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郫都制造”到“郫都出品”, 成都影视城领衔郫都文创“建圈强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郫都制造”到“郫都出品”, 成都影视城领衔郫都文创“建圈强链”

推进“影视文创”产业,已成为郫都区新的发展突破口。

或许很多观众不知道,从现象级动漫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正在热播的最高检推优电视剧《公诉》,以及近期杀青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项目《了不起的我们》,这些题材各异的影视作品,均诞生自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

作为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极”中的一核所在地,2022年成都影视城带动郫都区文创产业增值超75亿。因此可以说,推进“影视文创”产业,已成为所在地郫都区新的发展突破口。

6月19日,以“文创天府 荣耀未来”为主题的成都市文创业(数字文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上海)推介会举行,最终17个文创项目在会上正式签约落地成都,总投资超60亿元。作为成都市规划确定的影视文创产业集中发展区,成都影视城也在上海“首演”亮相。

图源:天府文创云

成都文创上演“重头戏” “郫都造”影视产业建圈强链

走向上海,正是成都文创产业建圈强链的实践。

早在去年4月,成都便首次将“建圈强链”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产业“建圈强链”的理念变革区域产业发展方式。今年,成都对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将多个“圈”与“链”落地在区(市)县。

近年成都着力发挥“长板”优势,带着文创产业走出去、引进来。

本次上海推介会参与企业包括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影视头部,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内容供应单位也在邀请之列,足以看出,发展扶持影视产业正是成都文创产业“建圈强链”的重头戏。

据悉当天,成都影视城与上海本土的动漫影视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后者作为全国重点动漫企业及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拟在成都影视城投资 5000 万元,培育制片团队、先进技术加工及后期制作团队,打造顶级影视相关的赛事、电影节、颁奖典礼为一体的“成都数字动漫影视产业基地”。

图源:成都影视城

成都影视城自2019年发展至今,主攻数字影视、科幻视听、高清视频等细分产业,目前已建成光影特色街区、大数据中心以及“1+16+108”高科技摄影棚群落,包含亚洲最大单体摄影棚、16个中小型摄影棚,产业载体共计超30万m²,可满足多元拍摄工作需求。

在影视城本体之外,郫都区为进一步做大生态圈、定准产业链,以团结影视城3 km²为核心区、联动周边约40 km²为协同区,初步构建形成“一心四区、一廊一环”空间格局。

目前,郫都区正以成都影视城为极核,着力构建“贯通上下游、连接左右岸”的产业生态,超高清科技创新园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推动“设计—研发—转化—利用”聚环成链,进一步推动影视文创产业建圈强链。

200余家影视文创企业入驻 从“造”到“作”激活产业

以作品为单位的影视生产,也要完善整个产业“建圈强链”的生态。产业生态的实现,需要资本、企业、人才等产业要素集群,才能内生出源源不断的活力。而影视生产的“短期”特性,使得成都影视城的吸附力更受考验。

目前片区聚集“科技+艺术”专家人才1万人以上、科技影视文创人才10万人,且周边坐拥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20所,形成稳定的人才供应。

图源:成都影视城

此外,为培育“链主”企业,成都影视城实施了“招大引强”行动,今年新招引了利亚德、兑门文化、映美传媒、影聚力等优质企业40余家,并正在积极推动峨影集团、成都文旅集团等“影视川军”向成都影视城聚集。目前,园区累计落户影视文创企业200余家,已形成基本规模。

在内容生产端,截止2022年,成都影视城已向市场交付了《我的父亲焦裕禄》、《藏地奇兵》、《虎啸图》、《守护来自“星星”的你》等影视作品30余部,《靓妆雅韵》、《火锅》等5000余小时的超高清视频。初步形成了以影视文创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泛影视”产业集群,具备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产业+科创+人才”资源。

