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江南布衣想要为传统服饰文化再造一片“江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江南布衣想要为传统服饰文化再造一片“江南”

江南布衣与融设计图书馆合作,共同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布尽其用”项目。双方致力于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以达到有机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愿景。

图源:JNBY

界面新闻记者 | 路非

从本土美妆品牌的崛起,到马面裙在日常穿着中的流行,肉眼可见的是,越来越多中国年轻消费者开始愿意为国潮买单。

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的高涨是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动因。而对于中国消费领域的品牌们而言,如何能抓住国潮趋势,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并融合当下审美范式再创新产品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机会点。

这样优质的国潮新设计正在国内涌现。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现代审美进行再创

6月8日至6月11日,一年一度的亚洲权威设计盛会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这场行业盛会是众多海内外先锋设计和美学灵感的集聚地,也是设计业内人士的交流会。

在展馆二楼你会发现有一处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排队驻足,这是由融设计图书馆主办,本土设计师服饰品牌江南布衣联合发起的“融·编织设计展”。

现场展出的24件先锋设计的作品是来自国内外的27位设计师为期两年的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见不少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影子,但其呈现的作品形态又并非“古朴”,甚至可以称得上现代。

JNBYHOME是江南布衣品牌于2016年延伸创立的家居生活方式品牌。这次在展览中首次亮相的两款JNBYHOME概念作品就巧妙演绎了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焕新融合。

概念作品之一《无限时空》打破了编织材料边界,由品物流形创始设计师Jovana ZHANG利用像纸一样薄的大理石材料编织而成;另一款概念作品《Ooo》,则是一把用线绳连接竹片编织而成的椅子,这把椅子可以支撑一个人的重量,由品物流形创始设计师Christoph John所创作。

概念作品《无限时空》
概念作品《Ooo》

这两款作品也是融设计图书馆和江南布衣合作一年后的阶段性成果。

2022年,江南布衣与融设计图书馆合作,共同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布尽其用”项目。双方致力于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以达到有机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愿景。

该项目通过探访调研传统织物的手工艺人和工坊,进行记录、解构、分析和再创新,为当代时尚艺术产业绘制了传统织物的工艺流程图鉴,旨在传播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为所有设计从业者提供创作灵感。

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江南布衣旗下品牌LESS本身有一条精工系列的产品线,当中运用到了大量的刺绣、手工编织、植物扎染等中国最传统的工艺。可以看到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消费者很喜欢这样中国传统叙事元素在日常穿着中的设计应用。

而在旗下另一品牌JNBY新品系列中,江南布衣将与苏绣大师合作推出新产品,一款是由苏绣绣娘团队手绣的限量版服饰,另一款是根据苏绣图案打板后机绣而成的服饰。

郑丹丹进一步表示,这是江南布衣在非遗工艺产品化的试水,未来他们希望每一季都能融入不同的非遗工艺进行商业化尝试。

传承并非只能是“保护”的心态

每当提起从大众目之所及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消失的传统手工艺时,“保护”一词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在此语境下蹦出。

但是,在融设计图书馆、品物流形创始人张雷看来,设计师在面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时,不应该用一种从高处俯视的保护心态,更应该用平常心对待,寻找与之共创的机会,才能真正用自己的力量使其得以延续。

有意思的是,张雷用了一个“啄木鸟和树”的比喻来形容他心目中理想的设计师和传统手工艺的关系。

“啄木鸟吃树上虫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这棵树。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关系也应该是这样,你可以去考察手工艺,和手工艺人合作,用它的造物方法和工艺去生产创作新的产品,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推动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张雷说道。

2015年,为了缓解杭州青山村水源污染的状态以及帮助村民摆脱仅靠竹子为生的困境,张雷及其设计团队受邀来到青山村,引导村民学习手工艺。这一呆就是三年,在此期间,通过多方协作,不仅龙坞水库的水质由三级转为一级,青山村也形成了一条手工艺产业链。

2017年,张雷及其设计团队决定正式驻扎青山村。他们将村里只残存骨架的废弃礼堂进行了保护性改造,使其转型成为融设计图书馆的现址。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研究和传承传统材料的设计图书馆。

图源:JNBY

融设计图书馆的研究计划周期以五年为期,四十年为届。在“布尽其用”项目中,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将一起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共同探索和记录手工编织的影子,并将其汇总成册,通过线下的融编织馆、线上的“布尽其用档案馆”小程序等进行分享。

在每周四和周五,融设计图书馆的研究员都会在位于天目里的江南布衣总部的布尽其用实验室为预约前来参观的设计师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是一种“打卡式”的汇报或会议,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前来参观的设计师提供创意灵感。

张雷表示,“布尽其用”项目期望能用这五年时间为设计师搭建一个灵感的基础,让上百位设计师在这样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布尽其用”项目的第一年和未来旅程

