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旭
端午三天假期旅游数据出炉。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6月22日-6月24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同比增长32.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0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
从出行人次来看,此次端午旅游人次是继今年“五一”假期之后再次超过2019年同期,但和今年“五一”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1%相比有所走弱。从旅游支出来看,虽然创2020年以来同期新高,但未能再次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今年“五一”旅游支出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7%。
分析师指出,端午假期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恢复度均较“五一”假期有所走弱,表明居民的收入预期、消费乏力现状仍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从人均支出来看,和2019年的差距就更加明显。根据文旅部数据计算,今年端午假期,出行旅游的人群人均支出352元,创2020年来的新高,但比2019年同期的409.8元低14.1%。
华泰证券研究员沈晓峰在研报中指出,今年端午假期在高考后、出分前,旅游客群基础好于2022年同期(6月 3日-5日)与2019年同期(6月7日-6月9日)。端午假期期间,全国铁路、民航、高速公路自驾、营运性公路(班车包车)、水路总出行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近。但是,受经济环境影响,人均支出较2019年同期还有所下降。
疫情以来,受到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影响,旅游消费的恢复一直逊于旅游人次的复苏,意味着人们虽然有意愿旅游,但在消费上有所节省。2020-2022年三年疫情期间,旅游人次多相当于2019年的8成左右,但旅游消费则多徘徊在2019年的6成左右。
2023年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后,旅游市场逐步回暖,至“五一”假期,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首次双双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但端午假期旅游总支出再次回落,显示目前消费复苏基础可能尚不牢固。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为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但比2019年第四季度高出12.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23.2%,比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但比2019年第四季度低了4.8个百分点。
除了消费意愿偏低,消费活动价格回落也对端午假期旅游消费有影响,这也表明今年端午假期的旅游消费热度有所下降。比如,据国金证券统计数据,全国机票平均价格较“五一”假期回落17.9%,较2019年同期回落2.4%;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均价较“五一”假期普降、平均降幅达到8%;四川A级景区人均门票收入分别较春节、五一假期回落9.5%、24%。
近期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接连发出促消费信号。6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表示,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持续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稳定汽车消费,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
6月15日,商务部表示,将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出台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同时,立足商务职能定位,围绕促进汽车、家居、品牌消费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等,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举措。持续办好消费活动,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内生动能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修复会传导至居民端,形成良性循环,预计下半年消费情况很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不过,三年疫情使得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消费修复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