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被中国品牌围攻,美敦力、强生、“GPS”等巨头如何自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被中国品牌围攻,美敦力、强生、“GPS”等巨头如何自救?

新的跨国器械巨头形成,而他们来自中国。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动脉网

近两年,受疫情反复、集采常态化、国产品牌崛起等诸多大事件的影响,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格局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在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骨科、微创外科、IVD、电生理、血管介入等细分领域, 国产品牌开始集体围攻跨国巨头,抢占曾属于跨国械企的市场份额。

例如,医学影像领域,东软、联影、宽腾、明峰等国产品牌已与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展开正面竞争;手术机器人领域,微创机器人、精锋医疗、思睿哲等中国企业与一枝独秀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打起价格战;微创外科领域,康基、赛诺微、健适、厚凯等国产品牌正抢夺曾被强生、美敦力、奥林巴斯垄断的超声刀和吻合器市场……

面对中国品牌的围攻,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直觉外科、奥林巴斯、西门子医疗、GE医疗、飞利浦等跨国器械巨头在做什么?中国市场的变化对跨国器械巨头的营收有何影响?中国品牌是否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技术战、价格战与集采之战,巨头深思退出还是坚持?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带量集采,一手握着全国市场份额的分配权、一手拿着产品定价权(议价权),医保局正在迅速重塑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格局。

面对危险与机遇并存的集中带量采购,有的跨国器械巨头表示“卷不动了”,选择退出中国市场;有的则更积极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誓必从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分走一杯羹。

例如,2023年3月,全球第三大骨科巨头捷迈邦美原业务板块ZimVie宣布,受脊柱国采影响,计划将旗下脊柱业务完全撤出中国市场。

此前,周期为3年的脊柱类国采落地,中标企业将瓜分中国脊柱耗材市场,而未中标企业则在3年内几乎完全失去竞争资格。其中,相比于集采前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等外资品牌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集采后威高骨科、三友医疗等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改写脊柱市场格局。

另外,与ZimVie不同,罗氏和贝克曼在前期体验了未中标的痛苦后,后续果断选择参与集采。2021年,安徽省免疫试剂集采中,罗氏、贝克曼均未中标。到了2022年底,在江西省医保局牵头的采购期为2年的23省肝功生化试剂集采中,罗氏、贝克曼积极参与,并中标拿到一定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中标企业而言,虽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若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可能对产品利润空间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另外,若产品销量增长有限,甚至市场份额有所减少,将明显影响公司的营收与利润。”

不过,不管如何,国产品牌正依托集中带量采购机遇围攻跨国巨头,而跨国械企也开始积极参与集采,奋力夺回市场。

其次是大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实现技术突破,药监局批准越来越多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例如,在强生、美敦力垄断的中高端吻合器市场,国内企业英途康、赛诺微、天臣医疗、派尔特医疗、逸思医疗、风和医疗、健适医疗、康基医疗、戴维医疗等均实现了技术突破,目前已有多款高端电动吻合器获批上市,正抢占被垄断的市场。

在医学影像领域,原本“GPS”三分天下,但如今,东软医疗推出了全球转速最快螺旋CT,机体旋转一周仅需0.235s;联影医疗发布了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uMR Jupiter;纳米维景研发出了全球首台全身医用多源静态CT……随着国产品牌打破技术封锁,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突破,医学影像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其市场格局也将从三分天下变为群雄逐鹿。

除此外,国产品牌在内窥镜、超声刀、CGM、电生理等诸多细分领域也实现了技术突破,且相关产品已获批上市,开始与跨国器械巨头在市场上展开正面竞争。

最后,随着行业参与者增多,市场竞争加剧,多个细分市场打响了价格战。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手术机器人领域,以往独霸中国市场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产品均价为2300万元。如今,多个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并正以价格优势蚕食市场。其中,微创机器人、精锋医疗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价为1400万-1700万元,思睿哲的腔镜手术机器人SR1000的中标价为538万元,约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均价的1/4。

综合来看,随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开展集采、技术、价格“三大战役”,跨国器械巨头原本占据的市场份额正被国产品牌迅速蚕食。同时,跨国械企也在思考应对之策。

市场剧变,全球械企巨头聚焦中国

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变化,越来越牵动着跨国巨头的心。如今,美敦力、强生、GE医疗等巨头在财报中正越来越多的提及中国。

5月25日, 美敦力发布的2023财年(2022年4月30日-2023年4月28日)和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在外科创新业务板块,美敦力有机增长4%。但 如果排除中国省级吻合器带量采购的影响,其增长则达到8%。

