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靠收并购崛起的新乳业要降负债、走新路,席刚能做到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靠收并购崛起的新乳业要降负债、走新路,席刚能做到吗?

对于新乳业而言,迈入“百亿营收”只是第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才是考验新乳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指标。

图片来源:pexels-Vlada Karpovich

文|新消费财研社

近日,在新希望乳业(下文简称“新乳业”)2023年投资者大会暨创新大会上,董事长席刚宣布了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席刚提出,未来五年新乳业年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新品年复合增长率大于10%,净利率翻番,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要降低10个百分点。

新消费财研社关注到,2022年新乳业首次突破百亿门槛,营收达到了100.06亿元,同比增长11.59%;实现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15.77%,成功加入乳业“百亿阵营”。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乳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创下上市以来新高,达到71.91%。而这与近两年来新乳业为了扩大版图,而频繁实行收并购息息相关。

如今,新乳业主攻的低温奶赛道“内卷”加剧,新老玩家争先入局。站在百亿关口之下,席刚能得偿所愿吗?

增长主要依赖收并购,负债率超70%,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刚刚实现百亿营收,新乳业就马不停蹄地定下新目标。

5月31日,新乳业2023年投资者大会暨创新大会在成都召开。会上,新乳业提出坚持“鲜立方战略”不变,公司未来增长来源将以内生增长为主,投资并购为辅,且未来五年努力推动规模复合年均双位数增长、净利率实现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新乳业成立于2006年,于2019年1月成功上市。公司背靠新希望集团,主营业务包括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不同于其他乳业品牌,新乳业最早是通过并购区域品牌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现任董事长席刚2010年上任之前,新乳业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席刚掌舵后,新乳业就走上了对外扩张并购之路,公司经营状况也得以扭亏为盈。

“并购一直是驱动新乳业过去增长的主要动力。我认为在未来5年我们要做一些调整和转变,我们要坚持内生增长为主,并购为辅。”席刚在投资者大会上表示。

正如席刚所言,在登陆资本市场后,新乳业一直没有停下投资收购的脚步,并用这种方式加速外延式发展。近年来,新乳业先后入股现代牧业、澳亚集团,后来收购了“一只酸奶牛”和寰美乳业,并投资了新消费品牌“一番植”。

据行业统计,上市以来三年内新乳业就有八起收并购投资,并持续在上下游奶源布局。官方信息显示,新乳业现旗下已有59家控股子公司、以及夏进、双峰、琴牌等15个主要乳品品牌、16家乳制品加工厂以及13个自有牧场。

而新乳业收购的公司,普遍是经营基础较好、且在低温奶领域具备品牌优势的区域型乳企,新乳业也正是靠着收并购得以扩大规模,突破百亿营收。

但有业内人士分析,并购给新乳业带来的增长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新乳业现有的15个子品牌,至今未出现全国性深入人心的大单品,各据一方也难以形成由点到面的品牌聚合效应。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告诉新消费财研社,新乳业在成长过程中,不吝于采取并购的方式扩张,因此在收购整合方面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源和精力,同时在品牌和规模上,除了头部企业外,与其他第二梯队的企业也比较接近,所以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连年的投资并购,新乳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负债率已处于节节攀升的趋势。

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2年,新乳业总负债分别为33.08亿元、57.18亿元、66.35亿元和68.25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1.66%、66.65%、69.81%和71.91%,连年增长。

相比之下,新乳业各期资产负债率均大幅高于行业平均值,同期32家上市乳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04%、49.39%、54.52%、58.89%。

因此,新希望的高负债也成为诸多投资者和股东的关注点之一,新乳业提出未来要以内生增长为主、投资并购为辅的发展目标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既然提出要靠“内生增长”,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新乳业2022年的研发投入金额为9174.68万元,仅占营收比重的0.92%,低于同期行业均值的1.58%。

低温奶赛道“厮杀”激烈,“鲜立方”战略能跑赢一众对手吗?

