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英作家西蒙·温切斯特:我们正在以耗尽地球资源为代价追求精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英作家西蒙·温切斯特:我们正在以耗尽地球资源为代价追求精确

带着对精确的憧憬崇拜,温切斯特开始写作《追求精确》,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却对精确产生了犹疑:“难道精确没有让我们忽视自然之美、不完美之美吗?”“AI这类基于超精确的设备出现后,人们是否会陷入迷恋精确的漩涡,这不存在危险吗?”

西蒙·温彻斯特(图片来源:Flickr)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代科卉

界面新闻编辑 | 林子人

2011年的某个春日下午,西蒙·温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收到一封以一个建议为名的邮件,询问他是否考虑写一本关于精密制造的书。这勾起了温切斯特关于精确的记忆——他的父亲是一位精密机械工程师,常带回一些有趣的精密机器,温切斯特的童年总与这些精巧设备相伴,这使他自始至终对精确满怀憧憬。

带着这种崇拜之意,温切斯特于2016年开始写作《追求精确》一书,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却对精确产生了犹疑:难道精确没有让我们忽视自然之美、不完美之美吗?AI这类基于超精确的设备出现后,人们是否会陷入迷恋精确的漩涡,这难道不存在危险吗?

随着思考的加深,温切斯特逐渐从“崇拜精确转向敬佩精确,也开始不厌其烦地提醒读者平衡的重要性。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于温切斯特来说极为重要,对他而言,改变自己的观念,这正是写作最有魅力的地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转向”是温切斯特生命中的关键词。以地质研究为业的他,却在读到简·莫里斯的文学作品后,决心成为记者。在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他报道了举世哗然的美国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与一众媒体齐力致使时任美国理查德·尼克松下台;也参与调查了被称作北爱尔兰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事件血腥星期日。甚至在担任《星期日泰晤士报》海外特派员时,他还曾因被疑为间谍而被捕,并被关押了三个月。

1985年,温切斯特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乘坐火车从伦敦出发,抵达中国香港地区,在此驻留了13年。在此期间,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断重返中国,并书写了数本与中国相关的书籍。

在温切斯特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出版了33本书,它们以非虚构文学为主,常聚焦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与事——无论是看似疯癫却为《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做出重要贡献的W.C·迈纳,还是古怪有趣的李约瑟,都似在他的笔触下,从历史中再度“复活”。

时隔七年,温切斯特再次来到中国,在上海浦东,他接受了界面文化记者的专访,年近耄耋的他依旧怀有好奇之心,向记者询问中国新闻业近况。采访中,我们从精确出发,聊到他对人工智能技术最新进展的看法,也再次追溯了其写作生涯与记者经历。

01 马斯克认为“人类必须永远接近极限”的想法十分可怕

界面文化:你写了一本关于“精确”的书,却对精确抱着极为审慎的态度?

西蒙·温切斯特:这本书我是六七年前写的,那时我是怀着“精确值得称赞”的态度提笔的,但随着时间的流转,我对精确的态度也开始变化。决定写这本书与我的父亲相关,他是一名精密工程师,小时候我十分崇拜他,深深被他对精确事物的热爱所感染着,并下意识地认为“精确真的很棒”,也就此开始研究精确的历史。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以审慎的态度来看待精确,我依旧钦佩工程学,尊重工程师,但我也开始思考“精确可能带来的危险”,思考精确是否也让我们忽视了自然之美、忽视了不完美的意义。直到今天,我从崇拜精确转而敬佩精确,这种转变正是写作之于我的意义——让我学习不同的事物,改变我的想法。

界面文化:在书中,你提到“精确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线,精确对于现代社会为何如此重要?人们对精准的追求是否与对完美的痴迷相关?

西蒙·温切斯特:在我看来,对精确的痴迷也与人们永不满足的欲望无尽的好奇心相关。如今,人们想要的越来越多,他们想要穿越更远的地域、走得更快、认识更多的人、买更多的东西。这些膨胀的需求,对承载欲望的机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因而被打造得更大、更高效、更精准。可是,当我们越来越接近精确时,靠近它的速度却不免越来越慢,甚至最终会带来危险。

《追求精确》
[英]西蒙·温切斯特 著 曲博文 孙亚南 译
湛庐文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3-5

界面文化:你认为现代社会没有必要不断接近精确的极限?