在此次设计展上,双方展示了“布尽其用”项目第一年以“编织”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从一根线出发,整个展览清晰生动地解构了线是如何织造成布,如何被印染,以及被装饰和缝制成纺织品的。

比如,你可以看到竹、藤、柳、草等原始材料是如何经过简单的劈分后就可用于编织的,而不同材料、不同编织手法所展现出的效果也大有不同。

实际上,这些经过精心编排后的展览内容背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拆解和研究,是设计师们用双脚去实地丈量,双眼实际观察后得到的结果。

为了能以更全面的形式将这些研究成果保留下来,“布尽其用”项目采用了多种传播形式,而本次的展览只是其中之一。

图源:JNBY

2022年底,江南布衣联合WGSN和融设计图书馆一同发布了《布尽其用材料趋势白皮书》,从服装行业的未来趋势入手、抛出问题,再站在过去与现在寻找解决方案,为激发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诸多可能性提供了灵感。

值得提到的是,白皮书中展示了夏布由苎麻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织造而成的过程。这是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共同合作后的第一站。

而在2022年,“布尽其用”项目在探索走访了浏阳夏布、大利侗布和乌镇竹编三项传统手工艺后,将其拍成纪录片,用画面生动讲述了传统织物、工匠精神与人物故事,聚焦织物背后的人,传递情感与人文价值。这些纪录片中所留存的织物文明和当地人文细节也将成为未来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的参考。

未来,江南布衣还计划上线小程序平台通过线上开源应用,向更多的受众提供织物信息检索,与相关设计专业人士共享所有的布尽其用项目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

江南布衣将织物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延伸至与相关院校之间的合作,拓宽织物文明在当代设计中的触达面。去年,江南布衣与中国美术学院达成合作,邀请学生共创织物样片,为织物未来多样性的发展播撒下种子。

传统非遗背后的长期主义价值

如果不计后续处理工艺,制成一匹夏布的胚布就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张雷在最初做融设计图书馆的展览时想,只要一年就能做完了,但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这个计划又变成了五年为期、四十年为届的长期展望。

这样的时间维度在被碎片化信息充斥着、分秒必争的当下显得格外漫长。在时代快节奏的裹挟下,选择“卷”还是“躺平”的二元对立成为当下年轻人最为热议的话题。

在开展第一天,江南布衣联合澎湃新闻、融设计图书馆举办了一场“慢卷青年,布一样的选择”主题论坛,在探讨非遗之余,谈及了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传统织物文化如何为在躺平和奋斗间反复横跳的青年群体提供正向情绪力量。

图源:JNBY

郑丹丹提及,江南布衣在杭州、沈阳等地的部分门店开展了简易的编织接力活动,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评。

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的研究员们做了一个简化版的腰织机放在门店内,让消费者可以套上织机后用芝麻实验室的零散面料进行一段编织。

“整个过程非常治愈,你可以很专注地进行这种看似重复性、实际非常有创造性的劳动。每个人织一段,最后,每个消费者由于选择了不同面料会织出很独特肌理的布料”。郑丹丹说道。

值得提到的是,芝麻实验室是江南布衣创立于2020年的项目,力求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针对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库存面料和零散面料,芝麻实验室进行创意再改造再开发,将其打造成生活艺术品。

芝麻实验室生产出的创意产品不仅在江南布衣企业内部和全国门店里使用,还通过跨界合作等形式不断推出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的新产品。

产品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和文化可持续是江南布衣探索ESG的“三根支柱”,但这些都是需要以年为周期进行长期投入的事业,而且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直接效益。

在前述论坛中郑丹丹就讲到:“不要高估你短时间可以带来的改变,也不要低估你长时间可以带来的改变。“

除了对传统工艺的研究、梳理、传承和再造之外,“布尽其用”项目还有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是研发能代表中国的新面料。

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正在合作开发牦牛绒面料。据张雷介绍,全世界95%以上的牦牛绒几乎都来自中国的高原地区,是非常环保的天然面料,因为牦牛绒是从牦牛身上自然脱落的。从功用性能上来看,牦牛绒的保温性甚至超过羊绒,而且牦牛绒本身的黑或棕的原色是不需要进行染色的。

从规模化生产到原产地保护、手工艺的稳定性,设计应用上的改造等等方面,双方都在探究如何能把这条路走通,从而诞生真正可以代表中国精造的一种面料元素。

在张雷看来,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不应该成为一种标签或者说辞,中国设计师需要真正将其融入为思维方式脉络中的根基。表现方式都可以运用现代技法和材料,但文化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所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江南布衣

2.2k
  • TOPBRAND | 江南布衣拟收购杭州目里; Meta面临5.5亿欧元诉讼;可口可乐推广rPET瓶;DIOR成立全新工业部门
  • 江南布衣拟收购杭州目里品牌管理全部股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江南布衣想要为传统服饰文化再造一片“江南”

