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测算风场面积、监测企业排污,卫星数据的“绿色”应用|寻找低碳启明星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测算风场面积、监测企业排污,卫星数据的“绿色”应用|寻找低碳启明星⑦

不只是工厂,地表上的一切人类活动或是生态变化几乎都能通过搭载不同传感器的卫星记录。夜光、绿度、能耗、大气,拖动可视化数据图的时间轴,工厂、城市、森林和大气的颜色如呼吸般变化。

来源:视觉中国

卫星从特定区域上空划过,其搭载的微波辐射计接收着地表辐射,将地面的亮度温度反馈至卫星遥感公司,再由算法处理成可视化图像。佳格天地市场部的勾静介绍道:红色区域就是热的地方,蓝色则是冷的。她指着图像上的蓝色区域说:这个车间已经停工很久了,所以你看它的中心都已经凉了。是的,你甚至能通过卫星看到的温度差异判断部分工厂车间的运营情况。

工厂热度可视化图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只是工厂,地表上的一切人类活动或是生态变化几乎都能通过搭载不同传感器的卫星记录。夜光、绿度、能耗、大气,拖动可视化数据图的时间轴,工厂、城市、森林和大气的颜色如呼吸般变化。

卫星获取数据的方式让其天然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果。佳格天地CEO张弓说。目前全球有600多家ESG评级机构,但各家机构评价方式不一、指标权重不同。而遥感卫星覆盖全球,数据客观可靠,能够为ESG评价体系中的特定指标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持,从数据层面推进ESG标准体系框架建设。

2017年,佳格天地与蚂蚁森林联合推出了卫星看树功能。在历史卫星影像对比下,荒漠中的绿色格外显眼。除了让企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有目共睹”,卫星还可参与林地面积、生长状态监测,确认植物存活率。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指出,碳价值评估难度较高使得建立在精算基础上的碳保险产品正面临着定价挑战。快速准确地提供碳汇保险估值定价和损失理赔卫星正好有助解决这一点

在保险领域,2022年太平洋保险公司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落地了全国首单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2023年,中华联合财险淄博中心支公司承保山东省首单政策性林木“碳汇价值保险”产品,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结合当地森林树种、树龄等指标,推出了以公益林为保险标的的碳汇价值保险,帮助降低因火灾、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碳储备流失。

此外,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可以利用卫星测算对风场、森林等碳汇面积进行计算,或结合热量变化推算出减碳量,待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后对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

更加精确的数据也有利于企业获得银行融资贷款。

如在林业碳汇项目中,一些有融资需求的林业企业、集体或林农所在地区往往交通不便或地势复杂而银行大额借贷前又需要对他们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其盈利情况。限于人力成本和贷款额度考虑,银行对这类企业的借贷积极性较差。但借助卫星测算森林碳汇面积现在这些工作都可以在办公室里完成了。”张弓说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历史产量等大数据,企业和银行也可对未来碳汇进行预测。

林业碳汇监测示意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银行碳汇贷款系统的样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过,卫星数据绿色金融中的应用只是刚刚起步。

用于碳汇保险、银行风控和金融信贷之前,卫星产业已经覆盖了农业、气候变化、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据波士顿咨询的报告,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领域,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美国的Climate公司很早尝试了数字化农业平台他们推出的Climate FieldView平台结合了美国农业部和国家气象局的信息,借助卫星GPS定位和遥感技术实现种植数据可视化,帮助农民选种、提示种植日期、预估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国内,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自2000年起便开始土地卫片(卫星图片)执法检查工作,即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合成土地卫片检查土地和矿产利用情况。2010年,该工作实现全国2859个城市全覆盖。 佳格天地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和物联网技术,在国内服务超过4亿亩耕地,结合自研算法评估农林作物生长状况,评估气候风险,预测未来产量,提升农业管理效率。

此时此刻,至少有5465颗卫星正围绕地球轨道运行。它们为我们日常的天气预报、移动通信、定位导航等服务提供支撑。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调查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已达2810亿美元,其中中下游运营或应用服务产值占1130亿美元,且利润率较行业上游卫星制造更高。

智研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卫星遥感产业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从2012年的40.8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8.12亿元。逐步壮大的产业也带来更多的融资机会。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航天宏图主打遥感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替代。中科星图、超图软件、欧比特等也已在科创板上市。北京第一家进军科创板的公司世纪空间也是卫星遥感及空间信息服务公司。

随着卫星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逐年提升。《2022商业卫星产业蓝皮书》显示,2016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22%。卫星制造主体数量也增长迅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光卫星等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张弓表示:我国未来可能也会用碳卫星等监测城市碳达峰进程。碳卫星的全称是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可以对全球碳收支的空间进行定量监测。中国近年也正推动碳卫星的发射,提高生态监测能力。2016年底,中国发射了第一颗碳卫星TanSAT ,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2022年,中国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能够对森林碳汇进行主被动联合观测。

随着双碳目标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张弓预测,卫星数据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卫星的双碳数据有助于国家监测、核算全球不同地区的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解决标准客观性和统一性问题,避免国际社会各说各话,是未来国际气候议题博弈中的关键议题。在未来,输出碳监测的方式方法和标准,也将有助于中国输出节能减碳的相关技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测算风场面积、监测企业排污,卫星数据的“绿色”应用|寻找低碳启明星⑦

