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口述】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县城工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口述】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县城工作

虽然个体不同,面对职业规划也曾有过迷茫和焦虑,甚至也有些纠结,但他们最终都选择回到了县城或乡镇,进入体制或者国企等系统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大城市正在对高校毕业生失去吸引力?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趋势也发生新的变化,毕业生回到县城,进入体制内就业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选择。

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重心在继续下沉。应届大学生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提升明显。

尤其是,县域体制内单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报告显示,2022届本科毕业生到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25%)较2018届增幅为25%,高职(28%)增幅为27%。在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就业的比例(14.9%)较2018届的增幅为27%。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1158万人。这些毕业生中有多少人会选择回到县城就业?

界面新闻联系到4名2023年毕业的高校生,其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虽然个体不同,面对职业规划也曾有过迷茫和焦虑,甚至也有些纠结,但他们最终都选择回到了县城或乡镇,进入体制或者国企等系统工作。

安稳,是首选因素

苏洁,女,25岁,华中地区某211院校硕士毕业,通过公考进入江西某县行政系统

2023年73日,正式去单位报到入职,对于我来说,人生的新篇章已经开启了,但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没有刚“上岸”时的那种喜悦。

“安稳”是自己职业规划的首选因素。在潜意识里,我对“公务员是一份稳定且较为体面的工作”“女孩要追求安稳,应该考虑老师、公务员、银行人员等职位”的观念深感认同。

因此,在2023年即将毕业这半年里,我只参加了江西省考和其他考试一样,公考的过程中,我也是按部就班地看书学习,没有过多准备

我的家乡就在江西省的某个县城。出于恋家心理,省考报名时选择了家乡附近的岗位,然而事与愿违,只差一名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随后,省考公开调剂,迫于想稳定的急切心理,我选择调剂到同省异市的小县城。得知自己进入体检环节时,心情很是激动,但随之而来的是异地编制带来的纠结心理。

那段时间,内心犹豫了很久。我考上的异地县城编制距离家乡有几百公里一旦确定入职5年内不能随意跨市调动,也不能参加遴选。我当时不知道是否应该去报到。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最终我决定妥协。如今,就业情形很不乐观,而且体制内也不同于其他岗位,轻易放弃又担心自己事后后悔,所以最后决定入职。

但是,入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决定报到的前夕,我和父母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为此还大吵了一架。他们不同意我去入职,觉得5年青春时光都会蹉跎在异地,担心我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

我知道父母是为我着想,但我也不想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即使有纠结但我也坚持选择入职了。

目前,我已经入职一周,这份工作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上班比上学疲惫倒不是工作任务有多难,更多的是为人处事很多社会的人情世故要学习,自己也需要慢慢转变学生思维。其实,我已经预感自己会有被同化的一天不是说同化一件坏事,只是需要更深谙其中的规则。

有时候在想,读研3年耗费了那么多精力,后期也没有更多时间准备省考。如果一早打算好,对自己职业有清晰规划会不会就可以如愿考上心仪的工作呢?倘若没有考上,也许会更有放弃的勇气选择大胆出去闯一闯。实际上,困住我的只有我自己。

现在,我最大的希望是自己能够尽快安定下来,熟悉工作。凡事有得必有失,得到了有工作的安心,就要有足够勇气承担起失去梦想的自由。正在学习钝感力以及将工作和生活分开的能力,等熟悉工作日常后,会考虑丰富下自己的生活。这样,将来下了班也可以抽出时间专注自己的爱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

卢耀耀,男,22岁,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毕业 ,入职安徽毫州市蒙城县某镇农行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所在的村子面积很小,人口不多。村里年轻的劳动力一般都出去打工维持生计,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温州做生意了。可以说,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度过,这也使我萌发了以后在省内或者家乡工作的想法,以便照顾老人。

我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报考学校时,家里人也没有很好地建议,所以自己就选择了报考离家比较近的安徽工程大学,学的是金融工程专业

其实,我没有想过毕业后就立即投入工作。在思考未来规划时,我把考研作为当时的目标。那时,自己心里认为报考本学校本专业难度会小很多,所以也没有备考太长时间,给自己留了3个月时间学习就去参加研究生考试了,结果可想而知,成绩343分,无缘复试。

