“如果是在论坛、红毯这些官方活动见到,肯定没有那么稀奇,因为我知道他们就会在那里。”但正是因为在电梯这个非特定时间、非特定地点的偶遇,才让葛亮尤为激动。两人在电梯里甚至闲聊了两句,葛亮觉得这是唯有上影节才能带来的“Magic Moment”。

第12届上海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丹尼·博伊尔致辞。图片来源:上影节组委会

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举办之初就秉持高规格与权威性。

1993年,应邀担任首届电影节的7名国际评委都是国际影坛上声望颇高的电影艺术家或制片人,包括谢晋、奥利弗·斯通、大岛渚等。索菲亚·罗兰、桃井薰等600余名中外嘉宾应邀参加电影节活动。

1994年,经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定,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被FIAPF(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定达到国际A类电影节的标准,由此成为了中国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

2006年,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由外国电影大师——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担任评委会主席,大大提高了上影节的国际化程度。

吕克·贝松与上影节可以说渊源深厚。2010年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吕克·贝松携新作《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参加。2017年,其经典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4K修复国际版在上影节展映。

经过30年成长与积淀,上影节已成为全球成长最迅速的国际A类电影节,也愈发星光熠熠,休·格兰特、伊莎贝尔·于佩尔、苏菲·玛索、娜塔丽·波特曼、伊恩·麦克莱恩等诸多国际影星都曾出席。

每年上影节开幕式的金爵盛典红毯仪式也被称为“亚洲第一红毯”。今年第25届上影节金爵盛典红毯仪式于6月9日晚间举行,《志愿军:雄兵出击》《封神第一部》《超能一家人》《盗火者》《莫斯科行动》《别叫我“赌神”》等剧组,陈凯歌、周润发、袁咏仪、费翔、杰森·斯坦森、沈腾等影人亮相红毯仪式。

此外,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7个奖项的《瞬息全宇宙》将在本届上影节展映,通过该片获得奥斯卡影后的杨紫琼出席金爵盛典。

葛亮历年电影节工作证。受访者供图

葛亮回忆,最初参与志愿者工作时,上影节志愿者总共有100多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翻了好几番,机场组、注册中心、来宾接待、市场引导、字幕操作、字幕翻译校对、新闻发布会、观众见面会、开闭幕式等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志愿者们默默无闻的付出。

2005年,从东华大学外语学院毕业留校的葛亮成为电影节志愿者,负责嘉宾接待。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前期沟通、嘉宾航班、入住酒店等信息,都需要频繁通过邮件进行确认,这要求志愿者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作出反应。

从那以后,从外宾接待、明星接待到志愿者统筹,再到中宾接待和参赛短片嘉宾接待,葛亮一路坚守着上影节志愿者岗位,从未缺席。

2018年,第21届上影节首次设立“一带一路”电影周,共有154部“一带一路”影片被列入各展映单元,“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也在当年成立,旨在推动沿线国家间电影文化的深度合作。

发展至今,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不断壮大,从首批29个国家的31家电影机构发展至现今48个国家、55家机构。五年来,共115部影片参与交流巡展、国内国际展映近300场。

这给志愿者工作带来的明显变化就是,土耳其语、罗马尼亚语、俄语、波斯语等小语种影片剧组嘉宾越来越多,对志愿者的语言要求也越来越多元。

葛亮的工作出现了新的挑战。她提前在校友、学生之间发布小语种志愿者的招募信息,然而找到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并协调时间,绝非易事,她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

葛亮记得,有一位蒙古国的电影行业代表,前期邮件沟通全部是用英文,但在临行前突然要求会蒙古语的志愿者陪同,因之前的邮件都是其儿子代发,她本人并不会说英语。葛亮必须在最短时间找到懂蒙古语且能全程陪同的志愿者,否则嘉宾在沪期间的日常生活和出行会非常不便捷。

“从志愿者的角度来看,上影节最大的变化是更系统更专业了。”在接待与统筹之外,葛亮还协助开发了电影节志愿者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让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后续工作更有序进行。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后排右一为葛亮。受访者供图

出书、做沪语自媒体……目前从事自由职业的葛亮不希望有确定的标签定义自己,但她却享受每年一度与电影节深度绑定的时刻。

“它就像开关一样,让一年12个月变成了6月和其他月。对我来说,6月,就是要留好时间给电影节的。”葛亮说,只要上影节有需要,她就会回到熟悉的志愿工作岗位,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们一起协作,用努力换来一届又一届电影节的圆满闭幕。

上影节志愿者的工作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6月9日,在观影结束后,观众们对片尾的志愿者名单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直到影片完全结束,影院灯光亮起,观众才一一离席。

2019年,葛亮与丈夫在新西兰补办婚礼,她邀请了自己曾经接待过的上影节嘉宾参加婚礼。巧合的是,婚礼举办地正是那位嘉宾的老家,他热情地借来了一辆红色古董跑车作为葛亮的婚车。

这是葛亮的另一个“Magic Moment”,“来自上影节的缘分”。

大光明电影院排片表。图片来源:上影节组委会

对观众来说,上影节则意味着乐此不疲地抢票、精心计划赶场路线、与老友聚会,以及在一场又一场的放映中,反复沉浸在奇妙的光影世界中。

毫无疑问,上海的6月是属于影迷的狂欢时刻。

6月9日上午,上海16个区的41家影院正式开启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线下展映,包括金爵奖入围影片在内,今年共有世界首映53部、国际首映41部、亚洲首映80部、中国首映76部。这座城市由此进入“电影时间”。

根据官方数据,开票首日一小时内,共售出了33.8万张的电影票,425个电影场次观影票售罄。

影迷Temperence2011年在票务网站上看到了上影节专区,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年6月的展映都是雷打不动要参与的,上班就请公休,前些年每年会出国旅游一两趟,做出游计划时也都一定是绕开6月的——和SIFF来一场约会,是作为影迷的我,最期待的节日。”Temperence表示。

影迷宝珠对上影节的喜爱溢于言表:“我们家都很喜欢看电影,几乎每年电影节都来观影,夏天的SIFF也是我们的节日。好开心SIFF今年三十年了,文字有限,我只想说我永远都爱SIFF。”

购票数据显示,上影节的观众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上海观众占比76.2%,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等多地观众也在购买上影节展映影片门票。

2019年上影节期间,黄艺哲曾连续两个周末,坐4个小时高铁到上海看电影。最多的时候一天连看了五部电影,从下午一点半看到凌晨一点半,专场时往往是赶到下一个电影院正好开始检票。“特别喜欢拉脱维亚诗人维茨玛自传电影《比莱》,非常治愈,很享受在不同时空里漫游穿梭的感觉。”

焕然一新的上海影城。记者拍摄

30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电影圈的重要活动与平台,也与上海共同塑造、彼此成就。

在展映之外,本届上影节还将举办12场主题论坛,邀请电影行业代表从产业格局、电影创作、技术前沿、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角度展开对话讨论,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电影市场将新增C端影视分会场,融合电影节国内外XR短片板块、影视文化装备体验区、衍生品、电视节惠民放映等板块。

今年上影节首次推出“科幻电影周”, 以国际视野探讨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路径。“一带一路电影周”也在今年迎来5周年。

秉持着“亚洲、华语、新人”的办节理念,如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逐步形成短视频、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令有志于投身电影事业的年轻人成长有路径、梦想有回响。

走过三十载,上海国际电影节依然正当年、在路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