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易生活
流年不利这个词,或许正是曾以超前眼光著称的软银掌舵人孙正义最近这几年的真实写照。在上百亿美元投资的共享办公空间企业WeWork变成烂泥塘、400亿美元出售芯片巨头ARM给英伟达无疾而终后,霉运似乎还远远没有结束,又一家他们投资的独角兽企业步了WeWork后尘、变成了“毒角兽”。
近日有消息显示,估值一度曾达到11.7亿美元(约合84.85亿元人民币)的社交平台IRL(全称为“In Real Life”)爆雷了。而让一家看起来蒸蒸日上的独角兽企业一夜之间大厦崩塌的原因也很简单,IRL曾号称拥有的2000万用户量和1200万月活跃用户居然都是吹牛。经过该公司董事会内部调查发现,其用户中有95%都是“机器人”,并由此确信管理团队此前的计划都将成为泡影。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先将时间拨回到2019年,在这一年里,IRL由Abraham Shafi在美国创立。正如李彦宏在2017年所言,世界正在从Copy To China变成Copy From China,这几年来海外创业者复制国内的互联网产品也俨然成为了一股潮流,IRL也是其中之一,Abraham Shafi是希望将其打造成海外版的微信。
早前,Abraham Shafi曾对媒体表示,“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信息社交网络,想要实现的大愿景是将IRL打造成西方的微信——一个消息传递的超级社交网络”。作为当下互联网行业中几乎最有想象空间的赛道,社交领域从未缺乏过跃跃欲试的新玩家,无论国内的腾讯、还是美国的Meta,也从Laura都不缺挑战者。
据悉,IRL主打的是与Facebook有差异的线下活动社群工具,Abraham Shafi的理念是欧美年轻人的线上社交已经有Instagram、Facebook、Snapchat,但缺少一个由线上到线下的社交工具,IRL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用Abraham Shafi的话来说,“我们正在为不使用Facebook的这一代人建立群组和活动”。
不得不说,Abraham Shafi的嗅觉其实相当敏锐,他在2019年就已经察觉到了Facebook越来越不受年轻用户的青睐。事实上,随着千禧一代逐渐老去,当初Facebook的用户在十余年后也开始陆续为人父母,就像国内的00后为了远离微信上的七大姑八大姨而重拾QQ一样,欧美的E世代也不愿意与父母使用同一个社交软件,所以IRL满足的就是这类用户寻找新的精神家园的需求。
不得不说,IRL的愿景确实很吸引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海外青少年用户确实也有能力捧出一个超级独角兽,只可惜它并非IRL、而是TikTok。随着此次疫情的爆发,IRL的线下活动业务直接停摆,因此只能选择转向线上的直播、在线音乐会、电竞等项目。根据Abraham Shafi的说法,在疫情开始后的15个月内,IRL的用户群体实现了400%的增长,拥有2000万用户以及1200万的月活跃用户。
或许正是这样的数据,使得IRL在当时博得了软银的青睐。2021年6月,IRL的C轮融资就是由软银集团旗下软银愿景二号基金领投,融资金额为1.7亿美元。彼时软银将IRL视为“基于活动的创新性社交网络”,并且如此亮眼的用户增长数据,也让软银方面相信IRL或将是下一个Instagram。
然而就像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最终占据了大量海外青少年用户的社交产品是TikTok,并且产品形态更先进的短视频,也力压老旧的社交网络。
问题可能就出在了这里,既然有了更让人沉迷、更能Kill Time的TikTok,同样面向线上的IRL还有什么竞争力吗?答案显然是没有的。事实上,IRL的爆雷始于2022年,其突然宣布裁员25%,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不趁热打铁扩张、反而裁员来压缩人力成本,怎么看都有些反常,因此当时就开始有部分员工怀疑,Abraham Shafi所宣称的相关数据是否存在水份。
其中还有一部分IRL被裁员的员工选择起诉这家公司,并宣称他们发现了公司涉嫌商业数据造假、严重夸大用户规模等行为,而且在向管理层提出质疑后,反而遭遇了“报复式的解雇”。这一下可就捅了马蜂窝,有些事不上称虽然还没四两重,但上称了一千斤可能也打不住。IRL解雇员工的这一诉讼就引起了美国SEC的调查,而为了查明真相,IRL董事会也开始进行内部调查,结果这一查,就查出了95%的用户都是由机器人假扮的这一结果。
事实的真相,更是IRL目前其实只有100万的月活用户,这几乎都不能叫掺水、而是根本就全是水了。由于在消费互联网场景下,用户规模是给产品估值的核心要素,用“好看的数据”来给自己的产品“贴金”几乎是每一位创业者的必修课。而这一套玩法在硅谷也被称为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装,直到成功)。先给投资人吹牛、再把大饼变成现实,从Uber创始人Kalanick到 “滴血验癌”的Elizabeth Holmes,过去三十年信奉这一信条的硅谷创业者不知几凡。
在与创业者的斗智斗勇中,投资人当然也明白创业者往往会夸大相关数据,因此通过尽职调查等手段查出投资对象的真实水平也是必修课。但软银此次显然是在这里栽倒了,而且IRL可能还不是第一次,当年WeWork也曾有过如出一辙的数据造假,等于说这是被老把戏又给忽悠了一次。那么问题就来了,软银为什么会在同一个问题上载两次跟头呢?
事实上,软银的愿景基金投资业务一直在亏损如今已是公开的事实,愿景基金的风险敞口更是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孙正义更是曾经透露,软银投资组合中的未上市公司可能面临更大的寒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希望复刻当年投中阿里巴巴的操作,并再一次博得上千倍的回报。
在急病乱投医之下,几乎也就只有IRL这种完全靠欺骗的初创企业,才能满足软银的需求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正义似乎是遭遇到了专属于他的骗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