考研失败后,我没打算“二战”,就开始着手找工作事宜。我曾在南京、安徽芜湖、合肥等大中城市投过一些简历,也收到过一些offer,不过都是销售类的工作。我从未想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就业。一,我觉得竞争比较激烈;二,我应该适应不了那边的生活节奏。

今年3月份,各大银行都开始了春招工作。为了减少竞争力,我选择了农业银行进行网申填报因为所学的专业银行对口在准备笔试时,临考试前一天才开始看书,后面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最后成功拿到了农行offer。

在等待农行成绩时,我曾在南京市的一家放贷公司有过就业经历。公司主要为在银行贷款困难的人群提供借贷服务,同时对这类群体抽取15%-20%的服务费。当时,我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打电话,想办法让电话中的那个人进行贷款。结果,第二天我就辞职了,因为整个工作氛围很压抑。为了出业绩,上级领导辱骂、不尊重员工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除此之外,你也无法预料电话那端的人品行如何,是否会人身攻击自己。

相比之下,银行的工作人性化很多。客户的无条件信任以及工作氛围融洽,上级领导的尊重,让我对这份工作产生无比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目前,我被分配在镇上的农行上班,每天在学习一些培训知识,主要是为了让新人熟练业务。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未来,想好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经历裁员,对我冲击很大”

周芊 ,女  22岁, 武汉传媒学院本科毕业,考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某镇政府

我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由于妈妈身体不是很好,我自小便想着大学毕业以后找一份离家近点儿的工作。

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选择这个专业是在高二时就决定的,很大原因是想多尝试新鲜事物,与不同的新兴职业能“接轨”。后面我顺利考上了武汉传媒学院。

自上大学起,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剧本杀的主持人、新媒体公司的剪辑、编剧、机关单位的实习生等等。

直接促使我考虑体制内工作的契机是大三那年的实习。我当时是在武汉一家新媒体公司里担任编剧。有一天,我一如往常来到公司准备一天的工作,却突然被告知“部门裁员”。我还清楚记得,同部门的导演女生当时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她已经工作多年了,是公司的“老人”但仍逃脱不了“裁员”的命运。

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冲击挺大的。后来,即使公司把我调到了另一部门做视频号运营,我仍觉得这份工作不太稳定。

周围同学有太多诸如此类的经历。我的同学讲述,她所在的公司曾经不停更换实习生。我当时很疑惑,追问她是何原因。她告诉我,“转正对于公司来说会增加一笔支出,而廉价的劳动力对公司吸引力更大。”

后面,我同学的朋友入住我们当时合租的房子,这位朋友的父母都是体制内员工,她把进入体制内工作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当时,我对体制内工作并没有太多了解,很多都来自于她的介绍,包括福利、待遇、工作稳定性等方面。那时自己心想,“考进体制不失为一种就业选择”,所以,内心的小火苗开始蠢蠢欲动。

大四上学期开始,我买了一些备考书籍准备公考,中途也因为要做毕业设计,无暇顾及考试,一度想要放弃。正好赶上放寒假,自己在家比较空闲,所以又“拾起”书本,开始学习。复习不到两个月就去参加考试了,等成绩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也在接触别的工作。

实际上,当时我已经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但是,在上班的第二天,公考成绩出来了。得知自己进入面试之后,我又辞职了。后面就是准备面试,政审,体检等事项。等这些事情都忙完了之后,我突然开始迷茫,“不知道考上的生活是什么样,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我告诉自己,要学会调整心态。所以,我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学会在工作中找寻价值,县城更需要灌入一些新鲜血液加强城市建设。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宣传策划方面出一份力量。

虽然现在还在等待入职,但我已经不再焦虑了。太多的焦虑都来源于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思虑过多。将来入职后,我觉得工作之余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剪辑、拍摄、旅游等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期待的。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小廖,男,23岁,广州大学本科毕业,选调考进广州市茂名县某乡镇政府

我大四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了,那时候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鉴于专业问题(我学习的是土木工程),工作只能去工地。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准备考公。