西蒙·温切斯特:是的,人们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极限,即使这种追求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会看到像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这样的人,他们认为“人类必须永远接近极限”,即使这种追求是以地球资源耗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但对我来说,这种想法十分可怕,这个星球已经被我们糟蹋得够多了,如果人们依旧不计代价地追求精确的极限,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只会不断受到威胁

界面文化:人们竭力追求确定性,但人类今天和未来的命运却越来越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悬浮状态,这似乎是令人困惑的状况?

西蒙·温切斯特:是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人们必须慢下来思考“我们究竟希望世界成为什么样子”。我们都必须明白,人类绝不应当是精度的奴隶、机器的奴隶,人与人、人与世界应当相互理解、善待彼此。

就像此刻我们坐在这里,你是东方人,我是西方人,但我们并无不同,我们都处于在太空中飞驰的小星球上,它被蔚蓝海洋与青绿森林所包裹,我们都是孤独的,因此必须知道如何聚在一起。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这是理想主义的废话,但我还是要强调“保护地球,善待彼此”的重要性,人类必须明白“世界不是由精度定义的”,明智地思考精确并意识到我们还有比精确更重要的事情。

界面文化:在书中,你还提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日本社会对于“精确追求的二元性”,他们一方面极度追求完美,另一方面却又非常珍视不完美,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保留精确的模糊边界?

西蒙·温切斯特:在“精确”与“自然”之间保持平衡就是更重要的事。至于“如何保留模糊的边界”,日韩两国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这两个国家十分尊重并保护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如木材、陶瓷、竹艺等),政府不仅在经济上予以财政支持,更是从职业上给予重视,将其称之为“人间国宝”。

与此相反,也有像德国这样对精确高度追求的国家,他们制作出来的物品十分精美、漂亮,但对于老式工艺品却鲜少关注,这就容易在精确中失衡。对我来说,一个社会既存在制造精准产品的行业,也尊重传统工艺业,重视不精准的自然保护,或许就能达到平衡。

制作木箱的日本工匠

02 当人工智能能够创造,我们将进入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

界面文化:在书中,你提到“只要人类仍然在参与精密设备的制造,人类的失误就免不了会蔓延到这个过程中去”。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有一天精密设备的制造全权由人工智能制造,失误就将减少呢?这是一种对于技术的乌托邦想象吗?

西蒙·温切斯特: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反乌托邦的。如果一切都由机器制造,没有人类参与,没有手工艺品,也没有工匠精神,那一定是反乌托邦的世界,我为此感到惶恐。这样的世界也许是高效的,也将有许多人就此获益,但更多人也可能因此失业,无所事事。

界面文化:但在此前的采访中,你曾宽慰大家不要担心人工智能的兴起,甚至认为它们是一份潜在的礼物。

西蒙·温切斯特:我指的是计算器、GPS、维基百科、谷歌这些设备,很多人认为这些设备会对我们的大脑造成伤害,可我认为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人工智能则不同,我认为它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在GPT4刚出现时,我与我的编辑从书中选取了一段话,让GPT4模仿我的风格写作,它只用了五分钟就写出了很不错的内容。这让我开始怀疑——如果机器能够做到这些,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就像我们刚才谈论的那样,机器人制造东西将意味着很多人没有工作。人工智能出现后,作家、画家、歌手、词曲作者、诗人、艺术家,他们也会失业。

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有思考的人、有好奇心的人、有反思的人、有创造精神的人、有艺术气质的人。如果人工智能带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危险。

摄影:范剑磊

界面文化:这种危险确实在发生,进步得越快是不是越可能会陷入危机之中?