对于新乳业“未来五年内净利润翻一番”的目标,沈萌评价称,在当前消费意愿收缩、婚育率下滑、乳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新乳业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更加积极拓展高收益的业务。

2022年财报显示,新乳业目前的主营业务分为液体乳、奶粉及其他业务。

其中,液体乳产品仍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达87.71%,实现营收87.76亿元,同比增长5.72%;奶粉产品实现收入7081.59万元,同比下滑2.93%,收入占比0.71%;其他产品营收11.59亿元,同比增长95.58%,收入占比11.59%。

图源/新乳业2022年财报

从销售区域来看,西南地区仍为新乳业的第一大销售区域,2022年该地区销售额实现37.24亿元,为新乳业贡献了近四成营收,但相较于2021年40.30%的营收占比减少了3.09%。

图源/新乳业2022年财报

可以看到,由于是低温奶,保质期较短,对运输时长和运输距离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消费半径也受到了限制。从收入分布上看,2022年新乳业在西南、华东两地的收入占比之和仍高达70%,很难渗透到华北等区域市场。

对于2022年收入突破百亿,新乳业在财报中表示,面临严峻经济形势和复杂外部环境,公司坚持“鲜立方”战略,实现规模和盈利增长。

早在2010年,新乳业就开始组建全新的经营班子,制定实施“鲜战略”,此后公司不断发展,通过投资并购其他乳企、与多所高校实验室合作研发新品等措施,持续推进“鲜战略”。

2021年,随着越来越多品牌陆续进入鲜奶赛道,新乳业正式提出了“鲜立方”战略,重点打造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的双强”产品,形成“鲜品类”创新产品矩阵。

目前,新乳业在低温鲜奶领域已经推出了24小时铂金全优乳、今日鲜奶铺、唯品”有机牛乳、“唯品”娟姗牛乳、纯正“A2”鲜牛乳等产品;在低温酸奶领域,新乳业推出了冰激凌酸奶、布丁酸奶、活润代餐(大杯)酸奶、奶啤等多个产品。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新乳业能够快速发展,以至能破百亿营收,与其主攻低温市场、而避开与蒙牛、伊利等巨头正面交锋的常温奶市场的“差异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2年新乳业来自低温产品的营收收入占比超过50%,其中低温鲜奶同比实现超15%的增长,全国市占率超过10%。

尽管目前看来“鲜立方”战略初见成效,但也并不能掉以轻心。沈萌表示,新乳业是国内乳企的后起之秀,也是乳业第二梯队一员,但低温奶业务的发展存在诸多高成本的制约因素,而且依赖单一品类也不利于市场竞争。

事实上,在近年来乳业众多细分赛道市场都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低温奶市场已成为乳企的“必争之地”。蒙牛、伊利、光明、君乐宝等乳业巨头都在这一领域集中资源,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另外有业内人士透露,低温乳制品保质期短,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很多产品被电商平台窜货至奶站或者牛奶便利店,造成价格体系混乱。而且,低温奶产品并不容易下沉到低线城市,市场潜力也易受到“天花板”的限制。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新乳业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被大幅挤压,这对于将低温奶产品作为公司发展核心的新乳业而言,未来在低温奶领域的生存空间充满未知。

不可忽视的是,新乳业净利率指标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4.29%、3.81%、3.61%,平均值仅为3.91%,远低于6.36%的行业平均值。

如此看来,对于新乳业而言,迈入“百亿营收”只是第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才是考验新乳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指标。很显然,依靠收并购的发展策略很难支撑席刚“五年净利率翻倍”的目标,而且净利率即使翻倍,也才刚刚超过行业均值。

接下来,新乳业应该怎么做?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在乳业巨头相继布局低温奶赛道的当下,新乳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其作为区域性龙头乳企,在受制于销售半径的低温奶领域更有竞争力,新乳业可以在通过深耕区域市场、以低温奶和酸奶为主打来实现差异化产品布局来着手来保住市场份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新乳业

80
  • 新乳业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5%,“鲜立方战略“引领稳步提升
  • 新乳业(002946.SZ):股东新投集团累计质押6468万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靠收并购崛起的新乳业要降负债、走新路,席刚能做到吗?

