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年轻人涌向彩票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年轻人涌向彩票站

彩票成为年轻人“最大”的投资?

文|道总有理

从海底捞走出来,陈曦直奔对面的彩票摊。工作日的晚上八点多,整个万象汇广场尚未关门,不算大的彩票台前聚满了年轻人,个个都低着头,认真对付自己手边的一搭红卡,偶尔有人刮出来,引来一阵唏嘘。

陈曦从来没买过彩票,也挺瞧不上那群试图用微弱的幸运来抵换未来的人。但今日不一样,她跟男友提前还了一笔房贷,一张薄薄的彩票也在这种时刻化身成了难得的彩头。刮刮乐面值不一,陈曦要了张最便宜的,十块钱。

这几年,彩票小站前流连的年轻人越来越多,6月6日,杭州姑娘偶中100万大奖更是一举冲上热搜,如同水珠溅落滚油,裹着火焰一路吞噬无数妄念。

上个月,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前4个月的彩票销售数据,销售额逐月上涨,4月单月销售额已经达到了503.26亿元,同比增长62.0%。今年1-4月的彩票销售已经创了10年来的新高。而4月份单月的销售额,甚至接近去年年底卡塔尔世界杯期间的单月销售。

意料之中,陈曦刮了个空。

她却把平生买的第一张刮刮乐带回家,夹在一本书里做纪念,来纪念每个年轻人,包括自己在无望的生活里突然生出的热络与惊喜。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关于彩票改变命运的经典一幕:穷困潦倒的正焕一家,因为大哥正峰中了彩票而过上富裕的生活,买车置房,喜迎人生巅峰。仅仅相差一年,现实的平行世界里,1987年,河北新医学院有个临时工温国斌在国内彩票史上第一次摇奖仪式上中了一等奖2000元。

也是在这一年,以5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正式成立。在那个年代,2000元已经是数目不菲,此后,人人都梦想成为下一个“幸运儿”,相关彩票的销售额一路飞涨。

数据显示,1987年,国内捐券总销售额1740万元,1988年即达到3.76亿元。1995年,“有奖募捐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与此同时,体彩也开始起步,电脑彩票、刮刮乐、双色球等新花样也层出不穷,填补着彩民们空白的心。

有数据佐证,2018年,全国大陆彩票销售额突破5100亿元,台湾地区更是狂热,据台湾彩票公司统计,台湾地区十年里的公益彩券销售总额达1.2321兆元新台币。其中,电脑型彩券总销售约7359亿元新台币,张数达61亿张。

有人统计过,在这些数字下,平均台湾地区每人每年购买电脑型公益彩券约23张,购买彩券纸卷总长约50.157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12.5圈。海外的情况也无甚差别,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21世纪美国低收入人群的每日生活里,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汉堡、电视机和彩票。

从金正峰到温国斌、从上一代到这一代、从国内到国外……彩票店门口的人群似乎都在向外界传达一个规律:至少在暴富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从八十年代开始算,彩票行业发展将近四十年,乐此不疲的人群也愈发年轻化。

事实上,从前的彩票受众群跟年轻人甚少沾边。例如国内的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此前我国彩民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这个问题在其他国家同样尤为突出,日本此前60%的彩票销售都是50岁以上老年人所贡献。

但斗转星移,如今的彩票被重新赋予了多种属性,有社交性、有玄学性、甚至还有投资性,毫无疑问,这些属性在相互碰撞,从而激发了年轻人的渴求。原因是什么?不可否认,这几年枯萎的就业市场、刺眼的消费降级,都是“彩票热”后不争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在看似一头热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一丝伪现实的清醒。根据英国消费者协会调查,人们基本都清楚彩票的中奖概率是多少,他们之所以购买,主要是为了体验“能够中得大奖这样一个梦”,从而得到弥足的慰藉。

国内对于彩票中奖率更有赤裸直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彩票销售额中,大约有55%进入兑奖池,用于支付中奖彩民的奖金,剩下的用于社会福利和相关管理开支。也就是说买彩票的平均收益率是负45%,彩市中头奖概率最低的是大乐透玩法,概率仅为2142万分之一。

这些不是没人知道,但比起微茫的概率,他们更愿意相信微茫的希望。

彩票成为年轻人“最大”的投资?

