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阿甘正传》看战后美国流行音乐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阿甘正传》看战后美国流行音乐史

如果你还了解一点美国流行音乐史,可能你对电影的评价会是“美国50-70年代流行乐指南”。

如果要评选大家心目中的电影最TOP,我想有一部电影绝对入选,它那句经典的台词,即使没有看过的人,也一定十分熟悉。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颗会尝到什么味道。

是的,就是《阿甘正传》,一部披着个人励志皮的美国二战后发展史。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摇滚迷,你会更乐衷去“听”这部电影。猫王、杜安·埃迪、克里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琼·贝兹、鲍勃·迪伦、沙滩男孩、四顶尖、大门乐队……都亲切的出现在每一个合适的地方。

如果你还了解一点美国流行音乐史,可能你对电影的评价会是“美国50-70年代流行乐指南”。

电影不仅抓住了拨人心弦的“羽毛”,还抓住了改变美国潮流风向的经典音乐们。

大概最先出现的摇滚巨星就是猫王,不仅是阿甘的房客,还偷学阿甘蹩脚的扭臀舞步,一扭扭到电视上,变成独特标志的扭胯猫式舞步。

任谁也想不到阿甘原来是猫王的摇滚“缪斯”,无形中造就了猫王,开启了摇滚革命的里程碑,历史和现实的冲突就被这些幽默的美国人巧妙的化解了。

上学后的阿甘依旧没有其他朋友,同学排斥、欺凌,除了珍妮没有人接受他,当他的同学们用石头扔他,骑自行车追他,身边唯一的声音就是珍妮的这句“run forrest,run!”。

于是,阿甘开始跑,不停的跑。

杜安·埃迪(Duane Eddy)的《rebel rouser》就像珍妮的呼唤一样,唤醒了阿甘的前进意识,厚重、质朴的吉他音色是他蓄势待发的力量。

日常的关怀下,阿甘爱上珍妮是必然的,可是刚察觉到这种朦朦胧胧情愫的阿甘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想见到她,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还是每天等她,I don't know why but i do。

珍妮对阿甘说,“我要出人头地,像琼·贝兹一样”,珍妮的床头也贴着琼·贝兹的海报,后来在一次表演中,她以Bobby Dylan的艺名裸体演唱《Blowing in the Wind》。

这是鲍勃·迪伦创作的歌,也是琼·贝兹的经典翻唱歌曲,看到这一幕的阿甘以为她的梦想实现了,却不知珍妮的命运犹如这首歌名,在风中飘,放纵流浪的生活让她的梦破碎得再也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舞台上,刚刚加入嬉皮行列的珍妮唱着反战歌曲,而台下阿甘一身戎装,却马上就要上战场,如此讽刺。

战争开始了,电影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大约10首歌已经道尽战争的残酷,这是阿甘的成长之路,也是电影对战争的态度,经过战争的洗礼,很多美国人的灵魂清醒了,无需赘言。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Fortunate Son》

The Four Tops-《I Can't Help Myself》

Aretha Franklin-《Respect》

Bob Dylan -《Rainy Day Women》

The Beach Boys-《Sloop John B》

Jimi Hendrix-《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The Doors-《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Riders On The Storm》

The Mamas And The Papas-《 California Dreamin》

Buffalo Springfield-《For What It’s Worth》

大门乐队的歌曲可能是电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不知是导演的情有独钟,还是当时大门乐队的红火风也刮到了电影中。

除了战争期间,阿甘训练乒乓球以及后来和舞女狂欢,也都使用了大门乐队的歌曲。

这时离电影开始已经过去一个小时,战争结束,在华盛顿纪念碑前的和平反战集会,阿甘被簇拥到队伍中,响起了杰斐逊飞机(Jefferson Airplane)的《Volunteers》,战争是可耻的。

阿甘和珍妮再次相遇,伴随着阿甘的表白响起了Scott McKenzie的名曲《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优美但充满焦躁,正是阿甘此刻的心情。

我虽然傻,但知道什么是爱。

珍妮为了自己的嬉皮梦,拒绝了阿甘的表白,她要去旧金山,嬉皮运动的发源地,飞鸟的歌曲《Turn! Turn! Turn!》出现了。

这首歌,听起来悦耳,但又很感伤,在那个乱云飞渡的时代,人总是无法把握自己,总要面对选择,珍妮选择了她心中的圣地,义无反顾,阿甘面对珍妮的选择,无可奈何。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至此电影中仍旧没有一首英国歌曲,“不列颠入侵”几乎让美国摇滚乐沦陷,也许是为了守护美国摇滚乐,电影中尽量避免着这一点,唯一出现的一首歌是约翰·列侬的《Imagine》,也仅仅作为后来访谈的对话形式出现。

电影最后的阿甘依旧在跑,他只能想到,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从美国东部到西部,停不下的脚步,漫无目的,只能向前。

这时候只要把音响开大,聆听这些重重的震撼,你或许也会和阿甘一样再度上路,奔向远方。

《阿甘正传》电影原声黑胶唱片,图片来源:嘿哟音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阿甘正传》看战后美国流行音乐史