截止2023年6月中旬,成都影视城已储备了《女特警》、《破晓之前》等10部影视剧项目,新引进《亦舞之城》、《无法入眠》等7部影视剧,吸引了余丁、范元等知名导演以及胡军、王宝强、迪丽热巴等优秀演员汇聚,招引来黄晓明、王迅等行业名人纷纷落地影视公司。

而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公诉》、《我的父亲焦裕禄》一系列优质影视作品,则向行业建立起一个有“质”也有“量”的“郫都制”“郫都出品”影视名片,蓬勃的产业活力有助于成都影视城进一步“招大引强”。

放眼“长期主义” 高标准构建一站式平台

如果说企业、项目的落地,反映的是成都影视城招商引智的显著成效。那么,围绕产业链核心配套,不断提升“软环境”和“硬实力”不做一锤子买卖,则是成都影视城得以立足全国的底气与实力。

同大多采取“外景地+影视旅游”的国内其他影视城不同,成都影视城重点聚焦影视产业链的创作、拍摄、制作等重点环节,创新推进“科技+影视”融合的发展模式。

图源:成都影视城

在产业基础的构建上,规划的“1+16+108”现代高科技摄影棚群落囊括XR棚、动作捕捉棚等数字摄影棚,还拥有“4000+3000”摄制设备、国家级平台和实验室10余个,落地西部国际影视产权交易中心、全国首个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出台影视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组建影视文创产业基金,成立“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公司”,通过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持,增强片区竞争力。

此外,为推动片区尽快成型成势,成都影视城正在加快川传艺术家村、香脂湖公园生态修复建设工程等产业配套项目,同时深化专员服务机制和“四个一”工作法,制定《成都影视城影视剧组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等服务规范,参与搭建四川省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全区、全市、全省外景拍摄资源,推出“线上选景+线下协拍”服务。

据成都影视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成都影视城将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积极构建以视频内容生产为IP牵引、信息数字技术为应用支撑、文旅体验消费为价值衍生的“影视+”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末,带动全区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

未来,一条覆盖影视产业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将在这里诞生。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6/21 17:3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郫都制造”到“郫都出品”, 成都影视城领衔郫都文创“建圈强链”

推进“影视文创”产业,已成为郫都区新的发展突破口。

或许很多观众不知道,从现象级动漫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正在热播的最高检推优电视剧《公诉》,以及近期杀青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项目《了不起的我们》,这些题材各异的影视作品,均诞生自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

作为四川省影视产业“一核多极”中的一核所在地,2022年成都影视城带动郫都区文创产业增值超75亿。因此可以说,推进“影视文创”产业,已成为所在地郫都区新的发展突破口。

6月19日,以“文创天府 荣耀未来”为主题的成都市文创业(数字文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上海)推介会举行,最终17个文创项目在会上正式签约落地成都,总投资超60亿元。作为成都市规划确定的影视文创产业集中发展区,成都影视城也在上海“首演”亮相。

图源:天府文创云

成都文创上演“重头戏” “郫都造”影视产业建圈强链

走向上海,正是成都文创产业建圈强链的实践。

早在去年4月,成都便首次将“建圈强链”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产业“建圈强链”的理念变革区域产业发展方式。今年,成都对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将多个“圈”与“链”落地在区(市)县。

近年成都着力发挥“长板”优势,带着文创产业走出去、引进来。

本次上海推介会参与企业包括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影视头部,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内容供应单位也在邀请之列,足以看出,发展扶持影视产业正是成都文创产业“建圈强链”的重头戏。

据悉当天,成都影视城与上海本土的动漫影视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后者作为全国重点动漫企业及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拟在成都影视城投资 5000 万元,培育制片团队、先进技术加工及后期制作团队,打造顶级影视相关的赛事、电影节、颁奖典礼为一体的“成都数字动漫影视产业基地”。

图源:成都影视城

成都影视城自2019年发展至今,主攻数字影视、科幻视听、高清视频等细分产业,目前已建成光影特色街区、大数据中心以及“1+16+108”高科技摄影棚群落,包含亚洲最大单体摄影棚、16个中小型摄影棚,产业载体共计超30万m²,可满足多元拍摄工作需求。