从去年单位裁员降薪开始,王涛就养成了每月固定买次彩票的习惯,支出也不算多,公司门口的刮刮乐摊前,五十块钱能买五张。这个习惯不止王涛有,至少他身边几个同事都是他的彩票“搭子”。

对于王涛而言,这十块钱不算多,变相充当一种新式“投资”不算亏。而就在两年前,年轻人的理财方式还聚焦在股票基金上,追星般追捧着各大明星基金经理,转眼间,十块钱的彩票却成为新宠,即便这种投资收益如同竹篮打水。

眼下,十块钱成为年轻人“最大”的投资,这种魔幻的倒退逆潮如跗骨之蛆,紧紧跟随着他们,也跟随着整个投资市场。曾经彩民们最不令人理解的幸存感与迷之自信似乎在这届年轻人身上发挥到了极致,这背后,无非是年轻人的抗风险能力与消费能力,一同在坍塌。

据悉,风险偏好的消费者花费10元购买彩票,并不要求拿回这10元,因为只要市场上的风险贴现率低于他能承受的风险贴现率,他就会选择购买。更何况,彩票行业从来把暴富宣传得神乎其神。

有数据统计过,在与彩票有关的信息中,70%以上都是与中奖有关的报道,冥冥之中,更是一种对年轻人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彩票真的演化成一种投资行为。英国有项研究指出,约有60%的彩民每期都选择相同的号,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终有一日会守得云开。而对于那些曾经中过奖的群体,无疑更坚信这种“投资”。

根据公开数据,在有过福利彩票大奖中奖经历的人群中,有95.8%的人认为自己的中奖率要高于平均水平,未来还会继续中奖。投资少,风险低,基本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对于现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就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如此看来,彩票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点要求,至于收益,则靠信念与玄学,顺便还能迎合祈福潮流。彩票投资最疯狂的是在2018年,这一年,国内人均购彩金额高达366.55元,折合每月刮刮乐买两张不止。

后来的几年,股票、基金如火如荼,以高收益的优势取代了彩票虚无的理想性,以至于到2020年,我国人均购买彩票降低至236.51元。与彩票冷寂相反的是基金市场,《2020中国基民图鉴》指出,在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通过支付宝、微信、京东金融、天天基民、蛋卷基金等渠道购买基金的互联网新增基民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一度占比超过50%。

2021年上半年,蚂蚁基金净利润3.25亿元暴涨495%。

时至今日,此消彼长,彩票热卷土重来,基金门可罗雀。2022年上半年,仅隔了一年时间,蚂蚁基金净利润0.83亿,同比降超70%,这似乎成了一个可怖的循环魔咒,牢牢锁着年轻人的财富本心。

他们没钱也没有勇气再买股票基金,可他们还在憧憬着明天的希望。

彩票行业“需要”年轻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摆在眼前,这届年轻人需要彩票来偶尔涂鸦未来的空白,同样的,从2018年后就逐渐消沉的彩票行业也急需年轻血液来浇筑。在今年彩票消费大爆发之前,这个行业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在急剧下滑。

据Mob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彩票销售规模出现下滑,全年彩票销售额为4220.5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17.5%。2020年,我国彩票业在经历一季度的停滞之后,全年实现销售额3339.5亿元,同比下降20.90%。

现阶段,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彩票店是2018年之前成立的,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经营范围为彩票代销的个体工商户共8843家,其中成立年限在3年以上的为6668家,占比75.4%。面对年轻人突如其来的垂青,彩票市场受宠若惊。

毕竟如果彩票群体始终一成不变,总被老年人与低收入人群掌控,最先撑不住的是那些彩票站。前几年,有关“彩民还在,彩票店先跑路”的新闻络绎不绝,据了解,福利彩票销售提成一般在7%左右,专营店开出大奖对经营者并无返点奖励

相关机构统计过,彩票专营店其他固定支出包括每月100元机器折旧费、60元网络费及每年80元机器保险费,根据“挖数”调研数据,曾经广州一家福利彩票专营店每月净收入仅为4370元。过去三年,情况愈发不容乐观,据各地彩票官网公告显示,仅2020年一年,江西、深圳、广东、东莞、广西等地因连续或累计停止销售达到60天,而被解除网点代销合同的彩票专营店就有两百多家。

年轻人的出现恰如一根事关生死的救命稻草,尤其是拿彩票当祈福与盲盒的95后、00后,他们的涌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彩票的快乐阈值。当然,彩票行业也在使出浑身解数来吸纳年轻人,其中,店面的改变。

2021年之前,各地彩票专营店场所要求基本为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一间十几平米的福利彩票专营店,包括装修、设备在内的前期投入一般在10万元以内即可。最近,彩票店大走潮流性、娱乐性的新消费路线。

此前,在广东肇庆的好世界购物中心,有一家奶茶店与体彩店联合,口号是“一杯奶茶一份快乐,加张彩票,双倍快乐。”今年2月,杭州钱江世纪公园一角开了一家与汉堡店结合的彩票店“Lucky Lucky”,如同店名一样“Lucky lucky”的双重体验。

近期,中国体育彩票也在商场、旅游景区开展了快闪活动,彩票店不仅提供好运,还提供打卡。种种迹象表示,内耗是双向的,拯救也是。

*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年轻人涌向彩票站

彩票成为年轻人“最大”的投资?