西蒙·温切斯特:正如我在本次谈话开始时提到的那样,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实现精确、走得更快,但这会让我们逐渐忘记我们的根源,我们需要重新了解历史,明白自己从何而来,也应该放慢对金钱和美丽的无休止追求,放慢拥有东西、创造精确的速度。

界面文化:可是当人们被卷入加速社会时,放慢步伐是极其危险的,人们不由地会被卷入焦虑之中。

西蒙·温切斯特:是的,但是相信我,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都正感受着这种焦虑感。在过去两年里,我身边有三位年轻人相继自杀,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这样的事正在全世界发生着,它进一步警示着我们,应该放下对精确、进步的执念,而去认真思考我们的未来。

03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业过于强调时效性,记者难以慢下来反思社会

界面文化:你的写作中不乏“中国”的痕迹,你曾作为驻外记者在中国香港地区工作过13年,后续又来到中国内地,写作出《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与The River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中译本尚未出版)等与中国相关的书。你和中国的联结从何时开始的?

西蒙·温切斯特:我非常喜欢中国,1978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并四处旅游,在北方的黑龙江、山东、北京、兰州到南方的重庆、海南、西藏......我与中国的联结应该是从那时开始的。如今再次回到中国,我对中国发生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也开始考虑写一本关于“新”中国的书籍。

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当代中国的书籍,但许多都十分乏味,我想从我的视角出发,写一本更有趣的当代中国的书。虽然具体方向还并没有确定,但我应该会专注于一个人或者一个主题,从一个小的内容出发,进一步展开对更大问题的思考。

The River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书封

界面文化:你似乎很喜欢从一件事、一个人开始着手,来引入一个更大的话题?

西蒙·温切斯特:可以这么说,《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这本书就聚焦了一个被湮没于历史中的天才,通过叙说他的故事,我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李约瑟的小故事也因此变成了大故事。

界面文化:以李约瑟为例,你也很喜欢写那些改变了世界的天才和历史事件?

西蒙·温切斯特:从结果上来看,我的写作确实常常聚焦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或事,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喜欢写的是那些已经被遗忘的人或事,他们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又几乎被历史抹杀;他们的生活起伏不定,时而幸运、常常不幸。最终却渐渐被遗忘了。为了让他们从历史中“复活”,我会孜孜不倦地书写他们。

界面文化:直至今日,你共写作了33本书,其中非虚构作品占了大部分,为什么你更倾向于采取非虚构写作的写作方式?

西蒙·温切斯特:准确来说,我只做创作过一本虚构类小说,但它非常糟糕,让我们忘记它(笑)。我更常写非虚构作品,是因为我不认为自己足够聪明来写小说。我认为要写出好的小说,需要作者非常聪明,我还不够聪明,这是我必须要承认的局限性。

《教授与疯子》
[英]西蒙·温切斯特 著 杨传纬 译
新经典文化 | 南海出版社 2023-2

界面文化:你不仅报道过“血腥星期日”“水门事件”等影响世界的重大事件,也在担任特派记者时被怀疑为间谍并被关押了三个月。很明显,你经历了“新闻的黄金时代”,如今新闻业在呈现出了极大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西蒙·温切斯特:新闻业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新闻生产的周期被延长至24小时,记者被迫在加速的时间中获取线索,却很难慢下来思考事件的意义,进行社会的反思。在我成为记者的上世纪60年代末,新闻业虽然也强调时效性,但更注重对于事件严肃与冷静地反思。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我的报社同事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报道,那时联合国正在进行重要的会议,但那位记者选择放弃书写联合国而书写了那只从未见过的鸟。人们都对此感到疑惑,他却说“联合国的事并不那么重要,但人们会永远记得这篇关于鸟的文章”。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失去的,与真正重要的新闻相比,如今人们对紧急新闻更感兴趣。

界面文化:近来,在中国兴起了关于“学生是否应当选择新闻专业”的争论,作为过去的记者,你如何看待这一争议?

西蒙·温切斯特:这个争论很有意思,我也曾与我的妻子就此辩论过,她学的是新闻学,而我学的是地质学,但这对我成为记者依旧有益,在我的个人经历中,记者应该通过实践而非通过理论来学习新闻学。所以我的建议是:成为一名记者,但在这之前,先学点别的东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英作家西蒙·温切斯特:我们正在以耗尽地球资源为代价追求精确

带着对精确的憧憬崇拜,温切斯特开始写作《追求精确》,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却对精确产生了犹疑:“难道精确没有让我们忽视自然之美、不完美之美吗?”“AI这类基于超精确的设备出现后,人们是否会陷入迷恋精确的漩涡,这不存在危险吗?”