不过,我没有那么幸运。当时,在准备国考、广东省考时自己都没有考上索性在后面的选调生考试中,就随便报了家乡附近的岗位。之后,疫情放开,我提前回家也就忘记了自己曾参加选调考试这件事情

其实在疫情放开的前几周,我在深圳找到了一家待遇还不错的公司,做质检类工作,也签了三方协议。等到年后回学校,我发现自己曾参加的选调考试进入面试,后面面试竟然也通过了。

在深圳公司和县城体制内这两个工作中,我选择了后者。我的父母也为我高兴,他们觉得公务员很体面,是一份稳定的工作。那段时间,我也非常开心,从未想过这份工作以后的发展会如何,是否真的适合我。

等到临近毕业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就要回到小县城的一个镇里上班了。那里没有地铁,甚至回一趟家还需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我的女朋友因为即将面临的异地问题而选择和我分手,那段时间,感觉自己的职业规划实在糟糕透了。

这是农村孩子的通病。没人指点,自己也没有职业规划。大学期间上了两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始终不理解真正的意义。考公对于我来说,只是觉得很稳定。但我从未想过喜不喜欢。

入职之后,再提交辞职真的需要很大勇气。或许,我应该先在外地工作几年再回到家乡上班,幸福感会高很多。直到此刻,我才意识到,第一份工作不应该给自己设限。中国家庭的孩子一贯如此,前20年拼命读书,工作后又开始重复老一辈人的过程。以前放假回家,我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还会回学校,未来还会认识很多人,可现在我觉得一切都被格式化了。

如果想让我传授经验的话,我觉得进入体制内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选岗。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在那个城市工作,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且一定要去单位实地考察问清楚待遇再决定。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在我身上很恰当。现在,我只想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唯一的希望是寄托于考研,考上了就可以体面跑路了。我觉得,总要给自己找点希望,不然精神内耗会很严重。

文中苏洁、小廖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农业银行

4.2k
  • 2连板岭南股份:因金融借款纠纷被农业银行起诉,涉案金额2.98亿元
  • 多家银行宣布免收钞汇转换价差,实施钞汇同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口述】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县城工作

虽然个体不同,面对职业规划也曾有过迷茫和焦虑,甚至也有些纠结,但他们最终都选择回到了县城或乡镇,进入体制或者国企等系统工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大城市正在对高校毕业生失去吸引力?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趋势也发生新的变化,毕业生回到县城,进入体制内就业成为备受关注的一种选择。

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重心在继续下沉。应届大学生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就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提升明显。

尤其是,县域体制内单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报告显示,2022届本科毕业生到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25%)较2018届增幅为25%,高职(28%)增幅为27%。在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就业的比例(14.9%)较2018届的增幅为27%。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1158万人。这些毕业生中有多少人会选择回到县城就业?

界面新闻联系到4名2023年毕业的高校生,其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虽然个体不同,面对职业规划也曾有过迷茫和焦虑,甚至也有些纠结,但他们最终都选择回到了县城或乡镇,进入体制或者国企等系统工作。

安稳,是首选因素

苏洁,女,25岁,华中地区某211院校硕士毕业,通过公考进入江西某县行政系统

2023年73日,正式去单位报到入职,对于我来说,人生的新篇章已经开启了,但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没有刚“上岸”时的那种喜悦。

“安稳”是自己职业规划的首选因素。在潜意识里,我对“公务员是一份稳定且较为体面的工作”“女孩要追求安稳,应该考虑老师、公务员、银行人员等职位”的观念深感认同。

因此,在2023年即将毕业这半年里,我只参加了江西省考和其他考试一样,公考的过程中,我也是按部就班地看书学习,没有过多准备

我的家乡就在江西省的某个县城。出于恋家心理,省考报名时选择了家乡附近的岗位,然而事与愿违,只差一名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随后,省考公开调剂,迫于想稳定的急切心理,我选择调剂到同省异市的小县城。得知自己进入体检环节时,心情很是激动,但随之而来的是异地编制带来的纠结心理。

