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璞玉
原计划探访泰坦尼克号残骸的一艘观光潜水器已在北大西洋的海里失联超过3天。美东时间周三早些时候,搜救队伍称,在潜水器与其控制船中断联系的位置连续第二天监测到了有规律的“噪音”。
参与搜索的专家表示,潜水器携带的氧气供应可能会在周四早上6点左右耗尽。潜水器上载共有5人,包括3名富豪。
这艘名为“泰坦”的潜水器在上周日入海后不到两小时就失去了与其母船,一艘名为“极地王子”的加拿大科考船的联系。
当时,“泰坦”正下潜前往泰坦尼克号在海床上的残骸,行程已经过半。位置大约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约1448公里处。目前尚不清楚潜水器为何失联。
不过,即使持乐观态度的人也警告,即便潜水器完好无损,搜救任务也存在诸多障碍:从精确定位船只的位置,到使用救援设备到达,再到在供氧耗尽之前将乘客带到水面,每一步任务都十分艰巨。
“砰砰砰”
美国海岸警卫队表示,噪音最初在周二由一架加拿大运营的P-3“猎户座”海上侦察机监测到,美国海军的专家正在对数据进行分析。
随后水下搜救工作被转移至噪音区域,希望能找到其来源。截至发稿,远程操作的水下无人机尚未收到积极反馈。但一艘加拿大监测船在搜救区域的水下再次检测到了类似敲击声的“噪音”。
美国海岸警卫队少将毛格(John Mauger)周三上午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表示,噪音的来源仍不清楚,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船地点附近有大量金属等各种物体。
在海岸警卫队发布有关噪音的声明前,《滚石》杂志报道称,搜救人员听到了“每隔30分钟发出的砰砰敲击声”。
这一报道让专家们感到鼓舞,因为潜水器的船员曾被培训,在无法与水面通信时要敲打船体,以便声纳监测到。澳大利亚潜艇搜救专家欧文(Frank Owen)在接受美联社采访表示,这传达了一个信息:“你们可以尝试通过军事技术来找到我。”
美国海岸警卫队当天表示,由于所处位置偏远,加上搜索范围较大,使得定位潜水器的工作变得更复杂。海平面上的搜索范围为一万多平方公里,海底深度可能达3.86公里。人类已知最深海底为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公里。
自上周日以来,有几艘商业船只加入了搜救工作,其中包括一艘设计用于在海底铺设管道的船只。再加上加拿大和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资源,现场或正在赶来的船只中,至少有三艘能够部署遥控潜水机器人。
美国海岸警卫队称,现场一艘加拿大海岸警卫队船只具有侧扫声纳功能,还有一艘正在途中的加拿大船只带移动减压室,并配有医务人员。从“泰坦”的设计来看,只能从船外将其打开它,所以无论它是否浮出水面,乘客都需要外部帮助才能逃生。
富翁探险
“泰坦”的5名乘员分别是:领航员拉什(Stockton Rush),他同时也是该潜水器所属公司“海洋之门探险公司”(Ocean Gate)的创始人和CEO;73岁的法国海底探险家Paul-Henri Nargeolet,他撰写过多篇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文章;英国亿万富翁、探险家米什·哈丁(Hamish Harding),他曾随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号进入过太空,也曾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以及英籍巴基斯坦裔富商Shahzada Dawood和他19岁的儿子Suleman Dawood。
一名曾搭乘过“泰坦”的乘客称,该潜水器就像是一辆“没有座椅的小货车”,内部采用的是非专业化设计的现成零部件,比如用于转向的视频游戏机手柄。
“海洋之门”公司向每位游客收取25万美元,专门提供实地探索泰坦尼克号遗迹的服务。行程从加拿大纽芬兰的圣约翰出发,探险家们将远离海岸611公里,前往距离海平面3.86公里的海底。一次完整的旅行可能需要八天,包括多次潜水。
运气好的话,探险家们将在潜水过程中一睹一百多年前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残骸“真容”。那场事故导致泰坦尼克号上的1500人遇难,当时船上共载有2200名乘客和船员。
前乘客纽曼(Aaron Newman)周三在做客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今日》节目时表示,如果潜水器在几百米以下且断电,乘客就会处于完全黑暗和寒冷的环境中。“在海底的时候很冷,你必须穿足够多来御寒,”他说。
锡拉丘兹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名誉教授卡森(Jeff Karson)指出,海底温度仅略高于冰点,而且潜水器位置太深,人类潜水员无法只身到达,最可靠的途径是使用远程操作的机器人。
另一名英国冒险家布朗(Chris Brown)也支付了此次旅行的押金,但后因安全顾虑而选择退出。他说,搜救者接收到“信号”,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如果声音来自水位指示器下方,则表明他们可能还活着,但现在所剩时间不多了,”布朗周三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采访时说。他此前曾批评“海洋之门”公司使用简单的游戏机手柄来操控“泰坦”。
该潜水器有七个返回水面的备用系统,其中包括可卸载沙袋和铅管,以及一个可充气气球。
劣迹斑斑
在此次事故之前,“海洋之门”公司就曾多次收到有关其潜水器安全的投诉和警告。
2018年的一份诉讼记录显示,该公司前海事运营总监洛克里奇(David Lochridge)在2015年指出,当时还在研发过程中的“泰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公司的测试和认证不充分,将“导致乘客在实验性潜水器中面临极端危险”。
洛克里奇还指出,该公司没有对“泰坦”仅12.7厘米厚的碳纤维船体进行测试,该船体使用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开发的一项实验性设计。而且“泰坦”的舷窗设计承压深度仅为1281米,远远低于泰坦尼克号残骸所处缓坡的深度(3962米)。
“海洋之门”公司在法律文件中回应称,它依靠“更适合”的声学测试来检测安全问题。随后,该公司解雇并起诉了洛克里奇,称后者不是专业工程师,也不是被雇用来为“泰坦”提供工程服务的。
此外,至少有两起与“泰坦”有关的安全事故记录众所周知。法庭文件显示,在2022年的一次探险中,“海洋之门”报告其潜艇在潜水期间遇到电池故障,必须通过手动重新连接到升降平台。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记者波格(David Pogue)报道称,该船曾在一次潜水期间与水面船员失联近5小时,当时他正在对这次潜水任务进行观察报道。波格指出,“泰坦”乘客的弃权书上明确指出,该潜水器尚未获得任何监管机构的批准或认证。
“海洋之门”公司创始人拉什曾在2019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商业潜艇行业的法规阻碍了其进展。“因为这些规章制度,(商业潜艇)超级安全,”拉什说道,“但同时它也丧失了创新或进步”。拉什本人也在“泰坦”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