对于新乳业而言,迈入“百亿营收”只是第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才是考验新乳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指标。

图片来源:pexels-Vlada Karpovich

文|新消费财研社

近日,在新希望乳业(下文简称“新乳业”)2023年投资者大会暨创新大会上,董事长席刚宣布了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席刚提出,未来五年新乳业年收入保持双位数增长,新品年复合增长率大于10%,净利率翻番,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要降低10个百分点。

新消费财研社关注到,2022年新乳业首次突破百亿门槛,营收达到了100.06亿元,同比增长11.59%;实现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15.77%,成功加入乳业“百亿阵营”。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乳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创下上市以来新高,达到71.91%。而这与近两年来新乳业为了扩大版图,而频繁实行收并购息息相关。

如今,新乳业主攻的低温奶赛道“内卷”加剧,新老玩家争先入局。站在百亿关口之下,席刚能得偿所愿吗?

增长主要依赖收并购,负债率超70%,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刚刚实现百亿营收,新乳业就马不停蹄地定下新目标。

5月31日,新乳业2023年投资者大会暨创新大会在成都召开。会上,新乳业提出坚持“鲜立方战略”不变,公司未来增长来源将以内生增长为主,投资并购为辅,且未来五年努力推动规模复合年均双位数增长、净利率实现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新乳业成立于2006年,于2019年1月成功上市。公司背靠新希望集团,主营业务包括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不同于其他乳业品牌,新乳业最早是通过并购区域品牌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现任董事长席刚2010年上任之前,新乳业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席刚掌舵后,新乳业就走上了对外扩张并购之路,公司经营状况也得以扭亏为盈。

“并购一直是驱动新乳业过去增长的主要动力。我认为在未来5年我们要做一些调整和转变,我们要坚持内生增长为主,并购为辅。”席刚在投资者大会上表示。

正如席刚所言,在登陆资本市场后,新乳业一直没有停下投资收购的脚步,并用这种方式加速外延式发展。近年来,新乳业先后入股现代牧业、澳亚集团,后来收购了“一只酸奶牛”和寰美乳业,并投资了新消费品牌“一番植”。

据行业统计,上市以来三年内新乳业就有八起收并购投资,并持续在上下游奶源布局。官方信息显示,新乳业现旗下已有59家控股子公司、以及夏进、双峰、琴牌等15个主要乳品品牌、16家乳制品加工厂以及13个自有牧场。

而新乳业收购的公司,普遍是经营基础较好、且在低温奶领域具备品牌优势的区域型乳企,新乳业也正是靠着收并购得以扩大规模,突破百亿营收。

但有业内人士分析,并购给新乳业带来的增长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新乳业现有的15个子品牌,至今未出现全国性深入人心的大单品,各据一方也难以形成由点到面的品牌聚合效应。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告诉新消费财研社,新乳业在成长过程中,不吝于采取并购的方式扩张,因此在收购整合方面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源和精力,同时在品牌和规模上,除了头部企业外,与其他第二梯队的企业也比较接近,所以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化优势。

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连年的投资并购,新乳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负债率已处于节节攀升的趋势。

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2年,新乳业总负债分别为33.08亿元、57.18亿元、66.35亿元和68.25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1.66%、66.65%、69.81%和71.91%,连年增长。

相比之下,新乳业各期资产负债率均大幅高于行业平均值,同期32家上市乳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8.04%、49.39%、54.52%、58.89%。

因此,新希望的高负债也成为诸多投资者和股东的关注点之一,新乳业提出未来要以内生增长为主、投资并购为辅的发展目标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既然提出要靠“内生增长”,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新乳业2022年的研发投入金额为9174.68万元,仅占营收比重的0.92%,低于同期行业均值的1.58%。

低温奶赛道“厮杀”激烈,“鲜立方”战略能跑赢一众对手吗?