那段时间,内心犹豫了很久。我考上的异地县城编制距离家乡有几百公里一旦确定入职5年内不能随意跨市调动,也不能参加遴选。我当时不知道是否应该去报到。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最终我决定妥协。如今,就业情形很不乐观,而且体制内也不同于其他岗位,轻易放弃又担心自己事后后悔,所以最后决定入职。

但是,入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决定报到的前夕,我和父母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为此还大吵了一架。他们不同意我去入职,觉得5年青春时光都会蹉跎在异地,担心我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

我知道父母是为我着想,但我也不想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即使有纠结但我也坚持选择入职了。

目前,我已经入职一周,这份工作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上班比上学疲惫倒不是工作任务有多难,更多的是为人处事很多社会的人情世故要学习,自己也需要慢慢转变学生思维。其实,我已经预感自己会有被同化的一天不是说同化一件坏事,只是需要更深谙其中的规则。

有时候在想,读研3年耗费了那么多精力,后期也没有更多时间准备省考。如果一早打算好,对自己职业有清晰规划会不会就可以如愿考上心仪的工作呢?倘若没有考上,也许会更有放弃的勇气选择大胆出去闯一闯。实际上,困住我的只有我自己。

现在,我最大的希望是自己能够尽快安定下来,熟悉工作。凡事有得必有失,得到了有工作的安心,就要有足够勇气承担起失去梦想的自由。正在学习钝感力以及将工作和生活分开的能力,等熟悉工作日常后,会考虑丰富下自己的生活。这样,将来下了班也可以抽出时间专注自己的爱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

卢耀耀,男,22岁,安徽工程大学本科毕业 ,入职安徽毫州市蒙城县某镇农行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所在的村子面积很小,人口不多。村里年轻的劳动力一般都出去打工维持生计,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温州做生意了。可以说,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爷爷奶奶度过,这也使我萌发了以后在省内或者家乡工作的想法,以便照顾老人。

我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报考学校时,家里人也没有很好地建议,所以自己就选择了报考离家比较近的安徽工程大学,学的是金融工程专业

其实,我没有想过毕业后就立即投入工作。在思考未来规划时,我把考研作为当时的目标。那时,自己心里认为报考本学校本专业难度会小很多,所以也没有备考太长时间,给自己留了3个月时间学习就去参加研究生考试了,结果可想而知,成绩343分,无缘复试。

考研失败后,我没打算“二战”,就开始着手找工作事宜。我曾在南京、安徽芜湖、合肥等大中城市投过一些简历,也收到过一些offer,不过都是销售类的工作。我从未想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就业。一,我觉得竞争比较激烈;二,我应该适应不了那边的生活节奏。

今年3月份,各大银行都开始了春招工作。为了减少竞争力,我选择了农业银行进行网申填报因为所学的专业银行对口在准备笔试时,临考试前一天才开始看书,后面顺利通过笔试、面试,最后成功拿到了农行offer。

在等待农行成绩时,我曾在南京市的一家放贷公司有过就业经历。公司主要为在银行贷款困难的人群提供借贷服务,同时对这类群体抽取15%-20%的服务费。当时,我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打电话,想办法让电话中的那个人进行贷款。结果,第二天我就辞职了,因为整个工作氛围很压抑。为了出业绩,上级领导辱骂、不尊重员工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除此之外,你也无法预料电话那端的人品行如何,是否会人身攻击自己。

相比之下,银行的工作人性化很多。客户的无条件信任以及工作氛围融洽,上级领导的尊重,让我对这份工作产生无比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目前,我被分配在镇上的农行上班,每天在学习一些培训知识,主要是为了让新人熟练业务。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未来,想好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经历裁员,对我冲击很大”

周芊 ,女  22岁, 武汉传媒学院本科毕业,考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某镇政府

我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由于妈妈身体不是很好,我自小便想着大学毕业以后找一份离家近点儿的工作。

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选择这个专业是在高二时就决定的,很大原因是想多尝试新鲜事物,与不同的新兴职业能“接轨”。后面我顺利考上了武汉传媒学院。

自上大学起,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剧本杀的主持人、新媒体公司的剪辑、编剧、机关单位的实习生等等。