江南布衣与融设计图书馆合作,共同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布尽其用”项目。双方致力于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以达到有机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愿景。

图源:JNBY

界面新闻记者 | 路非

从本土美妆品牌的崛起,到马面裙在日常穿着中的流行,肉眼可见的是,越来越多中国年轻消费者开始愿意为国潮买单。

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的高涨是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动因。而对于中国消费领域的品牌们而言,如何能抓住国潮趋势,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并融合当下审美范式再创新产品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机会点。

这样优质的国潮新设计正在国内涌现。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现代审美进行再创

6月8日至6月11日,一年一度的亚洲权威设计盛会设计上海DESIGN SHANGHAI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这场行业盛会是众多海内外先锋设计和美学灵感的集聚地,也是设计业内人士的交流会。

在展馆二楼你会发现有一处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排队驻足,这是由融设计图书馆主办,本土设计师服饰品牌江南布衣联合发起的“融·编织设计展”。

现场展出的24件先锋设计的作品是来自国内外的27位设计师为期两年的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见不少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影子,但其呈现的作品形态又并非“古朴”,甚至可以称得上现代。

JNBYHOME是江南布衣品牌于2016年延伸创立的家居生活方式品牌。这次在展览中首次亮相的两款JNBYHOME概念作品就巧妙演绎了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焕新融合。

概念作品之一《无限时空》打破了编织材料边界,由品物流形创始设计师Jovana ZHANG利用像纸一样薄的大理石材料编织而成;另一款概念作品《Ooo》,则是一把用线绳连接竹片编织而成的椅子,这把椅子可以支撑一个人的重量,由品物流形创始设计师Christoph John所创作。

概念作品《无限时空》
概念作品《Ooo》

这两款作品也是融设计图书馆和江南布衣合作一年后的阶段性成果。

2022年,江南布衣与融设计图书馆合作,共同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布尽其用”项目。双方致力于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以达到有机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愿景。

该项目通过探访调研传统织物的手工艺人和工坊,进行记录、解构、分析和再创新,为当代时尚艺术产业绘制了传统织物的工艺流程图鉴,旨在传播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为所有设计从业者提供创作灵感。

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江南布衣旗下品牌LESS本身有一条精工系列的产品线,当中运用到了大量的刺绣、手工编织、植物扎染等中国最传统的工艺。可以看到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消费者很喜欢这样中国传统叙事元素在日常穿着中的设计应用。

而在旗下另一品牌JNBY新品系列中,江南布衣将与苏绣大师合作推出新产品,一款是由苏绣绣娘团队手绣的限量版服饰,另一款是根据苏绣图案打板后机绣而成的服饰。

郑丹丹进一步表示,这是江南布衣在非遗工艺产品化的试水,未来他们希望每一季都能融入不同的非遗工艺进行商业化尝试。

传承并非只能是“保护”的心态

每当提起从大众目之所及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消失的传统手工艺时,“保护”一词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在此语境下蹦出。

但是,在融设计图书馆、品物流形创始人张雷看来,设计师在面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时,不应该用一种从高处俯视的保护心态,更应该用平常心对待,寻找与之共创的机会,才能真正用自己的力量使其得以延续。

有意思的是,张雷用了一个“啄木鸟和树”的比喻来形容他心目中理想的设计师和传统手工艺的关系。

“啄木鸟吃树上虫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这棵树。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关系也应该是这样,你可以去考察手工艺,和手工艺人合作,用它的造物方法和工艺去生产创作新的产品,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推动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张雷说道。

2015年,为了缓解杭州青山村水源污染的状态以及帮助村民摆脱仅靠竹子为生的困境,张雷及其设计团队受邀来到青山村,引导村民学习手工艺。这一呆就是三年,在此期间,通过多方协作,不仅龙坞水库的水质由三级转为一级,青山村也形成了一条手工艺产业链。

2017年,张雷及其设计团队决定正式驻扎青山村。他们将村里只残存骨架的废弃礼堂进行了保护性改造,使其转型成为融设计图书馆的现址。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研究和传承传统材料的设计图书馆。

图源:JNBY

融设计图书馆的研究计划周期以五年为期,四十年为届。在“布尽其用”项目中,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将一起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共同探索和记录手工编织的影子,并将其汇总成册,通过线下的融编织馆、线上的“布尽其用档案馆”小程序等进行分享。

在每周四和周五,融设计图书馆的研究员都会在位于天目里的江南布衣总部的布尽其用实验室为预约前来参观的设计师提供服务。但这并不是一种“打卡式”的汇报或会议,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前来参观的设计师提供创意灵感。

