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汽车产业重镇之一,上海不仅坐拥上汽集团以及多家合资品牌的整车制造工厂,还吸引了诸如特斯拉之类的大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前来落户。
公开数据显示,仅2022年一年,上海就生产了超过300万辆汽车,汽车工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占据了全市超过五分之一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在规模庞大的汽车产业背后,是一张遍布整个上海,大中小层级分明,覆盖汽车生产全部环节并且高度发达的供应链网络。
围绕8家整车企业,600多家主要零部件公司以及更多的小微零部件工厂在上海生根落地,默默支撑着百万新车源源不断开下产线。其中,供应链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就是号称上海“汽车城”,与苏州只有一河之隔的嘉定。
嘉定的汽车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先后在此建设整车制造工厂,嘉定也就近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大到变速箱、刹车盘,小到车内的空调或者座椅上的调节按键,都能在嘉定找到对应的供应链厂家。数据显示,位于嘉定的整车厂本地零部件配套率长期处在70%以上。
目前,嘉定拥有超过4300家汽车供应链相关公司,区内125家重点企业中有97家都处于汽车供应链中。嘉定的汽车制造业产值近年来连年在4000亿元上下徘徊,汽车产业贡献了当地70%的产值,50%的GDP和40%的就业与税收。
在合资品牌尚有较高认可度的年代,嘉定汽车供应链迎来了蓬勃发展,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等一众合资品牌巨大的产量,也催生出了一大批中小供应链企业。
但随着自主品牌依靠新能源车型逐渐强势崛起,过度依赖燃油车的合资品牌开始陷入销量下滑的窘境,整车市场格局的变化自然也波及了嘉定本地汽车供应链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燃油车市场萎缩波及产业链中小企业
在嘉定汽车产业园中,园汽路、园福路和园区路这三条并不算长的内部道路相互交错,多数供应链企业都选择在这沿街建厂。
对于采用三班制的工厂来说,早上8点正好是早晚班交接的高峰期,然而界面新闻近日探访时却发现,此时的园区街头略显冷清,路边的公交站并没有排队等车的人群,路上只有零星穿着制服的工人骑电动车经过。
以往的官方数据显示,这座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的园区集聚了近百家汽车供应链工厂。除了延锋、福耀玻璃这些全球知名的大型供应商外,更多的则是生产单一细小零件,厂区面积在千余平米上下的小型工厂。
在嘉定的汽车供应链生态中,诸如采埃孚、大陆、延锋以及福耀等大型公司会直接与整车厂接触,向后者供应变速箱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或是系统模块。而绝大多数中小规模工厂则向大型供应商供货,生产系统中固定的几个零件,只有少数能够凭借过硬的质量或独特的技术直接接到整车厂订单。
在燃油车销量可观的时代,庞大的生产需求能让处于层级末端的中小供应链工厂也能接到稳定的订单。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长,燃油车销量的下滑打破了平衡。
疫情恢复常态化后,国内汽车市场短期内不但没能迎来较为理想的复苏,反而是以合资品牌为代表的燃油车市场陷入了残酷的价格内卷。
“燃油车卖的不好,上汽几个工厂外边堆满了库存车,整车厂在砍产能,像我们这样的小工厂最容易丢订单。”嘉定当地一家中型汽车零部件工厂的管理人员张枭向界面新闻说道。
据他介绍,在过去几年内,依靠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的订单,这家专门生产塑料部件的工厂一直处于稳定经营之中。但随着整车厂产能的不断缩减,工厂的运营状况开始日渐捉襟见肘。
与规模更大、渠道更好的大型供应商相比,中小供应链公司有着更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他们当中很少能有工厂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更难通过技术获得竞争优势。在经过了从整车厂到一二级供应商的层层转移后,巨大的市场压力正在将这些中小厂商推向生死边缘。
另一方面,整车制造商也开始对价格施压,希望供应链可以共同分担价格战带来的成本压力。张枭表示,此前合作的多家整车厂都在今年多次提出进行价格谈判,受压价影响,厂子的盈利能力一路下滑。
为了维持利润,部分规模较小的零部件工厂选择更换价格更低的原材料或是简化工艺流程,部分零件因此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引发了召回,这加剧了主机厂对于中小供应链厂商的不信任情绪,进一步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由于缺少订单,多家中小供应链工厂选择在夜间暂停生产。一位当地居民告诉界面新闻,最近几个月里在夜间开车穿行时他注意到,多家中小汽车零部件工厂厂房都是一片漆黑。
