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而立新。作为“三条主线”中的一条,城市更新已经上升至青岛的城市顶层战略。而2023年是青岛城市更新五年计划的第三个年头,是尤为关键的节点。
从2023年开年以来青岛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看到这座城市不仅拥有一颗把城市更新做好、做出来亮点的决心,也在逐步的实践工作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青岛经验”。

存量时代的青岛“必答题”
城市更新是没有办法“抄答案”的。这一点在青岛的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
与很多中南部城市不同,青岛的发展天然受制于狭长的半岛地形和湾区地势。因此较南方惯用的环状布局,青岛更适宜基于半岛南端的港口优势、从市南等沿海片区逐步向南北辐射布局。
这种特征不仅可以迎合青岛开埠至今百年发展风向,也在日趋成熟的城市框架中得到验证。
历经数十年发展,如今的青岛城市版图逐步拉开,已形成了覆盖南至西海岸新区、北至平度莱西的不同发展侧重、经济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但至今其基建配套最丰富、功能最完备、经济最繁华、人气最旺盛的区域,仍然是由市南、市北、崂山、李沧等区域构成的传统概念中的主城区。
而作为青岛目前政治、金融、商业、人居等关键元素主要承载之地,青岛主城区有大片空间仍基于数十年前的旧规划,且城市界面老旧,既不匹配青岛日益提升的城市地位与经济实力,也无法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生活与文化需求。
更何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开始由大规模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提质的内涵式发展,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在当下时代中向存量空间谋求经济、民生效益的一条必经之路。
大势之下,这就要求青岛的城市空间需要更加高效的规划和利用。而这些理由不仅是青岛自2021年起就将“城市更新”作为接下来三年内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主要原因,更是今年年初以来青岛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确定为高质量发展的“三条主线”之一的核心出发点。

深度研判,领导班子实地考察
城市更新是一项技术活。既不能唯经济主义、仅仅“向钱看”,也不能完全不向钱看,必须要让城市更新具有长期意义,要使其成果拥有源源不断的自驱力。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动员大会,就已经明确了2023年青岛城市更新要抓牢五项重点工作以及十大攻坚领域主要任务:
其中五项重点工作包括抓牢项目建设,蓄积发展动能;抓牢征迁腾地,留出发展空间;要抓牢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导入;要抓牢资金筹措,保障项目建设;要抓牢难题破解,扫清攻坚障碍。而十大攻坚任务则主要覆盖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市政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发开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城市公园建设、拆违治乱以及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开发建设 。
可以看到,2023年青岛肩上城市更新的“担子”不可谓不繁重。而想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任务、把城市更新做出“智慧”,青岛就必须扑下身子、到每一个街区、每一个老旧社区中去考察、去体验,去做深入的研究。
于是开年以来,全市重要领导班子成员开启了对青岛各大城市更新项目的密集调研和深度考察——
2月18日、19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率市直有关部门、相关区市负责同志,聚焦历史城区和公园城市建设,栈桥、中山路、劈柴院及周边区域、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以及浮山森林公园等市民关心、知名度高的重点项目进行调研;
3月31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到市北区、城阳区调研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加快推进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立足产业实际,强化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因地制宜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导入更多优质、高端产业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4月9日,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也来到崂山区,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而领导班子对城市更新工作的关注和投入,是风向,更是实打实的驱动力。可以看到,短短半年的时间里,青岛的城市更新工作已经取得了新一轮令人瞩目的进展。

捷报频传,成果斐然
2023年是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规划,今年青岛要实现建设项目350个,其中续建202个、新建148个,力争年度纳统投资额超700亿元,年度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
也正因如此,青岛2023开年以来的城市更新步伐,也肉眼可见地更迅捷了起来。
在市政设施建设方面,跨海大桥二期工程顺利通车,南京路拓宽工程顺利收官,重庆路快速路工程加速推进,雁山立交桥顺利拆除,辽阳路快速路地道段南半幅提前两个月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开启穿海作业;
在停车设施建设方面,市北区聊城路停车场、西海岸五台山路智能立体停车场正式完工;
在地铁设施建设与沿线开发方面,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轨通,地铁三期建设首台盾构机成功始发;
在重点低效园区片区开发方面,老四方工业园、世博园片区、城阳白沙河片区、京东方园区、城阳轨道交通片区、黄岛保税区蝶变焕新。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开年以来大热的张村河城市更新项目。据悉,截至目前,张村河中韩、张家、董家、南张、郑张、文张、张村以及枯桃8个社区都在有序推进,其中中韩刘家下庄安置区首批楼座主体现已封顶,枯桃社区已完成搬迁补偿协议签订工作,仅剩的中韩社区搬迁补偿协议签订也将于近日启动;
两大产业园建设进展迅猛,虚拟现实专业园区中的歌尔光学模组设备已进场生产,而人工智能专业园区中的国家高端智能家电创新中心也已正式搬迁并投入使用;
6月3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主体正式封顶;建设中的张村河南侧配套初中计划将于2024年7月竣工;
张村河生态公园(一期)先行启动区也已于6月开工建设,先行启动区全长1.2公里,预计在明年年初建成。
今年以来,山东青岛持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计划年内城市更新建设项目1296个、年度投资1995.4亿元。
更重要的是,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和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之一,青岛市在推进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国家级试点优势,将“绿色发展”和“智能建造”等理念贯穿其中,系统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凭借着在城市更新事业中持之以恒的投入和坚持不懈的探索,一幅“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湾区城市美好画卷,正在青岛,徐徐铺开。

评论