同时,美敦力预计在2023财年结束时,中国市场业务将有一半以上受带量采购影响,到2024财年结束这一比例将扩大至80%。

强生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其医疗器械板块中,外科手术是第一大业务,骨科是第二大业务。而 这两大业务在中国均遭遇了集采。从数据看,强生美国市场增长5.4%,全球其他地区下滑2.3%( 主要受中国影响)。同时,骨科领域,创伤和脊柱业务出现下滑。

除此外, 西门子医疗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影像业务在可比的基础上增长5.2%,其中磁共振成像拉动增长。从地区角度来看,亚太日本地区实现大幅增长,美洲地区增长强劲。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收入适度增长,而 中国地区则因新冠疫情而有所下降。

GE医疗也在最新财报中指出, 受中国手术量减少、生产材料通胀压力和产量下降的影响,GE医疗的医药诊断业务收入为4.73亿美元,下降5%。

对于剧变中的中国市场,美敦力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Geoff Martha近期发表了评论: “ 我在一年或一年半以前很难理解带量采购政策,但现在我们已接受了这一改变,并将其纳入财务预期和指引中。 我们预计,去年由于带量采购我们的业绩有所下滑,今年业绩将持平,而往后将回到高个位数、两位数的增长率。老实讲,也许中国市场的增长甚至会比我们预计的更加强劲。”

另外,如今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变得更像承包制,供应商更少,采购量更大,合同也更多。而针对上述变化,跨国械企巨头也在通过多种举措应对。例如,强生在2022年裁员骨科业务超500人,且中国区两位高管已经离任;美敦力调整中国心血管平台架构,将传统的7各团队合并为3个,由三位负责人领导,以降低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减轻降价带来的营销……

可以看到,虽然跨国械企们在努力应对市场变化,但仍然难挡中国品牌的崛起。不过,除了市场打法层面的应对,这些跨国械企也在战略层面做出了改变。

被围攻的跨国巨头,正在疯狂砸钱

从战略上看,诸多跨国器械巨头正凭借其资金优势通过本土化、合作中国企业、创新孵化、研发新技术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抢夺市场份额。

一、用真金白银砸出国产待遇

近年来,国家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但对进口产品做出了一定限制。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 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另一方面,《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外资械企在国内生产的医疗设备产品也算国产,同样享受国产待遇。

基于上述规定, 越来越多的跨国器械巨头选择“打不过就加入”,加速实施本土化战略。

其中,2023年4月,奥林巴斯决定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地区生产,在中国设立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研发基地。

2023年6月,美国直观外科与复星医药组建的合资公司直观复星,获批了“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这意味着本土化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获批上市。

除此外,其他跨国器械巨头早已提前布局本土化,如美敦力已在中国设立1个研发中心、2个创新中心、3大生产基地;西门子医疗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和研发磁共振基地;GE医疗在中国建有四大全球生产基地;飞利浦在苏州建立了其全球唯一的综合性影像产品基地……

截至目前,跨国器械巨头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本土化战略已取得一定成效,其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已赢得国产医疗器械待遇。 如今,已有外资品牌在多个不接受进口投标的公开招标中实现以国产身份中标,如《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影像类)公开招标采购》明确不接受进口产品,但飞利浦的呼吸机以国产身份成功中标。

二、大把资金“烧”进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

除了生产本土化,跨国器械巨头还通过孵化、投资、合作等方式融入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

在孵化方面,许多跨国器械巨头已在国内建设孵化器或创新中心,如波士顿科学在成都高新区设立西部首个创新中心;史赛克在上海筹备建设创新中心……随着孵化器与创新中心的建设与投用,跨国器械巨头正快速拉近与中国创新企业的距离。

在投资方面,美敦力设立的中国I期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了约10家中国初创医疗企业;飞利浦于2022年独家战略投资PET/CT领域中国公司赛诺联合。通过投资和孵化,跨国器械巨头正进一步融入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

在合作方面, 集采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械企开始与国内医药流通龙头合作,以降低其成本。 例如,美敦力、丹纳赫、安捷伦、佳能、爱德华、GE医疗等纷纷与国药器械及所属企业签约合作;强生也与九州通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除了经销、流通方面的合作外,跨国械企还与国内企业在创新上展开合作,如史赛克与海泰新光合作研发生产4K高端内窥镜解决方案;爱德华与迈瑞医疗合作研发生产第五代智能监护仪……

