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红岛站,“千呼万唤始出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红岛站,“千呼万唤始出来”

经过多年等待,红岛站的启用时间终于确定。

文|陈明一

经过多年等待,红岛站的启用时间终于确定。

近日,根据国铁济南局发布的新调图信息,“7月1日济青高铁红岛站正式办理客运业务,新图安排10趟旅客列车停靠,上海、武汉、郑州、济南、日照、临沂等地旅客均可乘坐高铁直达红岛站,红岛站售票厅同步办理客票业务。”

为配合红岛站的启用,近期,青岛市对774路、908路、920路、940路、945路、3615路等多条公交线路走向进行调整,调整之后线路均途经或终到红岛站。

建设时期的红岛站。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曲折的过程,美好的结局

自2016年启动建设,近些年,红岛站多次被提及通车,却均又推迟。其最新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政民互动中,有市民咨询关于“红岛火车站何时改名河套火车站”。这个颇为有趣的问题,在得到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应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红岛站的关注。

2012年5月,红岛经济区成立,管辖青岛出口加工区(今青岛胶州湾综合保税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原城阳区的红岛街道和河套街道,近乎占据整个胶州湾北岸区域的核心。

自此,人们习惯用“红岛”代称整个胶州湾北岸核心,而不仅仅是红岛街道。但直到红岛经济区退出历史舞台,也没等到红岛高铁站的到来……

2016年,红岛站启动建设,站址位于河套街道汇海路南侧。2019年7月,山东省启动对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同年11月,依据《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红岛街道与河套街道又重新划归城阳区管辖。

由此,依照时间轴的排序,红岛站的命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红岛站的推进在当年确实遇到了困难。根据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消息,“2021年3月17日,国铁济南局组织了红岛站站房验收检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红岛站站房南侧主体工程还没有完成,需要继续推进建设。二是青兰高速与红岛站之间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需要对青兰高速进行外移。”

或许,许多人仍记得,当年驱车行驶在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远远便可望见红岛站气势恢宏的建筑,在离河套收费站大约1公里时,车辆近乎从火车站主体建筑的屋檐下穿过。足可见,红岛站与青兰高速的距离之近。

随后的两年,“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等一系列与红岛站有关的工程顺利推进,直至国铁济南局发布消息,12306app出现红岛站的票务信息,虽有曲折,但美好的结局最终到来。

红岛站融高铁、城铁、地铁、城市公交等诸多功能为一体。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红岛站:便捷之外,优产业、补短板

时至今日,高铁站的意义,除了带来便捷的交通,以及扮靓城市的招商名片,更可以提升城市在商业、物流、文旅服务等层面的能级,带来城市竞争力的增强。

尤其,高铁站会对城市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回望青岛建置130多年的发展历程,交通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虽然青岛港不是山东最早开埠,然而,1904年,胶济线通车,铁路带来的巨大运力与源源不断的人气,让曾经的“小渔村”青岛逐渐形成了在山东超越百年的领先优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营业,6月30日,与红岛站近邻的青岛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正式开业。事实上,不夜城项目,正是城阳区河套街道基于红岛站带来的交通优势而引进。

“在融合青岛地域山、海、城的城市风貌的特征下,打造街区+游乐园相互配套的文旅模式,将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直接带动餐饮、娱乐、住宿、购物、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及其配套产业,成为区域文旅项目和地域文化展示的窗口,助力城阳区全域旅游发展。”

这是河套街道官方对于不夜城未来的希冀,也可以看出红岛站启用对区域产业的积极影响。

去年,围绕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的总目标,城阳区提出了建设“四区一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和人文生态幸福家园)的明晰路径。

其中,在“建设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方面,城阳区明确将内联外通的交通枢纽作用持续放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阳互动耦合,区域城市圈“同城效应”充分显现。培育更多消费新场景,持续发力“夜经济”,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于一体的高端生产居住消费综合体,打造胶东“网红城区”。

红岛站开往长三角列车部分途经站点。图片来源:12306app截图

一直以来,西部是城阳区发展较为薄弱的区域。比起建设在产业成熟区的青岛北站、青岛西站等火车站,作为青岛最大、山东排名第二的火车站,以及连接济青高铁、青连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红岛站在交通便捷层面之外,还肩负着胶州湾北岸城区优产业、补短板的重任。

预计2030年,红岛站将达到年出行总量2000万人次,加之融高铁、城铁、地铁、城市公交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红岛站可以为区域汇聚更多来自周边城市的资源,人流,物流,在这基础上依托与胶东国际机场近距离和本身远景庞大的现代消费场景,可以更多激发周边区域的产业、企业和旅客的消费力,为区域所用。

今年以来,河套街道借势红岛站开通运营、康复大学去筹招生、储能产业园快速建设等机遇,已经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加压实施安置区及配套,红岛站、康复大学和储能产业园周边配套等109个建设项目。其中,道路建设项目就占57个。

为了保障红岛站建设,同时做好红岛站和康复大学无缝接驳工作,河套街道在今年初即研究启动安和路(区界至青兰高速)、规划十八号线(区界至青兰高速)等4条道路建设,并对汇海路(龙海路至规划十八号线)、龙海路(前海路-韶海路)、前海路(登云路-韶海路)等现状道路进行改造提升。

同时,河套街道积极对接城阳区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对康复大学、地铁8号线(大涧站)、胶州湾综合保税区、安置区等重要交通沿线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不断完善交通网络。

或许,这正是“巧借机遇,发展区域”的本意。

城市需要进行格局的重新规划,离不开交通板块带来的高效便捷;大型交通枢纽的落地,亦离不开城市的转型升级。从这一角度来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红岛站启用,与城市发展可以互相成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红岛站,“千呼万唤始出来”