西蒙·温彻斯特(图片来源:Flickr)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代科卉

界面新闻编辑 | 林子人

2011年的某个春日下午,西蒙·温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收到一封以一个建议为名的邮件,询问他是否考虑写一本关于精密制造的书。这勾起了温切斯特关于精确的记忆——他的父亲是一位精密机械工程师,常带回一些有趣的精密机器,温切斯特的童年总与这些精巧设备相伴,这使他自始至终对精确满怀憧憬。

带着这种崇拜之意,温切斯特于2016年开始写作《追求精确》一书,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他却对精确产生了犹疑:难道精确没有让我们忽视自然之美、不完美之美吗?AI这类基于超精确的设备出现后,人们是否会陷入迷恋精确的漩涡,这难道不存在危险吗?

随着思考的加深,温切斯特逐渐从“崇拜精确转向敬佩精确,也开始不厌其烦地提醒读者平衡的重要性。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于温切斯特来说极为重要,对他而言,改变自己的观念,这正是写作最有魅力的地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转向”是温切斯特生命中的关键词。以地质研究为业的他,却在读到简·莫里斯的文学作品后,决心成为记者。在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他报道了举世哗然的美国政治丑闻水门事件,与一众媒体齐力致使时任美国理查德·尼克松下台;也参与调查了被称作北爱尔兰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枪击事件血腥星期日。甚至在担任《星期日泰晤士报》海外特派员时,他还曾因被疑为间谍而被捕,并被关押了三个月。

1985年,温切斯特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乘坐火车从伦敦出发,抵达中国香港地区,在此驻留了13年。在此期间,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断重返中国,并书写了数本与中国相关的书籍。

在温切斯特近四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出版了33本书,它们以非虚构文学为主,常聚焦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与事——无论是看似疯癫却为《牛津英语词典》的编纂做出重要贡献的W.C·迈纳,还是古怪有趣的李约瑟,都似在他的笔触下,从历史中再度“复活”。

时隔七年,温切斯特再次来到中国,在上海浦东,他接受了界面文化记者的专访,年近耄耋的他依旧怀有好奇之心,向记者询问中国新闻业近况。采访中,我们从精确出发,聊到他对人工智能技术最新进展的看法,也再次追溯了其写作生涯与记者经历。

01 马斯克认为“人类必须永远接近极限”的想法十分可怕

界面文化:你写了一本关于“精确”的书,却对精确抱着极为审慎的态度?

西蒙·温切斯特:这本书我是六七年前写的,那时我是怀着“精确值得称赞”的态度提笔的,但随着时间的流转,我对精确的态度也开始变化。决定写这本书与我的父亲相关,他是一名精密工程师,小时候我十分崇拜他,深深被他对精确事物的热爱所感染着,并下意识地认为“精确真的很棒”,也就此开始研究精确的历史。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以审慎的态度来看待精确,我依旧钦佩工程学,尊重工程师,但我也开始思考“精确可能带来的危险”,思考精确是否也让我们忽视了自然之美、忽视了不完美的意义。直到今天,我从崇拜精确转而敬佩精确,这种转变正是写作之于我的意义——让我学习不同的事物,改变我的想法。

界面文化:在书中,你提到“精确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线,精确对于现代社会为何如此重要?人们对精准的追求是否与对完美的痴迷相关?

西蒙·温切斯特:在我看来,对精确的痴迷也与人们永不满足的欲望无尽的好奇心相关。如今,人们想要的越来越多,他们想要穿越更远的地域、走得更快、认识更多的人、买更多的东西。这些膨胀的需求,对承载欲望的机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因而被打造得更大、更高效、更精准。可是,当我们越来越接近精确时,靠近它的速度却不免越来越慢,甚至最终会带来危险。

《追求精确》
[英]西蒙·温切斯特 著 曲博文 孙亚南 译
湛庐文化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3-5

界面文化:你认为现代社会没有必要不断接近精确的极限?