张雷表示,“布尽其用”项目期望能用这五年时间为设计师搭建一个灵感的基础,让上百位设计师在这样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布尽其用”项目的第一年和未来旅程

在此次设计展上,双方展示了“布尽其用”项目第一年以“编织”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从一根线出发,整个展览清晰生动地解构了线是如何织造成布,如何被印染,以及被装饰和缝制成纺织品的。

比如,你可以看到竹、藤、柳、草等原始材料是如何经过简单的劈分后就可用于编织的,而不同材料、不同编织手法所展现出的效果也大有不同。

实际上,这些经过精心编排后的展览内容背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拆解和研究,是设计师们用双脚去实地丈量,双眼实际观察后得到的结果。

为了能以更全面的形式将这些研究成果保留下来,“布尽其用”项目采用了多种传播形式,而本次的展览只是其中之一。

图源:JNBY

2022年底,江南布衣联合WGSN和融设计图书馆一同发布了《布尽其用材料趋势白皮书》,从服装行业的未来趋势入手、抛出问题,再站在过去与现在寻找解决方案,为激发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诸多可能性提供了灵感。

值得提到的是,白皮书中展示了夏布由苎麻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织造而成的过程。这是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共同合作后的第一站。

而在2022年,“布尽其用”项目在探索走访了浏阳夏布、大利侗布和乌镇竹编三项传统手工艺后,将其拍成纪录片,用画面生动讲述了传统织物、工匠精神与人物故事,聚焦织物背后的人,传递情感与人文价值。这些纪录片中所留存的织物文明和当地人文细节也将成为未来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的参考。

未来,江南布衣还计划上线小程序平台通过线上开源应用,向更多的受众提供织物信息检索,与相关设计专业人士共享所有的布尽其用项目研究成果,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

江南布衣将织物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延伸至与相关院校之间的合作,拓宽织物文明在当代设计中的触达面。去年,江南布衣与中国美术学院达成合作,邀请学生共创织物样片,为织物未来多样性的发展播撒下种子。

传统非遗背后的长期主义价值

如果不计后续处理工艺,制成一匹夏布的胚布就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张雷在最初做融设计图书馆的展览时想,只要一年就能做完了,但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这个计划又变成了五年为期、四十年为届的长期展望。

这样的时间维度在被碎片化信息充斥着、分秒必争的当下显得格外漫长。在时代快节奏的裹挟下,选择“卷”还是“躺平”的二元对立成为当下年轻人最为热议的话题。

在开展第一天,江南布衣联合澎湃新闻、融设计图书馆举办了一场“慢卷青年,布一样的选择”主题论坛,在探讨非遗之余,谈及了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传统织物文化如何为在躺平和奋斗间反复横跳的青年群体提供正向情绪力量。

图源:JNBY

郑丹丹提及,江南布衣在杭州、沈阳等地的部分门店开展了简易的编织接力活动,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评。

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的研究员们做了一个简化版的腰织机放在门店内,让消费者可以套上织机后用芝麻实验室的零散面料进行一段编织。

“整个过程非常治愈,你可以很专注地进行这种看似重复性、实际非常有创造性的劳动。每个人织一段,最后,每个消费者由于选择了不同面料会织出很独特肌理的布料”。郑丹丹说道。

值得提到的是,芝麻实验室是江南布衣创立于2020年的项目,力求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针对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库存面料和零散面料,芝麻实验室进行创意再改造再开发,将其打造成生活艺术品。

芝麻实验室生产出的创意产品不仅在江南布衣企业内部和全国门店里使用,还通过跨界合作等形式不断推出兼具设计感和实用性的新产品。

产品可持续、环境可持续和文化可持续是江南布衣探索ESG的“三根支柱”,但这些都是需要以年为周期进行长期投入的事业,而且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直接效益。

在前述论坛中郑丹丹就讲到:“不要高估你短时间可以带来的改变,也不要低估你长时间可以带来的改变。“

除了对传统工艺的研究、梳理、传承和再造之外,“布尽其用”项目还有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是研发能代表中国的新面料。

江南布衣和融设计图书馆正在合作开发牦牛绒面料。据张雷介绍,全世界95%以上的牦牛绒几乎都来自中国的高原地区,是非常环保的天然面料,因为牦牛绒是从牦牛身上自然脱落的。从功用性能上来看,牦牛绒的保温性甚至超过羊绒,而且牦牛绒本身的黑或棕的原色是不需要进行染色的。

从规模化生产到原产地保护、手工艺的稳定性,设计应用上的改造等等方面,双方都在探究如何能把这条路走通,从而诞生真正可以代表中国精造的一种面料元素。

在张雷看来,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不应该成为一种标签或者说辞,中国设计师需要真正将其融入为思维方式脉络中的根基。表现方式都可以运用现代技法和材料,但文化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所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