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于6月14日抵达中国北京,这也是盖茨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访问。抵京后一天,盖茨在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发表演讲,强调创新和合作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重要性。
GHDDI是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清华大学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创办的非营利性创新药物研发机构。
盖茨表示,距离他上一次来中国已有四年之久,世界发生巨变,全球经历了新冠疫情、传染病卷土重来、气候变化影响加剧以及部分地区的饥荒。应对这些挑战变得极为紧迫,而中国在减少贫困和改善全民健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希望看到中国在帮助全球,尤其是非洲国家应对这些挑战上发挥更大作用。
虽然全球面临各种挑战,但盖茨对未来依然保持乐观,他认为全球通力合作以及科学技术创新将帮助各国应对当下的挑战。
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盖茨指出mRNA疫苗技术使预防结核病和疟疾等疾病的疫苗成为可能。他相信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进步将在卫生保健和教育等领域带来快速突破,气候技术的创新则有望在确保人们获得充足且可负担的清洁能源的同时实现全球减排目标。
在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创新来应对全球挑战、实现社会进步上,盖茨认为答案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而中国在健康、农业、营养和减贫等方面拥有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中国也聚集了大量人才,“中国的创新者在这些全球合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盖茨认为,通过科技创新和共同合作,全球今后有可能在卫生和农业领域取得进步。
以治疗疟疾为例,中国科学家的科研突破使得中国的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稳步下降。屠呦呦的开创性工作为世界带来了抗疟新药,如今仍然是全球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2017年中国首次实现了零本土疟疾感染病例,并最终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盖茨指出,中国科学家没有止步于此,目前正在开发新一代的解决方案,协助全球根除疟疾。比如GHDDI正在与疟疾药品事业会(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和疟疾药物加速器(Malaria Drug Accelerator)两家国际组织合作开发的一款临床前候选疟疾药物。
GHDDI还发现了一系列能与现有结核病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的新型化合物,意味着结核病的治疗疗程有可能大幅缩短,从标准的四到六个月缩短为仅需一到两个月。
在农业方面,盖茨提到了已故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称赞袁隆平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农业和经济,还培训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水稻科学家,让他们把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使得数十亿人因此得以生存发展。
盖茨以中国与西非的合作为例,提到盖茨基金会支持了中国和西非水稻科学家开展合作,培育出了适应当地条件的水稻新品种,还与当地伙伴合作,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这些新品种。目前在一些西非国家开展的试点项目表明,当地的粮食可以实现高达50%的增产。
他认为,这个例子再次突显了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中国团队和他们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个项目不会成功。而如果没有非洲团队以及他们对当地农民和粮食体系的了解,项目同样也行不通。
盖茨表示,要解决人类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挑战,必须汇聚全球范围内的专长。政府、学术、商业和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都必须参与其中,这些挑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盖茨演讲当天,盖茨基金会承诺未来五年向GHDDI提供5000万美元捐赠,北京市政府承诺提供同等规模的资金支持,清华大学也将继续在科研平台建设与共享、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GHDDI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