西蒙·温切斯特:是的,人们没有必要一味地追求极限,即使这种追求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会看到像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这样的人,他们认为“人类必须永远接近极限”,即使这种追求是以地球资源耗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但对我来说,这种想法十分可怕,这个星球已经被我们糟蹋得够多了,如果人们依旧不计代价地追求精确的极限,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只会不断受到威胁

界面文化:人们竭力追求确定性,但人类今天和未来的命运却越来越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悬浮状态,这似乎是令人困惑的状况?

西蒙·温切斯特:是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人们必须慢下来思考“我们究竟希望世界成为什么样子”。我们都必须明白,人类绝不应当是精度的奴隶、机器的奴隶,人与人、人与世界应当相互理解、善待彼此。

就像此刻我们坐在这里,你是东方人,我是西方人,但我们并无不同,我们都处于在太空中飞驰的小星球上,它被蔚蓝海洋与青绿森林所包裹,我们都是孤独的,因此必须知道如何聚在一起。

我知道有些人会说这是理想主义的废话,但我还是要强调“保护地球,善待彼此”的重要性,人类必须明白“世界不是由精度定义的”,明智地思考精确并意识到我们还有比精确更重要的事情。

界面文化:在书中,你还提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日本社会对于“精确追求的二元性”,他们一方面极度追求完美,另一方面却又非常珍视不完美,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保留精确的模糊边界?

西蒙·温切斯特:在“精确”与“自然”之间保持平衡就是更重要的事。至于“如何保留模糊的边界”,日韩两国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这两个国家十分尊重并保护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如木材、陶瓷、竹艺等),政府不仅在经济上予以财政支持,更是从职业上给予重视,将其称之为“人间国宝”。

与此相反,也有像德国这样对精确高度追求的国家,他们制作出来的物品十分精美、漂亮,但对于老式工艺品却鲜少关注,这就容易在精确中失衡。对我来说,一个社会既存在制造精准产品的行业,也尊重传统工艺业,重视不精准的自然保护,或许就能达到平衡。

制作木箱的日本工匠

02 当人工智能能够创造,我们将进入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

界面文化:在书中,你提到“只要人类仍然在参与精密设备的制造,人类的失误就免不了会蔓延到这个过程中去”。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有一天精密设备的制造全权由人工智能制造,失误就将减少呢?这是一种对于技术的乌托邦想象吗?

西蒙·温切斯特: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反乌托邦的。如果一切都由机器制造,没有人类参与,没有手工艺品,也没有工匠精神,那一定是反乌托邦的世界,我为此感到惶恐。这样的世界也许是高效的,也将有许多人就此获益,但更多人也可能因此失业,无所事事。

界面文化:但在此前的采访中,你曾宽慰大家不要担心人工智能的兴起,甚至认为它们是一份潜在的礼物。

西蒙·温切斯特:我指的是计算器、GPS、维基百科、谷歌这些设备,很多人认为这些设备会对我们的大脑造成伤害,可我认为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人工智能则不同,我认为它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在GPT4刚出现时,我与我的编辑从书中选取了一段话,让GPT4模仿我的风格写作,它只用了五分钟就写出了很不错的内容。这让我开始怀疑——如果机器能够做到这些,那我们还能做什么?

就像我们刚才谈论的那样,机器人制造东西将意味着很多人没有工作。人工智能出现后,作家、画家、歌手、词曲作者、诗人、艺术家,他们也会失业。

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有思考的人、有好奇心的人、有反思的人、有创造精神的人、有艺术气质的人。如果人工智能带走了这些,那么我们就会陷入危险。

摄影:范剑磊

界面文化:这种危险确实在发生,进步得越快是不是越可能会陷入危机之中?