不只是工厂,地表上的一切人类活动或是生态变化几乎都能通过搭载不同传感器的卫星记录。夜光、绿度、能耗、大气,拖动可视化数据图的时间轴,工厂、城市、森林和大气的颜色如呼吸般变化。

来源:视觉中国

卫星从特定区域上空划过,其搭载的微波辐射计接收着地表辐射,将地面的亮度温度反馈至卫星遥感公司,再由算法处理成可视化图像。佳格天地市场部的勾静介绍道:红色区域就是热的地方,蓝色则是冷的。她指着图像上的蓝色区域说:这个车间已经停工很久了,所以你看它的中心都已经凉了。是的,你甚至能通过卫星看到的温度差异判断部分工厂车间的运营情况。

工厂热度可视化图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只是工厂,地表上的一切人类活动或是生态变化几乎都能通过搭载不同传感器的卫星记录。夜光、绿度、能耗、大气,拖动可视化数据图的时间轴,工厂、城市、森林和大气的颜色如呼吸般变化。

卫星获取数据的方式让其天然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果。佳格天地CEO张弓说。目前全球有600多家ESG评级机构,但各家机构评价方式不一、指标权重不同。而遥感卫星覆盖全球,数据客观可靠,能够为ESG评价体系中的特定指标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持,从数据层面推进ESG标准体系框架建设。

2017年,佳格天地与蚂蚁森林联合推出了卫星看树功能。在历史卫星影像对比下,荒漠中的绿色格外显眼。除了让企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有目共睹”,卫星还可参与林地面积、生长状态监测,确认植物存活率。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指出,碳价值评估难度较高使得建立在精算基础上的碳保险产品正面临着定价挑战。快速准确地提供碳汇保险估值定价和损失理赔卫星正好有助解决这一点

在保险领域,2022年太平洋保险公司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落地了全国首单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2023年,中华联合财险淄博中心支公司承保山东省首单政策性林木“碳汇价值保险”产品,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结合当地森林树种、树龄等指标,推出了以公益林为保险标的的碳汇价值保险,帮助降低因火灾、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碳储备流失。

此外,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可以利用卫星测算对风场、森林等碳汇面积进行计算,或结合热量变化推算出减碳量,待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后对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

更加精确的数据也有利于企业获得银行融资贷款。

如在林业碳汇项目中,一些有融资需求的林业企业、集体或林农所在地区往往交通不便或地势复杂而银行大额借贷前又需要对他们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其盈利情况。限于人力成本和贷款额度考虑,银行对这类企业的借贷积极性较差。但借助卫星测算森林碳汇面积现在这些工作都可以在办公室里完成了。”张弓说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历史产量等大数据,企业和银行也可对未来碳汇进行预测。

林业碳汇监测示意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银行碳汇贷款系统的样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过,卫星数据绿色金融中的应用只是刚刚起步。

用于碳汇保险、银行风控和金融信贷之前,卫星产业已经覆盖了农业、气候变化、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据波士顿咨询的报告,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领域,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美国的Climate公司很早尝试了数字化农业平台他们推出的Climate FieldView平台结合了美国农业部和国家气象局的信息,借助卫星GPS定位和遥感技术实现种植数据可视化,帮助农民选种、提示种植日期、预估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国内,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自2000年起便开始土地卫片(卫星图片)执法检查工作,即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合成土地卫片检查土地和矿产利用情况。2010年,该工作实现全国2859个城市全覆盖。 佳格天地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和物联网技术,在国内服务超过4亿亩耕地,结合自研算法评估农林作物生长状况,评估气候风险,预测未来产量,提升农业管理效率。

此时此刻,至少有5465颗卫星正围绕地球轨道运行。它们为我们日常的天气预报、移动通信、定位导航等服务提供支撑。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调查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产值已达2810亿美元,其中中下游运营或应用服务产值占1130亿美元,且利润率较行业上游卫星制造更高。

智研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卫星遥感产业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从2012年的40.8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8.12亿元。逐步壮大的产业也带来更多的融资机会。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航天宏图主打遥感基础软件的国产化替代。中科星图、超图软件、欧比特等也已在科创板上市。北京第一家进军科创板的公司世纪空间也是卫星遥感及空间信息服务公司。

随着卫星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逐年提升。《2022商业卫星产业蓝皮书》显示,2016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22%。卫星制造主体数量也增长迅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光卫星等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张弓表示:我国未来可能也会用碳卫星等监测城市碳达峰进程。碳卫星的全称是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可以对全球碳收支的空间进行定量监测。中国近年也正推动碳卫星的发射,提高生态监测能力。2016年底,中国发射了第一颗碳卫星TanSAT ,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2022年,中国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能够对森林碳汇进行主被动联合观测。

随着双碳目标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张弓预测,卫星数据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卫星的双碳数据有助于国家监测、核算全球不同地区的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解决标准客观性和统一性问题,避免国际社会各说各话,是未来国际气候议题博弈中的关键议题。在未来,输出碳监测的方式方法和标准,也将有助于中国输出节能减碳的相关技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