另外,跨国器械巨头也在收购优秀的国内医疗企业,如美敦力收购康辉、波科收购先瑞达。通过对中国创新企业的投资孵化、对优秀企业的收购以及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跨国器械巨头正加速融入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并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三、投钱研发,以创新对创新

在动脉网采访的国内器械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在面对跨国械企竞争及行业集采难题时,均计划以创新应对,希望通过快速研发、迭代出创新产品,赢得市场竞争。

事实上,跨国器械巨头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应对逐渐内卷的市场。

例如,医学影像领域,光子计数成像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增长的优先领域。因此,GE医疗、飞利浦、佳能、三星等跨国巨头均加速推进光子计数CT的研发。

电生理领域,脉冲电场消融技术(PFA)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消融方式。因此,强生、波科、美敦力均已通过收购的方式强势布局。

另外,强生、美敦力等企业还重点布局了手术机器人,并表示其将是公司未来营收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不过,虽是在加大创新布局,但跨国器械巨头仍未甩开国内企业,甚至被国内企业追得更近了一些。

医学影像中,波影医疗、帧观德芯、东软医疗、联影医疗等国内企业也在同步布局光子计数CT。而且,还有纳米维景选择其他路径,布局了静态CT。

电生理中,锦江电子、睿笛生物、德诺电生理、惠泰医疗、捍宇医疗、玄宇医疗、洲瓴医疗、远山医疗、迈微医疗等国内企业均已布局PFA相关产品管线,且进展极快。

手术机器人更是在国内卷成红海。仅2022年,就有至少15款手术机器人获NMPA批准,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3款、骨科手术机器人10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2款。目前,这些手术机器人均开始商业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总的来看,舍不得放手全球第二大器械市场的跨国巨头正通过本土化、投资、创新等方式提升竞争力,布局未来。尽管这些举措可以帮助跨国器械巨头挽回或占据一定市场,但仍然挡不住具有政策、本土化、技术、成本等综合性优势的国产品牌。

而在这场医疗器械行业的剧变中,中国企业已在市场份额、技术创新、产品力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胜利,且中国品牌正集体出海,抢占全球市场。可以看到, 新的跨国器械巨头正在形成,而他们来自中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美敦力

2.5k
  • 公告快评|集采影响减弱,微电生理前三季度盈利增163%
  • 美敦力一年主动召回医疗器械23次,最严重级别产品均在国内有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被中国品牌围攻,美敦力、强生、“GPS”等巨头如何自救?

新的跨国器械巨头形成,而他们来自中国。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动脉网

近两年,受疫情反复、集采常态化、国产品牌崛起等诸多大事件的影响,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格局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其是在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骨科、微创外科、IVD、电生理、血管介入等细分领域, 国产品牌开始集体围攻跨国巨头,抢占曾属于跨国械企的市场份额。

例如,医学影像领域,东软、联影、宽腾、明峰等国产品牌已与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展开正面竞争;手术机器人领域,微创机器人、精锋医疗、思睿哲等中国企业与一枝独秀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打起价格战;微创外科领域,康基、赛诺微、健适、厚凯等国产品牌正抢夺曾被强生、美敦力、奥林巴斯垄断的超声刀和吻合器市场……

面对中国品牌的围攻,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直觉外科、奥林巴斯、西门子医疗、GE医疗、飞利浦等跨国器械巨头在做什么?中国市场的变化对跨国器械巨头的营收有何影响?中国品牌是否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技术战、价格战与集采之战,巨头深思退出还是坚持?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带量集采,一手握着全国市场份额的分配权、一手拿着产品定价权(议价权),医保局正在迅速重塑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格局。

面对危险与机遇并存的集中带量采购,有的跨国器械巨头表示“卷不动了”,选择退出中国市场;有的则更积极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誓必从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分走一杯羹。

例如,2023年3月,全球第三大骨科巨头捷迈邦美原业务板块ZimVie宣布,受脊柱国采影响,计划将旗下脊柱业务完全撤出中国市场。

此前,周期为3年的脊柱类国采落地,中标企业将瓜分中国脊柱耗材市场,而未中标企业则在3年内几乎完全失去竞争资格。其中,相比于集采前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等外资品牌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集采后威高骨科、三友医疗等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改写脊柱市场格局。