西蒙·温切斯特:正如我在本次谈话开始时提到的那样,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实现精确、走得更快,但这会让我们逐渐忘记我们的根源,我们需要重新了解历史,明白自己从何而来,也应该放慢对金钱和美丽的无休止追求,放慢拥有东西、创造精确的速度。

界面文化:可是当人们被卷入加速社会时,放慢步伐是极其危险的,人们不由地会被卷入焦虑之中。

西蒙·温切斯特:是的,但是相信我,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都正感受着这种焦虑感。在过去两年里,我身边有三位年轻人相继自杀,因为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这样的事正在全世界发生着,它进一步警示着我们,应该放下对精确、进步的执念,而去认真思考我们的未来。

03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业过于强调时效性,记者难以慢下来反思社会

界面文化:你的写作中不乏“中国”的痕迹,你曾作为驻外记者在中国香港地区工作过13年,后续又来到中国内地,写作出《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与The River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中译本尚未出版)等与中国相关的书。你和中国的联结从何时开始的?

西蒙·温切斯特:我非常喜欢中国,1978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并四处旅游,在北方的黑龙江、山东、北京、兰州到南方的重庆、海南、西藏......我与中国的联结应该是从那时开始的。如今再次回到中国,我对中国发生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也开始考虑写一本关于“新”中国的书籍。

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当代中国的书籍,但许多都十分乏味,我想从我的视角出发,写一本更有趣的当代中国的书。虽然具体方向还并没有确定,但我应该会专注于一个人或者一个主题,从一个小的内容出发,进一步展开对更大问题的思考。

The River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书封

界面文化:你似乎很喜欢从一件事、一个人开始着手,来引入一个更大的话题?

西蒙·温切斯特:可以这么说,《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这本书就聚焦了一个被湮没于历史中的天才,通过叙说他的故事,我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的故事,李约瑟的小故事也因此变成了大故事。

界面文化:以李约瑟为例,你也很喜欢写那些改变了世界的天才和历史事件?

西蒙·温切斯特:从结果上来看,我的写作确实常常聚焦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或事,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喜欢写的是那些已经被遗忘的人或事,他们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又几乎被历史抹杀;他们的生活起伏不定,时而幸运、常常不幸。最终却渐渐被遗忘了。为了让他们从历史中“复活”,我会孜孜不倦地书写他们。

界面文化:直至今日,你共写作了33本书,其中非虚构作品占了大部分,为什么你更倾向于采取非虚构写作的写作方式?

西蒙·温切斯特:准确来说,我只做创作过一本虚构类小说,但它非常糟糕,让我们忘记它(笑)。我更常写非虚构作品,是因为我不认为自己足够聪明来写小说。我认为要写出好的小说,需要作者非常聪明,我还不够聪明,这是我必须要承认的局限性。

《教授与疯子》
[英]西蒙·温切斯特 著 杨传纬 译
新经典文化 | 南海出版社 2023-2

界面文化:你不仅报道过“血腥星期日”“水门事件”等影响世界的重大事件,也在担任特派记者时被怀疑为间谍并被关押了三个月。很明显,你经历了“新闻的黄金时代”,如今新闻业在呈现出了极大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西蒙·温切斯特:新闻业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新闻生产的周期被延长至24小时,记者被迫在加速的时间中获取线索,却很难慢下来思考事件的意义,进行社会的反思。在我成为记者的上世纪60年代末,新闻业虽然也强调时效性,但更注重对于事件严肃与冷静地反思。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我的报社同事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报道,那时联合国正在进行重要的会议,但那位记者选择放弃书写联合国而书写了那只从未见过的鸟。人们都对此感到疑惑,他却说“联合国的事并不那么重要,但人们会永远记得这篇关于鸟的文章”。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失去的,与真正重要的新闻相比,如今人们对紧急新闻更感兴趣。

界面文化:近来,在中国兴起了关于“学生是否应当选择新闻专业”的争论,作为过去的记者,你如何看待这一争议?

西蒙·温切斯特:这个争论很有意思,我也曾与我的妻子就此辩论过,她学的是新闻学,而我学的是地质学,但这对我成为记者依旧有益,在我的个人经历中,记者应该通过实践而非通过理论来学习新闻学。所以我的建议是:成为一名记者,但在这之前,先学点别的东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