经过多年等待,红岛站的启用时间终于确定。

文|陈明一

经过多年等待,红岛站的启用时间终于确定。

近日,根据国铁济南局发布的新调图信息,“7月1日济青高铁红岛站正式办理客运业务,新图安排10趟旅客列车停靠,上海、武汉、郑州、济南、日照、临沂等地旅客均可乘坐高铁直达红岛站,红岛站售票厅同步办理客票业务。”

为配合红岛站的启用,近期,青岛市对774路、908路、920路、940路、945路、3615路等多条公交线路走向进行调整,调整之后线路均途经或终到红岛站。

建设时期的红岛站。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曲折的过程,美好的结局

自2016年启动建设,近些年,红岛站多次被提及通车,却均又推迟。其最新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政民互动中,有市民咨询关于“红岛火车站何时改名河套火车站”。这个颇为有趣的问题,在得到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应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红岛站的关注。

2012年5月,红岛经济区成立,管辖青岛出口加工区(今青岛胶州湾综合保税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原城阳区的红岛街道和河套街道,近乎占据整个胶州湾北岸区域的核心。

自此,人们习惯用“红岛”代称整个胶州湾北岸核心,而不仅仅是红岛街道。但直到红岛经济区退出历史舞台,也没等到红岛高铁站的到来……

2016年,红岛站启动建设,站址位于河套街道汇海路南侧。2019年7月,山东省启动对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同年11月,依据《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红岛街道与河套街道又重新划归城阳区管辖。

由此,依照时间轴的排序,红岛站的命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红岛站的推进在当年确实遇到了困难。根据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消息,“2021年3月17日,国铁济南局组织了红岛站站房验收检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红岛站站房南侧主体工程还没有完成,需要继续推进建设。二是青兰高速与红岛站之间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需要对青兰高速进行外移。”

或许,许多人仍记得,当年驱车行驶在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远远便可望见红岛站气势恢宏的建筑,在离河套收费站大约1公里时,车辆近乎从火车站主体建筑的屋檐下穿过。足可见,红岛站与青兰高速的距离之近。

随后的两年,“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等一系列与红岛站有关的工程顺利推进,直至国铁济南局发布消息,12306app出现红岛站的票务信息,虽有曲折,但美好的结局最终到来。

红岛站融高铁、城铁、地铁、城市公交等诸多功能为一体。图片来源:界面山东

红岛站:便捷之外,优产业、补短板

时至今日,高铁站的意义,除了带来便捷的交通,以及扮靓城市的招商名片,更可以提升城市在商业、物流、文旅服务等层面的能级,带来城市竞争力的增强。

尤其,高铁站会对城市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回望青岛建置130多年的发展历程,交通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虽然青岛港不是山东最早开埠,然而,1904年,胶济线通车,铁路带来的巨大运力与源源不断的人气,让曾经的“小渔村”青岛逐渐形成了在山东超越百年的领先优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营业,6月30日,与红岛站近邻的青岛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正式开业。事实上,不夜城项目,正是城阳区河套街道基于红岛站带来的交通优势而引进。

“在融合青岛地域山、海、城的城市风貌的特征下,打造街区+游乐园相互配套的文旅模式,将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直接带动餐饮、娱乐、住宿、购物、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及其配套产业,成为区域文旅项目和地域文化展示的窗口,助力城阳区全域旅游发展。”

这是河套街道官方对于不夜城未来的希冀,也可以看出红岛站启用对区域产业的积极影响。

去年,围绕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的总目标,城阳区提出了建设“四区一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创新创意引领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和人文生态幸福家园)的明晰路径。

其中,在“建设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方面,城阳区明确将内联外通的交通枢纽作用持续放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城阳互动耦合,区域城市圈“同城效应”充分显现。培育更多消费新场景,持续发力“夜经济”,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于一体的高端生产居住消费综合体,打造胶东“网红城区”。

红岛站开往长三角列车部分途经站点。图片来源:12306app截图

一直以来,西部是城阳区发展较为薄弱的区域。比起建设在产业成熟区的青岛北站、青岛西站等火车站,作为青岛最大、山东排名第二的火车站,以及连接济青高铁、青连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红岛站在交通便捷层面之外,还肩负着胶州湾北岸城区优产业、补短板的重任。

预计2030年,红岛站将达到年出行总量2000万人次,加之融高铁、城铁、地铁、城市公交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红岛站可以为区域汇聚更多来自周边城市的资源,人流,物流,在这基础上依托与胶东国际机场近距离和本身远景庞大的现代消费场景,可以更多激发周边区域的产业、企业和旅客的消费力,为区域所用。

今年以来,河套街道借势红岛站开通运营、康复大学去筹招生、储能产业园快速建设等机遇,已经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加压实施安置区及配套,红岛站、康复大学和储能产业园周边配套等109个建设项目。其中,道路建设项目就占57个。

为了保障红岛站建设,同时做好红岛站和康复大学无缝接驳工作,河套街道在今年初即研究启动安和路(区界至青兰高速)、规划十八号线(区界至青兰高速)等4条道路建设,并对汇海路(龙海路至规划十八号线)、龙海路(前海路-韶海路)、前海路(登云路-韶海路)等现状道路进行改造提升。

同时,河套街道积极对接城阳区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对康复大学、地铁8号线(大涧站)、胶州湾综合保税区、安置区等重要交通沿线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不断完善交通网络。

或许,这正是“巧借机遇,发展区域”的本意。

城市需要进行格局的重新规划,离不开交通板块带来的高效便捷;大型交通枢纽的落地,亦离不开城市的转型升级。从这一角度来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红岛站启用,与城市发展可以互相成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