如果你还了解一点美国流行音乐史,可能你对电影的评价会是“美国50-70年代流行乐指南”。

如果要评选大家心目中的电影最TOP,我想有一部电影绝对入选,它那句经典的台词,即使没有看过的人,也一定十分熟悉。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颗会尝到什么味道。

是的,就是《阿甘正传》,一部披着个人励志皮的美国二战后发展史。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摇滚迷,你会更乐衷去“听”这部电影。猫王、杜安·埃迪、克里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琼·贝兹、鲍勃·迪伦、沙滩男孩、四顶尖、大门乐队……都亲切的出现在每一个合适的地方。

如果你还了解一点美国流行音乐史,可能你对电影的评价会是“美国50-70年代流行乐指南”。

电影不仅抓住了拨人心弦的“羽毛”,还抓住了改变美国潮流风向的经典音乐们。

大概最先出现的摇滚巨星就是猫王,不仅是阿甘的房客,还偷学阿甘蹩脚的扭臀舞步,一扭扭到电视上,变成独特标志的扭胯猫式舞步。

任谁也想不到阿甘原来是猫王的摇滚“缪斯”,无形中造就了猫王,开启了摇滚革命的里程碑,历史和现实的冲突就被这些幽默的美国人巧妙的化解了。

上学后的阿甘依旧没有其他朋友,同学排斥、欺凌,除了珍妮没有人接受他,当他的同学们用石头扔他,骑自行车追他,身边唯一的声音就是珍妮的这句“run forrest,run!”。

于是,阿甘开始跑,不停的跑。

杜安·埃迪(Duane Eddy)的《rebel rouser》就像珍妮的呼唤一样,唤醒了阿甘的前进意识,厚重、质朴的吉他音色是他蓄势待发的力量。

日常的关怀下,阿甘爱上珍妮是必然的,可是刚察觉到这种朦朦胧胧情愫的阿甘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想见到她,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还是每天等她,I don't know why but i do。

珍妮对阿甘说,“我要出人头地,像琼·贝兹一样”,珍妮的床头也贴着琼·贝兹的海报,后来在一次表演中,她以Bobby Dylan的艺名裸体演唱《Blowing in the Wind》。

这是鲍勃·迪伦创作的歌,也是琼·贝兹的经典翻唱歌曲,看到这一幕的阿甘以为她的梦想实现了,却不知珍妮的命运犹如这首歌名,在风中飘,放纵流浪的生活让她的梦破碎得再也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舞台上,刚刚加入嬉皮行列的珍妮唱着反战歌曲,而台下阿甘一身戎装,却马上就要上战场,如此讽刺。

战争开始了,电影并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大约10首歌已经道尽战争的残酷,这是阿甘的成长之路,也是电影对战争的态度,经过战争的洗礼,很多美国人的灵魂清醒了,无需赘言。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Fortunate Son》

The Four Tops-《I Can't Help Myself》

Aretha Franklin-《Respect》

Bob Dylan -《Rainy Day Women》

The Beach Boys-《Sloop John B》

Jimi Hendrix-《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The Doors-《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Riders On The Storm》

The Mamas And The Papas-《 California Dreamin》

Buffalo Springfield-《For What It’s Worth》

大门乐队的歌曲可能是电影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不知是导演的情有独钟,还是当时大门乐队的红火风也刮到了电影中。

除了战争期间,阿甘训练乒乓球以及后来和舞女狂欢,也都使用了大门乐队的歌曲。

这时离电影开始已经过去一个小时,战争结束,在华盛顿纪念碑前的和平反战集会,阿甘被簇拥到队伍中,响起了杰斐逊飞机(Jefferson Airplane)的《Volunteers》,战争是可耻的。

阿甘和珍妮再次相遇,伴随着阿甘的表白响起了Scott McKenzie的名曲《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优美但充满焦躁,正是阿甘此刻的心情。

我虽然傻,但知道什么是爱。

珍妮为了自己的嬉皮梦,拒绝了阿甘的表白,她要去旧金山,嬉皮运动的发源地,飞鸟的歌曲《Turn! Turn! Turn!》出现了。

这首歌,听起来悦耳,但又很感伤,在那个乱云飞渡的时代,人总是无法把握自己,总要面对选择,珍妮选择了她心中的圣地,义无反顾,阿甘面对珍妮的选择,无可奈何。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至此电影中仍旧没有一首英国歌曲,“不列颠入侵”几乎让美国摇滚乐沦陷,也许是为了守护美国摇滚乐,电影中尽量避免着这一点,唯一出现的一首歌是约翰·列侬的《Imagine》,也仅仅作为后来访谈的对话形式出现。

电影最后的阿甘依旧在跑,他只能想到,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从美国东部到西部,停不下的脚步,漫无目的,只能向前。

这时候只要把音响开大,聆听这些重重的震撼,你或许也会和阿甘一样再度上路,奔向远方。

《阿甘正传》电影原声黑胶唱片,图片来源:嘿哟音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