直接促使我考虑体制内工作的契机是大三那年的实习。我当时是在武汉一家新媒体公司里担任编剧。有一天,我一如往常来到公司准备一天的工作,却突然被告知“部门裁员”。我还清楚记得,同部门的导演女生当时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她已经工作多年了,是公司的“老人”但仍逃脱不了“裁员”的命运。

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冲击挺大的。后来,即使公司把我调到了另一部门做视频号运营,我仍觉得这份工作不太稳定。

周围同学有太多诸如此类的经历。我的同学讲述,她所在的公司曾经不停更换实习生。我当时很疑惑,追问她是何原因。她告诉我,“转正对于公司来说会增加一笔支出,而廉价的劳动力对公司吸引力更大。”

后面,我同学的朋友入住我们当时合租的房子,这位朋友的父母都是体制内员工,她把进入体制内工作作为自己择业的第一选择。当时,我对体制内工作并没有太多了解,很多都来自于她的介绍,包括福利、待遇、工作稳定性等方面。那时自己心想,“考进体制不失为一种就业选择”,所以,内心的小火苗开始蠢蠢欲动。

大四上学期开始,我买了一些备考书籍准备公考,中途也因为要做毕业设计,无暇顾及考试,一度想要放弃。正好赶上放寒假,自己在家比较空闲,所以又“拾起”书本,开始学习。复习不到两个月就去参加考试了,等成绩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也在接触别的工作。

实际上,当时我已经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但是,在上班的第二天,公考成绩出来了。得知自己进入面试之后,我又辞职了。后面就是准备面试,政审,体检等事项。等这些事情都忙完了之后,我突然开始迷茫,“不知道考上的生活是什么样,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我告诉自己,要学会调整心态。所以,我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要学会在工作中找寻价值,县城更需要灌入一些新鲜血液加强城市建设。我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宣传策划方面出一份力量。

虽然现在还在等待入职,但我已经不再焦虑了。太多的焦虑都来源于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思虑过多。将来入职后,我觉得工作之余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剪辑、拍摄、旅游等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期待的。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小廖,男,23岁,广州大学本科毕业,选调考进广州市茂名县某乡镇政府

我大四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了,那时候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鉴于专业问题(我学习的是土木工程),工作只能去工地。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准备考公。

不过,我没有那么幸运。当时,在准备国考、广东省考时自己都没有考上索性在后面的选调生考试中,就随便报了家乡附近的岗位。之后,疫情放开,我提前回家也就忘记了自己曾参加选调考试这件事情

其实在疫情放开的前几周,我在深圳找到了一家待遇还不错的公司,做质检类工作,也签了三方协议。等到年后回学校,我发现自己曾参加的选调考试进入面试,后面面试竟然也通过了。

在深圳公司和县城体制内这两个工作中,我选择了后者。我的父母也为我高兴,他们觉得公务员很体面,是一份稳定的工作。那段时间,我也非常开心,从未想过这份工作以后的发展会如何,是否真的适合我。

等到临近毕业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就要回到小县城的一个镇里上班了。那里没有地铁,甚至回一趟家还需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我的女朋友因为即将面临的异地问题而选择和我分手,那段时间,感觉自己的职业规划实在糟糕透了。

这是农村孩子的通病。没人指点,自己也没有职业规划。大学期间上了两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始终不理解真正的意义。考公对于我来说,只是觉得很稳定。但我从未想过喜不喜欢。

入职之后,再提交辞职真的需要很大勇气。或许,我应该先在外地工作几年再回到家乡上班,幸福感会高很多。直到此刻,我才意识到,第一份工作不应该给自己设限。中国家庭的孩子一贯如此,前20年拼命读书,工作后又开始重复老一辈人的过程。以前放假回家,我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还会回学校,未来还会认识很多人,可现在我觉得一切都被格式化了。

如果想让我传授经验的话,我觉得进入体制内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选岗。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在那个城市工作,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且一定要去单位实地考察问清楚待遇再决定。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在我身上很恰当。现在,我只想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唯一的希望是寄托于考研,考上了就可以体面跑路了。我觉得,总要给自己找点希望,不然精神内耗会很严重。

文中苏洁、小廖为化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