文|道总有理

从海底捞走出来,陈曦直奔对面的彩票摊。工作日的晚上八点多,整个万象汇广场尚未关门,不算大的彩票台前聚满了年轻人,个个都低着头,认真对付自己手边的一搭红卡,偶尔有人刮出来,引来一阵唏嘘。

陈曦从来没买过彩票,也挺瞧不上那群试图用微弱的幸运来抵换未来的人。但今日不一样,她跟男友提前还了一笔房贷,一张薄薄的彩票也在这种时刻化身成了难得的彩头。刮刮乐面值不一,陈曦要了张最便宜的,十块钱。

这几年,彩票小站前流连的年轻人越来越多,6月6日,杭州姑娘偶中100万大奖更是一举冲上热搜,如同水珠溅落滚油,裹着火焰一路吞噬无数妄念。

上个月,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前4个月的彩票销售数据,销售额逐月上涨,4月单月销售额已经达到了503.26亿元,同比增长62.0%。今年1-4月的彩票销售已经创了10年来的新高。而4月份单月的销售额,甚至接近去年年底卡塔尔世界杯期间的单月销售。

意料之中,陈曦刮了个空。

她却把平生买的第一张刮刮乐带回家,夹在一本书里做纪念,来纪念每个年轻人,包括自己在无望的生活里突然生出的热络与惊喜。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关于彩票改变命运的经典一幕:穷困潦倒的正焕一家,因为大哥正峰中了彩票而过上富裕的生活,买车置房,喜迎人生巅峰。仅仅相差一年,现实的平行世界里,1987年,河北新医学院有个临时工温国斌在国内彩票史上第一次摇奖仪式上中了一等奖2000元。

也是在这一年,以5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正式成立。在那个年代,2000元已经是数目不菲,此后,人人都梦想成为下一个“幸运儿”,相关彩票的销售额一路飞涨。

数据显示,1987年,国内捐券总销售额1740万元,1988年即达到3.76亿元。1995年,“有奖募捐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与此同时,体彩也开始起步,电脑彩票、刮刮乐、双色球等新花样也层出不穷,填补着彩民们空白的心。

有数据佐证,2018年,全国大陆彩票销售额突破5100亿元,台湾地区更是狂热,据台湾彩票公司统计,台湾地区十年里的公益彩券销售总额达1.2321兆元新台币。其中,电脑型彩券总销售约7359亿元新台币,张数达61亿张。

有人统计过,在这些数字下,平均台湾地区每人每年购买电脑型公益彩券约23张,购买彩券纸卷总长约50.1576万公里,可以绕地球12.5圈。海外的情况也无甚差别,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21世纪美国低收入人群的每日生活里,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汉堡、电视机和彩票。

从金正峰到温国斌、从上一代到这一代、从国内到国外……彩票店门口的人群似乎都在向外界传达一个规律:至少在暴富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从八十年代开始算,彩票行业发展将近四十年,乐此不疲的人群也愈发年轻化。

事实上,从前的彩票受众群跟年轻人甚少沾边。例如国内的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此前我国彩民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这个问题在其他国家同样尤为突出,日本此前60%的彩票销售都是50岁以上老年人所贡献。

但斗转星移,如今的彩票被重新赋予了多种属性,有社交性、有玄学性、甚至还有投资性,毫无疑问,这些属性在相互碰撞,从而激发了年轻人的渴求。原因是什么?不可否认,这几年枯萎的就业市场、刺眼的消费降级,都是“彩票热”后不争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在看似一头热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一丝伪现实的清醒。根据英国消费者协会调查,人们基本都清楚彩票的中奖概率是多少,他们之所以购买,主要是为了体验“能够中得大奖这样一个梦”,从而得到弥足的慰藉。

国内对于彩票中奖率更有赤裸直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彩票销售额中,大约有55%进入兑奖池,用于支付中奖彩民的奖金,剩下的用于社会福利和相关管理开支。也就是说买彩票的平均收益率是负45%,彩市中头奖概率最低的是大乐透玩法,概率仅为2142万分之一。

这些不是没人知道,但比起微茫的概率,他们更愿意相信微茫的希望。

彩票成为年轻人“最大”的投资?