另外,与ZimVie不同,罗氏和贝克曼在前期体验了未中标的痛苦后,后续果断选择参与集采。2021年,安徽省免疫试剂集采中,罗氏、贝克曼均未中标。到了2022年底,在江西省医保局牵头的采购期为2年的23省肝功生化试剂集采中,罗氏、贝克曼积极参与,并中标拿到一定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中标企业而言,虽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若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可能对产品利润空间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另外,若产品销量增长有限,甚至市场份额有所减少,将明显影响公司的营收与利润。”

不过,不管如何,国产品牌正依托集中带量采购机遇围攻跨国巨头,而跨国械企也开始积极参与集采,奋力夺回市场。

其次是大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实现技术突破,药监局批准越来越多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例如,在强生、美敦力垄断的中高端吻合器市场,国内企业英途康、赛诺微、天臣医疗、派尔特医疗、逸思医疗、风和医疗、健适医疗、康基医疗、戴维医疗等均实现了技术突破,目前已有多款高端电动吻合器获批上市,正抢占被垄断的市场。

在医学影像领域,原本“GPS”三分天下,但如今,东软医疗推出了全球转速最快螺旋CT,机体旋转一周仅需0.235s;联影医疗发布了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uMR Jupiter;纳米维景研发出了全球首台全身医用多源静态CT……随着国产品牌打破技术封锁,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突破,医学影像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其市场格局也将从三分天下变为群雄逐鹿。

除此外,国产品牌在内窥镜、超声刀、CGM、电生理等诸多细分领域也实现了技术突破,且相关产品已获批上市,开始与跨国器械巨头在市场上展开正面竞争。

最后,随着行业参与者增多,市场竞争加剧,多个细分市场打响了价格战。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手术机器人领域,以往独霸中国市场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产品均价为2300万元。如今,多个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并正以价格优势蚕食市场。其中,微创机器人、精锋医疗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价为1400万-1700万元,思睿哲的腔镜手术机器人SR1000的中标价为538万元,约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均价的1/4。

综合来看,随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开展集采、技术、价格“三大战役”,跨国器械巨头原本占据的市场份额正被国产品牌迅速蚕食。同时,跨国械企也在思考应对之策。

市场剧变,全球械企巨头聚焦中国

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变化,越来越牵动着跨国巨头的心。如今,美敦力、强生、GE医疗等巨头在财报中正越来越多的提及中国。

5月25日, 美敦力发布的2023财年(2022年4月30日-2023年4月28日)和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在外科创新业务板块,美敦力有机增长4%。但 如果排除中国省级吻合器带量采购的影响,其增长则达到8%。

同时,美敦力预计在2023财年结束时,中国市场业务将有一半以上受带量采购影响,到2024财年结束这一比例将扩大至80%。

强生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其医疗器械板块中,外科手术是第一大业务,骨科是第二大业务。而 这两大业务在中国均遭遇了集采。从数据看,强生美国市场增长5.4%,全球其他地区下滑2.3%( 主要受中国影响)。同时,骨科领域,创伤和脊柱业务出现下滑。

除此外, 西门子医疗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影像业务在可比的基础上增长5.2%,其中磁共振成像拉动增长。从地区角度来看,亚太日本地区实现大幅增长,美洲地区增长强劲。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收入适度增长,而 中国地区则因新冠疫情而有所下降。

GE医疗也在最新财报中指出, 受中国手术量减少、生产材料通胀压力和产量下降的影响,GE医疗的医药诊断业务收入为4.73亿美元,下降5%。

对于剧变中的中国市场,美敦力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Geoff Martha近期发表了评论: “ 我在一年或一年半以前很难理解带量采购政策,但现在我们已接受了这一改变,并将其纳入财务预期和指引中。 我们预计,去年由于带量采购我们的业绩有所下滑,今年业绩将持平,而往后将回到高个位数、两位数的增长率。老实讲,也许中国市场的增长甚至会比我们预计的更加强劲。”

另外,如今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变得更像承包制,供应商更少,采购量更大,合同也更多。而针对上述变化,跨国械企巨头也在通过多种举措应对。例如,强生在2022年裁员骨科业务超500人,且中国区两位高管已经离任;美敦力调整中国心血管平台架构,将传统的7各团队合并为3个,由三位负责人领导,以降低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减轻降价带来的营销……

可以看到,虽然跨国械企们在努力应对市场变化,但仍然难挡中国品牌的崛起。不过,除了市场打法层面的应对,这些跨国械企也在战略层面做出了改变。

被围攻的跨国巨头,正在疯狂砸钱

从战略上看,诸多跨国器械巨头正凭借其资金优势通过本土化、合作中国企业、创新孵化、研发新技术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抢夺市场份额。