对于新乳业“未来五年内净利润翻一番”的目标,沈萌评价称,在当前消费意愿收缩、婚育率下滑、乳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新乳业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更加积极拓展高收益的业务。

2022年财报显示,新乳业目前的主营业务分为液体乳、奶粉及其他业务。

其中,液体乳产品仍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达87.71%,实现营收87.76亿元,同比增长5.72%;奶粉产品实现收入7081.59万元,同比下滑2.93%,收入占比0.71%;其他产品营收11.59亿元,同比增长95.58%,收入占比11.59%。

图源/新乳业2022年财报

从销售区域来看,西南地区仍为新乳业的第一大销售区域,2022年该地区销售额实现37.24亿元,为新乳业贡献了近四成营收,但相较于2021年40.30%的营收占比减少了3.09%。

图源/新乳业2022年财报

可以看到,由于是低温奶,保质期较短,对运输时长和运输距离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消费半径也受到了限制。从收入分布上看,2022年新乳业在西南、华东两地的收入占比之和仍高达70%,很难渗透到华北等区域市场。

对于2022年收入突破百亿,新乳业在财报中表示,面临严峻经济形势和复杂外部环境,公司坚持“鲜立方”战略,实现规模和盈利增长。

早在2010年,新乳业就开始组建全新的经营班子,制定实施“鲜战略”,此后公司不断发展,通过投资并购其他乳企、与多所高校实验室合作研发新品等措施,持续推进“鲜战略”。

2021年,随着越来越多品牌陆续进入鲜奶赛道,新乳业正式提出了“鲜立方”战略,重点打造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的双强”产品,形成“鲜品类”创新产品矩阵。

目前,新乳业在低温鲜奶领域已经推出了24小时铂金全优乳、今日鲜奶铺、唯品”有机牛乳、“唯品”娟姗牛乳、纯正“A2”鲜牛乳等产品;在低温酸奶领域,新乳业推出了冰激凌酸奶、布丁酸奶、活润代餐(大杯)酸奶、奶啤等多个产品。

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新乳业能够快速发展,以至能破百亿营收,与其主攻低温市场、而避开与蒙牛、伊利等巨头正面交锋的常温奶市场的“差异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2年新乳业来自低温产品的营收收入占比超过50%,其中低温鲜奶同比实现超15%的增长,全国市占率超过10%。

尽管目前看来“鲜立方”战略初见成效,但也并不能掉以轻心。沈萌表示,新乳业是国内乳企的后起之秀,也是乳业第二梯队一员,但低温奶业务的发展存在诸多高成本的制约因素,而且依赖单一品类也不利于市场竞争。

事实上,在近年来乳业众多细分赛道市场都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低温奶市场已成为乳企的“必争之地”。蒙牛、伊利、光明、君乐宝等乳业巨头都在这一领域集中资源,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另外有业内人士透露,低温乳制品保质期短,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很多产品被电商平台窜货至奶站或者牛奶便利店,造成价格体系混乱。而且,低温奶产品并不容易下沉到低线城市,市场潜力也易受到“天花板”的限制。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新乳业的生存空间必然会被大幅挤压,这对于将低温奶产品作为公司发展核心的新乳业而言,未来在低温奶领域的生存空间充满未知。

不可忽视的是,新乳业净利率指标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4.29%、3.81%、3.61%,平均值仅为3.91%,远低于6.36%的行业平均值。

如此看来,对于新乳业而言,迈入“百亿营收”只是第一步,提升盈利水平才是考验新乳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指标。很显然,依靠收并购的发展策略很难支撑席刚“五年净利率翻倍”的目标,而且净利率即使翻倍,也才刚刚超过行业均值。

接下来,新乳业应该怎么做?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分析称,在乳业巨头相继布局低温奶赛道的当下,新乳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其作为区域性龙头乳企,在受制于销售半径的低温奶领域更有竞争力,新乳业可以在通过深耕区域市场、以低温奶和酸奶为主打来实现差异化产品布局来着手来保住市场份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