从去年单位裁员降薪开始,王涛就养成了每月固定买次彩票的习惯,支出也不算多,公司门口的刮刮乐摊前,五十块钱能买五张。这个习惯不止王涛有,至少他身边几个同事都是他的彩票“搭子”。

对于王涛而言,这十块钱不算多,变相充当一种新式“投资”不算亏。而就在两年前,年轻人的理财方式还聚焦在股票基金上,追星般追捧着各大明星基金经理,转眼间,十块钱的彩票却成为新宠,即便这种投资收益如同竹篮打水。

眼下,十块钱成为年轻人“最大”的投资,这种魔幻的倒退逆潮如跗骨之蛆,紧紧跟随着他们,也跟随着整个投资市场。曾经彩民们最不令人理解的幸存感与迷之自信似乎在这届年轻人身上发挥到了极致,这背后,无非是年轻人的抗风险能力与消费能力,一同在坍塌。

据悉,风险偏好的消费者花费10元购买彩票,并不要求拿回这10元,因为只要市场上的风险贴现率低于他能承受的风险贴现率,他就会选择购买。更何况,彩票行业从来把暴富宣传得神乎其神。

有数据统计过,在与彩票有关的信息中,70%以上都是与中奖有关的报道,冥冥之中,更是一种对年轻人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彩票真的演化成一种投资行为。英国有项研究指出,约有60%的彩民每期都选择相同的号,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终有一日会守得云开。而对于那些曾经中过奖的群体,无疑更坚信这种“投资”。

根据公开数据,在有过福利彩票大奖中奖经历的人群中,有95.8%的人认为自己的中奖率要高于平均水平,未来还会继续中奖。投资少,风险低,基本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对于现阶段的年轻人而言,就是最好的投资方式。

如此看来,彩票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点要求,至于收益,则靠信念与玄学,顺便还能迎合祈福潮流。彩票投资最疯狂的是在2018年,这一年,国内人均购彩金额高达366.55元,折合每月刮刮乐买两张不止。

后来的几年,股票、基金如火如荼,以高收益的优势取代了彩票虚无的理想性,以至于到2020年,我国人均购买彩票降低至236.51元。与彩票冷寂相反的是基金市场,《2020中国基民图鉴》指出,在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通过支付宝、微信、京东金融、天天基民、蛋卷基金等渠道购买基金的互联网新增基民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一度占比超过50%。

2021年上半年,蚂蚁基金净利润3.25亿元暴涨495%。

时至今日,此消彼长,彩票热卷土重来,基金门可罗雀。2022年上半年,仅隔了一年时间,蚂蚁基金净利润0.83亿,同比降超70%,这似乎成了一个可怖的循环魔咒,牢牢锁着年轻人的财富本心。

他们没钱也没有勇气再买股票基金,可他们还在憧憬着明天的希望。

彩票行业“需要”年轻人

一个有趣的现象摆在眼前,这届年轻人需要彩票来偶尔涂鸦未来的空白,同样的,从2018年后就逐渐消沉的彩票行业也急需年轻血液来浇筑。在今年彩票消费大爆发之前,这个行业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在急剧下滑。

据Mob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彩票销售规模出现下滑,全年彩票销售额为4220.5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17.5%。2020年,我国彩票业在经历一季度的停滞之后,全年实现销售额3339.5亿元,同比下降20.90%。

现阶段,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彩票店是2018年之前成立的,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经营范围为彩票代销的个体工商户共8843家,其中成立年限在3年以上的为6668家,占比75.4%。面对年轻人突如其来的垂青,彩票市场受宠若惊。

毕竟如果彩票群体始终一成不变,总被老年人与低收入人群掌控,最先撑不住的是那些彩票站。前几年,有关“彩民还在,彩票店先跑路”的新闻络绎不绝,据了解,福利彩票销售提成一般在7%左右,专营店开出大奖对经营者并无返点奖励

相关机构统计过,彩票专营店其他固定支出包括每月100元机器折旧费、60元网络费及每年80元机器保险费,根据“挖数”调研数据,曾经广州一家福利彩票专营店每月净收入仅为4370元。过去三年,情况愈发不容乐观,据各地彩票官网公告显示,仅2020年一年,江西、深圳、广东、东莞、广西等地因连续或累计停止销售达到60天,而被解除网点代销合同的彩票专营店就有两百多家。

年轻人的出现恰如一根事关生死的救命稻草,尤其是拿彩票当祈福与盲盒的95后、00后,他们的涌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彩票的快乐阈值。当然,彩票行业也在使出浑身解数来吸纳年轻人,其中,店面的改变。

2021年之前,各地彩票专营店场所要求基本为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一间十几平米的福利彩票专营店,包括装修、设备在内的前期投入一般在10万元以内即可。最近,彩票店大走潮流性、娱乐性的新消费路线。

此前,在广东肇庆的好世界购物中心,有一家奶茶店与体彩店联合,口号是“一杯奶茶一份快乐,加张彩票,双倍快乐。”今年2月,杭州钱江世纪公园一角开了一家与汉堡店结合的彩票店“Lucky Lucky”,如同店名一样“Lucky lucky”的双重体验。

近期,中国体育彩票也在商场、旅游景区开展了快闪活动,彩票店不仅提供好运,还提供打卡。种种迹象表示,内耗是双向的,拯救也是。

*微信公众号:道总有理(daotm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