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卫健委:“十四五”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卫健委:“十四五”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

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共6500多支,其中县区级就有4516支,多数队伍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配备了相应设备、物资以及通信和后勤装备,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三年新冠疫情再一次体现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性。”2023年7月3日,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结合重大疫情防治基地建设,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能够按照国家的调遣协同工作,满足重大疫情救治工作。

郭燕红介绍,基地和队伍是完成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核心力量,所以推进基地和队伍建设就是增强“硬核力”。目前,国家卫健委正在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下一步还将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充中毒救治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的建设。

对于医学应急队伍建设,国家卫健委在2022年12月发布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中就给出了明确指标。

《规划》要求,在现有队伍类别基础上,增加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依托国家和区域传染病医学中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传染病救治力量较强的医疗机构,结合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各市(州)、县(市、区)同步推进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建设,以市(州)、县(市、区)医疗机构为依托,在全国各个县级行政区建设一支基层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

“我们国家医疗应急队伍是为了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准备的移动医院,说是队伍,其实它是一个移动医院。有的是车载式的,也有的是帐篷式的,每支队伍都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救治体系,可以有门诊、住院、手术、检查检验,有的还有重症单元。另外还要有信息指挥和后勤保障系统。” 郭燕红介绍,医疗应急队伍展开以后相当于一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可以在没有任何其他支援的情况下,独立承担医疗救治任务。

郭燕红介绍,中国医疗应急队伍建设是从一无所有到初具规模,特别是这十年内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全国一共有40支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其中32支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类,有5支是中毒救治类,还有3支是核辐射救治类。这40支队伍中有5支队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功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的认证,我国也是世界上拥有国际应急医疗队伍最多的国家之一。

到“十四五”末,“我们计划将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在扩容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郭燕红说。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提升相应队伍的设备设施,例如重症单元、具有5G信息系统的指挥系统、移动CT等。专业方面,呼吸、感染、重症、影像、检验等都是重大疫情救治队伍的基本专业配置,同时还要配备重症救治单元,以满足国家和区域发生重大疫情的救治需要。

对于《规划》中提出的“基层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郭燕红介绍,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共6500多支,其中县区级就有4516支,多数队伍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配备了相应设备、物资以及通信和后勤装备,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我们把这支小分队叫做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所谓背囊化,一个是箱子,一个是双肩背,这里面已经事先准备好了医疗物资、信息通讯以及相应保障设备,医疗应急小分队既可以随着急救车到达一线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对于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也可以不依赖于机械化车辆到达现场。”郭燕红说。

郭燕红介绍,国家卫健委将在全国各省份以市县医疗机构为依托,开展背囊化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小分队由紧急医学救援、中毒处置、心理救援等各个基本单元组成,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编组,同时拥有依托救护车的中短途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不依赖于机动车的短途处置能力。医疗应急的队伍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独立野外自我保障的能力,满足各类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需求。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卫健委:“十四五”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

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共6500多支,其中县区级就有4516支,多数队伍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配备了相应设备、物资以及通信和后勤装备,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三年新冠疫情再一次体现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性。”2023年7月3日,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结合重大疫情防治基地建设,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一旦发生重大疫情,能够按照国家的调遣协同工作,满足重大疫情救治工作。

郭燕红介绍,基地和队伍是完成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核心力量,所以推进基地和队伍建设就是增强“硬核力”。目前,国家卫健委正在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下一步还将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充中毒救治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的建设。

对于医学应急队伍建设,国家卫健委在2022年12月发布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中就给出了明确指标。

《规划》要求,在现有队伍类别基础上,增加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依托国家和区域传染病医学中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传染病救治力量较强的医疗机构,结合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各市(州)、县(市、区)同步推进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建设,以市(州)、县(市、区)医疗机构为依托,在全国各个县级行政区建设一支基层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

“我们国家医疗应急队伍是为了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准备的移动医院,说是队伍,其实它是一个移动医院。有的是车载式的,也有的是帐篷式的,每支队伍都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救治体系,可以有门诊、住院、手术、检查检验,有的还有重症单元。另外还要有信息指挥和后勤保障系统。” 郭燕红介绍,医疗应急队伍展开以后相当于一个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可以在没有任何其他支援的情况下,独立承担医疗救治任务。

郭燕红介绍,中国医疗应急队伍建设是从一无所有到初具规模,特别是这十年内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全国一共有40支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其中32支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类,有5支是中毒救治类,还有3支是核辐射救治类。这40支队伍中有5支队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功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的认证,我国也是世界上拥有国际应急医疗队伍最多的国家之一。

到“十四五”末,“我们计划将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在扩容的同时,还要积极提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郭燕红说。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提升相应队伍的设备设施,例如重症单元、具有5G信息系统的指挥系统、移动CT等。专业方面,呼吸、感染、重症、影像、检验等都是重大疫情救治队伍的基本专业配置,同时还要配备重症救治单元,以满足国家和区域发生重大疫情的救治需要。

对于《规划》中提出的“基层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郭燕红介绍,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共6500多支,其中县区级就有4516支,多数队伍按照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配备了相应设备、物资以及通信和后勤装备,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我们把这支小分队叫做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所谓背囊化,一个是箱子,一个是双肩背,这里面已经事先准备好了医疗物资、信息通讯以及相应保障设备,医疗应急小分队既可以随着急救车到达一线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对于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也可以不依赖于机械化车辆到达现场。”郭燕红说。

郭燕红介绍,国家卫健委将在全国各省份以市县医疗机构为依托,开展背囊化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小分队由紧急医学救援、中毒处置、心理救援等各个基本单元组成,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编组,同时拥有依托救护车的中短途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不依赖于机动车的短途处置能力。医疗应急的队伍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独立野外自我保障的能力,满足各类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需求。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