部分亮灯的厂区也并未处于开工状态,在走访中界面新闻也注意到,一家生产发动机零部件的工厂虽然灯火通明,但操作间的工位前却空无一人,厂区内也没有产线运转的声音传出。
对于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中小供应商来说,通过节省人力成本实现降本增效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一位小型汽车零部件工厂的管理人员向界面新闻表示,受限于较低的订单量,工厂正在进行重新排班。重排以后这家工厂的一线工人基本难以拿到加班工资,收入将锐减至原来的一半。
当地一位餐厅老板表示,长期找他订餐的小工厂因为订单的萎缩已经开始了裁员。“现在订餐份数已经从一个月前的将近100份掉到了40多份,餐标也从18元降到了14元。”除了直接裁员外,持续降低的工资待遇也使得很多外来务工者主动辞职返回家乡。
不久之前,出于对生产效率以及电动化转型的综合考量,位于嘉定拥有40年历史,生产过桑塔纳与Polo等多款经典车型的上汽大众一厂被永久关闭,这对于嘉定汽车供应链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开拓海外市场与推动产业升级
不过随着疫情管控逐渐放松,一些中小汽车供应链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早在疫情以前,我们就注意到了自主品牌对于合资品牌的冲击,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可能会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李蕊向界面新闻表示。
李蕊在嘉定当地一家专门生产汽车座椅调节按钮的公司担任销售业务负责人,在预见到合资品牌可能会走向衰落后,开辟新的订单渠道被公司提上了日程。
“在多数工厂还在对上汽工厂稳定的订单感到满意时,公司的管理团队就已经多次前往欧洲挖掘新的渠道。”李蕊表示,在拥有相对较高的品控与较低的综合成本等优势下,公司逐步在欧洲市场站稳了脚跟,拥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资源。
李蕊告诉界面新闻,随着疫情消散,海外订单的暴增让她工作压力倍增,但随之翻倍的还有她的奖金。
“2021和2022两年公司年营业额增长都超过了40%,今年的营收目标也完成了80%以上,但是受海运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利润增长可能不会很明显,下一步我们的重心将会转为如何压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
在中小供应链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嘉定也在积极推动汽车产业升级,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开发等一系列新兴汽车配套产业链正在不断被引入。对于这些围绕燃油汽车制造商生存的传统零部件企业来说,如何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时代快速转型升级成为新的课题。
随着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进程的推进,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已经从10年前的25%提升至了如今的55%,芯片在汽车供应链中的地位开始逐步上升,去年蔓延全球的芯片短缺危机一度使得多家大型汽车制造商纷纷减产。
汽车芯片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就在离传统汽车产业园区不远的嘉定安亭,耗资3.3亿元的国际汽车芯片创新总部正在建设之中。据了解,该项目即将于2025年7月竣工,并在第二年达产。
在这幢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商务大楼建成后,将引进超过20家芯片企业入驻,达产后年营业收入将达4.4亿元,贡献不少于4400万元的税收。
除了芯片产业,汽车软件也在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与芯片产业共同构成新能源智能汽车供应链中的“一软一硬”。
去年9月,位于嘉定的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正式开园,围绕自动驾驶、汽车数字系统与智能座舱这三大领域,到2025年,园区将为当地带来超过500亿元的总营收。
一个新产业的崛起,往往也意味着与另一个老旧领域挥手作别。在如火如荼大力发展新兴汽车产业的嘉定,那些曾经为生产素有“国民神车”之称的桑塔纳而挥洒汗水的产业链工人们,正在时代的裹挟下努力适应从装配发动机、变速箱,到封装电池包与芯片之间的转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枭、李蕊均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