一、用真金白银砸出国产待遇

近年来,国家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但对进口产品做出了一定限制。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 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另一方面,《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规定,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外资械企在国内生产的医疗设备产品也算国产,同样享受国产待遇。

基于上述规定, 越来越多的跨国器械巨头选择“打不过就加入”,加速实施本土化战略。

其中,2023年4月,奥林巴斯决定首次将核心产品放到日本以外地区生产,在中国设立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研发基地。

2023年6月,美国直观外科与复星医药组建的合资公司直观复星,获批了“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这意味着本土化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获批上市。

除此外,其他跨国器械巨头早已提前布局本土化,如美敦力已在中国设立1个研发中心、2个创新中心、3大生产基地;西门子医疗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和研发磁共振基地;GE医疗在中国建有四大全球生产基地;飞利浦在苏州建立了其全球唯一的综合性影像产品基地……

截至目前,跨国器械巨头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本土化战略已取得一定成效,其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已赢得国产医疗器械待遇。 如今,已有外资品牌在多个不接受进口投标的公开招标中实现以国产身份中标,如《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影像类)公开招标采购》明确不接受进口产品,但飞利浦的呼吸机以国产身份成功中标。

二、大把资金“烧”进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

除了生产本土化,跨国器械巨头还通过孵化、投资、合作等方式融入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

在孵化方面,许多跨国器械巨头已在国内建设孵化器或创新中心,如波士顿科学在成都高新区设立西部首个创新中心;史赛克在上海筹备建设创新中心……随着孵化器与创新中心的建设与投用,跨国器械巨头正快速拉近与中国创新企业的距离。

在投资方面,美敦力设立的中国I期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了约10家中国初创医疗企业;飞利浦于2022年独家战略投资PET/CT领域中国公司赛诺联合。通过投资和孵化,跨国器械巨头正进一步融入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

在合作方面, 集采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械企开始与国内医药流通龙头合作,以降低其成本。 例如,美敦力、丹纳赫、安捷伦、佳能、爱德华、GE医疗等纷纷与国药器械及所属企业签约合作;强生也与九州通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除了经销、流通方面的合作外,跨国械企还与国内企业在创新上展开合作,如史赛克与海泰新光合作研发生产4K高端内窥镜解决方案;爱德华与迈瑞医疗合作研发生产第五代智能监护仪……

另外,跨国器械巨头也在收购优秀的国内医疗企业,如美敦力收购康辉、波科收购先瑞达。通过对中国创新企业的投资孵化、对优秀企业的收购以及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跨国器械巨头正加速融入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并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三、投钱研发,以创新对创新

在动脉网采访的国内器械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在面对跨国械企竞争及行业集采难题时,均计划以创新应对,希望通过快速研发、迭代出创新产品,赢得市场竞争。

事实上,跨国器械巨头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应对逐渐内卷的市场。

例如,医学影像领域,光子计数成像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增长的优先领域。因此,GE医疗、飞利浦、佳能、三星等跨国巨头均加速推进光子计数CT的研发。

电生理领域,脉冲电场消融技术(PFA)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消融方式。因此,强生、波科、美敦力均已通过收购的方式强势布局。

另外,强生、美敦力等企业还重点布局了手术机器人,并表示其将是公司未来营收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不过,虽是在加大创新布局,但跨国器械巨头仍未甩开国内企业,甚至被国内企业追得更近了一些。

医学影像中,波影医疗、帧观德芯、东软医疗、联影医疗等国内企业也在同步布局光子计数CT。而且,还有纳米维景选择其他路径,布局了静态CT。

电生理中,锦江电子、睿笛生物、德诺电生理、惠泰医疗、捍宇医疗、玄宇医疗、洲瓴医疗、远山医疗、迈微医疗等国内企业均已布局PFA相关产品管线,且进展极快。

手术机器人更是在国内卷成红海。仅2022年,就有至少15款手术机器人获NMPA批准,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3款、骨科手术机器人10款、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2款。目前,这些手术机器人均开始商业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总的来看,舍不得放手全球第二大器械市场的跨国巨头正通过本土化、投资、创新等方式提升竞争力,布局未来。尽管这些举措可以帮助跨国器械巨头挽回或占据一定市场,但仍然挡不住具有政策、本土化、技术、成本等综合性优势的国产品牌。

而在这场医疗器械行业的剧变中,中国企业已在市场份额、技术创新、产品力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胜利,且中国品牌正集体出海,抢占全球市场。可以看到, 新的跨国器械巨头正在形成,而他们来自中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