在影视城本体之外,郫都区为进一步做大生态圈、定准产业链,以团结影视城3 km²为核心区、联动周边约40 km²为协同区,初步构建形成“一心四区、一廊一环”空间格局。

目前,郫都区正以成都影视城为极核,着力构建“贯通上下游、连接左右岸”的产业生态,超高清科技创新园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将推动“设计—研发—转化—利用”聚环成链,进一步推动影视文创产业建圈强链。

200余家影视文创企业入驻 从“造”到“作”激活产业

以作品为单位的影视生产,也要完善整个产业“建圈强链”的生态。产业生态的实现,需要资本、企业、人才等产业要素集群,才能内生出源源不断的活力。而影视生产的“短期”特性,使得成都影视城的吸附力更受考验。

目前片区聚集“科技+艺术”专家人才1万人以上、科技影视文创人才10万人,且周边坐拥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20所,形成稳定的人才供应。

图源:成都影视城

此外,为培育“链主”企业,成都影视城实施了“招大引强”行动,今年新招引了利亚德、兑门文化、映美传媒、影聚力等优质企业40余家,并正在积极推动峨影集团、成都文旅集团等“影视川军”向成都影视城聚集。目前,园区累计落户影视文创企业200余家,已形成基本规模。

在内容生产端,截止2022年,成都影视城已向市场交付了《我的父亲焦裕禄》、《藏地奇兵》、《虎啸图》、《守护来自“星星”的你》等影视作品30余部,《靓妆雅韵》、《火锅》等5000余小时的超高清视频。初步形成了以影视文创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泛影视”产业集群,具备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产业+科创+人才”资源。

截止2023年6月中旬,成都影视城已储备了《女特警》、《破晓之前》等10部影视剧项目,新引进《亦舞之城》、《无法入眠》等7部影视剧,吸引了余丁、范元等知名导演以及胡军、王宝强、迪丽热巴等优秀演员汇聚,招引来黄晓明、王迅等行业名人纷纷落地影视公司。

而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公诉》、《我的父亲焦裕禄》一系列优质影视作品,则向行业建立起一个有“质”也有“量”的“郫都制”“郫都出品”影视名片,蓬勃的产业活力有助于成都影视城进一步“招大引强”。

放眼“长期主义” 高标准构建一站式平台

如果说企业、项目的落地,反映的是成都影视城招商引智的显著成效。那么,围绕产业链核心配套,不断提升“软环境”和“硬实力”不做一锤子买卖,则是成都影视城得以立足全国的底气与实力。

同大多采取“外景地+影视旅游”的国内其他影视城不同,成都影视城重点聚焦影视产业链的创作、拍摄、制作等重点环节,创新推进“科技+影视”融合的发展模式。

图源:成都影视城

在产业基础的构建上,规划的“1+16+108”现代高科技摄影棚群落囊括XR棚、动作捕捉棚等数字摄影棚,还拥有“4000+3000”摄制设备、国家级平台和实验室10余个,落地西部国际影视产权交易中心、全国首个国家级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出台影视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组建影视文创产业基金,成立“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公司”,通过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持,增强片区竞争力。

此外,为推动片区尽快成型成势,成都影视城正在加快川传艺术家村、香脂湖公园生态修复建设工程等产业配套项目,同时深化专员服务机制和“四个一”工作法,制定《成都影视城影视剧组接待管理办法(试行)》等服务规范,参与搭建四川省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全区、全市、全省外景拍摄资源,推出“线上选景+线下协拍”服务。

据成都影视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成都影视城将聚焦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积极构建以视频内容生产为IP牵引、信息数字技术为应用支撑、文旅体验消费为价值衍生的“影视+”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末,带动全区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

未来,一条覆盖影视产业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将在这里诞生。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6/21 17:3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